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歷史人文 > 歷史資料 > 閱讀信息
魯壯 董栓柱:人民軍隊內部民主的歷史作用
點擊:2220  作者:魯壯 董栓柱    來源:“知與行”  發布時間:2024-08-01 09:26:49

 

1.jpg

【摘要】在黨的集中領導下實行政治民主、經濟民主和軍事民主,是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偉大創造,體現了人民軍隊與一切舊軍隊的本質區別。貫徹群眾路線的根本作風和方法,堅持自覺、長期、大規模和制度化地實行軍隊內部民主,使我軍成為革命的大熔爐、大學校,極大地提高了廣大官兵的無產階級革命覺悟,不但使官兵一致的政治工作原則落到實處,有力地保證了我軍的高度團結統一,成為削弱瓦解敵軍的重要武器,并且在激發官兵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有這些,既是我軍政治工作的寶貴歷史經驗,也是我軍必須不斷發揚光大的政治優勢。

 

2014年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把“堅持官兵一致、發揚民主”總結為我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之一。我軍能夠不斷成長壯大,始終堅持軍隊內部民主是一個根本性原因。實行軍隊內部民主,是由中國共產黨的無產階級先進性決定的,它遵循了唯物史觀,體現了踐行群眾路線的根本作風和工作方法,是我們黨的偉大創造,也是我軍徹底區別于一切舊軍隊的顯著標志。軍隊內部民主肇始于三灣改編,成型于古田會議。1948年,毛澤東在《軍隊內部的民主運動》中,系統論述了政治民主、經濟民主和軍事民主的目的,把黨集中領導下的民主運動確定為部隊內部政治工作方針。人民軍隊的內部民主,在戰爭與和平、革命與建設的漫長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使無數官兵在革命熔爐中淬煉成長,使我軍保持了團結友愛純潔和諧的內部關系,結成堅不可摧的戰斗集體,成為強大戰斗力的重要源泉。在軍隊體制編制改革走向深入之際,充分認識軍隊內部民主的歷史作用,對于始終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不動搖,確保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一、實行軍隊內部民主使我軍成為革命的大熔爐

 

中國歷史上的一切舊軍隊,都是剝削階級的暴力工具,等級森嚴、待遇懸殊是普遍現象,實行“愚兵”政策是通行信條,無不制定嚴苛法規、運用殘酷手段維護反動統治,士兵大多在政治上受壓迫欺騙、經濟上受盤剝,軍事上受驅使,中高級軍官與下層官兵存有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根本不可能實行民主平等,也就做不到“上下同欲”。在國民黨新舊軍閥的部隊里,逃亡、內訌、潰散、嘩變甚至叛亂也都司空見慣,其內部凝聚力和基層官兵的自組織能力非常低下。

 

無產階級黨性和創造新型人民軍隊的客觀需要,使我軍自覺地選擇了民主的建軍治軍模式。我軍初創時期,官兵來源多樣,出身成分、社會經歷極為復雜。弱小的紅軍脫胎于舊軍隊,主要成分是文化水平很低的貧苦農民,產業工人和進步知識分子比例很低,之所以能夠成功地進行革命化改造,一個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通過實行軍隊內部民主,使大家親身感受到與舊軍隊的本質區別,建立起無產階級身份認同。

 

我們黨清醒地認識到,即使出身于工人和農民的軍人,也不會天然具有無產階級革命性。1927年,中共中央在《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任務與策略的議決案》里提出:“創造新的革命軍隊,不要有雇傭的性質”,因此,“應當努力的改組現時參加革命的雇傭軍隊”[1]。我們黨從一開始就把消滅階級對立和雇傭制度、實行無產階級革命改造作為建軍方向,把啟發官兵民主自覺、實現官兵平等,作為處理內部關系和克服非無產階級思想的最佳選擇。

 

2.jpg

 

1927年9月的“三灣改編”,在強化“黨指揮槍”的同時率先建立了軍隊內部民主組織和制度,這是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發端。工農革命軍中廢除雇傭制度,實行“革命自愿”原則,反對軍閥作風,不準官長打罵士兵,廢除刑罰和繁瑣的禮節,士兵有開會說話的自由。同時,連隊經濟公開,官兵待遇平等,士兵管理伙食,這些辦法受到士兵的熱烈歡迎。毛澤東指出:“尤其是新來的俘虜兵,他們感覺國民黨軍隊和我們軍隊是兩個世界。他們雖然感覺紅軍的物質生活不如白軍,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樣一個兵,昨天在敵軍不勇敢,今天在紅軍很勇敢,就是民主主義的影響。紅軍像一個火爐,俘虜兵過來馬上就熔化了。”[2] 這一對軍內部民主強大同化作用的形象說明,正是我軍被稱為革命熔爐的淵源。

