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發展戰略 > 閱讀信息
胡鞍鋼:建議中國國企“走出去”,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領頭羊、主力軍作用
點擊:  作者:胡鞍鋼    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15-07-17 09:46:59

 

640.webp (1).jpg

 

      原標題:“一帶一路”——經濟地理革命與共贏主義時代

 

  【嘉賓介紹】胡鞍鋼 1953年生,十八大代表,現任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等社會職務。從1985年開始從事國情研究至今已有30年時間,是這一領域的開拓者。 侯曉軍攝

 

  ■演講人:胡鞍鋼 ■地點:光明日報大會議室 ■時間:二○一五年七月

 

  今天,我將圍繞著“一帶一路”的主題談談我的看法和認識。

 

  如何來認識“一帶一路”的本質性特征呢?我用了兩個關鍵詞:一是從經濟學的視角看,這是一場規模宏大的“經濟地理革命”;從重塑中國經濟地理到重塑沿線國家經濟地理,進而重塑世界經濟地理;二是從國際關系的視角看,開啟了一個“共贏主義時代”。

 

  從“一帶一路”的背景來看,為什么是由中國領導人所倡議?又為什么被沿線國家所接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正在走進世界經濟舞臺的中心,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體,又成為世界200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成為世界及各國最大的利益相關者、命運共同者。中國帶頭倡導共贏主義,勢必會極大地推動全球經濟增長、貿易增長、投資增長,使世界各國受益。從長遠視角和基本趨勢看,的確發生了一場空前規模的經濟地理革命。

 

  從戰略設想到拉開序幕

 

  “一帶一路”建設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影響世界最重要的“中國戰略”。確切地講,一是中國的大戰略,中國大戰略就是為了實現中國兩個“百年目標”而最有效的發揮國家全部力量的藝術。這是對全體13.7億人民、7.7億從業人員、7200萬市場主體的總動員。

 

  二是中國的全球戰略,西方人總問我們:你們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到底你們有什么樣的全球戰略?服務于什么的目的?與美國有什么不同?美國將“加強美國的國家安全”列為其全球戰略的首要目標。由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意在重構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所涵蓋的內容與貿易自由化的水平都遠高于正在談判中的世貿組織多邊貿易規則,是依照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而制定的貿易規則新標準。TPPTTIP一旦形成,現行多邊貿易體制有可能會被邊緣化。況且,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發展中國家都被排除在TPPTTIP的談判之外。“一帶一路”戰略與二戰之后由美國所主導的歐洲復興計劃(“馬歇爾計劃”)又有根本區別,后者的本意是為了通過援助使歐洲經濟恢復,并使之成為抗衡蘇聯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時也可使美國更方便地控制和占領歐洲市場,體現的還是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的建設宗旨就是“互利共贏”,將中國的發展融入全球的發展進程中和結果中,因為中國的發展會有極大的外溢性,會帶動沿線國家的發展,進而帶動全球的發展。是一種基于“共贏主義”思想的國際發展合作新模式。

 

  三是中共中央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大局的升級版,從和平發展到共贏發展,從中國的空間布局到全世界空間的大布局。這不僅主動適應了我國在世界經濟舞臺的地位,而且前瞻性地積極推動了我國在世界經濟舞臺的中心地位、領導地位,這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是首次。

 

  那么,“一帶一路”建設設想由何而來?怎樣才從“中國設想”到沿線國家不同凡響,合作落地?又是怎樣從重塑中國經濟地理到拉開重塑世界經濟地理的大幕?這里我們有必要簡要地回顧一下決策過程和決策結果及影響:

 

  20139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首次倡議: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同年10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時首次倡議: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同時他還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促進本地區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進程,向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本地區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由此形成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我稱之為中國的“世界倡議”。

 

  為此,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深化研究“一帶”戰略,于同年121日提交了《打造中國向西開放戰略大通道: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意義與路徑》的《國情報告》(2013年專刊第22期)。我們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是集政治經濟、內政外交與時空跨越為一體的歷史超越版;在戰略內容上,它是集向西開放與西部開發為一體的政策綜合版;在戰略形成上,它是歷經幾代領導集體謀劃國家安全戰略和經濟戰略的當代升級版。我們還提出了“五通”的建議:政策溝通、道路連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

 

  201311月,“一帶一路”建設寫入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同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抓緊制定“一帶一路”建設規劃,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

 

  作為國內專家,我參加了國家發改委等組織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課題專家意見征集會,提交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內涵、定位和實現路徑》的咨詢報告。

 

  20145月,習近平主席在亞信峰會上作主旨發言時再次提出中國將同各國一道,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他還特別提出要盡早啟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推動亞洲基礎設施建設。

 

  同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期間,首次提出我們將更多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201412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指出,在全球經濟治理方面,我們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

 

  那么,什么是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聲音、中國元素?中國能為國際社會提供什么公共產品?中國又如何提供區域性、全球性公共產品?

