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說讀書很好,可當下,走出校園的成年人里,有多少人能堅持每天讀書?除了工作中的業務提升,除了應付各種形式的培訓,除了研究政策解讀,我們漫卷詩書的時間有多少?我們總用“沒時間”來搪塞和麻痹自己,說服自己很簡單,但都不過是找一個跟平庸的自己去和解的理由!
昨晚,筆者輔導讀一年級的孩子學習,從孩子課外書讀到董遇,書中教導孩子要向董遇學習,要多讀書。筆者不禁感慨:自己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如饑似渴地、從頭至尾地讀一本書了?我們可能對董遇知之甚少,但對他告誡從學者的一句話一定熟悉:“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董遇熱愛讀書,他生于戰亂,靠砍柴賣點錢維持生計,但他投閑習讀。讀書百遍,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誰說讀書沒有時間?冬天,沒有農活可以讀書;夜間,不用下地可以讀書;雨天,不好出門也可以讀書。
董遇利用“三余”堅持讀書百遍,他在書中于貧窮與戰亂中尋一方凈土,內心充盈,受人景仰!說實在的,當下的我們遠沒有董遇那般艱難,我們生于和平,物質極大豐富,生活衣食無憂,讀書的外部條件都具備,唯獨缺少一顆歸于平靜、堅持并守護一份恬靜的內心。當下社會,浮躁至極,很多人看似忙碌,實際內心很空虛:追名逐利、流于表面、追求速成、金錢至上、娛樂至極,可到頭來,還是空虛!
不如讀書!當然,只讀書不現實,空有豐富的內心滿足不了日常的衣食住行。我們要努力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要好好生活,用心體會生活中的意義和美好;我們要利用工作和生活的空隙,多讀點書,用以充盈我們的內心。
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還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回報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拿起一本書所獲得的內心寧靜,就是讀書所給予的最直接最顯而易見的回報,這份寧靜就是當下的我們最亟需和欠缺的。
所以,我們不論從事什么行業,不論是公職人員,還是生意人或打工仔,一天的工作結束,這一天可能有艱辛、有委屈、有無助。回到家,洗去一天煩惱和疲乏,把手機聲音調到最低,手握一本心愛的書,慢慢地讀,讀到道理就掩書思考,讀到自己就反觀自己,讀到困了就枕著書入睡。久而久之,你會更達觀,更睿智,更從容,更充實!
作者:李雪潔 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常莊鄉政府;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魏岳江:當有聲閱讀遇上5G,讓讀者獲得沉浸式體驗——寫在2022年4月23日第27個世界讀書日
2022-04-21北大資深教授錢理群:中國教育三大頑疾是應試利益鏈、老師不讀書、孩子沒自由
2021-02-18?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