 

經過改編的工農革命軍(以及后來井岡山的紅軍部隊)在團、營、連三級建立了士兵委員會,這就是后來的“列寧室”“革命軍人委員會”,也是今天的軍人委員會的前身。士兵委員會的委員由民主選舉產生,主席由有威信的士兵擔任,軍官參加的人數不得超過委員總數的1/3。羅榮桓回憶道:“為了反對舊軍隊的一套帶兵方法,實現政治上的官兵平等,建立新式的帶兵方法,這就需要進行民主改革。士兵委員會就是實現民主的一個組織形式。”[3]561 盡管初創時期的士兵委員會制度存在許多不完善之處,但其所代表的民主主義建軍治軍方式,奠定了新型的官兵關系,實現了階級團結,也使士兵大眾第一次有了軍隊主人翁的體驗。

 

3.jpg

 

1929年12月通過的《古田會議決議》指出:“紅軍官兵都是階級兄弟,在政治上是平等的”,要“把紅軍建設成為團結一致的新型的無產階級軍隊”。在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朱毛紅軍中發揚民主的一整套原則制度最終確立并向各地紅軍推廣開來。我軍首創的民主平等的內部關系準則,是人民軍隊性質宗旨的集中體現,也就成為新舊軍隊的根本性區別和標志。大家直觀地感受到軍官與士兵屬于同一個階級,從而建立起無產階級的身份認同,認同了階級屬性、根本利益和奮斗目標的一致性,無保留地接受了“打仗全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的教育,又反過來使軍隊內部民主有了更加堅實的政治基礎。

 

隨著軍隊內部民主一系列原則制度和方法的健全成熟,我軍作為革命熔爐的效能也大大增強,能夠不斷吸收和凝聚進步力量,純潔隊伍,剔除毒瘤,始終保持我軍政治上的先進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純潔性。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大批進步青年、知識分子、翻身農民,大量國民黨軍俘虜,甚至一些地主、資本家和國民黨官僚家庭出身的子女等,都在熔爐中百煉成鋼,成為合格的忠于黨和人民的革命戰士。

 

二、實行軍隊內部民主確保了我軍官兵一致并有效瓦解敵軍

 

歷代兵家倡導愛兵如子、“與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等思想,在處理官兵關系上留下了優良傳統。但將領為士兵吸吮膿瘡、把賞賜分給部下等做法,在舊軍隊中不但是罕見的而且是功利性的,“視之如嬰兒”是手段,“用之如草芥”才是目的。把個別愛兵行為被放大,就掩蓋了舊軍隊內部的階級壓迫,混淆了極少數得利士兵與整個被壓迫階級的關系。事實上,當士兵訴求與統治階級利益相沖突時,得到的就不再是脈脈溫情而是殘酷鎮壓。

 

我軍內部的民主不但是明智的制度安排,也是用意深遠的政治設計,這一偉大創造,使全體官兵如鋼鐵般團結起來。毛澤東總結道:“紅軍的物質生活如此菲薄,戰斗如此頻繁,仍能維持不敝,除黨的作用外,就是靠實行軍隊內的民主主義。”[2] 由于民主制度的深入推行,軍閥作風和雇傭殘余漸無藏身之處,我軍官兵之間、兵兵之間,形成了“同志加兄弟”式的團結,使官兵一致的原則落到實處。我軍士兵不但可以自由地發表意見,討論部隊各項事務,對干部提出批評意見,甚至參與戰斗決策籌劃;而舊軍隊軍官高高在上,士兵沒有講話的權力,得到的每一點關照都是自上而下的恩賜,根本談不上民主和平等,兩廂對比,哪支隊伍更值得追隨愛戴就不言而喻了。

 