 

  20153月,習近平主席在參加博鰲亞洲論壇講演之后,中國政府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習近平主席明確提出“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愿景與行動》既是中國第一個對外投資行動規劃,又是第一個統籌兩個大局的戰略規劃,不僅對重振亞洲、非洲、歐洲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產生積極的短期的正能量,還會對重塑中國經濟地理乃至重塑世界經濟地理將產生積極的長期作用和深遠影響。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等領導人前后密集的訪問了20多個國家和兩大地區組織(東盟、歐盟等),直接與沿線主要國家領導人進行雙邊與多邊會晤,闡釋“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和積極意義,主動了解并與各國發展戰略合作對接,親自考察中方與海外的重點合作項目,直接使一大批合作項目落地,務實地簽訂了各項合作協定。每個合作協定都是具有投資含金量、價值含金量,成果豐厚,對雙方又都是實實在在的。

 

  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的本質就是倡導共贏主義,其宗旨就是共同構建、互聯互通。

 

  從全面對外開放到倡導共贏主義

 

  中國所倡議的“一帶一路”建設為什么會得到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它與通常的雙邊和多邊經貿關系有什么不同呢?有哪些重要的特點呢?

 

  首先,“一帶一路”建設是全面開放的新型國際合作,也就是說它向所有國家開放,無論是沿線國家,還是域外國家,均可通過參與共建,為本國和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作出貢獻。這不同于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區,對內是開放性的、平等的,但是對外是排他性的、不平等的,而“一帶一路”則對所有參與方都是開放性、平等性,因而就有包容性。

 

  其次,“一帶一路”建設是互利共贏的,也就是說它的所有參與方都是基于非零和博弈規劃,無論是貿易,還是投資,均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無論國家或地區大小,無論人口多寡,無論窮國富國,無論不同文化,中國都愿與其開展互利共贏的合作,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至少有三種方式:一是是雙贏模式;二是多贏模式;三是共贏模式。

 

  第三,“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是互聯互通,尤其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的互聯互通。誠如中國有句俗語“要想富、先修路”,中國都愿意幫助沿線國家改善和修建各類基礎設施,使亞歐非大陸之間真正能夠互聯互通,以此促進貨物貿易增長、服務貿易增長、直接投資增長,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

 

  第四,“一帶一路”建設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區域合作。它貫穿亞歐非三個大陸,一頭是世界上經濟最活躍的東亞經濟圈,另一頭是世界最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的中東、北非、中亞、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人口眾多、市場潛力巨大。

 

  第五,“一帶一路”建設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人口規模最大的互利共贏的命運共同體。這包括60多個國家、44億人口,又分成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等不同類型國家,而“馬歇爾計劃”只有十幾個國家,不足3億人口,只實行了4年時間就中斷了。中國作為上中等收入國家,通過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以及絲路基金(400億美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000億美元)、金磚開發銀行、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既可以幫助那些低收入、下中等收入國家,開發未來的特大市場,又可以與高收入國家合作,開發現實的特大市場。 “一帶一路”建設將逐步結合政府開發援助、開發性金融以及市場配置這幾方面的相互作用,以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作為優先領域,為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基礎公共產品,帶動沿線各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的增長,以中國的發展帶動沿線國家的發展和世界的發展。

 

  從歷史發展視角看,中國從改革開放短短的30多年,就從世界第29位貿易體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一大貿易體,充分反映了中國從半開放到全面開放,從淺度融入到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中國是對外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受益者。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國從全面對外開放再到“一帶一路”建設,也充分體現了中國所倡導的“共贏主義”。互利共贏是不同于零和博弈,而是可重復、可持續、可信賴的非零和合作。這是基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文化的基因和歷史的鐵則。

 

  從重塑中國經濟地理到重塑世界經濟地理

 

  “一帶一路”建設本質就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極其深刻的、相互關聯的重塑經濟地理革命。

 

  世界銀行《2009年世界發展報告:重塑世界經濟地理》首次提出了21世紀重大的發展思路,這是根據新經濟地理理論、新貿易增長理論、新經濟增長理論來重塑世界經濟地理,它提出了經濟地理的三個特征:密度、距離和分割。密度指每單位土地的經濟總量;距離指商品、服務、勞務、資本、信息和觀念穿越空間的難易程度;分割指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商品、資本、人員和知識流動的限制因素。報告的結論是:這些經濟地理變遷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成功發展經濟的基本條件,應當對其予以促進和鼓勵。

