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4日,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成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一喜訊瞬間點燃了國人的熱情。一直以來,關于中國春節的翻譯都存在爭議。有人傾向于使用充滿中國特色的“Chinese New Year”,認為這樣能夠更直接地展現春節的歷史根源和文化內涵;而另一些人則更偏向于國際化的“Lunar New Year”,認為這樣的表述更易于被全球接受,從而有助于推動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然而,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春節”的正式認定,并采用了“Spring Festival”這一更為直白且包容的詞匯,這場爭論也終于落下了帷幕。
至此,之前那些堅決維護“Lunar New Year”這個說法的部分韓國人、越南人怕是要集體破大防了!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在翻譯“春節”的事情上總是“曖昧”。在2022年,時任英國首相的約翰遜選用了“Lunar New Year”(農歷新年)來慶祝新春,而非英國政府以往常用的“Chinese New Year”(春節),此舉有意淡化了中國元素。類似地,美國、加拿大等移民國家也更多地采用“Lunar New Year”這一表述。
在海外,"Chinese New Year"同樣是中國新年常用的譯名,而"Lunar New Year"也與之并行使用,兩者在本質上并無差異。然而,近年來,由于韓國與越南的介入,這兩種譯名竟演變成了對立的文化符號,從而觸發了一場激烈的文化爭端。來解釋一下“Lunar”這個詞的含義。在英文中,“Lunar”是一個形容詞,它的意思是“與月亮相關的”,這個詞源于拉丁語的“Luna”,即羅馬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露娜。“Lunar New Year”說白了是“Lunar Calendar New Year”的簡稱,翻譯成漢語應該就是“月歷新年”或者“陰歷新年”。月歷,顧名思義,就是根據月相周期來制定的歷法。由于月亮的盈虧在夜間清晰可見,因此相比觀測太陽,觀測月相要更容易一些,所以許多古代的歷法都是基于月相來制定的。中國的傳統歷法(也被稱為農歷或夏歷)同時參考了對太陽和月亮的觀測,因此被稱為“陰陽合歷”。這種歷法在英文中應該翻譯為“Lunisolar Calendar”。近代以來的民眾們將傳統歷法簡單地稱為“陰歷”,這主要是相對于西方傳來的純陽歷而言的。但實際上,這種稱呼是不準確的,因為它沒有全面反映中國傳統歷法的陰陽合歷特點。然而這個說法卻讓韓國和越南的某些人找到了法寶,開始拼命推崇,以此來“去中國化”。一股力量正在民間興起,他們呼吁放棄具有中國特色的“Chinese New Year”這一稱呼,轉而采用“Lunar New Year”,以此強化韓國和越南在農歷新年慶祝中的主導地位。但這里原本就有一個悖論點,中國傳統新年依據的歷法是陰陽合歷,如果你們認為“Lunar New Year”是對的,那其實間接就是在承認新年是起源于中國的。中國歷史上的歷法制定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并且每一部歷法都有其獨特的名稱,諸如漢朝的太初歷、唐朝的大衍歷、元朝的授時歷以及清朝的時憲歷等,都以其專有名稱被鄭重記載。盡管這些歷法在基本原則上有共通之處,但在具體規律上卻各有千秋。中國歷代歷法的共同原則是結合太陰的朔望月與太陽的中節氣,因此它們都屬于陰陽歷的范疇。
【出土于敦煌清水溝漢代烽燧遺址的太初歷】