列寧說,“民主意味著平等”[4]。真正的團結一致只能是內部凝聚力的反映,而不是外力強行捏合的結果,建立在共同階級屬性、共同利益、共同目標的基礎上,這些也正是民主與平等的基礎。老一輩革命家把民主平等直接演繹為與士兵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羅榮桓元帥回憶道:三灣改編以后,“待遇改成完全一致,干部和士兵吃一樣的飯菜,穿一樣的衣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改革。它更加密切了官兵關系,對干部的考驗和改造也起了積極的作用”[3]562。我軍上至總司令,下到“伙頭兵”,過著同甘共苦的生活,則是真正民主、真正平等的證明,也是致使全軍團結一致的重要原因。朱德、毛澤東下山挑糧運鹽,周恩來、任弼時親自紡線,三五九旅旅長兼政委王震在大生產運動中被評為“有創造精神”的勞動英雄,這些事例被官兵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并廣為流傳,對于實現官兵一致發揮了獨特的感召作用。在艱苦的斗爭歲月里,干部把寶貴的給養留給戰士,自己卻忍受饑寒、勞累致病,諸如長征途中“凍死的軍需處長”、上甘嶺坑道里“吃不完的一個蘋果”等故事膾炙人口。20世紀60年代的班長王杰、80年代的參謀長蘇寧,他們把戰士的生命看得比自己還貴重,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成為舍身救戰友的英雄。翻開軍史,我軍的英模絕大多數是士兵和基層干部,國民黨軍隊則把高中級將領作為表彰的絕對主體,而死傷枕藉的基層官兵則絕少授勛。這足以見證,我軍同心同德是順理成章,國民黨軍隊離心離德也是咎由自取。這是人民軍隊與舊軍隊的顯著差別,是無法比擬、不可效仿的政治優勢。

 

4.jpg

 

在軍隊內部實施民主,既是實現我軍內部團結的靈丹,也是瓦解敵軍的妙藥,是破壞封建雇傭軍隊的一個重要武器,使舊軍隊成為人民軍隊兵員的重要來源與補充。

 

經過民主思想和階級意識教育的我軍官兵,都認識到敵軍士兵也是被雇傭或強征的工農分子,把俘虜看作尚未覺悟的階級兄弟,對他們同樣實行平等尊重、關心愛護的政策,讓他們了解紅軍的主張和生活狀況,特別是醫治傷兵和釋放俘虜,打破了“共匪見人就殺”的反動欺騙,并將民主平等的見聞和思想帶回到敵軍中去,從而促使對方軍心的動搖。國民黨軍士兵中多次“主動”被俘繳槍、被俘獲釋后鼓動其他士兵一起投誠的事例屢見不鮮。某些“聰明的敵人”也仿效不殺俘虜、醫治被俘傷兵的做法,但經過教育和實踐的我軍官兵,能夠認清人民軍隊與軍閥軍隊的本質不同的緣故,一有機會便拖槍歸隊。而“敵人軍隊一開來打我們,往往受我們的政治影響而革命,瓦解,叛變過來。因為這樣,國民黨軍隊越來打我們,我們的勢力不但不能消滅,而且越發加大”[5]。

 

三、實行軍隊內部民主極大地激發了官兵的創造精神

 

舊軍隊中奉行“上智下愚”,既看不起卻又時刻提防著士兵大眾,不敢也不愿發動他們的力量,多是依靠欺騙、威脅和利誘等手段讓士兵聽令行事。舊軍隊中的大多數基層軍官和士兵群眾,處于被雇傭或被強迫的地位,他們與中高層軍官之間,不是雇傭關系就是強迫奴役關系,前者還可能在重金刺激下出現短暫狂熱,后者則完全沒有主動性、創造性可言。

 

實行民主出覺悟、出勇敢、出智慧,是人民軍隊反復證明了的真理。軍人的服役態度,和其對自身與上級、同級和下級關系的認知息息相關。我軍創造性地實行軍隊內部民主,領導干部的平等態度和民主作風,使基層官兵感受到真誠的尊重,從而產生高度的主人翁精神, “戰友加階級兄弟”的深厚感情更強化了團結獻身精神,煥發出極大的創造熱情,達到“一人計短、二人計長”,“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目的。

 

我軍在戰爭年代開展的“團結互助運動”、新式整軍運動以及和平時期開展的“大練兵”活動等,無不是軍隊內部民主的有效載體。毛澤東斷言:“群眾性的練兵運動開展了,完全有領導地有秩序地在部隊中進行的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的民主發揚了。這樣就使部隊萬眾一心,大家想辦法,大家出力量,不怕犧牲,克服物質條件的困難,群威群膽,英勇殺敵。這樣的軍隊,將是無敵于天下的。”[6]422

 

