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西方媒體“根據衛星圖像推斷”,俄羅斯試射的一顆射程超過了18000公里“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任務失敗,該導彈很有可能在發射井內爆炸,據說是炸出了一個62米深的大坑。RS-28“薩爾馬特”導彈重量超過了200噸,可搭載包括高超音速彈頭在內的多種核彈頭,據說這已經是“薩爾馬特”過去兩年里至少第二次的試射失敗。其實,俄羅斯是不是真的“薩爾瑪特”發射失敗,解放軍肯定是知道的,因為中俄之間有導彈及火箭發射“背靠背”通報機制。不過就在這一波關于“薩爾瑪特”失敗的新聞還沒炒熱乎的時候,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大校正式對外公開宣布:在9月25日8時44分,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海域,成功發射了1發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準確落入預定海域。此次導彈發射,是火箭軍年度軍事訓練例行性安排,有效檢驗武器裝備性能和部隊訓練水平,達到了預期目的。1980年5月,解放軍曾經首次進行過洲際導彈全射程試驗,時隔整整44年后,解放軍再次向太平洋方向發射了洲際導彈,中國很少向海上發射際彈道導彈,大多都是在內蒙古等偏遠省份的靶場進行導彈試驗。現在,關于此次試射的更多細節和真相——注意,這些細節和真相都不是火箭軍官方公布的,而是通過公開的新聞分析出來的,即,此次試射的既不是東風-41,也不是傳說中國的東風-51,而是東風-31AG,結果卻達到了12000公里的射程。還有,這次試射的目標地到底在哪兒,太平洋大了,相關公海海域在哪兒?現在最集中的看法是在美國夏威夷的南部公海,震懾美國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關于此,張曉剛大校在9月26號的新聞發布會上有一段對美國的猛烈批評,似乎可以跟頭一天東風-31AG導彈發射相對照,有記者問:美軍印太總部近日發表聲明稱,美方敦促中方重新考慮在南海及其他地區使用危險、脅迫和可能導致升級的策略。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張曉剛回答:制造不安全風險的恰恰是美方及其盟友伙伴,他們的艦機位中國當面海空域抵近滋擾挑釁,非法闖入中國領海或管轄海空域,惡意干擾中方正常演訓活動,不負責任地搞危險操作,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嚴重危及雙方人員安全,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9月,美軍偵察機約1500架次赴中國當面偵察滋擾。這充分說明美方是不折不扣的挑釁者、攪局者、破壞者。然后,張曉剛又說:我們敦促美方停止虛假敘事,停止危險挑釁行動,嚴格約束一線兵力活動。中國軍隊始終保持高度戒備,依法依規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反擊反制侵權挑釁行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如此,我們再對照路透社等西媒之前說的,他們通過西方衛星科技公司自稱監測到了俄羅斯導彈的動向,確認俄羅斯有一枚“薩爾馬特”導彈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發射井爆炸的那條新聞,就會發現一個更有意思的事,雖然這些西方間諜實體們自稱監測到了俄羅斯導彈的動向,但這次卻對中國導彈到底是什么型號?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根本一無所知,即使是火箭軍已經發布了公開聲明,但它們還是不明所以。什么是戰略威懾,我覺得這才叫戰略威懾,中國導彈發射的時候真正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覺。所以說,這次導彈發射向美國示威的意味太濃了,可以說這是除了核試爆之外對美國最為嚴重的戰略警告,美國人平時最喜歡渲染中國的核武器威脅,動不動就說中國要把核彈頭數量增加到1500枚之類的,中國要威脅美國安全了,但當中國真的把一顆甚至是數顆,或者是十數顆模擬核彈頭用一枚東風-31AG導彈射向了太平洋時,你猜美國人怎么說的?美國時間9月25日,美國國防部副發言人辛格稱,中國就解放軍會將一枚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至太平洋一事,事先向美國發出了通知,這是件好事。