中國的歷法擁有超過四千年的歷史,歲首(即新年的開始)并非總是設定在正月。夏朝創立了“夏歷”,將正月(一月,即寅月)定為歲首,這一傳統起始于春分。隨后,殷商王朝更改歲首為臘月(丑月,即十二月后的一年之初),起始于大寒;周朝建立后,又改以冬月(子月,即十一月)為歲首,起始于冬至。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正式下令將建亥(十月)作為歲首,這與夏歷相差三個月,與公歷則相差兩個月。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下令改革歷法,再次將建寅(一月)作為歲首。而在9-23年期間,西漢的王莽曾一度將建丑(十二月)作為歲首,但到了東漢時期,又恢復使用了夏歷。公元237年,魏明帝景初元年,曾嘗試將十二月改為正月,但僅僅過了兩年多,隨著齊王芳的繼位,又重新恢復了夏歷。公元689年,唐永昌元年,武則天對歷法進行了改革,將建子(十一月)定為歲首,并重新排列了月名和月次,依次為正月、臘月、一月……十月,這被稱為“新歷”。然而,這一改革僅持續了一年,隨后又恢復了原來的歷法,將一月重新定為正月,并作為歲首。現在人們習慣上稱沿用的舊歷為“陰歷”,但實際上它是陰陽歷的一種,也就是夏歷。另一方面,在中國西周初期,人們便在新舊歲交替之時舉行慶祝豐收與祭祀祖先的活動,這一傳統可視為“年”節的早期形態。及至西漢漢武帝時期,新年被正式確立為國家節日,此后的歷朝歷代均沿襲此制,將新年作為官方認可的重大節日。公元前1世紀后,漢朝就征服了今越南北部及朝鮮半島北部,中國的歷法也跟著傳播到這些國家里。隨之而來的關于“歲首”的節日慶祝習俗,同樣傳播過去。例如關于朝鮮半島最早的新年官方記載,其實出現在中國史籍《舊唐書》中,充分說明當時朝鮮本土對中國新年節日的接受度。朝鮮半島里對新年的說法大概是叫作“??”(朝鮮語的新年,對應的漢字是“舊正”)、“??”(元旦)或“??”(歲首)。自7世紀始,朝鮮半島的政權持續采納中國王朝所賜予的歷法體系,遵循其正朔制度。因此,朝鮮半島同樣將正月視為新年的開端,其節日慶典的時間安排與中國緊密相隨。在15世紀韓語尚未誕生之前,新羅王朝的貴族們創作了大量用漢語撰寫的描繪新年景象的詩歌。除了與中國共有的守歲、拜年等習俗外,當地人還熱衷于彈奏伽倻琴、吹奏洞簫,男女老少皆沉浸在歌舞之中,還會舉辦壓跳板、拔河等傳統娛樂活動。辛亥革命后,中國的陰陽歷處在了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孫中山以陽歷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元旦,其最初目的是顯而易見的:一是共和國成立,不用皇帝年號,而改為民國紀年,便于民眾記憶;二是陽歷沒有閏月,減少了農歷中閏月的換算,便于年度預算;三是與國際上普遍采用陽歷的潮流相適應,便于在對外貿易和對外交涉上與國際接軌,實現最終的世界大同。然而,在中國這樣一個沿用了兩千多年陰歷的國度驟然采用陽歷、廢棄陰歷,顯然也是非常困難的。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后,贊同南京臨時政府改正朔舉措,并于2月17日發布公告,強調遵行陽歷。但在民間,卻是雙歷并行。1913年1月1日,是民國成立后第一個元旦,袁世凱也極為重視,機關學校都熱烈慶賀陽歷元旦。但當時的一般民眾反應卻與政府的熱烈歡慶相反,民眾對于陽歷新年表現得異常冷淡,并有了“新新年”與“舊新年”的差別。在這之后蔣介石也曾嘗試過廢除農歷新年,但很可惜,最終的結果還是在民眾不認可以及抗日需要春節這樣凝聚力的節日大背景下,不了了之。同一時間的韓國與越南,在歷法或者文化沖擊上也曾有差不多的遭遇。為了實現“脫亞入歐”的目標,日本不僅在經濟和軍事層面積極向西方學習,同時在文化上也逐步推行西化政策。1873年,日本決定摒棄已使用千年的農歷,轉而采用國際上通用的格里高利歷(即現行公歷)。隨著這一變革,新年、清明等傳統節日雖然得以保留,但它們的慶祝日期均按照公歷來確定,日本的新年也因此被調整到了公歷的1月1日。在1895年至1905年間,日本通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勝利,逐漸在朝鮮半島確立了其霸主地位。