 

  對中國而言,所謂有效地發動和促進經濟地理革命,就在于促進規模經濟、要素自由流動和集聚,如城市化、開發區等,不斷提高經濟密度,加強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大大縮短物理距離和空間距離,大幅度降低運輸成本、物流成本,實行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服務便利化,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擴大市場規模和市場主體(實有企業、個體工商戶等)規模,增強專業化程度,促進城鄉一體化、區域一體化(指周邊國家和地區)、全球一體化;大幅度地消減絕對貧困人口,不斷提高收入水平,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努力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地區發展差距等。

 

  事實上,中國改革開放的本質不僅是一場經濟革命,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經濟地理革命。這里我特別使用了“革命”一詞,其含義是指:“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突出表現為:一是交通革命,特別是高速公路革命、高速鐵路革命,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多到世界最長,到2014年里程分別達到11.2萬公里(超過了美國9.2萬公里)和1.6萬公里(在建規模達1萬公里);二是能源革命,特別是建成了覆蓋國土面積最大、供電人口最多的世界最大規模的國家電網;三是互聯網革命,成為世界最大互聯網用戶國,2014年底,達到6.49億戶,約占世界30億用戶的21.6%;中國還是移動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2014年底為5.57億戶,約占世界24億用戶的32.2%,成為世界互聯網普及化、縮小數字鴻溝最成功的國家之一;四是城鎮化革命,城鎮人口達到7.5億人,比2個美國總人口還要多,比一個歐盟總人口(5億人)還要多得多。

 

  所有這些革命,都是在過去僅用了30年左右的時間所發生的,先是出現極大的不平衡,后是迅速地擴散、應用,進而開始趨同,大大促進中國區域一體化,導致地區發展差距從2004年之后開始持續縮小,全國各地區人均GDP相對差異系數從2004年的75.1%,到2014年降至43.5%(見圖,圖為演講者計算),下降了31.6個百分點;也促進了中國城鄉一體化,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2009年開始不斷縮小,從2009年的3.33倍,下降至2014年的2.92倍。

 

 640.webp (2).jpg

 

  從中國區域發展戰略來看,先是沿海地區率先發展,后是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大大地重塑了中國經濟地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提出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發展戰略,這就為“十三五”規劃形成“4+3”新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2.0版本,使東中西一體化、南北一體化、國內國際一體化的格局更加突出,在進一步重塑中國經濟地理的同時,也向外全面拓展,推動重塑世界經濟地理。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要優先

 

  改革開放初期雖然我們不大懂什么新經濟地理理論或者新增長理論、新貿易理論,但是無論是領導人,還是地方干部,甚至連我們的普通老百姓都曉得“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并形成廣泛的政治共識和社會共識。它既是一個簡單真理,因為基礎設施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先行部門和基礎,又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真理,只有創新機制才能加快基礎設施現代化。

 

  中國政府《愿景與行動》明確提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中國愿意幫助沿線國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共同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這是由雙方供求所決定的,的確是一個典型的“共贏主義”范例。

 

  首先,不少發達國家正面臨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沿線的許多發達國家基礎設施老化,已經落伍“高速鐵路”時代。我訪問過澳大利亞,所謂“特快列車”名不副實,遠不及京滬高速鐵路的300公里以上時速的“和諧”號。難怪《澳大利亞金融評論》(2015630日)發表文章,題為:《中國的高速列車應該將澳大利亞的特快列車掃入歷史》。目前,中國高鐵不僅擁有世界最長、運行速度最快的高鐵網,而且具有極其先進的高鐵設備和高質量線路工程。中國的《高速鐵路設計規范的國家標準》,還將適用于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等引進中國高鐵的國家,這就為中國大型裝備制造“走出去”做了技術儲備,也提供了國際標準。李克強總理訪歐時表示,為支持歐洲交通和能源網絡等建設,中方有能力也有意愿積極參與這一投資計劃。

 

  其次,發展中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有著巨大的投資需求。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估計,亞洲地區就有6億無電人口,他們對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每年高達7000多億美元。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世界水平的高速公路和鐵路縱橫交錯,修建速度不斷刷新紀錄。

 

  爭當領頭羊與主力軍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中國國企特別是中央企業將發揮主力軍作用

 

