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
那天,當普洱市委書記李慶元在講臺上向我走過來,握住我手的時候,我感覺到了,普洱在今后的時光中一定會創造出扎實而又不同凡響的輝煌!
踏上普洱的土地,我的心中就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普洱與越南、老撾、緬甸三國接壤,是云南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轄一區九縣,九縣都是少數民族自治縣,總人口240多萬,少數民族人口占61%。我曾在影視上畫報上看到的傣族潑水節、彝族火把節、佤族木鼓節、拉祜族葫蘆節等,都在這兒年復一年地展示著他們絢麗的色彩。
初見3700萬年前的“茶葉”化石
誰知她怎么想起請毛主席簽名
他的皮膚告訴我,他是經常在陽光下行走的人。他沒說話時像個農民,或像個鄉鎮干部。他開口說話,我就看到一個富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地市級領導干部了。
我說的是白兆林副市長,他是我認識的第一位普洱人。10月27日,云南農村干部學院邀請我為云南省“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廳局級領導干部培訓班講《提升組織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白兆林副市長是該班60名學員之一,回普洱后他向市委推薦我去講一課,市委采納了。
他曾擔任過12年縣委書記,這是罕見的。他工作經驗豐富而不保守,重視別人的新經驗,這可能是他一直在一線很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他對普洱如數家珍,他還盛情地帶我去看普洱的民族藝術館。
我由此看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毛主席邀請普洱26個少數民族的首領進京參加1950年的國慶觀禮。當時有的少數民族首領心有重重顧慮,當地政府做了很多工作,甚至有領導干部把自己的孩子留在那寨子里做人質,保證去北京的少數民族首領能夠安全返回。
這是展館里陳列的一幅手繪出行圖。解放軍工作隊的同志幫著牽馬,騎馬的是歲數大的少數民族首領。他們騎馬或步行出山,然后坐汽車、坐火車、坐輪船、坐飛機,到達北京。
這是毛主席向少數民族代表們敬酒。他們做夢都想不到,自己會作為人民共和國的主人到北京來看1950年的國慶閱兵。
1950年10月1日,普洱代表們在天安門東側觀禮臺
這位女青年名叫俸郁清,當年20歲,是隨行的普洱區干部。新中國的大掃盲運動已經開始,俸郁清隨身帶著筆記本和筆。誰知她怎么想起請毛主席給她簽名題字呢,是因為毛主席對待人民那么隨和吧!毛主席給她簽了,就寫在她的筆記本上:“前進!”簽名“毛澤東”。
這珍貴的簽字,就陳列在普洱的民族藝術館里,永遠地訴說著偉大領袖毛主席和各族人民的深情!
喝咒水從此團結到底
普洱區少數民族的首領和代表們,帶著世世代代都不曾有過的喜悅和嶄新的眼界,回到了家鄉。1951年元旦,普洱區26個少數民族召開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用漢字立下《民族團結誓詞碑》,碑文如下:
我們二十六種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區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舉行了剽牛,喝了咒水,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此誓。
下面是簽名和立碑的時間。
1951年元旦的陽光,照耀著普洱多民族七彩的衣裳。這是一個跨越千秋的劃時代的事件。
當時的普洱專區還包括今天的西雙版納州。據介紹,新中國成立前普洱地區的少數民族之間也常發生械斗。其中佤族還有“獵人頭祭谷祈豐收”的習俗。
“是以本族人的頭顱來祭谷嗎?”我問。
“不是。”白兆林告訴我,“這個‘獵人頭’,就像打獵,去捕捉外族胡須茂盛的男子來祭谷,認為這樣今年的莊稼會長得茂盛。”
“那不會發生與外族的沖突嗎?”