1910年,日本更是強行吞并了朝鮮半島,并在推行日語教育的同時,強制朝鮮人按照公歷慶祝新年,以此在文化上對朝鮮進行同化。朝鮮原本模仿中國,將農歷新年稱為元旦、歲首或元日,但日本卻將這一重要節日的日期更改到公歷1月1日,并將農歷新年改稱為新正,隨后逐步廢止。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二戰后的韓國長時間內對農歷新年的重視程度不高,僅有部分民間組織進行慶祝。韓國政府并未對農歷新年進行宣傳推廣,相關節慶活動多為民間自發行為。然而,到了1986年,韓國政府以“民俗日”的名義重新恢復了農歷新年的慶?;顒印?989年,韓國政府更是首次設立了農歷新年假期,并在農歷新年的命名問題上開始主動出擊。與此同時,越南那邊也是不消停。在1884年,法國為了吞并越南,與中國爆發了戰爭。盡管清軍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但整體戰局仍對清朝不利。最終,中法簽訂新約,清朝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隨著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日益穩固,為了削弱越南人的民族意識,法國強行推廣使用拉丁文標記的越南語(即如今的越南國語字)。1918年,越南廢除了漢語的官方語言地位。
【法國前記者米歇爾·布蘭查德拍攝的80年代越南河內春節花卉市場】
到了1975年,北越擊敗南越,越南重新實現統一。統一后的越南加緊構建民族敘事,淡化中國封建王朝對越南的統治歷史,并強調自身的文化特性。1984年,越南的歷法曾經試圖“改革”,結果卻鬧出了大笑話。改革的最初想法就是為了清除所謂中國的“霸權主義”在文化領域的影響,把本來早就使用的中國歷法,甚至包括農民種地的二十四節氣都要廢除不用,而改用它自己的歷法。在當時越南的歷法中,不僅改變了春節、閏月,而且改變了種地的節氣。誰知越南群眾對此并不買賬,提出許多疑問,農民們擔心影響農業生產。另有意思的一點是,現在的農歷新年被稱為“節元旦”(T?t Nguyên ?án)或簡稱“節”(T?t)。前些年有篇文章挺火的,文章里將越南稱為農歷新年的發源地,甚至把二十四節氣也說成是越南的。
【截圖來自前些年很火的一篇文章——《越南農歷春節的起源與意義》】
真的是讓人感覺“引經據典”,甚至證明在三皇五帝之前越南就有新年了。然而這里面還是有悖論的,文中引用的交趾志書稱,“交郡人常連續許多天聚會跳舞唱歌、吃喝玩樂來喜悅迎接新的耕種季節,參加者不僅為農民,還包括郎官、洞王家人。”(意譯)而交趾的歷史則是在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了南越國,隨后在越南北部區域設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個郡,開始對該地區實施直接的行政統治。在此后的千余年間,越南北部的交趾等地區一直處于中國古代多個政權(包括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以及南漢)的直接管轄之下。簡單來說,越南北部的交趾地區被視為中國的一個縣級行政單位。引用了中國的縣志來更好地印證了當時漢代的“歲首”慶祝習俗影響之廣泛與深遠。“Chinese New Year”和“Lunar New Year”本來就是簡簡單單從不同角度對春節的翻譯,可以說并無政治意味。在韓越的操作下,反而變成了相互對立無法并存的兩種譯名。然而,跳梁小丑終究難成大事,這次中國將“春節”申遺成功,并且用到了“Spring festival”這個更為直白且包容的詞匯,一方面說明了我們并不會在節日的問題上搞“非我族類”,而是歡迎世界各國都來度過這個充滿溫情的節日;另一方面,后面那段描述里大大的“Chinese people”也是在大方地展示我們自己的“文化自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底線思維”,原載于“歷史發燒友”)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