
【編者按】本文為《中流》(現代文學期刊)記者的專題報道,題為《文壇的墮落和背叛——在山東高密地區戰斗過的老紅軍老八路看〈豐乳肥臀〉》。原文發表于該刊1996年第12期。現予重新編發,以饗讀者。
文壇的墮落和背叛
——在山東高密地區戰斗過的老紅軍、老八路看《豐乳肥臀》
《豐乳肥臀》這部小說中,用1/3的篇幅描述的高密地區抗日階段的歷程,卻顯然完全違背了歷史的真實。真正親身經歷了那個時代的老紅軍、老八路講述真實的歷史,看出莫言小說的顛倒是非和故意污蔑革命歷史、人民和中國共產黨。

問題的提出:“史詩”?還是“反史詩”或“顛覆史詩”?
長篇小說《豐乳肥臀》,曾被人說成是反映山東膠東高密縣地區生活的“史詩式的嚴肅之作”。有的評論者甚至認為,小說“輝映出了北方大地近一個世紀的歷史風云”,“是一部嚴肅的、誠摯的、具有象征意義的作品,對中國的百年歷史具有很大的概括性”的“巨著”,并且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的一次突破”,“是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杰作”。因此,它不僅得以被中國最重要的、最權威的文學出版機構之一隆重推出并廣為傳播,還破天荒地獲得被授予10萬元獎金的“殊榮”。一時間這部作品的問世,被當作文壇盛事,被捧上了天,被“炒”得火紅、火紅……。當有人對這一點提出根本質疑的時候,有的人卻又站出來辯解說,小說所反映的根本不是歷史。因此,就根本不應當用歷史的真實性、深刻性去要求它、評價它。意思說,你批評我不符合歷史,可是,我所反映的根本就不是歷史。這真正是愿意怎么說就怎么說,愿意怎么解釋就怎么解釋,怎么說都有理了!我們不妨看看發給《豐乳肥臀》10萬元大獎,在頒獎時的“評委會評語”:“《豐乳肥臀》是一部在淺直名稱下的豐厚性作品,莫言以一貫的執著和激情敘述了近百年來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深刻地表達了生命對苦難的記憶,具有深邃的歷史縱深感。……情感誠摯嚴肅,是一部風格鮮明的優秀之作。”
這里說得不是明明白白嗎?“對中國的百年歷史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反映了“近百年來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和“歷史縱深感”恰恰是給予這部作品大獎的最主要的“根據”。說這部小說與歷史根本無關云云,純粹是極其拙劣的睜著眼說瞎話的欺人之談。上述的“白紙黑字”,至少足以證明,如何看待和評價《豐乳肥臀》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如何看待山東高密地區的人民和那個地區半個多世紀以來革命斗爭的光榮歷史的問題,也是一個透過高密的歷史來看待整個中國的百年史,特別是本世紀以來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史的問題。在這個基點上,爭論的雙方,其實是并沒有根本分歧的。問題在于,《豐乳肥臀》到底是一部什么樣的作品呢?它在多大程度從本質上真實地、客觀地反映了高密地區的歷史和人民生活的面貌?在多大程度上真實地、客觀地反映了整個中國百年來的歷史滄桑?它給了我們一種什么樣的“歷史縱深感”,怎樣反映“中國的歷史進程”,對“中國的百年歷史”做出了怎樣的“概括”?它所表露的又是怎樣一種“執著的激情”呢?它真的可以稱得上反映高密地區,以至整個中國近百年的“史詩”嗎?最近以來,這部作品,在文藝界、思想界,引起了較大、較多的討論和爭議(這種討論和爭議,在本刊也曾陸續有所反映),分歧的焦點,實際上就是圍繞這個方面而展開的。我們也不妨看一看與此有關的評論!不久前《文藝爭鳴》發表了署名張軍的一篇評論:《莫言:反諷藝術家》。在這篇文章中,就提出了一個值得人們重視和深思的論斷:“有人說《豐乳肥臀》是一部史詩。我認為,與其這樣說,不如說是一部‘反史詩’來得準確。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它都有一種反史詩,或者說顛覆史詩的味道。”