實行政治民主,官兵可以討論上至中央重大方針政策、下到基層支部決議,甚至對班組成員的工作生活,提出政治工作的種種意見和建議,包括推選干部骨干,表揚先進、批評落后,等等。實行經濟民主,官兵能夠強化本單位經濟管理和監督,為改善生產生活和工作條件出謀劃策,提出各種合理訴求,其中,都有著不少創造的火花。但我軍官兵的創造精神,還是更集中、更奪目地體現于軍事民主領域,無數成功、無數傳奇,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所謂軍事民主,就是在訓練中實行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開展評教評學、民主練兵;作戰時,戰前發動大家出主意、想辦法,解決戰術技術難點;戰后開展戰評活動,總結戰斗經驗。實行軍事民主,直接目的是在軍事上提高技術和戰術。

 

5.jpg

 

從井岡山時期起,在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各個歷史時期,暢所欲言的講評會,集思廣益的戰前“諸葛亮會”,你追我趕的殺敵立功競賽等軍事民主活動,極大地彌補了我軍武器裝備的巨大差距,以及指揮員指揮水平的不足。我軍許多輝煌的勝利,都與基層官兵積極開展軍事民主、大膽創造戰術戰法密不可分。

 

1946年10月,華中野戰軍第1師第9團第4連針對漣水戰役中茭菱戰斗傷亡較大的情況,首先開始了“評定傷亡”活動,發動干部戰士研究戰斗過程中哪些傷亡是不可避免的,哪些傷亡是可以避免的。4連首創的“戰評”在全團推廣后,9團在隨后的鹽城保衛戰中,以傷亡40余人的代價取得殲敵400余人的戰績。延安《解放日報》發文指出:這是個創造,“是戰士自己教育自己的運動,將大大提高干部、戰士在作戰中的自覺性和創造性”。

 

1947年5月,西北野戰軍攻打蟠龍磨盤山陣地受挫后,發動干部戰士發揚軍事民主。該團五連干部帶領班、排長到前沿偵察敵情地形,然后召開軍事民主會,討論如何攻打敵人的梅花堡。大家提出,改變集團沖鋒受挫后就地緊迫作業并準備再次沖鋒的戰術,變正面強攻為兩側迂回穿插,深夜潛入敵陣地附近,用手榴彈消滅碉堡內的敵人,粉碎敵塹壕交叉的火力網,同時還提出了克服地雷、鐵絲網、鹿寨等障礙物的對策辦法。攻擊開始后,僅用三個多小時就全殲守敵。同年的石家莊戰役中,朱德總司令親自召開旅、團、連、排、班各級干部和戰士座談會,研究戰術動作的技術難點,在官兵集思廣益之下,僅6天就攻克石家莊,首開我軍在平原地區堅固設防城市打攻堅戰的先河[7]。

 

6.jpg

 

據此,毛澤東認為,這兩場戰役證明了軍事民主“只有好處,毫無害處”[6]381,要求全軍必須在練兵時和作戰時有針對性地開展軍事民主。一位美國作家在談到軍事民主思想時,則以西方的語言習慣這樣寫道:過去的軍隊只知道利用士兵的軀體,而沒有利用過他們的頭腦,在這個問題上,毛澤東第一次這樣做了。

 

優良的民主傳統,使官兵們把履行使命當作事業來干,殺敵立功勇氣倍增、智謀百出,用集束手榴彈和燃燒瓶制勝敵人的坦克,用汽油桶發射炸藥包消滅敵人的重炮,用改裝木船打敗敵人的軍艦,用步槍、機關槍打掉敵人的飛機,抗美援朝戰爭里地下的坑道網、天上的 “一域多層四四制”等等,一個個戰史奇觀就這樣被創造出來。應該說,這是我軍創造性地貫徹群眾路線的巨大勝利。堅持實行軍隊內部民主,首先要尊重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這一點是一切舊軍隊根本做不到的。

 

總之,自覺實行軍隊內部民主,是人民軍隊性質宗旨的體現,是我軍建設最鮮明的本質特征之一。在當代官兵民主意識、民主素養、民主要求空前提高的情況下,要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就必須堅持好這一優良傳統,并適應形勢發展不斷改革創新,努力完善民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健全民主生活,確保這一關鍵性政治優勢不削弱、不動搖,并不斷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總政治部辦公廳.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G].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11.

[2]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

[3]羅榮桓軍事文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

[4]列寧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6.

[5]中國共產黨歷史叢書·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上)[M].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327.

[6]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四卷)[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

[7]裘克人,等.老一輩革命創造的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M].北京:藍天出版社,2003:65-67.


(作者單位:空軍指揮學院政治工作系;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知與行”,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