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是什么影響了中國經濟增長?
為什么有的國家白白擁有后發優勢卻增長緩慢,而有的國家卻可以迅速崛起,宏觀經濟管理到底應該遵循什么原則,經濟運行到底遵循什么樣的規律,這是很多人都在考慮的問題,而對于這一問題如果不深入研究經濟結構問題,而盲目的進行抽象的哲學式討論必然是徒勞無功。
筆者對此進行深入思考的結論是:不同經濟部門之間存在著投資壓制,經濟供給不足除了政府審批的抑制外,更多來自由經濟內部有機聯系所導致的相互壓制,經濟體系內部的壓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上游行業會對下游行業產生壓制
為什么房地產對經濟的拉動效果那么明顯,因為房地產行業是幾十個其他行業的上游行業,比如鋼筋、水泥、門窗、家具、家電、建筑、廣告、媒體等,如果房地產行業不率先發展的話,那其他行業就發展不起來,房地產行業一旦發展起來了,那其他行業也就跟著發展起來了,政府如果想要經濟增長,其他下游行業根本不用管,只抓好上游行業就行。
基建行業也是一個拉動性很強的行業 ,因為基建行業也是典型的上游行業,比如鋼鐵、水泥,工程機械,施工、石油、電力等都是其最直接的下游行業,基建不僅能像房地產一樣直接拉動一些行業的發展,而且還會間接促進其他很多行業的發展,比如一個地區道路暢通了,其他所有的行業都可以迅速得到發展。因此中國這些年將房地產,基建作為經濟增長的抓手是正確的。
石油、鋼鐵就是典型的上游行業,比如石油可以加成成化纖是制作服裝的主要原料,石油加工成化肥是促進糧食增長的主要原料,石油加成成塑料不僅家用,而且是其他各行各業的原料,鋼鐵業也是如此,從軍事到民用幾乎每個行業都離不開鋼鐵,因此中國在計劃經濟時代大煉鋼鐵,大干石油從經濟學上看也有有道理的。另外比如汽車業、大飛機制造業也是非常典型的上游行業,因為汽車可以帶動幾十個行業的發展,大飛機可以帶動上千個行業的發展,這種行業的發展不得不重視。
從經濟壓制的角度分析上下游行業起碼可以給我們兩點啟示,第一,沒有上游行業的率先發展,其他下游行業也就無從發展,比如沒有房地產、基建行業的發展,其相關的幾十個下游行業都無法發展。第二、上游行業有必要重點發展,很多上游行業的突破,有時僅僅靠民間是難以完成的,有時候需要靠“舉國之力”,比如我們計劃經濟時代大煉鋼鐵、大干石油都是靠的舉國之力,比如我們改革開放后建設寶鋼,幾乎用掉了中國所有的外匯儲備,靠的是舉國之力。90年代建設三峽也是靠的舉國之力,21世紀以來我們重點發展大飛機制造業是靠的國家力量,因此對于落后國家,集中國家力量,解決一些壓制經濟增長的重大問題是正確的抉擇。
二、公共產品不足會對私人產品的供給產生壓制
私人產品的供給往往依賴于公共產品的提供,這是因為私人產品的供給是建立在公共產品的基礎之上的, 公共產品往往位于私人產品的產業鏈上游,我們可以看下面幾個例子: 比如公路是公共產品,汽車是私人產品,如果沒有足夠的道路,汽車行業發展不起來,不僅汽車行業發展不起來,其他所有的產業部門也都要受到影響,因為任何行業都需要進行運輸,都需要公路,這就是公共投資對私人投資的壓制效果。另外如果城市道路面積不足,到處堵車,市民買車、開車的欲望就會受到壓制。中國如果能將現有城市道路的面積擴大一倍,汽車行業就會翻幾番。
另外我們還可以看一個例子,“農村公路的革命”,農村公路在很多書齋經濟學家或是模型經濟學家那里,幾乎是沒什么用的,最多可以看做政府對農民的一種補貼照顧,但根本筆者的考察,其效果遠非如此,而且大大超出我們的想象。農村公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用“革命性”一詞來形容絕不為過。
根據筆者的考察,農村公路至少在兩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一是中國產業轉移,中國以前的工業主要集成在沿海,因為沿海出口工業對交通是沒什么要求的,生產的產品直接出海,對本國交通的依賴程度很低,況且很多原材料都是通過海路運輸來的。而中國產業要內遷,公路就特別重要,而最重要的其實是農村公路,這幾年中國農村公路發展的非???,很多在城市周圍十公里之內的農民就可以通過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車等自備的交通工具直到工廠,企業家連住宿都不用提供,而在珠三角地區的工廠,宿舍、食堂都是標準配置,而在內地工廠基本上不用這些。而如果沒有農村公路的話,工廠不可能招到那么多工人,如果是土路的話,最多輻射周圍五公里的人群,而農村公路則可以輻射十公里以上。其次農村公路還帶來了農村汽車的發展,一輛汽車幾萬塊,絕大部分農民都負擔的起,根據我的觀察中國農村汽車保有量基本不比城市低,甚至比城市還高,中國這幾年汽車產業的噴薄式發展很大程度就是來自于農村汽車市場的需求。