文章作者還明確地認為,他所說的這種“反史詩”或者對歷史的“莫言式反諷”,并不是對一時、一事、一地一枝一節的歷史和社會現象的“反諷”,而是對整個20世紀中國歷史的總體的、根本的“反諷”,一種“顛覆”性的“爆破性”的“世紀反諷”。我們不能不這樣來提出問題:《豐乳肥臀》到底是一部20世紀中國的嚴肅的史詩,還是一部對中國歷史,特別是對共產黨領導下的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那場革命的偉大歷史,大唱反調,對之歪曲、顛倒、嘲弄、否定、褻瀆、背叛的“反史詩”,“顛覆史詩”和“世紀反諷”呢?到底怎樣看我們的人民,怎樣看我們的民族,怎樣看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怎樣看高密那個地區的父老鄉親的生活和斗爭?怎樣看高密和整個中國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戰爭?這難道是不應當弄清楚的枝節問題嗎?當文藝界和社會各方面從這一角度,對這部作品提出批評;對給這部作品以10萬元大獎的非尋常的舉措表示異議時,我國的一位“著名作家”不是就立即被請出來,通過在幾個大報連續大發“廣告詞”(!),為之加油打氣嗎?說什么“《大家》(首發這部小說,并發給10萬元大獎的一家刊物)是用自己博大精深的作品來說話的”。在這個刊物上發表并破例獲獎的《豐乳肥臀》,當然也就歸入“博大精深”之列了。“《大家》出大家”。《豐乳肥臀》的作者,因在這份刊物上發了這部作品,當然也就成為當之無愧的“大家”了。對這些問題,最具有發言權,最有資格作出權威回答的,當然不是自封的“著名作家”或其他什么人,而應當是我們這個世紀的當事人,首先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密那個地方的基本人民群眾,更應該是曾經親身在那個地區戰斗和生活過的,為之獻出過青春、鮮血和生命的幾代革命的老前輩——老紅軍、老八路、老革命、老武工隊員、老共產黨員……。在首都北京有沒有可能找到這樣的歷史見證人和歷史當事人呢?這部作品所反映的畢竟是剛剛過去不久的歷史,而不屬于早已被人忘卻了的“死無對證”的遙遠過去。親自參與、經歷、目擊過那一段歷史和生活的人們中的相當一部分,還是健在人世的。他們對這部小說是持怎樣一種看法?我們可不可以多少聽一聽這一部分人的看法呢?畢竟,作為歷史創造者的人民群眾,才是文學藝術的最權威的評判者!這個尋訪過程,實際上是從本刊編輯部本身開始的。我們的副主編陳志昂同志早在還是一個少年作曲家的抗日戰爭時期,就曾經為詞作者于在水同志寫的一首反映高密周圍地區抗日斗爭的歌詞譜過曲。這支題名為《高平路民兵歌》,滿腔熱情地歌頌高密、平度人民英勇抗敵的抗日歌曲,曾刊載在1944年8月膠東解放區出版的《膠東大眾》上。歌詞全文如下:
這支歌,所反映的、所歌頌的,就是1943-1944年左右,共產黨領導下武器十分簡陋的抗日武裝力量,在高密—平度公路兩旁,同日寇、漢奸、投降派進行英勇、艱苦斗爭的事跡。在當時的戰斗中,還曾涌現過“高平路上‘五虎將’”的英雄人物,受到膠東軍區的嘉獎。這難道不是極其可貴、真實的歷史記錄和寫照嗎?這難道不是構成高密地區抗日斗爭“史詩”的可歌可泣的十分生動的一頁嗎?高密人民和共產黨人在抗日戰爭中所創造的,決不是一部“拆爛污”的,糊里糊涂的,莫名其妙的歷史!感謝我們的老朋友、老戰友、老讀者,甚至與我們有著生死之交的韓力同志和李平中將。他們雖然沒有直接在高密地區工作過,卻都是經歷了包括高密在內的膠東解放區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幾乎整個過程的老戰士。韓力同志,是山東膠東解放區的一個革命前輩。李平同志,在抗戰最艱苦的時期,還曾經在離高密不遠的北海軍分區的一個武工隊當過政委。他們自身的經歷,已經足以有資格對這部小說總體上的歷史真實性作出客觀的、權威的判斷了。