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日軍的進攻,普通人的印象大多來自于老電影:日軍小隊長站在部隊前面,用指揮刀向前一指,大喊:“速速美(日語的前進)。”然后鬼子兵挺著刺刀,把身子挺得筆直,排成整齊的橫列,趾高氣揚地前進。在遭遇中國抗日軍民的阻擊時,日軍會用歪把子機槍和九二式步兵炮支援,小隊長揮刀大喊:“托斯寄給(日語的突擊)!”日本步兵還是直著身子挺起刺刀往前猛沖,似乎絲毫不懼劈頭蓋臉而來的子彈和手榴彈。那么在真實的戰場上,日軍的進攻到底是一副怎樣的場景呢?
蝗蟲和海浪
筆者曾采訪過一些國民黨系統的老兵,他們在回憶起日軍在正面戰場上發起攻擊的場面時,總是會在厭惡中,夾雜幾分恐懼,為了讓筆者聽懂,他們大多會結合一些自然現象。北方的很多老兵會講,日軍進攻前,總是先打炮,打到天一會兒紅一會兒黑,中國陣地上的大部分人都會被震暈,甚至被爆炸掀起的浮土蓋住。當你好不容易把自己刨出來的時候,就看到“就像一群蝗蟲過來了,遠看一大片,近看每一個都不老實上下翻飛”。南方沿海的老兵,則大多會用海浪來形容,“一浪拍過來,你頂住了,沒一會兒又他媽來了一個浪頭”。
而八路軍和新四軍,包括國民黨軍統的敵后游擊部隊,作戰方式更為靈活,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打日軍一個措手不及。但是當日軍集結力量進行掃蕩時,八路軍和新四軍老兵也會遭遇日軍的攻擊。曾有一位山東老八路跟筆者說,“直愣愣地往你面前沖,身邊的人都被打死了都不帶彎腰的,好像相信自己刀槍不入。”但是,當你連續在一個射擊點打幾槍之后,從日軍沖擊隊列后面,就會有子彈甚至炮彈沖你飛過來,“專找腦殼、脖子之類要命的地方打。”
從上面這些老兵直觀的感受,我們大致可以總結出日軍在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上,發動進攻時的一些特點。
首先,日軍會盡量集中技術兵器。在正面戰場上,日軍在進攻中,除了會盡量集中山野炮外,還很可能將軍師級單位配屬的重炮臨時加強到第一線,形成幾倍甚至幾十倍中國軍隊的炮兵火力優勢。在敵后戰場上,日軍執行掃蕩任務的部隊,主要使用便于在中國鄉村機動的中小口徑山野炮,但由于日軍各部間通訊順暢,八路軍和新四軍稍有不慎,就可能會被裝備幾十門火炮的日軍圍住。而且,在作戰中,日軍的九二式步兵炮雖然威力有限,但仍具備相當破壞力和精度。
其次,日軍在進攻時,步兵隊形很有講究,既保證了兵力集中,同時又不會因為過分密集而喪失靈活性。日軍在攻擊時,最基層的作戰單元是分隊,一般有13~14人,分為四個作戰小組(日軍稱為班),三個步槍小組各有三名步槍兵,三個組排成斜線,既能保證前后小組之間不會遮擋射擊,又便于在遭遇敵方火力時迅速形成正面突擊和火力支援的配合。而輕機槍小組,一般處于最靠前的步槍小組側面,隨時準備展開進行支援射擊。這樣的編組,既能夠快速前進,同時也方便配合和支援,這就是為什么有老兵用蝗蟲來形容日軍的攻擊隊形,蝗蟲集群而來,但每一支蝗蟲的位置都不固定,讓你很難對其形成打擊。
1938年7月,日軍占領中國安徽一座小鎮后,在攝影記者面前演示白刃突擊的場景
偵察陣地一般靠漢奸
在發動進攻前,日軍一般會預先派出偵察員對中國軍隊的陣地進行偵察。在敵后戰場上,這一任務更多由漢奸完成。為了保證攻擊的突然性,日軍部隊會通過大范圍穿插,或者利用汽車機動的方式,選擇中國守軍較少戒備的區域,隱蔽展開進攻隊形。筆者曾見到普通村民回憶,因為在反掃蕩中發現日軍大部隊而被囚禁甚至當場用刺刀殺害。
在到達攻擊隊形展開位置后,日軍會根據地形來制定最終的攻擊方案。相對而言,正面戰場上日軍比較重視進攻計劃的制定,其詳細程度可用事無巨細錙銖必較來形容,但在敵后戰場上,趾高氣揚的日軍經常會忽視各種可能的意外。
