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現在了解情況很困難,這個PPT一匯報,那里面水分很多。”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大道的一段發言,讓許多人心有戚戚。他呼吁科研人員匯報時化繁為簡、去掉包裝,講出實在的東西。
這段言真意切的勸告,源自《風范——他們用一生寫就的科學家精神》新書出版研討會。該書集納了20多位中國杰出科學家自強不息的人生故事,希望借此弘揚科學家精神,給予當代科研人員啟迪。作為前輩,陸大道院士對當前科研環境中的問題看得透徹。科學研究來不得半點馬虎,必須實事求是、嚴謹細致。那些華而不實的PPT,自欺欺人又掩蓋問題,確為科研的大敵。
算起來,這不是第一次有公眾人物炮轟PPT了。一年的新東方年會上,一段改編歌詞“干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頭來干不過寫PPT的”引得哄堂大笑,俞敏洪對敢于揭露問題的創作團隊給予獎勵;一場高管培訓會上,劉強東直言部分高管醉心于 PPT 和奇妙詞匯;一次峰會上,馬斯克向企業管理者們提出建議,“少花點兒時間在PPT演示或財務報表上,把更多時間花在工廠里或者與顧客交流上。”雖然這些“大佬”來自不同的業務領域,但都對PPT的浮夸風氣有所警覺。
PPT沒有原罪,作為一種辦公軟件,它將邏輯推演的過程從“文字化”變成“視覺化”,有效降低了匯報人與聽眾之間交互的門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傳播效果。也正是因此,PPT才能風靡全球,成為一種通用的“企業語言”。但風評之所以反彈,主要是如今的PPT運用,深陷形式主義歪風。一方面,不問實際情況,使用場景無限擴大,甚至很多村支書也要開始做PPT述職;另一方面,愈發看重“顏值”,制作難度直線上升,很多時候用華麗的視覺效果掩蓋了內容的乏善可陳。到頭來,展示PPT的過程確實“高大上”,可到了見真章的時刻,就原形畢露了。
可見,很多人厭惡的不是PPT這一載體,而是被綁定其上的形式主義、虛浮之風。如此想來,這其實是一種通病,無關表達載體。比如文字材料,明明可以三五百字說清楚的事情,非要注水到兩三千字,還動輒追求合轍押韻、對仗工整、用詞華麗。比如留痕方式,不管大事小情,動不動就要拍視頻,打磨腳本、剪輯視頻等工作費時費力,對工作本身毫無幫助。究其原因,還是很多人看重形式大于內容。這也從根本上決定了,破解的辦法就是在考核上回歸本真、講求實際。“不看廣告看療效”,用簡單集約的方式將干貨亮出來,不按包裝打分,只按實績評判——倘若各個領域都能夯實這樣的導向,那些浮夸的形式自然就消失了。
當前,是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呼喚唯實精神和實干作風的時候。做出真正的成績,即便沒有文字渲染、PPT呈現,大家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評論員 夏天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