“這是原始社會的一種殘余。”
接著我知道了,新中國成立后,云南省有20多個民族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簡稱“直過民族”。普洱的佤、彝、傣、白、布朗、布依、拉祜、哈尼等族的居住區都屬于“民族直過區”。
1950年國慶期間,毛主席曾與來自普洱地區的佤族頭領商議,你們能不能不用人頭祭谷,改用動物。據說佤族頭領當時沒有明確回答。毛主席就說,你們回去商量一下吧。
這些往事引起我很大的興趣,我由此特別去覓讀佤族的歷史。佤族有一部流傳很廣的神話傳說《司崗里》,其中就有佤族起源的說法。“司崗”,今天的佤族人說是“葫蘆”,意為佤族是從葫蘆里出來的人。然而“司崗”原意是“石洞”,佤族古老的民族記憶是:佤族是從石洞里走出來的人。這與漢民族的記憶是一樣的。
佤族相信靈魂不滅和萬物有靈。在他們世代相傳的觀念中,人、動物、植物、山川、河流,以及風雨雷電等一切不能理解的自然現象都有靈魂,萬物都受著不可思議的力量主宰,由此形成了自然崇拜和原始宗教。佤族人與外界發生械斗時,村寨便是軍事單位,成年男子都要參加,能參加而不參加者,要受到本族習慣法的懲罰,嚴重者會被驅逐出寨或處死。械斗、獵人頭祭谷等均屬于族中共同事物,由“頭人會議”決定。所以,1950年來到北京的佤族首領,雖有無限感動,尚不便馬上承諾改變獵人頭祭谷的習俗。
但是,佤族首領回來后,經過本族“頭人會議”商議,終于徹底廢除了“獵人頭祭谷”舊俗。日后有一支歌《阿佤人民唱新歌》,就是這個民族的歌。
一種比“互助組”更小的共耕關系
再看此時佤族人的生存狀況。他們有旱地也有水田,旱地主要是山地,有“刀耕火種”和“挖犁撒種”兩類,后者是在燒荒后用上了鋤和犁的耕種法。水田基本沒有水利設施,田丘小,數量很少,收割時脫粒多用腳搓,所收糧食貯入大竹筒。由于生產力很落后,單家獨戶的佤族人難以應對,在生產關系中出現了“合種”,這是兩家人組成的共耕關系。
50年代佤族人的耕作方式之一:砍倒燒光后挖一道或犁一道便撒種——挖犁撒種
這是比“互助組”更小的共耕關系,但已經在普洱的天空下改變單打獨斗的耕作。怎么分配呢?雙方不論土地多少,都認為那是自然的賜予,不計報酬,只要求雙方平均出種子和勞動力,共同生產,產品平均分配。除了合種,還有換工、借種、雇傭、債務、租佃和蓄奴等生產關系。換工是互助關系。借種是耕地少的人家向耕地多的借地耕種,由此發展出租佃和雇傭關系。貧富已有差別,雇工放債的富人佤族語稱“珠米”,自耕自食基本夠生活所需的人家稱“庫普萊”,雇傭、借債和到富戶幫工的貧困戶叫“普查”,奴隸叫“官覺克”。由于生產力普遍落后,彼此尚未形成固定的階級。
50年代的佤族婦女,肩扛鋤頭到地里勞作
以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基本狀況,并非佤族獨有,而是這片土地上的多民族大致相當。現在他們都將在新中國的陽光下走向社會主義大家庭。
七彩繽紛的瀾滄江流域
白兆林副市長與我,彼此都一見如故。他建議我去瀾滄縣景邁山看那里的千年萬畝古茶林。“你去看看,”他說,“我們明年要申報世界遺產了。”
“是瀾滄江那個地方嗎?”我問。
“對。瀾滄江流出國境就叫湄公河。”他還說,“景邁山的古茶林跟你老家武夷山的茶園不同。景邁山的古茶是茶樹,有的十多米高,婦女爬到兩三層樓高的樹上去采茶。”
他說,除了看古茶林產業,還想請我看看那里多民族的古村落和合作社。但他說他不能陪我去,因為他要去另一個縣,那里有一項產業開發工作會在等著他,他請市鄉村振興局的干部領我去。
我去了。普洱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呂云霄和市鄉村振興局信息中心副主任羅超領我去的。那天下午,小車駛出普洱市不很久,羅超就告訴我:“前面就是瀾滄江了。”
瀾滄江
我看到了這條被稱為“東方多瑙河”的著名的河……我曾經站在維也納境多瑙河的黃昏,看夕陽把多瑙河之波染成金色,遠處傳來教堂的鐘聲,成群的水鳥在水天之間翻飛。那時我知道了多瑙河是歐洲第二長河,它流經9國最后注入黑海。瀾滄江發源于我國青海省唐古拉山,流經西藏、云南,出中國境后又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是東南亞最大的國際河流。這或許是瀾滄江被稱為“東方多瑙河”的原因?但瀾滄江,更因為它在我國流域兩岸眾多民族色彩斑斕的風情而存在我心中。換句話說,我以為瀾滄江流域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就是瀾滄江的靈魂。
瀾滄縣是云南省縣級面積第二大縣,全縣常住人口5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近80%,因拉祜族人口多,該縣全稱是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了一部反映拉祜族人生活的電影《蘆笙戀歌》。
影片中的主題歌《婚誓》曾在全國廣為傳唱,您對這支歌有印象嗎?