確定計劃后,各級軍官會向下級傳達任務,日軍尤其注意讓指揮分隊軍曹和指揮班的班長,盡量詳細地了解攻擊的計劃,因為軍曹和班長會直接指揮普通士兵,也只有他們才能使最基本的作戰單元保持主動性和活力。步兵展開的同時,日軍的炮兵也會利用遠比中國炮兵先進的各種器材,秘密測定射擊諸元,第一輪射擊的目標,首選已經暴露的中國火力點,如果有射程較遠的重炮,日軍會用它們對中國縱深的通訊指揮樞紐和軍火庫進行偷襲。
作戰開始后,日軍步兵開始前進,前面提到的“速速美”(其實是日語的“進む”)實際并不是用來指揮進攻,而是部隊前進的命令。此時日軍的山野炮會根據計劃對中國目標發起突襲,然后將火力延伸,分別對中國援兵趕來的方向以及中國防線的塹壕本身進行持續的轟擊,保證對中國步兵形成壓制。當然在敵后戰場上,日軍一般很少動用野炮,主要依賴能夠分解運輸的山炮和九二式步兵炮。
在火炮延伸的同時,日軍的步兵會邊前進邊將隊形進一步展開,日軍基層軍官經常要求士兵在向敵方防線前進時保持挺直的姿態,以保持所謂“軍容”。在接近輕武器交戰距離后,日軍操典要求士兵提高速度,同時降低姿態,不過在實戰中,不同素質的日軍在遭遇中國部隊輕武器打擊時,會表現出不同的狀態。
在1942年以前,中國戰場上的日軍素質較高,在遭遇射擊后會有明確的配合,處于較前位置的日軍可能會采取低姿態向前躍進,利用各種地形地物快速縮短雙方距離,迫使中國軍隊火力轉向對其進行攔阻射擊。同時處于隊形后部的日軍會進行還擊??紤]到日軍的射擊精度,在對射中中國方面很難占到便宜。
在抗戰初期,中國軍隊普遍缺乏射擊紀律教育,經常在較遠距離上對日軍攻擊隊形進行射擊,反而暴露了自身防線的位置,招致日軍重機槍、擲彈筒和步兵炮的多重打擊。而且,中國士兵的步槍大多質量較差缺乏保養,在300米以外很難準確命中目標,因此遠射效果也很差。
因此,抗戰中后期,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后戰場,中國軍隊開始傾向于讓日軍接近到200—250米距離時再開火。由于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彈藥供給情況更為惡劣,部隊一般會對每次作戰射擊的次數作出規定,因此才有了“三槍新八路”等提法。
1943年,晉察冀八路軍北岳區東線戰斗祝捷會上展示俘獲的日本九二式步兵炮
白刃戰的優勢和氣勢無關
根據日軍的操典,在接近到據敵方主防線200米左右的距離時,在壓制敵方的機槍火力后,步兵應該開始白刃突擊。日軍對白刃突擊的迷信,主要緣于日本工業基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特點。當時中國軍隊普遍缺乏火炮,甚至缺乏足夠的機槍和彈藥,在防御中主要依賴射速較慢的步槍。因此中國防線能夠向進攻方投射的火力遠不如一戰中歐洲軍隊所能達到的水平。
同時,由于中國缺乏系統的動員準備,開戰后參軍的青年在身體素質和技戰術水平方面都處于相當低的水平,日軍在白刃戰中能夠以一當十。而且,在正面戰場上,中國軍隊的防線缺乏縱深,部隊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很差,日軍分隊沖過防線后,在有經驗的軍曹指揮下,對突破后周邊的中國防線進行側擊和卷擊,很可能導致中國軍隊全面崩潰。這些因素都使得中國戰場的日軍鼓勵步兵部隊對中國防線發起白刃突擊。
在我國老電影中時常出現的“托斯寄給(日文的突擊)”!實際上就是發起白刃突擊的命令。根據日軍操典,步兵在聽到突擊的口令后,應該提高姿態,日軍將領普遍認為日軍步兵兇悍的殺氣能夠摧垮中國守軍的作戰意志。但是實際上,日軍在抗戰初期在白刃戰中的壓倒性優勢,與氣勢關系不大,更多是中國軍隊技不如人。而且,日軍老兵在戰場上基本選擇低姿態沖向中國防線,筆者曾聽到一個老兵說,日軍突擊后,一名日軍士兵匍匐著滾進中國戰壕,騙得中國士兵誤認為他是前面退下來的自己人。
1942年以后,中國戰場上幸存的日軍精銳部隊開始被調往東南亞作戰,日軍整體的技戰術素養有了明顯的下降。這一時期,以八路軍和新四軍為代表的中國軍隊在面對日軍的攻擊時,開始采用更為靈活的戰術,利用特等射手前出襲擾的方式,欺騙日軍過早展開攻擊隊形,遲滯日軍的前進速度,這套戰術后來與地雷戰等戰術結合,迫使日軍步兵在攻擊中變得更為謹慎。