另外互聯網是是公共產品,網絡游戲、網絡新聞、網絡視聽節目、網絡學習、交友、招聘等就是私人產品,沒有高速度的互聯網產業做基礎,其他依賴互聯網的行業就發展不起來,比如3G,4G等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很多相關產業都發展起來了,舉個最直接的例子,一度被認為是夕陽產業的電視業近年又突然走紅,就跟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有關,因為以前很多沒時間看電視的人,也沒有通過網絡來收看電視節目,而電視臺又通過向相關網站收版權費來獲利,因此電視行業又重新繁榮起來了,從中可見,公共互聯網的供給對提高私人網絡產品的供給是多么重要。
另外國家電網也是公共產品,而各個火電站、太陽能電站、風能發電站、水電站則是私人產品,沒有電網這一公共產品的開放與完善,太陽能行業,風能行業就發展不起來,中國太陽能行業很大,但以前都是用于出口,最開始就是因為國家電網相關政策的不開放和相關技術的不成熟,導致國內需求被壓制了,以至于中國的太陽能產品只能走出口一條路。
從公共產品對私人產品的壓制,就給我們一個啟示,為了使私人產品的供給不受到壓制,公共產品應該優先發展,提前發展,為處于其下游的私人產品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
三、不同經濟要素之間會產生壓制
影響經濟發展的要素很多,比如資金、科技、信息、政策、自然資源、勞動力數量及素質、環境、國防,民族團結等。在很多時候,其中一個要素就會對其他要素發揮作用產生壓制,可以看我們下面的分析:
比如貨幣緊縮會對整體經濟的增長產生全面壓制,貨幣已經是現代市場交易的必要條件,市場上如果貨幣緊縮,通縮緊縮,那經濟增長根本無從談起,因為現代經濟增長,主要來自于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張,而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張主要靠貸款,如果貨幣緊縮,貸款價格高企,企業擴張的財務成本就會很高,企業投資就可能無利可圖,因此貨幣緊縮會全面壓制經濟的發展。中國2011年到2014年的經濟減速就是典型的貨幣緊縮對經濟增長的壓制所致。
比如教育及勞動力素質會對其他因素產生壓制,在世界上具備比較優勢的國家很多,但為什么只有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能迅速吸引外資發展起制造業呢,是因為中國有著受過基本教育的工人,中國在計劃經濟時代就基本消除了文盲,可以為現代化提供很多高素質工人,這就是中國后來制造業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而文盲率非常高的印度,非洲等國家顯然具有明顯劣勢。
比如宏觀經濟政策也對經濟發展也會產生壓制作用,比如很多國家開始發展的很好,但一次錯誤的經濟改革,一次經濟發展就使得這些國家一蹶不振,長期停滯,就是經濟政策這一要素對經濟發展的壓制,比如日本、東南亞、拉美、東歐等國家對在這方面吃過大虧。
比如民族團結也會對經濟發展壓制,比如在族群沖突比較壓制的國家或地區,很難有經濟發展比較的,比如中東、北非、中國的新疆等。
四、不同經濟類別之間會產生壓制
比如投資對消費的壓制,投資、消費、出口是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這三者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同時期,不同階級也是不同,比如在發展初期,出口的作用就非常重要,因為當時中國急需要從國外進口先進的機器設備,沒有出口做支撐,國家就沒有錢進口這些,國家發展就會受到壓制,等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投資就開始變的重要,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原因,沒有投資,就沒有經濟增長,沒有經濟增長液就沒有消費,因此投資是非常重要的。等中國真正實現經濟發達之后,消費將會變得重要。這個階段中央提出要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出口的支撐作用,“三駕馬車”用詞不同,其背后是有經濟學道理的。
