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門第不如興學第,振書聲然后振家聲""處世無他莫若為善,傳家有道還是讀書"……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崇文重教、好讀尚學,并借由家規家訓勉勵子孫耕讀傳家,將書香綿延,將文脈賡續。
讀書有其樂,亦有其法。那么古人在家規家訓中為何如此重視讀書,又是怎么教育孩子讀書的呢?他們的讀書之道給予著今人的我們怎樣的啟迪?
積財千萬,無過讀書
田間收種忙,案頭文墨香。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家庭生活中,耕讀密不可分。晴耕雨讀,田園牧歌,剛放下鋤頭,又拿起書本,是很多家庭的真實生活寫照。這種經久場景形成的傳統反映在家規家訓中就是對讀書的高度重視。被譽為"治家之經"的朱柏廬《治家格言》認為,讀書不分資質,不分男女,凡人皆可以也應該讀書:"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福建連城的培田吳氏則在家訓中直截了當地表明:"士為民首,讀書最高。"
那么古人緣何對讀書如此看重?在他們看來,讀書是一件很容易學會而又值得推崇的本事。被譽為"家訓之祖"的顏之推《顏氏家訓》中說:"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遺子萬金不如教子一經。黃庭堅有詩曰:"藏書萬卷可教子,遺金滿籝常作災。"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家族血脈的傳承,不是財富的傳承,也不是官職的傳承,而是文化的傳承。祖宗留下的房子,再堅固也是會倒的,留下的財富再多也是會用盡的,只有書香、品德,才可以潤澤久遠,世代綿延。
學而優則仕。經由讀書中舉,進而做官,被古人認為是經世致用的重要途徑。然而讀書不能只是為了科舉,帶著做官的目的去讀書。鄭板橋給弟弟鄭墨的家書中明確說:"夫讀書中舉,中進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個好人。"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孫奇逢在《孝友堂家訓》中也說:"古人讀書,取科第猶第二事,全為明道理、做好人。"
也就是說不管讀書將來有何用,開卷讀書即有益。抱著這種心態,讀書實際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不少人在家書中也都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讀書的樂趣。"好讀書,不求甚解"的五柳先生陶淵明就在家書中寫道:"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明末文學家、書畫家陳繼儒在《安得長者言》中則說:"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不拘外物,怡然自得,此種境界,令人向往。
讀書在于勤
經書宜博學,無憚歷艱辛。翻閱中國傳統家規家訓,對"勤讀書"的強調相當普遍?!斗段恼矣柊僮帚憽分姓f:"勤讀圣賢書,尊師如重親。"
范文正公即范仲淹,是個勤奮讀書的典型。"斷齏畫粥"的典故就生動反映了他的苦讀情形。青年時期的范仲淹曾到山東鄒平長白山醴泉寺求學。讀書心切的他把醴泉寺豐富的藏書都借了出來,然后把自己關在山洞里,足不出戶,潛心閱讀,常常看書通宵達旦。為了解決吃飯問題,他每天晚上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天早上凝成凍后,劃成四塊,早上吃兩塊,晚上吃兩塊,沒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飯。就這樣堅持三年,終于讀完了寺院所有的書。后來,范仲淹曾在《齏賦》中如此描述當時的艱苦生活:"陶家甕內,腌成碧綠青黃;措大口中,嚼出宮商角徵。"
"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弟;學謙恭,循禮義;節飲食,戒游戲;毋說謊,毋貪利……"這是王陽明家書《示憲兒》開頭的一段,"勤讀書"被放在了第一位。
王陽明小的時候曾一度癡迷于象棋,以至到了規勸不止、學不思進的地步,父親王華感到他有點玩物喪志,有一次一怒之下將棋子扔進了河里。從此以后,勤讀書、戒游戲、做良士、成圣賢便成為王陽明畢生的追求。
被譽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也是個勤讀的勵志哥,他45歲出仕為官之前,曾在家鄉附近的千年古剎安國寺苦讀六年,至今當地遺存有"于清端公讀書樓"。
于成龍山寺六載時光,素衣齋食,清心寡欲,吟風沐雪,致學經典,立志"吾儒治經須惜分陰以礪其學",以"讀書宜明行術,不徒虛聲以盜名譽"為讀書之目的、人生之信念,這為他后來二十多年仕宦生涯中一直堅守廉政勤能的品行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這種堅持與習慣也傳之后人。《于氏家訓》中說:"我愿子弟小心敬畏,雖進學,與平人無異,埋頭讀書。"
精讀泛讀 可以得兼
讀書要勤奮,但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南宋大儒朱熹在《童蒙須知》中說:"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古人讀書名副其實,不但要用眼睛看、高聲朗讀,并且要抄、背、默,用心用腦。康熙朝理學名臣李光地在《家訓·諭兒》中說:"凡書,目過口過,總不如手過。蓋手動則心必隨之。雖覽誦二十遍,不如鈔撮一次之功多也。"看過或誦讀過,都不如讀書時動手更有其效。這是因為,動手之時勢必動腦,動腦則有助于理解書中的含義。
至于書須精讀還是泛讀,古人也各有看法。張英在《聰訓齋語》中說:"讀書作文須凝神靜氣,目光迥然……多讀文而不熟,如將不練之兵,臨時全不得用,徒疲精勞神,與操空拳者無異。"在張英看來,讀的文章很多但不深入理解,就像將領不操練士兵,面臨打仗時全用不上,白白浪費精神。
曾國藩讀書是出了名的"慢",特別強調耐心、專一。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給諸弟們的家書中,他是這么說的:"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讀子部、集部,"但當讀一人之專集,不當東翻西閱","一集未讀完,斷斷不換他集"。
不過,曾國藩的好友、也是湘軍重要將領的胡林翼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讀書當旁搜遠覽,博通天人,庶幾知上下古今之變,而卓然成家。若僅僅以辭句相夸耀,非所以勵實學也。"
梁啟超讀書蠟像
實際上,精讀和泛讀并不沖突,兩者可以并用,也可以交替使用,全依所看之書和所讀之人。梁啟超就提供了一個可供操作的"范本":
" 每日所讀之書,最好分兩類:一類是精熟的;一類是瀏覽的……精讀之部,每日指定某時刻讀它,讀時一字不放過,讀完一部才讀別部,想抄錄的隨讀隨抄。另外指出一時刻,隨意涉覽,覺得有趣注意細看,覺得無趣,便翻次頁。"
"體貼到身上去"
當然,讀書的過程不止于把書看完,還要去踐行。正如呂祖謙在《家范·學規》中所說,"凡與此學者,以講求經旨、明理躬行為本",讀書最終要映射自身,躬行實踐。
左宗棠在給妻弟周汝充的書信中說:"讀書時,須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象?及自己處事接物時,又細心將古人比擬。設若古人當此,其措置之法,當是如何?我自己任性為之,又當如何?然后自己過錯始見,古人道理始出。斷不可以古人之書,與自己處事接物為兩事。"
曾國藩曾說:"若讀書不能體貼到身上去……則讀書何用?雖使能文能詩,博雅自詡,亦只算得識字之牧豬奴耳!"
在曾氏看來,讀書之道關鍵在于"體貼到身上去",虛心涵泳,切己體察,真正讓知識、思考融入進自身,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最是讀書滋味長,斯言誠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