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究竟為什么要讀書學習?
也談“讀書在這個時代到底有什么用?” ——評于丹4月14日人民網文化頻道上的談話
郝貴生
人民網文化頻道4月14日直播大名鼎鼎的于丹教授關于讀書的談話。編者以“讀書在這個時代到底有什么用?”為題目在文化論壇發表了文字全文。筆者沒有看到直播,但讀了文字內容后,卻不敢茍同于于丹教授。
通讀全文,于丹教授的結論是,讀書是“為生命、為成長的閱讀”。讀書是“應對世界”是“確認自我”,是“養心”,是“改變我們面對這一切(于丹舉到地震、金融危機等)的態度”,是改變“我們自己和世界相遇的方式。”是“滋養自己”。于丹教授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證:
第一,于丹把閱讀區分為“有用閱讀”和“無用閱讀”。拿文憑稱之為“有用閱讀”,無用閱讀“就是為生命,為成長的閱讀”它不給直接的文憑,也不給專業技能,它給“心靈的遼闊”、“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二,于丹從講一碗米的價值談起。一個家庭主婦把一碗米蒸成一碗米飯。這碗米就是一塊錢價值。小商人把米泡一泡,發一發,做成四五個粽子,就是四五塊的價值。大商人把米發酵、加溫,釀造成酒,就可能是一二十塊錢的價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多少價值,這是因人而宜。”于丹由此推論,一個的生命也是一碗米,越接近原形態,價值就越低;把自己釀成酒,離原形態越遠,價值就越高。讀書就是釀造自己,就是養心,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生存方式。
第三,于丹教授做一個實驗:有三鍋滾開的水,分別放入生雞蛋、生胡蘿卜、干茶葉。第一鍋煮后,雞蛋變硬。第二鍋生胡蘿卜變成蘿卜泥。第三鍋茶葉片舒展開,釋放能量,把水變成一鍋香茶。于丹認為生活就如同一鍋滾開的水。有人像雞蛋,被生活煮硬,“憤世嫉俗,以偏蓋全,覺得這個世界很艱難。人心很險惡,前途很渺茫”。有人像胡蘿卜,被生活煮軟,“好好先生”,大家人云亦云,為他人活著,服從別人,失去自我。有人像茶葉,在被社會成就時,也成就社會。于丹教授希望人們選擇做茶葉。所以,讀書就是自我選擇,就是滋養自己。
由此可知,從講故事和比喻說起,無非是要說明讀書和發展提高自己的關系。于丹所說的讀書“有用性”就是發展提高讀書者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筆者也是贊同這一認識的。但發展提高自己又是為什么呢?發展提高自己同“時代”究竟是什么關系呢?于丹教授的談話中就直接回避了這一問題,或者說于丹教授的比喻推理過程中多多少少隱藏著自己的回答,但結論是淺薄的、功利性的。
一個事物或行為究竟有什么用?實質上是一個哲學的價值問題。所謂價值,就是客體對主體的需要滿足的程度。“讀書有什么用?”就是說人的讀書行為這個“客體”對“人”這個主體的需要滿足程度。唯物史觀認為,人既是個體,也是群體、是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價值主體的“人”一方面是指讀書者個體自身,另一方面就是指社會、國家、民族、時代。當主體指讀者自身時,于丹所講的讀書的有用性并沒有錯誤。中國古代許多文人從讀書的修身養性、生活方式的改換門庭、個人的功名利祿等方面談論讀書的有用性和功能等論述太多了。今天現實生活中許多人談論讀書究竟有用還是沒用的問題時,也大多從個人生存、賺錢、功名等分析認識問題的。順便指出,于丹把讀書“為生命,為成長的閱讀”看作“無用閱讀”是錯誤的。為個人生命、個人成長本身就是價值,就是有用性,它與為文憑并沒有本質區別。怎么能歸結為“無用閱讀”呢?
