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毛澤東在南泥灣視察。
戰爭年代,面對敵人的封鎖,在地廣人稀的陜甘寧邊區,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僅成功地克服了困難,還從困難走向了勝利。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帶頭節約,杜絕浪費,為全社會形成節約和杜絕浪費的風氣,起到了強大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口袋燒雞
1941年春,國民黨在宜川、洛川一帶集結重兵,大有閃擊延安之勢。面對這一嚴峻局勢,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調八路軍主力部隊三五九旅開進南泥灣,加強邊區南線防務,并開展大生產運動,進行軍需自給。
1943年秋,毛澤東在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彭德懷、鄧發、張聞天、彭真等陪同下,到南泥灣視察。毛澤東在視察三五九旅返回延安的途中,又專程來到位于九龍泉的三五九旅七一九團視察。
王震向毛澤東一行匯報說:“部隊做到了全部自給,不拿公家一粒米、一寸布、一分錢。”
毛澤東高興地說:“困難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動手征服它,它就低頭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們沒有外援,假定將來有了外援,也還是要以自力更生為主。”
為了給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送行,三五九旅精心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他們選了兩只自養的雞,在山里采來香草,做出了兩只燒雞。
毛澤東看著燒雞問王震:“戰士們能吃上燒雞嗎?”王回答:“戰士們一周可以吃上兩次豬肉,每次人均四兩。一個月可以吃上一次雞肉和羊肉,人均半斤。”
毛澤東高興地說:“這就好。只有戰士們能吃上肉,我才有資格吃這燒雞。”
用餐完畢,毛澤東問餐廳工作人員,這雞骨架怎么辦?餐廳工作人員回答,只能扔掉了。
毛澤東一聽連說:“太可惜了,太可惜了。”餐廳工作人員不知所措,毛澤東用手拉開上衣口袋,餐廳工作人員趕忙把雞骨架裝了進去。傳說毛澤東回到延安后,將雞骨架熬了兩次雞湯。
后來流傳下來這樣一個故事,三五九旅用南泥灣山里的香草制作而成的燒雞,毛澤東吃了贊不絕口,連剩下的雞骨架都裝在口袋里帶走了。人們就給這種燒雞起了個美名,叫“口袋燒雞”。
“這就對了”
1943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陜甘寧邊區第一屆勞動英雄與模范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延安召開。會后,毛澤東請申長林、陳德發、王德彪等幾個勞模去楊家嶺家里做客。
毛澤東家里陳設很簡單,在地上放個小炕桌,四周擺放了5個小方凳,毛澤東坐在小炕桌旁同勞模談話。
毛澤東看著陳德發說:“小陳,別緊張,隨便點。你們村生產情況怎么樣?”
陳德發答:“我們村11戶40來口人。前年我當村長后響應大生產運動號召打糧100來石,去年打糧140來石,今年組織開展勞動競賽,打糧220來石。”
毛澤東又問:“群眾余糧能吃多長時間?”陳德發說:“人均余糧1.5石,足夠一年半的口糧。加上瓜菜,夠吃兩年,可以說實現了耕一余二。遇上災年,吃稀點,挖些野菜填補,夠3年的口糧。”
毛澤東點點頭道:“我們收公糧首先要保證群眾利益,保證群眾不受饑餓。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政府,都是人民的,一切要為人民利益著想,決不能讓廣大勞動人民吃虧。”
說話間,飯端上來了。黃米干飯,4個菜。4個菜分別是炒土豆絲、炒蘿卜片、豬肉燉粉條、酸菜燴豆腐。廚師說:“毛主席招待你們勞模,特意讓做了幾個好菜。”毛澤東樂呵呵地看著勞模們說:“快吃吧,我今天沾你們的光,享口福了。”
陳德發端起碗,用勺子往碗里盛米飯,一不小心,把幾顆米粒掉在飯桌上。陳德發怕別人說自己毛手毛腳,趕快把米粒往桌下扒拉。毛澤東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陳德發的手,勞模們都停止了吃飯,看著毛主席。毛澤東細心地把桌上的米粒一顆一顆撿起來,放進自己嘴里咀嚼著。
有的勞模說:“毛主席,就您的飯,我們幾個勞模都管得起。掉在桌上的幾顆米粒,您就別吃了。”
毛澤東掃視了一圈勞模,嘻嘻一笑道:“怎么,看我這吃相難看啊?”申長林、陳德發、王德彪趕快說:“不難看。”
毛澤東認真地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群眾生產的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呀,我們不能浪費一粒。我說你們勞模,今后不光在群眾中要當生產糧食的模范,還要帶頭當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糧食的模范。發揮出你們的示范作用,帶領和引導群眾形成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好風氣。”
有的勞模說,今天親眼見您愛惜糧食不浪費,回去我們就給群眾講,在毛主席家吃飯毛主席把掉在桌上的米粒都撿起來吃了的故事,讓大家向您學習,節約糧食愛惜糧食,杜絕浪費糧食。陳德發跟著說:“對,我們給群眾講毛主席撿米粒吃的故事。”
毛澤東樂呵呵地說:“這就對了。給你們勞模稱號,合格呀!”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微信公號,原載《中國組織人事報》2020年10月23日第7版;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