  隨著國企特別是中央企業迅速強大,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的“中國兵團”(100家,其中大陸92家,國企83家,央企59家),總體規模已經大大超過了居世界第三位的“日本兵團”(57家)。隨著近年來,加快走出去,成為海外市場的“中國兵團”。據國資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共有107家中央企業在境外設立了8515家分支機構,分布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央企業境外投資額約占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的70%,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約占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營業總額的60%。尤其是在推動電力、軌道交通、建材等領域裝備走出去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工程承包輸出國之一。中國對外工程承包合同額,從2010年的1344億美元,增長至2014年的1918億美元,增長了42.7%。對外工程承包帶動了中國企業國際化,加速了中國裝備制造“走出去”。2014年,中國共有62家承包商上榜世界250強,已有一家進入前十名,五家進入前三十名(見表)。

 

 640.webp (3).jpg

 

  以中國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為例,2014年國際工程營業收入達到132億美元,在世界排位第9位,公司設計承建了全球10大集裝箱碼頭中的5個、世界10大斜拉橋中的5座、世界10大懸索橋中的4座和世界10大跨海大橋中的5座,均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

 

  以中國中鐵為例,現已是全球最大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2014年排名世界企業500強第86位,排名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第28位。僅中鐵大橋局就承建了2000多座橋梁,總長度超過2000公里。

 

  以中國鐵建公司為例,2014年國際工程營業收入達到了34.86億美元,在世界排位第39位。最近,中國鐵建與尼日利亞簽訂沿海鐵路項目總金額就達到119.7億美元,不僅刷新了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單體合同額最高紀錄,而且全線采用中國鐵路技術標準。

 

  以國家電網為例,早在201411月就成立了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工作領導小組,加快推進電網互聯互通項目前期工作。目前已經為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為突破口,積極開展項目合作與洽談,擴大產品國際知名度與國際市場占有率,推動中國電力技術裝備“走出去”。

 

  這些國有企業在全球市場展現了“中國承包”“中國工程”“中國制造”“中國品牌”。

 

  任重而道遠。中國國企特別是央企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在“一帶一路”建設發揮領頭羊、主力軍作用呢?我的建議是:

 

  第一,認真落實國家提出的《愿景與行動》各項要求,并以此作為“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引領方向和基本依據。

 

  第二,通過調查研究,精心制定規劃,明確戰略目標和主攻方向,選擇重點領域和國家與地區,篩選重大項目,籌集資金等。還要靈活地實施因國因業因企之策。

 

  第三,積極創新“走出去”的落地方式,靈活采取貿易、投資、園區建設、技術合作、人才培訓等多種方式,提高對外合作水平。

 

  第四,創新抱團出海、聯合出海、共同出海的出海方式,如上下游合作,國際產能合作,裝備制造合作,國際工程承包合作,服務貿易合作等。

 

  第五,強化風險防控,確保穩健經營和資產安全。

 

  第六,加快培養和引進國際化人才。中國企業要成長為國際企業,進而成長為全球企業,最大的瓶頸不是資金資本,而是國際人才資本(包括外籍人才)。既需要把國內人才送出去學習和鍛煉,也需要積極吸引國際人才。以兩條腿的方式來加快企業人才國際化。

 

  第七,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利用國內國外兩大資源,創新國內國外兩大技術。

 

  將“中國技術”變為“世界技術”,“中國標準”變為“世界標準”,“中國制造”變為“世界制造”。

 

  開啟共贏主義時代

 

  從世界性的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來看,先后經歷了500年前的殖民主義(Colonialism)時代;100多年前的帝國主義(Imperialism)時代,包括法西斯主義(Fascism),成為全球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源;二次大戰之后70年來的霸權主義(Hegemonism)時代,先是蘇美兩霸,爭奪世界勢力范圍,后是美國超霸、獨霸,成為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內戰、敘利亞內戰等根源。

 

  與前三個時代相比,“共贏主義”時代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具有不公正性,而后者具有公正性;前者具有歧視性,而后者具有平等性;前者具有排他性,而后者具有包容性;前者具有對抗性,而后者具有非對抗性;前者具有沖突性,而后者具有和諧性;前者具有不可持續性、暫時性,而后者具有可持續性、長久性。

 

  習近平主席主張共贏主義:“和平而不是戰爭,合作而不是對抗,共贏而不是零和,才是人類社會和平、進步、發展的永恒主題。”在中國的引領下,21世紀的全球將迎來“共贏主義”時代。

 

  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置身于世界經濟舞臺的中心,成為世界及各國最大的利益相關者;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世界經濟發揮最大的作用,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貿易增長、投資增長的最大發動機;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重塑世界經濟地理發揮最大的影響,成為推動全球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最積極的力量。

 

  (來源:光明日報;圖、表均為演講者提供,魯鈺鋒博士、本報記者陳鵬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昆侖俠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