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開放以來,經商活動過多過濫,泥沙俱下,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
改革開放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次偉大實踐。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們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很多事情屬于摸著石頭過河。應該說,改革開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總體方向是好的。但是同時也要清醒的看到,改革開放是一項非常復雜非常艱巨的工作,出現一些錯誤在所難免,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嚴重的錯誤。對此,我們既不能因此對改革開放進行全盤否定,也不能文過飾非,甚至強詞奪理的說:“所有的錯誤都是改革不深入不徹底的結果”、“誰反對改革誰就必須下臺”。我們應該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立場,全面、客觀、仔細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分析改革措施的利弊,對的繼續堅持,錯誤的應該給予糾正。
談到改革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失誤,我認為其中重要的一項錯誤是經商活動過多過濫,各個部門、各個地方、各個單位都去搞經濟活動,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軍隊、政府、政法機關紛紛下海,利用自身資源開展商業活動,搞得軍隊不像軍隊、政府不像政府,政法機關不像政法機關。尤其是一些單位、官二代利用制度漏洞,大搞權錢交易,搞官倒、利用價格雙軌制大賺特賺,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和不滿。對于這些錯誤,我們應該實事求是的承認,絕對不能輕描淡寫、文過飾非。
二、國家禁止軍隊、政法機關和政府部門參與經商活動,對于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鞏固國家政權起到了良好作用
江澤民同志作為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高瞻遠矚、高屋建瓴,對于改革開放一貫采取了支持立場,同時對于改革中出現的偏差給予了高度重視,對于80年度改革開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采取了強有力的針對性措施。先后作出了清理整頓公司、取消價格雙軌制、軍隊退出經商等決定,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清理整頓公司。1989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于近期做幾件群眾關心的事的決定》,包括:1。進一步清理整頓公司。制定清理整頓的方針,下決心砍掉一大批公司,重點是砍流通領域中過多、過濫的從事商業、外貿、物資供應的公司和金融性公司。按照金融與實業分開的原則,信托投資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不得直接舉辦非金融性企業,已辦的要限期分開。決定:撤銷康華發展總公司、中國工商經濟開發公司,其中有的業務移交有關部門處理;中國農村信托投資公司并入國家農業投資公司;保留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但要重新核定經營范圍和資金,把金融和投資分開;對光大實業公司提出進一步整頓的方案。同時,盡快將對這五家公司的審計情況向社會公布。2。堅決制止高干子女經商。3。取消對領導同志少量食品的“特供”。4。嚴格按規定配車,禁止進口小轎車。中央政治局、書記處成員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組成人員一律使用國產車。5。嚴格禁止請客送禮。6。嚴格控制領導干部出國。7。嚴肅認真地查處貪污、受賄、投機倒把等犯罪案件,特別要抓緊查處大案要案。
二是實施取消價格雙軌制,全面實行價格由市場調節。1992年9月1日,國家物價局宣布,從當日起國家將571種生產資料產品定價權交給企業,同時將22種產品產價格下放給省級物價部門,由國家管理的物價品種剩下89種。改革非常平穩,沒有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沒有引發哄搶,更加沒有引發社會騷亂。這標志著最艱難的的物價改革這道關終于闖過了。這項改革對于反腐敗工作具有釜底抽薪的意義,在價格雙軌制情況下,官員、官二代很容易倒賣批文獲取不當得利,存在著嚴重的系統性腐敗。如果價格雙軌制不取消的話,反腐敗的將是不可能的。
三是禁止軍隊和政法機關從事商業活動。1998年7月21至22日,解放軍四總部在京聯合召開會議,傳達貫徹全國打擊走私工作會議精神,對全軍落實中央打擊走私重大決策作出部署。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出席會議并鄭重地宣布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部門不再經商的決定。從這一天起,中國軍隊撤出商海。此前中國僅解放軍部隊就擁有70家汽車制造廠、近400家制藥廠以及1500家賓館。5個月后,全國軍隊、武警部隊所辦的經營性企業悉數完成脫鉤。中國軍隊正式退出商業領域。一項涉及面廣泛、難度極大的改革得到順利實施。軍隊退出商業活動,對于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反對腐敗、保證軍隊打得贏不變質,發揮了關鍵作用。
三、教育、醫療等領域依然存在很大相互矛盾沖突的地方,應該從理論和實踐角度得到理清