阿哥阿妹的情意長
好像那流水日夜響
流水也會有時盡
阿哥永遠在我身旁
阿哥阿妹的情意深
好像那芭蕉一條根
阿哥好比那芭蕉葉
阿妹就是那芭蕉心
燕子雙雙飛上天
我和阿哥打秋千
秋千蕩到晴空里
好像燕子云里穿
這情歌如此優美。這是電影編導者們憑空想象的嗎?在普洱的歷史歲月中,多民族男女青年婚前是可以自由交往的,不像古代漢族男女不可以自由戀愛。他們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對唱情歌,互相中意就贈送禮物定情,經過一段時間交往,彼此愿意結合就告訴父母,由父母主持,給他們締結婚姻。
今天你聽《蘆笙戀歌》影片的主題歌,感受著上世紀五十年代電影中的旋律、色彩和笑容時,不覺得那是一個了不起的時代嗎?千秋萬代以來,新中國第一次把五十六個民族凝聚成中華民族大家庭,這是多么偉大的事呢!
是這以后,瀾滄江流域的各族人民才把他們的歌聲、舞蹈和色彩斑斕的服飾發揮到淋漓盡致。譬如佤族的木鼓舞和甩發舞,男子敲響那激動人心的節奏,女子甩動激情四射的長發,令他們村寨的茅屋也輝煌。
傣族的潑水節,那樣的狂歡,那樣的壯觀,那真叫淋漓盡致。
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絢麗的陽光是有的,多彩的陽光和傘,還有女子,在這里把自然與美裝點到美不勝收。
好了,該說說瀾滄縣山區的古茶林了。
這天傍晚,到瀾滄縣后,我們要去的景邁山還在80公里深處的山區。瀾滄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李平領我們繼續向大山深處去。當晚夜宿景邁山的一個旅店。
第二天早餐后,我們去看村寨和古茶林。
李平告訴我:“景邁山一共有15個自然村,分屬景邁、芒景兩個行政村。”這里主要居住著傣族、哈尼族、佤族、布朗族和漢族。村民居住的都是傳統的兩層干欄式建筑。自古以來,人住上面一層,下面一層住牲畜。如今下面一層改成了茶室,歡迎游客進去喝茶。我們先去看的是芒景村布朗族的村寨。
“為什么先看布朗族的村寨?”我無意中一問。
“布朗族是最先遷徙到景邁山來的。”不記得誰說了一句。
這個寨子有個小小的村史館,一位布朗族姑娘給我們講解,加上后來羅超給我的資料,我了解到,公元十世紀,布朗族先民就遷徙到景邁山,他們和后來遷到這里的傣族先民一起栽培茶樹,共同創造了這里的古茶林。
村史館的對面,聳立著“寨心”,它由五根寨心樁組成,中心一根為柏樹所制,周圍四根分別為兩根梨樹和兩根栗樹所制,立在一個石砌的圓形臺基上。這個五樹抱團組成的“寨心”,大約就是表示村寨的心與靈魂的意思吧,表達不管遭遇什么都要團結起來同心聚力!這個“寨心”看去簡樸,卻以其虔誠,以其代代相傳的圖騰,存在了十個世紀。
“寨心”,是景邁山村寨建設的起點和中心。最先來到這里的布朗族先民在此立樹樁紀念,猶如漢民族的立碑紀念。面對聳立的“寨心”,我心中不禁升起無限崇敬。
接著去瞻仰芒景村翁基老寨北端的翁基佛寺。
據翁基佛寺的傣文碑刻記載,翁基佛寺始建于傣歷377年(公元1015年),占地1718平方米。這是個藏在深山的千年古寺,在布朗族傳統建筑的基礎上融入了漢傳佛寺的建筑風格。景邁山的布朗族和傣族均信佛教。
佛寺西側有一株古柏,樹根徑圍11米,樹高20余米,經鑒定樹齡為2500多年。看到這棵樹,就感覺到景邁山古樹的氣象了。
千年萬畝古茶林
沿著全部是石塊鋪就的道路,我們來到了景邁山古茶林。這就看到,這里的茶樹是種在長著參天大樹的森林里的。景邁山以普洱茶著名,是中國六大茶山之一,其千年古茶的面積稱茶山之最。這里的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創造出林下茶種植技術,被認為是原始森林農業和人類茶種植的一種典范,體現出人地和諧的生態倫理和智慧,對當今世界生態發展深具意義。
