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清醒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之本,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今天,我們紀念馬克思200周年誕辰,最重要的就是要進一步強化全黨對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科學性的信仰,把我們的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為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力量。
增強理論自信,關鍵在于不斷與時俱進、推進創新。
在紀念馬克思200周年誕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特征,告誡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必須不斷地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這既是唯物辯證法對包括自身在內一切理論所持有的批判的、革命的態度所決定的,更是馬克思主義實踐性的內在要求——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沒有哪一種理論能夠一勞永逸地洞見和解答未來社會發展中的所有問題。
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際相結合,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成功實現了社會主義改造并就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探索,通過不斷深化改革,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難度之大前所未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國情黨情世情的復雜情況,站在歷史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從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層面提出了新理念新思路新論斷,在理論上正本清源,廓清了一系列大是大非問題,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再次飛躍。
近幾年來,學術界、理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地建立,馬克思主義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馬克思主義研究力量不斷壯大,馬克思主義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時”和“勢”。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理論的發展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在一些領域的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仍未徹底解決。
比如,有的研究缺乏問題導向和時代關注,對當代中國具體問題的解釋力不夠、引導力不強;有的研究理論色彩不濃,缺少新的思想來源,單純成為一種政治闡釋語言;新聞學、社會學、法學等哲學社會科學重要學科缺少馬克思主義引領和創新,相關學科尚未建立起具有中國氣派、中國特色的學科理論和范疇,等等。
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鞏固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必須立足中國實踐,多層次、多方面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構建具有中國氣派、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理論支撐。
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判斷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標準依然是生產力水平。
今日的中國,我們實現了神舟上天、蛟龍入海,建成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最龐大的高速鐵路網……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捷報頻傳。越是這樣,就越要對我們距離發達國家整體水平上的差距保持清醒。
比如,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的初期階段,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不充分,地區差別十分突出,有些地區經濟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區間內甚至出現負增長;扶貧攻堅任務艱巨,截至2017年末全國農村仍然還有3000多萬貧困人口沒有脫貧;高質量的教育、醫療、養老機構及社會服務機構稀缺,離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差距還很大;許多高科技領域核心技術仍受制于人,等等。
今年上半年,美國威脅停止向中興通訊公司出售任何通訊元件,這暴露出中國通信產業“缺芯少魂”的現狀,深深刺痛了所有國人的心。
在一段時間里,社會上一度出現某種程度的浮躁心理,把“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立起來,認為基本路線過時了,應該確立以“公平正義”為中心,等等。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要保持戰略上的清醒,要有足夠的政治定力,繼續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竭力避免任何超越現實、超越階段而急于求成的錯誤傾向。
深刻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新要求。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
按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研究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要是由多種類型、多種層次構成并不斷提升的。如今,中國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初步滿足了人們基本的生存需要和物質文化需求,群眾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這些新變化新期待對黨和國家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提出了許多新要求,但總的講,就是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新發展理念,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在各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就拿我長期從事的紀檢工作來說,不僅要保持高壓態勢、打虎拍蠅,還必須體現嚴謹的法治思維、確保依紀依規依法。去年以來,一些地方對群眾操辦紅白喜事“一刀切”地做出強制性規定,雖然出于移風易俗的善意,卻引發社會對公權力邊界的廣泛質疑,這就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群眾對我們的新期待。
積極應對民族復興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輝煌成績,對長期占主導地位和壟斷話語權的西方現代化模式形成了重大挑戰,再一次證明西方國家不是現代化的唯一范本,社會主義制度能夠創造出比資本主義制度更為發達、更為先進的生產力。
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因長期固守機械僵化的思維模式,基于過去西方炒作的“修昔底德陷阱”和“國強必霸”的輿論影響,一些西方國家必然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對我們加緊“圍剿”和遏制,必然要設置種種障礙遲滯我們現代化的進程。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要牢牢樹立“四個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絕對不能犯方向性和顛覆性的錯誤;就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構想,積極倡導建設新型國際關系,繼續為解決世界問題提供中國智慧和方案;就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做最壞的準備,積極應對國際各種風險的挑戰和沖擊。
一個時期以來,受各種錯誤思想影響,一些人對黨的領導這個中國最高政治原則思想猶豫、態度曖昧甚至諱莫如深。參加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工作的一個突出感受和體會,就是不同單位存在的問題千差萬別,究其根源在于黨的領導弱化、虛化,黨的建設缺失,從嚴治黨不力。
比如,有的地方和單位搞沒前提的黨政分開,除了研究干部工作外,黨的領導就是“開會”、“讀報”,黨的活動失去了黨建具體內容;有的國有企業盲目“與國際接軌”,引進西方經濟學的一些思想和理念,把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與現代企業制度對立起來,黨委成了裝點門面的擺設,在企業經營活動中顯得可有可無;有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學術自由”為名,在黨對科研和學術研究方向的領導上有抵觸,有的單位沒有把黨委議事決策擺上工作議事日程,有的單位甚至把黨的活動拿到寺廟去開,非常隨意,很不嚴肅,有同志形象地說像是“地下黨碰頭”。
即使十九大后,雖然總體形勢大為改觀,但仍發現有的國企遲遲未建立黨委議事決策機制,在整個企業運行機制中見不到黨的影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從來都是擲地有聲、決不回避退讓的,他發表的系列重要講話無論涉及哪個領域、哪方面工作,無一不是要求從加強黨的領導抓起。
例如,在牢牢把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問題上,習總書記堅決駁斥了社會上一度泛濫的各種錯誤思潮,要求全黨同志面對各種錯誤思潮要敢于亮劍,做“戰士”不當“紳士”。
又如,習總書記強調: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高校要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堅持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等等。
通過十八大以來五年多的積極實踐和斗爭,全黨澄清了一些模糊認識,奪回了丟失的一些陣地,糾正了我們黨曾經在一個時期內走偏了的方向,樹立起了黨中央的權威,黨的領導弱化、虛化、邊緣化的狀況得到了根本扭轉。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首先要堅決維護黨的領導核心,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列寧曾指出:“造就一批有經驗、有極高威望的黨的領袖是一件長期的艱難的事情。但是做不到這一點,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的‘意志統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話。”[1]我們黨近百年來之所以能夠克服前進中的種種困難和挑戰,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經過不斷斗爭錘煉,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個強有力的黨的領導核心,能夠始終保證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可以說,保證全黨令行禁止是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所系,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心中有黨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那就是不論在什么地方、在哪個崗位,也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都要自覺堅持黨的領導,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絕對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絕對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絕對不能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
今年距離馬克思誕生剛好過去200周年,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意義依然光輝奪目,馬克思主義所指引的社會主義道路依舊前途光明。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尤其要堅守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不斷從馬克思主義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有意志、更有韌性地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乘風破浪、勝利前行。
注 釋:
[1]《列寧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頁。
(作者系中央紀委原副部級巡視專員;來源:《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18年第6期 )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