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金門大橋,其實咱們2015年的時候提到過一次,那是因為一輛車:
金門大橋的交通存在潮汐現象,即每天早晨進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容易擁堵,反向則流量小;而晚上則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于是這種拉鏈車就出現了,他可以早晚把車道變成二、四道,解決擁堵問題!
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金門海峽上、連接舊金山市區和北部馬林縣的金門大橋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橋梁之一,它以驚艷的外觀、獨特的顏色和精妙的建造技術著稱于世。
大橋由美國工程師約瑟夫·施特勞斯(Joseph Strauss)1917年設計,全長2737米,最大跨度1280米,于1933年1月5日動工興建,1937年5月27日建成開放,歷時4年半,使用了10萬噸鋼材、耗資3550萬美元。當年的美國是當之無愧的基建狂魔。
在鋼結構博物館,收藏有金門大橋原始鋼纜(局部)1段、鉚釘1枚,以及主題紀念幣、股權證明(復制品)等相關藏品。其中鋼纜長11厘米,直徑7.5厘米,重2200克;鉚釘通長10厘米,釘頭直徑4厘米,重370克。雖然歷經風雨,鋼纜和釘頭上獨特的國際橘色依然十分清晰。
鋼結構博物館館藏美國金門大橋鋼纜、鉚釘
主鋼纜(局部橫切面)由兩萬七千多根鋼絲組成
金門大橋用了約120萬枚鉚釘鉚接,工程量可謂巨大。
鋼塔上的鉚釘
接下來咱們通過一個視頻來揭秘金門大橋的工程學原理,背后的技術真不簡單:
巨型橋塔的建造的確很巧妙。。。
來源:工程客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