就是在他們兩人的熱心地幫助、引導下,我們終于在首都北京找到了幾位曾直接在高密縣周圍地區戰斗、生活過的革命老前輩。他們不僅是當之無愧的歷史見證人,而且是在不同歷史時期,在那一帶地區擔負過實際領導責任的、最有發言權的,更加直接的歷史當事人。這些人是:原革命軍事博物館館長賈若瑜,老紅軍。1940年來到膠東抗日根據地。1942年率領一支部隊在膠東南海地區膠縣、高密、平度、即墨等地活動過。1945年曾被任命為膠東南海軍分區司令員,(高密就是南海地區的一個縣)直接領導了那個地區的革命武裝斗爭。此外,賈若瑜同志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還曾長期任膠東軍區參謀處長、參謀長、抗大膠東分校校長。解放初期,他還擔任過膠東軍區司令員。膠東南海地區(包括高密縣),自然也一直在他的視野之內。前中國駐挪威大使徐中夫,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的老革命。抗日戰爭時期,曾長期在膠東南海地區(包括高密)從事抗日革命活動。1 940年,曾任南海地委書記,南海獨立團政委。是高密縣當時黨的建設、武裝斗爭、抗日根據地開辟工作的直接領導人之一。前國務院煤炭部副部長李奎生。從1 940年前后,就一直在膠縣、高密、平度、昌邑等地從事抗日武裝斗爭活動。1941年,作為膠縣縣委書記兼管高密縣黨的工作,主持建立了新的中共高密工委。抗日戰爭的后期(1945年1月開始),曾被任命為高密縣武工大隊的政委、中共高密縣工委書記等重要職務,親自領導了日本投降以前那一階段時間高密地區的抗日武裝力量的英勇斗爭,并在那里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從這些同志那里我們得知,這樣的當事人有相當一部分都還健在,即使在北京,也還可以找到更多的人。可惜,因時間和條件的關系(有的人地址不詳,有的人離首都太遠,無法取得聯系),我們暫時就不可能去一一尋訪了。同樣令人高興的是,根據我們采訪中得到的另外一個線索,我們尋找到了一個更能代表高密地區歷史本質的令人欽佩的真正的革命家庭——與小說中上官一家形成鮮明對照的,被稱之為抗日老人牛景文一家的可歌可泣的光榮家史。在李奎生同志提供的《中國共產黨山東高密縣組織史資料:1925-1987》一書中,有如下的記載:“1937年8月原八區前屯村在濟南求學的牛樹蘭(芳稷)、牛玉華、牛玉溫(劉新)等進步學生,在黨的影響下,堅決拒絕隨校流亡,決意回鄉參加抗戰。他們回鄉后,與本村同學王寄語、張希賢(張進)等,以及頗有名望的前屯村小學校長、被譽為抗日老人的牛景文(牛芳稷、牛玉華等人之父)共同醞釀,召開了一次萬人抗日宣傳動員大會。他們組織愛國青年進行軍事訓練,建立革命武裝,利用冬學識字班進行抗日宣傳,影響了周圍的村莊。”
這是十分典型的一個革命人家的家史,它同樣是構成整個高密的革命史詩的生動的、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家人的成員之一,抗日老人牛景文的大女兒,已離休的牛玉華同志,現在就生活在首都北京。她大半個世紀的革命生涯,就是在學生時代從自己的故鄉高密西南鄉開始的。她的弟弟牛芳稷,就曾經是抗戰初期高密地下黨的領導人之一。她們父女、姐弟,早在30年代末就已經自覺投身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斗爭,這在高密縣是廣為人知的,并已經載入當地的史籍。這一家人,不是完全可以無愧地稱之為中國革命中的一個真正的、典型的“革命世家”嗎?不是與書中人為編造出來的上官一家形成極其鮮明對照嗎?她作為這個偉大歷史的直接參與者、親歷者、見證人,對《豐乳肥臀》向高密革命歷史、高密的人民及其斗爭史,所潑出的臟水,所進行的歪曲、褻瀆、丑化,作出強烈反應,表示了極大的義憤,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牛玉華同志對此所作出的反應已經以《歷史不能胡涂亂抹》為題,寫成專文,發表于本刊今年第10期。在這篇報道中,我們就不再贅述了。

真正的膠東和高密的抗日戰爭歷史是怎樣的?