分析和認識讀書的價值問題上,不能只停留在作為個體自身的價值主體,還需要把價值主體看作是社會、國家、民族、時代等。其實,中國古代有許多思想家已經從這一視角認識讀書的價值。明代學者顧憲成為一書院題寫的對聯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說:“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清末康有為在廣州辦學堂時教育他的學生“日日以救世為心,刻刻以救世為事”。孫中山先生講:“努力向學,尉為國用”。還有大家最熟悉的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林語堂先生說過,讀書,“從淺近方面說,是要增加個人的知識和能力,預備在社會上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從遠大的方面說,是要精研學理,對于社會、國家和人類作最有價值的貢獻。”楊玉清先生也說過:“以讀書為混文憑的人,不是讀書人;以讀書為混官的人,不是讀書人;以讀書為時髦、為裝飾品的人,更不是讀書人。讀書人應該把一切書本上的教訓,發為自己的行動。‘輔世長民莫如德,經天緯地謂之文。’能輔世長民,能經天緯地,那才真正是中國之所謂讀書人。”我想作為聲名赫赫的文化專家的于丹教授不會不知道上述名言吧??蔀槭裁从诘そ淌诰筒荒軌驈膰?、民族、社會的角度闡釋讀書的價值觀呢?固然,于丹的后兩個比喻中也隱含著讀書者與社會的關系,且不談于丹教授把人與物等同起來是否恰當,就比喻說明的“理”還是緊密圍繞讀書與主觀意義上的我的賺錢、我的生存,而不是主觀意義上的對社會的作為和貢獻。
其實,于丹教授對讀書價值觀的認識代表了目前學校教師和社會生活中相當多數人的認識。我的一個學生參加一個公共政治課考研輔導班,一位北大教師談起大學生為什么考研時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太遙遠,太抽象、太理想化了,你們就是從個人生存理解就可以了。”我接觸的部分中學教師也認為,對中學生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太空洞,對學生沒有任何意義,學生也不聽。你只要告訴學生,不好好學習,以后就找不著工作,就沒有錢,就無法生存。據我所知,目前大中小學大多不給學生進行類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學習價值觀教育。其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社會生活中的極其嚴重的功利化傾向侵蝕到教育領域。同時一些思想家、教育家理論上不能正確認識人生價值,特別是集體主義價值觀與個人價值觀之間的關系,他們信奉人們行為動機背后的根本或唯一動力就是個人的利益。只有把個人追求同個人的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才有內在的動力。所謂“學習改變命運”的口號就是把讀書學習只是看作改變和獲取個人名利地位的敲門磚,什么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為人民、為他人全是空話、套話,騙人的話。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觀念,是對青年學生和整個社會的極其錯誤的誤導,也是目前整個社會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和學校教育工作偏離或背離“育人為本”宗旨的具體表現。
其實,古今中外把讀書學習同國家、民族、人類命運聯系起來,并作為自己讀書學習的強大的內在動力的人有許許多多。就是西方一些國家也在倡導這種讀書價值觀。國際著名學術團體羅馬俱樂部1979年在《學無止境》的報告中強調要樹立“以解決全球問題為目的”的新學習觀,要“為根除貧困而學習,這種貧困不僅是物質上的,還有相互了解、安全和保護、愛戴和同情、自主和預見、意圖和精神上的正義、以及公平等方面的缺乏。”美國哈佛大學校門上有一段話“為增長智慧走進來,為服務祖國和同胞走出去”。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科學發展觀中的核心思想“以人為本”就包括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同時,我們國家建國60年和改革開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存在的問題還相當多,腐敗、貧富差距相當嚴重,經濟、文化、政治等建設方面的任務相當艱巨。時代給當代青年人提出了極其重要偉大的歷史任務。中外歷史和現實生活中,國家和民族的貧窮落后現狀、時代的歷史任務曾經激發了多少有志之士奮發讀書,成為歷史和國家的棟梁呢!魯迅講過,文學藝術應該是引領國民精神的燈塔。今天,難道我們的宣傳、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就不應該引導青年學生把讀書同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民族、社會服務緊密結合起來嗎?作為名氣甚高的大教授、大博士生導師于丹難道就不應該引導青年學生像無數革命前輩和杰出人物那樣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抱負嗎?難道就不應該引導他們把讀書與目前時代、國家、民族的歷史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嗎?
其實,樹立為社會、國家、民族的讀書價值觀本身就是理想教育、責任教育、人生價值觀教育、做人教育。具備這種理想和人生價值觀也會作為主體因素反過來極大促進讀書者的讀書活動,從中汲取更多的營養。于丹教授口口聲聲喊讀書為“生命、成長”、“心靈遼闊”、“確認自我”、“滋養人心”,難道就應該把上述內容排除在現代青年人的生命、成長、心靈、自我、人心之外嗎?
毛澤東同志1957年曾經指出:“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間,最近一個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減弱了,出現了一些偏向。在一些人的眼中,好像什么政治,什么祖國的前途,人類的理想,都沒有關心的必要。好像馬克思主義行時了一陣,現在就不那么行時了。針對著這種情況,現在需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他還說:“要使全體青年懂得,我們的國家現在還是一個很窮的國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根本改變這種狀態,全靠青年和全體人民在幾十年時間內,團結奮斗,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富強的國家。”毛澤東的諄諄教誨同樣適用于今天。青年人讀書的最終目的就是增強我們的才干,去用我們的智慧和勞動創造一個更加富強、文明、民主、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固然目前對現代青年人進行這種理想和讀書價值觀教育客觀上是一道難題,但不應該其難而放棄。這是擺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義不容辭的極其艱巨的歷史責任和任務,也是需要認真研究的一個具體問題,特別需要思考像于丹教授那樣,如何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的方式推進青年人的理想教育。
(作者系天津師范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稿)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同 伊:2018青年人必讀之書——王立華《一師毛澤東:要為天下奇》讀書筆記
2018-04-18?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