對于中國,還是更應該考慮投資的問題,因為消費是人的本能,根本無需開發,只要有了商品,人們有了錢,自然就會形成消費,而有商品比有錢更重要,因為產品開發出來了,總會有富人先買,而如果沒有產品,那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都不會形成消費,而產品的產生必須考投資,這就是投資對消費的壓制,在發達國家的產品種類的豐富程度要遠遠多于發展中國家,所以發達國家消費也發達。
農業、 輕工業和重工業也存在著相互壓制,一個國家應該先發展農業,再發展輕工業,然后再發展重工業,一個國家的人民如果連飯都吃不飽,連衣服都穿不上,也就根本沒有能力購買電器和汽車等更高層次的產品。因為農業屬于典型的排頭行業,有了棉花,棉紡工業自然發展起來,有了糧食,食品工業自然發展起來,但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往往缺少的就是這些東西,比如他們糧食都不夠吃,食品深加工業自然無法發展,糧食都不夠的前提下,更沒有多余的耕地種植棉花,紡織工業自然發展不起來,食品和紡織是典型的輕工業,如果這兩大類的輕工業都發展不起來,那重工業也無法發展。
中國在改革開放后發展的比較好,就主要得益于在改革開放前就將發展農業最基礎的問題解決了,計劃經濟時代,中國基本上解決了水利的問題,計劃經濟時代后期中國通過與美日改善關系又引進了大量的化肥生產設備,這才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但是一些最基礎的重工業還是應該優先發展的,比如鋼鐵,石油,因為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僅僅是自身的發展,更依賴于石油、機械等行業的發展,比如化肥的制造的原料就是石油,沒有石油就沒有化肥,沒有化肥就沒有農業產量的提高。沒有現代農業機械,農業生產力也會受到抑制,中國在計劃經濟時代,大干農業水利,發展石油,鋼鐵的發展的思路基本都是正確的,但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重點發展化肥產業。
經濟壓制理論對政府經濟管理的啟示
一、經濟體系內部的這種相互壓制,跟政府的政策管制基本沒有聯系,政府也沒有用任何審批制度來壓制這些行業的發展,相反是因為政府的協助,幫助不夠才使這些壓制沒能及時解除才影響了經濟增長的發展,為了去除這些壓制,加快經濟發展,政府應該科學的參與到經濟發展中去,在關鍵時刻,關鍵領域,該推一把時推一把。
二、而且這種參與也不需要政府的長期參與,往往只需要一時一地的參與。比如中國第一個油田成功后,其他的油田政府就不用管了,比如第一個現代化鋼廠建立后,政府也就不會管了,比如國家電網對風能、太陽能的支持理順之后,政府也就不用再管了。政府要管的往往是第一個,第一次,或是最基礎的領域。
三、只抓上游行業,下游行業可以放任發展,上游行業發展起來了,下游行業自然就發展起來了,上游行業的數目是有限的,這樣政府要做的工作也就有限了,政府就不那么盲目了,也就清晰起來了。房地產行業,道路都是上游行業,都應該優先發展。
四、及時解除公共產品、公共政策等對經濟發展的壓制。政府減的是審批,增的是服務,這種服務就是公共產品的供給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公共產品為私人產品的提供打下基礎,提供好的公共政策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都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
去除產業壓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作為后發國家,從來就不缺乏經濟動力,但是這種動力不能被某一部門的發展不足所壓制,我們必須先發展這些能夠對其他部門產生壓制的行業,其他行業根本不用管,自然就跟著發展起來了。
比如高端酒店,景點旅游就屬于典型的末端行業,中國從來沒有將發展酒店、旅游作為戰略決策,但是這些行業都非常紅火,因為這些產業部門屬于末端,其他產業發展起來了,這些產業自然就起來了,根本就不用管。 我反對盲目推崇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歸根結底是人的貪欲,任何國家都會誕生企業家。與其過于強調企業家精神,還不如為企業家創造一個好的投資基礎,這個基礎由誰創造,還是政府,政府如何創造呢,就是將精力用于去除產業壓制,這才是唯物主義的做法,如果不為企業創造投資基礎,而盲目鼓吹企業家精神,那是不靠譜的。這也就是正統經濟學與奧地利學派的區別。
?。ㄗ髡呤潜本┐髮W重陽研究院研究員;本文摘自《新常態:中國發展如何進行下去 》)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