作為1940年便來到膠東抗日根據地,并長期戰斗在包括高密在內的膠東南海地區的老將軍的賈若瑜同志不無感慨地說:《豐乳肥臀》確實反映了、代表了一種值得注意的社會思潮。在當前我們強調“講政治”的時候,我們軍隊的作家寫了這樣一本書,就更應該引起高度的注意了。要知道,像它的作者這種人,現在是很能得寵的。不僅《豐乳肥臀》,作者的另一部小說《紅高梁》(反映的也是膠縣、高密一帶的歷史),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很壞的影響。其消極作用不容低估。這涉及山東革命歷史,特別是抗日戰爭歷史、革命根據地歷史的評價問題,是必須搞清楚,并毫不含糊地作出澄清和反應的。在共產黨領導下山東和膠東軍民抗日戰爭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賈若瑜同志首先作了簡要的介紹:
在抗戰8年中,山東八路軍共作戰兩萬一千多次。消滅敵人50多萬人。膠東八路軍則作戰七千多次,消滅敵人13萬6千人。在抗日戰爭結束時,我山東部隊共27萬人。膠東就有10萬人多一點。光是膠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參軍的,就有將近50萬人。膠東人民在抗日戰爭期間,光是上繳黃金一項,就為抗日戰爭貢獻了130萬兩。有力地支援了整個的抗日戰爭。膠東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犧牲和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光是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6萬7千人。貢獻不小,犧牲巨大。當時膠東比較特殊的地區是南海區。包括即墨、嶗山、萊陽(大部)、平度(南部)、膠縣和高密。這個地區靠近日本在膠東最大的一個軍事基地--青島,而且橫跨著敵人最主要的交通動脈——膠濟鐵路。敵我的爭奪是比較激烈的,因而斗爭也就特別艱巨、復雜而殘酷,付出的代價和犧牲也就更大。當時在膠東,駐有日本的第5混成旅團,再就是海軍陸戰隊。偽軍在山東惟一的正規軍,是偽治安軍第8集團軍,全部在膠東。主力則在南海—平度和萊陽。當時的偽軍,還有當地各個縣里的保安隊、偽自衛隊、皇協軍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他說,我剛到膠東時,國民黨的軍隊大約有5萬8千人。我們的軍隊是1萬5千人。他們的力量是我們的3倍多。國民黨軍隊的主要力量在南海。他們人比我們多,但不抗日,后來又陸續投降日本。相對來說,在南海我們黨的力量和武裝力量都是比較弱的。我們在1 938年,由袁超拉起一支隊伍,搞了一次起義。后來被人吃掉了。后來又搞了第二次起義,也被人擠出來了。到1942年的時候,南海成立了一個獨立營。當時,我們在南海只剩下13個村莊。南海基本上是一個平原,敵強我弱,黨的基礎比較薄弱。斗爭特別尖銳而復雜。我們是靠了極其艱苦的斗爭,在以后的幾年,才逐步打開了那里的局面。我1945年正式到南海任軍分區司令員,開辟諸(城)、膠(縣)、高(密)抗日根據地。當時最主要的特點,是膠東的地方黨的基礎比較好,群眾基礎比較好。膠東部隊的素質是比較高的,覺悟是比較高的,文化水平也是比較高的,因此軍民關系特別好。不管在哪個時期,不管在哪個地區,抗戰時期也好解放戰爭時期也好,不管是哪支部隊,軍民關系、軍政關系,都是特別好的。這正是我們革命抗日武裝力量最本質的特征。這樣的軍隊才能夠打仗。否則我們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我們1943年,曾經成立了一個“鐵道游擊隊”。紀律是很好的。我們的武裝力量政治、思想、文化素質都是很高的。不僅很能打仗,而且紀律也很好。和人民群眾的關系一直是非常好的。沒有這個條件,我們一天也不能生存,更談不到勝利了。我們當時是把最好的干部配備到那里去的。曾經把正規部隊16團3營9連很能打仗的連長王福貴,專門調到高密任獨立營長。16團的領導舍不得放,為此還有過一番周折。這個王福貴,打仗是很好的(后來解放戰爭時,他成為“海南英雄團”的團長)。他本人也是高密人。他可能是在解放海南島的戰役中犧牲了。
沒有想到我們中國的文壇墮落、腐敗到這等地步
我們所拜訪過的老同志,大都對文藝創作的情況并不熟悉,當然也就沒有什么固定的成見。但是,在接觸到《豐乳肥臀》這部作品后,他們無不感到十分震驚,甚至憤怒。1940年在膠東南海地委任過地委書記和當地武裝部隊政委的徐中夫同志,在對我們談到這部作品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沒有想到我們中國的文壇竟墮落到這等地步!真不知作者要告訴我們些什么。你到底有什么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社會價值、政治價值?我看不出來。格調低下,非常下流。我看了之后非常厭惡,太無聊啦!有些則完全是瞎編。像讓一個啞巴當班長,就純粹是編出來的。班長,是要指揮作戰的。啞巴,怎么傳遞信息,進行聯絡,指揮作戰?”
