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山東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成立三周年大會暨學術討論會在線上成功舉行。眾多知名專家學者齊聚線上,圍繞“百年變局大勢”和“區域國別學建設:百年變局下的區域國別學”兩大學術主題開展研討。本文根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的會議發言整理而成。
百年變局下,世界經濟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未來100年的世界經濟可能難以預見,但未來十年是可以預測的,起碼可能是百年變局中最激烈、也是奠定之后百年變局基礎的十年。而在這十年中,最重要的又在最近五年內,世界經濟的很多重大問題,包括世界經濟格局、經濟學理論、經濟形態等都可能會發生顛覆性的變化。關于百年變局的世界經濟,有幾個方面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深刻思考的問題。
經濟全球化并沒有結束,結束的是以美國等發達國家為主導的、以西方規則標準為主體的傳統的經濟全球化。而基于信息革命、數字革命、量子革命、互聯互通革命等基礎上的新的世界性互聯互通,將會打開一個新型全球化的新局面。
第二,世界經濟形態發生了哪些變化?馬克思時代以實體經濟為主的世界經濟形態已經和將會發生哪些重大變化?實體經濟、虛擬經濟、泡沫經濟是什么關系?當今世界形成了兩種基本經濟形態,一種是實體經濟,一種是虛擬經濟。當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通過數字經濟融合到一起的時候,形成兩種經濟形態下的經濟社會組織形式的變革,有可能出現一種完美組合,即數字經濟條件下數據充分流動,數據真正成為有價值的資源,從數據確權、數據流通、數據交易、數據增值,形成數字經濟新形態,或者數據融合其中的新實體經濟形態。俄烏沖突的爆發使世界對實體經濟、虛擬經濟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資源國正在從“資源詛咒”中逐漸走出來,資源正在成為一種紅利而非詛咒。實物經濟、實物財富、實物貨幣出現逐步回歸的趨勢,而且這些擁有者剛剛覺醒,必然加快回歸,這個轉折點或許已經開始。
第三,西方經濟學的“經濟周期”等基本理論受到挑戰,一些被奉為圭臬的理論還會繼續指導未來百年嗎?隨著世界經濟形態的變化,很多經濟學方面的傳統認知會產生顛覆性的變化。比如“經濟周期”,即繁榮、衰退、蕭條、復蘇的周而復始的過程。這個過程按照太陽黑子理論和經濟聯通來說,是十年一個周期。按照創新理論來說,則是幾年或者按照創新產生效能放大、收縮作為一個周期。按照政治的、內因的、軍事的、外交的、投資的、消費的等周期劃分來說,則都有4個階段的劃分。當前的經濟周期已經出現紊亂,未來的經濟周期則很有可能被完全打斷,比如能源危機、債務危機、難民危機、公共衛生危機等同時爆發,而針對這些危機,其背后的全球性體制機制和政治文化等動因不能消除,或許很多年之后才能再形成一個繁榮的周期,很難確定什么樣的理論才能解釋這一問題。
世界未來的經濟變革,用以往的經濟周期理論可能很難解釋,而是由幾個大的變量形成綜合性、復雜性的經濟格局。首先,圍繞著政治、外交、軍事、意識形態、價值觀,對全球性經濟規則、標準、體系、產業鏈、供應鏈的爭奪,會進一步形成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影響;其次,一個國家的經濟周期會受到全世界經濟運行態勢的影響。國家內外部的開放程度越高,內部的循環受外部的影響就越大,或者更為安全,或者增加更多不確定性;再次,就是突發性事件。比如俄烏沖突,不僅從此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而且改變了世界經濟格局。如中國近三個月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已排在所有能源進口國第1位,中國和印度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已占俄羅斯出口能源的40%,而這40%的能源份額以往是俄羅斯與歐盟交易的。因此,一些時候經濟格局的變化和突發性事件是關聯在一起的。原本的經濟理論會受到挑戰,同時有一些新的經濟理論會產生和受到重視。在經濟方面,無論是過去被認為的真理,還是顛撲不破的規律都會發生變化,不只是現在,未來會發生更大的變化。
第四,未來具有世界性的科技革命到底去向何方?科技革命將會轉化為更大規模的生產力和更大規模的財富,還是會變為遏制人類發展的有力工具,還是圍繞著政治集團利益,成為打擊其他國家的經濟武器?這是擺在世界面前的非常重大的問題。比如生物經濟,它可以改善人民的生命健康,那么其價值是非常高的,但如果生物經濟被用于生物戰爭,則非常可怕。比如網絡,美國開始是將網絡用于軍事服務,后來變為民用,成為一個有利于世界發展的先進技術,為人類做出重大貢獻。但如果網絡被美國用于戰爭,以其在網絡上占有的優先權和規則、標準的制定權、對互聯網根目錄的壟斷權來發動網絡戰爭,則對世界來說實際上是一種犯罪。所以,現代科技到底怎么發展?科技革命要堅持什么樣的發展方向?科技發展的全球規則是什么?這是人類百年面向未來的問題、也是現在我們面臨非常嚴峻的問題。