在敵后戰場上,日軍發現八路軍和新四軍很善于利用地利,在崎嶇的山路上,日軍發動白刃突擊后根本不可能迅速接近中國防線,相反會被各種地物阻礙或者擠壓在一起,反而成了中國軍隊的好靶子。而且,隨著日軍有經驗的基層軍官消耗殆盡,日軍分隊在攻擊中變得越來越呆板。在抗戰中后期,八路軍和新四軍開始有意識地狙殺日軍的軍曹和班長,結果日軍分隊在喪失了“主心骨”后,經常全體臥倒,盲目向中國防線胡亂放槍,根本無視進攻的命令。
一般情況下,日軍以步兵為核心的進攻,是由炮兵首先“發言”,并且掩護步兵接近到中國防線附近,然后日軍以分隊為單位,不斷向前滾動。在成功壓制中國機槍和火炮后,日軍會采用白刃突擊的方式,試圖擊潰中國守軍。當進攻受挫時,日軍前方的分隊會堅持作戰,直到全軍覆沒,為日軍預備隊展開并重新組織火力支援和步兵沖擊爭取時間。前文提到老兵將日軍攻擊稱為一波不平一波又起的海浪,是相當貼切的。
1937年8月10日,日軍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因大山事件緊急調集。圖中左二為日本海軍九二式輪式裝甲車,頂部呈圓形的為進口英制裝甲車
聊勝于無的裝甲
說完了日軍以步兵為核心的攻擊,咱們再來聊聊裝甲部隊在日軍進攻中的角色。受限于日本的工業基礎,大部分日軍部隊的機械化水平遠遠達不到歐美軍隊的水準。二戰中日本裝甲部隊的實力可能是主要參戰國家中除中國以外最差的。但是,由于中國的工業基礎更差,因此日本的“豆戰車”乃至裝甲車,對缺乏反坦克兵器的中國士兵而言,都是咬不動的“鐵烏龜”。
在抗戰爆發前,中國軍隊普遍缺乏反坦克準備,既缺乏反坦克作戰需要的武器,部隊也沒有相應的知識和訓練。筆者在采訪石覺將軍之子石齊先生時,曾聽他講過一個細節。1937年南口戰役中,日軍出動了坦克助戰,中國守軍手里有兩門蘇聯軍援的37毫米反坦克炮,但因為保養不足,復進系統失靈,作戰效果低下。中國方面不了解日軍坦克的裝甲厚度,于是向北京的美國武官求助,美國武官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竟宣稱日軍坦克的裝甲厚度達到3英寸(76.2毫米)。實際上,直到日本投降,日軍都沒有批量裝備裝甲厚度達到76.2毫米的坦克。由于遭到美軍的欺騙,中國部隊放棄了使用火炮打擊日本坦克的計劃,改為由敢死隊員攀上日本坦克向其炮塔內投擲集束手榴彈,在付出巨大代價后,終于擊毀了多輛日軍坦克。
抗戰中,日軍曾多次展開有坦克支援的攻擊作戰。之所以不稱之為“步坦協同”是因為日本的裝甲戰理論較為落后,對坦克的使用基本只達到一戰末期的水平。而且礙于不同兵種之間的矛盾,日本裝甲兵和步兵之間始終有難解的隔閡。裝甲兵指揮官不愿意受到步兵軍官的轄制,甚至以各種理由抗命不尊。同時日軍的步兵缺乏電臺,也沒有能力與坦克保持實時通訊。雖然有些日軍步兵能夠使用旗語,理論上能夠與坦克溝通,但這些目標在戰場上經常成為中國特等射手首要消滅的對象,實戰中很少能夠得到發揮旗語作用的機會。因此日軍裝甲部隊在伴隨步兵沖擊時,從來是獨立作戰,至多發現并攻擊發現的中國火力點。日本步兵在進攻開始后,也很少注意壓制中國方面的反坦克手。但是由于中國軍隊缺乏準備,一般不懂得切割日軍的步兵和坦克的聯系,而且在恐慌下集中輕重機槍對坦克進行射擊,徒然浪費彈藥。
此外,日軍也經常派出九四式輕裝甲車等其他履帶甚至輪式裝甲車輛伴隨步兵進行進攻。由于中國軍隊的重機槍很少裝備穿甲彈,又缺乏火炮,面對日軍防護極為貧弱的裝甲車仍然要依賴敢死隊員發動近戰。這一情況直到1943年后美國援助一大批“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之后才有所改變。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