“在革命戰爭,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黨和軍隊是不腐敗的,而且是惟一不腐敗的一支政治力量。如果不是這樣,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是根本不可能的。”
“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共產黨確有許多腐敗現象,那時的共產黨卻并不是這個樣子的呀!”
“這不是說,我們抗日軍隊沒有個別的缺點。可是,我們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力量的政治紀律,卻是當時任何別的武裝力量所根本不能比擬的。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主流。我們的黨和國隊是惟一舍身為國,出生入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集團和武裝力量。我們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是真正的魚水關系。如果我們的武裝力量像小說中描寫的那樣一群渾渾噩噩、為非作歹的烏合之眾,我們不是早就完蛋了嗎?腐敗絕對不是我們黨及其領導的軍隊所固有的。當前,我們所面對著的種種腐敗現象,恰恰是忘記、丟掉、背棄了這些光榮革命傳統的產物。《豐乳肥臀》卻告訴人們,我們的黨和軍隊,從來就是那個樣子。這是根本違背歷史事實的。當時,我們能夠在極其艱苦、險惡的情況下生存下來,壯大起來,并最后取得勝利,靠的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人民群眾親密無間的血肉聯系。否則,我們一天也不可能存在下去!”
“我們當年參加革命,誰想到掙錢?誰想到作官?誰想到追求個人享受?甚至誰想到還能活到今天?我們是用自己整個的生命,貢獻給民族解放的事業。千千萬萬先烈為這一神圣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我們這些人能活到今天,是幸存者。我們的勝利是偉大的,是正義的勝利,民族大義的勝利,人民的勝利,人民軍隊的勝利,更是黨的勝利。它來得比我們想象得要快,更來得不易。你這樣來糟蹋它,你是什么東西!這完全是一種歷史的逆流。不僅是《豐乳肥臀》,還有那本《紅高梁》,也是寫高密的。這樣來糟蹋我們的歷史,到底是什么意思?還大出風頭。外國人喜歡這樣的作品,如獲至寶,給你獎勵,都不足為奇,可以理解。有這個材料,他們是求之不得的。他們就是要丑化我們,出我們的丑。可是,我們的國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為什么還要拿來大量出版,我們的一些頭面人物為什么還要高度評價,大力吹捧?有關單位還給予高額獎勵,大炒特炒,大出風頭。這值不值得我們的文藝領導部門考慮呢?他們對這股潮流采取什么態度?你贊成還是反對?毛澤東的《講話》還應不應該作為我們文藝的指導方針?我不能理解,我感到非常氣憤!你的書寫得粗糙,藝術性不夠,都可以諒解。現在不是這樣,他就是對共產黨仇恨。不僅糟蹋共產黨,糟蹋了革命,也糟蹋了人民,糟蹋了你的媽媽、姐妹,你的父老鄉親!你怎么能干出這樣的事情來?難道你就拿這樣的貨色‘奉獻給自己的母親’?”
