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人工智能發展飛快,科學家滿懷信心的表示,未來兩、三年,AI會全面超越人類!
機器人再聰明,畢竟還是機器,它的目的應該是為人類服務,而不應該來取代人類,如果為了取代人類,那發展的方向就是一個錯誤。
現實情況怎樣?在許多人的思想意識中,熱衷于發展人工智能,目的就是為了取代人類。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曾警告說:“2030年起,人類將迎大規模失業,多數專業技術崗位會被AI取代。”
人工智能來勢洶洶,為取代人類而來。君不見,在不少民生領域,機器人取代人類的苗頭已經出現,而每一個機器人的上崗,就意味著不只一個人丟掉工作崗位。機器人的生產比人的生產要容易一萬倍,它可以流水線生產,批量生產,大量的機器人步入社會,必然出現機器人吃人的現象,馬斯克的預警成為現實。
機器人取代人類,是個社會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人類的生死存亡問題,如果人類創造了機器人是來取代人類的,是來制造社會問題的,那么創造機器人的意義何在?
從資本的法則出發,機器人有利于降低成本,收獲最大的資本利得,這也是資本對人工智能產生興趣的根源。
既然人工智能勢不可擋,就不能不考慮它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沖擊,就要提早考慮人類社會是否能夠承受這種沖擊。
機器人取代人類的新聞正在被當成一個好事被歡呼,而沒有意識到它是一把雙刃劍,那尖利的刀鋒,會把人類割傷。
機器人取代人類的預期,已經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焦慮,尤其是對年輕人,這勢必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觀念,影響他們的人生選擇,進而影響到他們是不是婚育這個事關人類延續的大問題,進而影響到人類未來的社會結構變遷。
人工智能是為人類服務還是為取代人類,這個問題需要好好想一想。
來源:耿來意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耿來意:機器人來到人世間要為人類謀幸福,而不應該為了取代人類
2025-01-26?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