國家禁止軍隊、政府、政法機關經商,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乃至對于未來,都是一項具有重要作用的決定,值得我們充分肯定。一項問題解決了,另外一項問題又會接踵而至。從1998年開始,在朱镕基總理主導下,我國先后進行了四項重大改革,分別是國企三年脫困攻堅克難(伴隨而來的是國企職工下崗分流)、住房改革、教育改革、醫療改革。在我看來,國企職工下崗分流在經濟上是成功的,政治上卻是失敗的。因為這些企業固然暫時擺脫了虧損的困境,但是卻損害了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激發了社會矛盾。住房改革是成功的,因為這項改革使我國城市建設得到飛躍式發展,買房者個人財富得到增長,國家經濟增長有了增長點。教育改革和醫療改革則是失敗的,這種改革片面的把改革的成本轉移到普通老百姓身上,一味推卸政府責任,引發社會極大不滿。
國企職工下崗分流、教育改革和醫療改革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嚴重弊端,應該說高層是清醒的。國企職工下崗分流實施3年后,江澤民立即主持推出了“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事實上叫停了國企職工下崗分流的進一步實施,下崗職工的就業補助也得到了延長和足額發放。胡錦濤同志執政期間,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等重大理論觀點,對教育改革、醫療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彌補,國家對于教育、醫療經費大幅度增加。這些措施都是實實在在的,對于解決教育、醫療領域存在的問題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但是與此同時,1998年開啟的對教育、醫療領域的市場化傾向一直沒有得到清理,很多問題沒有搞懂,出現了很多相互沖突和矛盾的地方。這些矛盾和沖突應該從理論和實踐角度得到理清,進一步明確功能定位,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到進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更好、更公平的享受教育、醫療發展帶來的成果。
四、公立高校作為國家財政供養單位,主要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必須全面退出經商活動
教育尤其是政府舉辦的教育事業,包含高等教育事業,應該被定義為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履行公共服務職能。主要理由是:
一是教育對國家長遠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具有明顯的外部性。教育作為一項事業,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提升中華民族整體素質和水平。如果國家大量人口保持在文盲、半文盲狀態,那么我國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將受到嚴重阻礙,國家很難研究出來先進的高科技產品,很難再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為此,國家應該突出重點,集中力量發展教育事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教育事業的主要出資人是國家,受益人使全體學生,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
二是教育對于保障公平競爭具有重要的作用,理應由國家保障給予保障。現代社會日益多元復雜,人們的財富、工作、資歷等日益分化,機會不均等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但是不管如果,保障每個人向上發展的機會,確保最大限度的機會公平是非常必要的。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國家為全體民眾提供均等、公平的教育機會,才能促使全國民眾最大限度的機會均等。如果推行教育產業化和私有化,將會造成嚴重的階層分化和固化,危害社會公平。
三是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差,片面產業化將會造成很多人上不起學。雖然個別行業有盈利空間,甚至某些行業的盈利空間還不小。但是整體而已,教育為社會服務,對國家長遠發展有利,自身卻缺乏足夠的造血功能,需要國家財政支持。如果片面的產業化,將會導致人數眾多的人上不起學,念不起書,不利于國民素質整體提升。
四是國家財政投入不能成為極少數利益集團謀取私利的工具。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既然是國家出資開辦、既然由國家給予財政保障,就應該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國家財政投入不能成為極少數利益集團謀求私利的工具。想要經商辦企業,就應該徹底切斷國家財政投入,經受市場經濟的考驗,自謀出路,自負盈虧。現在我們很多高校,一邊拿著大量國家財政投入,一邊經商辦企業、出租房屋、開辦盈利性質的培訓班。賺錢了算高校和舉辦者的,虧錢了算國家的。旱澇保收、兩頭通吃。請問這合理嗎?世界上哪有這么荒唐的事情?!這是哪門子的市場經濟?!
五是高校經商帶來一系列嚴重后果。軍隊、政府、政法機關經商的不良后果顯而易見,很快得到糾正。高校經商的嚴重后果很多看不清楚,具有迷惑性。即使如此,10多年來,不良后果也是日益顯現。包括:思想道理滑坡。教育本身是教書育人,理應以德為先,教育學生如何成為一個更好、更完善的人。可是在教育產業化的背景下,唯利是圖,急功近利、道德滑坡日益顯現。破壞社會公平。干一份活只能拿一分錢。可是高校有些人,明明只是干了應該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卻可以從不同地方拿錢,明顯有失公平。吃里扒外、拿共產黨的錢砸共產黨的鍋。如,張維迎等一邊拿著共產黨的錢,想得卻是如果破壞共產黨的執政基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高校管理松弛,導致張維迎可以從資本家哪里拿到更多的錢,而共產黨的錢卻一分不會少。他的張狂和不合情理背后的算盤是,砸爛了共產黨的鍋,他可以到其他鍋里吃飯,甚至可以吃的更好。張昕竹在擔任國家發改委專家組成員時,接受外資企業300萬高額報酬,為其撰寫論證其不構成壟斷的所謂科研報告,無疑也是利益驅動的結果。事實證明,正如軍隊經商搞亂軍隊、政府機關經商搞亂政府機關一樣,高校經商也搞亂了高校和高校教師,到了不得不正視,不得不大力整頓的時候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