“這就是文藝界的一種腐敗的現象!歪曲歷史,歪曲現實,誣蔑你的先輩,誣蔑人民,誣蔑抗日軍隊,哪一條你能站得住腳?老實說,文藝界墮落到這個程度,我是想不到的。太骯臟了!無法卒讀。就是書攤上那些被禁止黃色的東西,也沒有下流到這個程度。它應屬于‘掃黃’之列,大掃、特掃之列!文藝批評不展開,不爭論,實在是不行了。”

“唉!真是想不到,無法理解!出自人民軍隊的作家之手,就更難以理解了!我們的部隊是不應當出這種事的。這也可以說明一點問題吧!我感到非常痛心!”
李奎生同志是直接在膠縣、高密縣從事黨的工作和武裝斗爭較早、較久的同志之一(更早在膠縣、高密領導開展武裝斗爭,拉武工隊,對那里情況最熟悉的是袁超同志,他遠在上海,我們未及找到他)。李奎生同志不僅向我們詳細介紹了當時高密周圍地區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斗爭的情況,還向我們提供了他所珍藏的兩本書:《中國共產黨山東省高密縣組織史資料1925-1987》和《中共平度黨史大事記1932-1949》。書中對高密地區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是這樣描述和概括的:“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開始全面進攻中國,中華民族危亡。1 0月,國民黨高密縣長曹夢九率部棄城出走。1938年1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進了高密縣,不久,大部分地區變成了日偽的統治區。國難當頭之際,高密的先進分子挺身而出,投入了抗日戰爭。他們宣傳發動群眾,或組織建立抗日武裝,同日本侵略者進行斗爭。高密黨組織在這民族斗爭中恢復、建立、發展、壯大起來,成為領導人民進行抗御侵略的中流砥柱。”
這難道不是高密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抗日斗爭歷史最概括、最本質的明確表述嗎?出生人死,經歷了高密周圍抗日斗爭大部分過程的李奎生同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對這個概括作了具體而生動、詳盡的注解,向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情節。因為篇幅關系,在這篇報道中我們不可能充分記錄和反映出來,轉達給我們的讀者。李奎生同志在談話中,還曾深情地唱了當時高密地區人民群眾懷念一位抗日烈士(他的親密戰友)的一支歌曲:這不是集中反映了當時真正魚水、血肉般的軍民關系嗎?它所表達的是真正能夠催人淚下的戰友之情、人民之情!“為了老百姓”,是我們黨和軍隊的惟一宗旨。千千萬萬的抗日革命志士,正是為了這一崇高的宗旨而舍身忘我,艱苦斗爭,獻出寶貴的生命。這是值得我們永遠紀念和學習的。誰也沒有權利否定它、抹煞它、歪曲它、褻瀆它、顛倒它、糟蹋它!而在《豐乳肥臀》這部小說中,用1/3的篇幅描述的高密地區抗日階段的歷程,卻顯然與上面的表述完全背道而馳。完全違背了歷史的真實。這難道是偶然的嗎?這恐怕不能簡單地用對歷史的無知來解釋吧?它在真正親身經歷了那個時代的人們當中引起強烈的反感和不滿,就更是理所當然的了。到底是《豐乳肥臀》的描述反映的是高密人民抗日斗爭的真實歷史,還是上面那段對歷史的概括反映了那里的真實歷史呢?作為歷史的見證人和當事者,這些老革命有資格、更有無可推卸的義務對此作出歷史的澄清,向人們說出歷史的真實情況。這是對革命負責,對歷史負責,對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負責,也是對高密周圍為革命作出過巨大犧牲和貢獻的善良人民負責,更是對我們的子孫后代和未來負責!繼承、學習、發揚我黨、我軍在革命戰爭時期所形成的光榮革命傳統,是當前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和課題。是克服、防止、醫治墮落、貪污、腐敗、脫離群眾最有效的“防腐劑”之一。為此,我們應當把真實的歷史告訴我們的人民。這也是社會主義文藝不可推卸的責任。可是,《豐乳肥臀》到底告訴了我們什么?它會對年輕一代產生什么影響?為什么半個世紀后,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不能不令人深思的。(來源:昆侖策網,原刊于《中流》1996年第12期,修訂發布)【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