“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它確實可以防止任何誤解或誤判”。解放軍這次導彈發射的時間是9月25日8時44分,9月25日是什么日子?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緣于美國國會9月16日批準了最新一批對臺軍售方案,從9月25日起,開始實施對臺灣當局實施新制裁,即結束對臺灣部分農產品的關稅免征政策。就是說,解放軍的這顆遠程導彈發射與本輪對臺制裁是同一時間發生的,甚至,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和國防部是經過了溝通協商的,這足以證明我的那句話:老美這回一定是惹翻了兔子。不過,在我看來,火箭軍的這次試射,其實應該更是火箭軍新領導團隊的一次特別的正式亮相,2023年7月31日,中央軍委舉行了晉升上將軍銜儀式,火箭軍司令員王厚斌和政委徐西盛晉升上將,而這是首次披露王厚斌和徐西盛晉升且履新。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已經有至少8名與火箭軍有關的高級將領和高級官員因種種問題落馬,堪稱塌方式,昔日之將星顯耀,個個成了階下之囚。關于火箭軍在之前一年時間發生的這一波令人震驚的塌方式腐敗和違紀風波,我就不做更多展開了,但是從9月25日的這次44年以來再一次公示向太平洋發射戰略導彈的動作看來,現在的火箭軍給我們展示出了一種全新的進攻型的軍事風貌。你手里光有導彈,哪怕是更先進的導彈,但你不敢發射,不敢示威,不敢針對美國主動制造強大的威懾,事實證明,可能會反過來在內部“制造”出種種腐敗和違紀,至于上述諸事件的真相如何,想必還是要交到軍事法庭審判的,其中細節不得而知。但9月25日的這次突然的導彈發射,而且直接射向了太平洋,甚至是射向了美國夏威夷以南公海,我是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內容,我并不覺得這顆導彈讓美國人感到腦后冒涼風這件事有多重要,更重要的是,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或者在最重要的戰略較量場上,已經明顯不甘于落在空軍和海軍后面,而是要當這個最前鋒。
請問:在此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哪支部隊和哪一型武器曾經越過關島和抵近夏威夷過?那里已經遠遠超越了美國人所謂的第二島鏈。所以,我再做一個小預言,接下來你看吧,中國空軍和中國海軍的軍事動作一定會越來越前突,其中或會孕育出一種顛覆性的前所未有的中美戰略較量的新勢態和新邏輯。當然,從另一個現實層面上說,中美兩軍現在正在恢復更多的接觸和對話,這也將是所謂中美戰略較量的新勢態和新邏輯的另一番內容。再打個比方,在9月25日舉行的第十五屆珠海航展新聞發布會上,空軍副司令員俞慶江說了一句話,他稱,“空軍近年來發展的新型戰機會公開露面,會把大家一直想看的,現階段可以給大家看的裝備拿出來”----我是從俞慶江的話里聽出了一種來自空軍的抑制不住的沖動。至于到底是什么新型戰機才是大家一直想看的和現階段可以給大家看的裝備,現在專家們對俞慶江的話的解讀,都傾向于FC-31中型隱形戰機,以及更換新型發動機的運-20、隱形無人戰機,我覺得我們為什么不放開更大的想像呢?為什么就不會是千呼萬喚的轟-20長航程戰略隱身轟炸機呢?我們還差什么?不就是差它了嗎?美國國防部去年曾經發布過一份報告,稱中國正在繼續加強解放軍“打贏強敵”的能力。這份報告還估計,截至2023年5月,中國已經擁有500多枚可投入作戰的核彈頭,而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1000枚。根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FAS)今年的一份報告,俄羅斯被認為總共擁有5580多枚彈頭,而美國的核彈頭數量為5044枚。但是,相比于美國和俄羅斯,中國的核威懾能力除了核彈頭數量明顯不足之外,更大的劣勢在于仍然沒有實現“三位一體”的核載具體系,中國在遠程戰略轟炸機上的缺位是最為明顯的——然而,我以為,以中國現在的航空武器的制造技術,其實讓千呼萬喚的轟-20上天并不難,只是還沒有找到更合適的時機吧。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司馬平邦說”微信公眾號,有刪改,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