第五,世界格局發生了哪些趨勢性變化,這些趨勢性的變化是不是可以顛覆?世界格局的東升西降、南升北降總趨勢仍然存在。從上個世紀的后半世紀開始,民族解放運動興起后全球進行了去殖民化進程。在未來百年變局中,可能還要發生去霸權化進程。按照IMF的預測,到2035年,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將占到世界GDP的70%。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屆時按照年均 GDP增長8%的增速,將成為世界第三大大經濟體。隨著時間的推移,總體看世界格局東升西降、南升北降的趨勢將會變為現實。
第六,國際金融體系有可能重構嗎?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更為合理的有利于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貨幣體系?隨著美國國家信用的下降,未來以美元為主體的貨幣體系會受到極大的挑戰。到2035年,因為缺乏一種貨幣能替代美元來承擔國際貨幣的責任,美元體系或仍無法瓦解,但已經受到普遍質疑,去美元、去美債、繞開以美元為主的結算體系成為眾多國家選擇。但到2050年,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候,國際金融體系可能會重構。有幾種情況可能會引發這種突變,第一種情況是美國發生內戰,美國國家整體形象崩塌,美元信用徹底喪失;第二種情況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民幣比重繼續上升,形成美元、歐元、人民幣在國際結算貨幣中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種情況是數字貨幣的聯通,目前全球90%央行在研究數字貨幣,只要形成全球性聯通規則,就會替代以美元為主的結算體系。
第七,世界性的現代流通革命與全球性物流中斷、循環不暢、供給沖擊、壁壘增加之間的矛盾和困擾如何解決?是否存在相當長的博弈與重塑?通過共建“一帶一路”的引領,以及金磚國家+、上合國家+等一系列新機制的形成,發展中國家尋找到了新的發展道路,即通過國際化大流通、互聯互通革命,提高經濟的聯通性與共享性,提高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共同收益。世界將迎來國際化大流通新時代,這個趨勢將使亞歐大陸重回世界中心。公路、鐵路、水路、港口、口岸形成的互聯互通關系,陸、海、空、網、冰聯接形成立體化互聯聯通,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科技革命的本質是使世界流通的速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給世界帶來巨大的好處,不僅可以大幅降低貿易和物流成本,也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引發消費革命,現代流通將成為先導性力量。
最后,中美關系決定世界的前途命運,但是當對方一旦把你從假想敵變成真正的敵人,從一般的國家之間競爭博弈推向全球性新冷戰,或者推動世界形成兩極格局,中國必須考慮到底怎樣才能不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這是對我們的嚴峻考驗,當前最重要的考驗不是斗氣,而是斗智,應該考慮如何用更大的智慧、更大的膽略、更長遠的目光穿透這個復雜紛紜的世界,在世界百年變局中為中國爭取更大的、更主動的回旋空間。中國對美政策是確定的,中國繼續加強兩國經貿合作的態度是確定的,中國同美方開展多邊協調的意愿是確定的,盡管美國政府過去6年的時間里一直竭盡全力打壓中國,遏制中國的發展和崛起,中國領導人、中國人民依然沒有放棄與美國改善關系的希望,因為維護這個關系與中國的現代化和深化改革息息相關,和維護世界的和平發展息息相關。
總之,經濟發展與經濟關聯仍是世界格局變化和演化的底盤,是影響今后更長周期的最大變量。因此,要研究和洞悉世界經濟的變動、演化,始終把握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和大趨勢,保持我們的戰略定力和耐力。
(作者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研究室原司長;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山大國際觀察”,修訂發布)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肖志夫 | 俄烏戰爭對世界經濟影響有多大?WTO下調增長預期近一半
2022-04-02陳文玲:這次世界經濟大衰退有5個特點,中國前進步伐是擋不住的!
2020-07-2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