接著,我們去拜訪了被古茶林包圍的景邁村糯崗老寨。
糯崗老寨,處在霧線以上。在傣語中,“糯崗”是“金子掉入水塘”的意思。村寨完整地保存著傣族村落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糯崗也有寨心和佛寺。
現存的佛殿建于晚清至民國初年,佛寺通體在陽光下金碧輝煌。寨子里保留的79座干欄式傳統民居和景邁古茶園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邁、芒景兩個行政村目前的合作社均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白兆林耿耿于心的是想把農民更好地組織起來,發展集體合作社。他的耿耿于心,因為他非常愛他的家鄉。
現在該說說普洱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21年第九次集中學習的內容了。11月12日,這次集中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強調:“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熱潮,以更有效的組織奮力推進鄉村振興。”同日上午,我受邀作題為《提升組織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專題講座。普洱市委書記李慶元主持學習并講話。李慶元書記強調:
《普洱發布》對市委書記強調的內容作了報道。我現場聽了,又看了,深感李慶元書記所說是經過長期思考,出自他深思后的選擇和意志說出來的。
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脫貧戶不返貧,銜接鄉村振興,最可靠的方式就是要靠黨組織的力量,最起碼把建檔立卡戶組織在集體合作社里,通過精心發展產業,確保人人有事干,有穩定的收入。這其實是一個通過變革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過程,而共同發展進步,也就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進程。再看李慶元書記說,要“推動由‘精準幫扶’向‘有效組織’轉變,實現生產關系深刻變革”,要“堅持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要“重點研究思考產業發展和集體經濟,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來實現集體經濟要求”……在一個很短的講話時間里,這不是句句都說在極其關鍵的地方嗎!
這次集中學習,通過線上直播到全市各區縣的每個鄉鎮。白兆林告訴我,這是近幾年來傳播規模最大的一次線上學習。
講座的前一天晚上,普洱市鄉村振興局及有關部門的同志在布置會場
那天,當普洱市委書記李慶元在講臺上向我走過來,握住我手的時候,我感覺到了,普洱在今后的時光中一定會創造出扎實而又不同凡響的輝煌!
在這里發揮了最為寶貴之作用的是云南農村干部學院,那里的領導和教師們不斷地向本省各地推薦兄弟省畢節試驗區貫徹總書記新發展理念的“畢節實踐”。
對此,我用“敬佩”二字不足以形容我的內心語言。因為我深以為,勇于向他人的優秀學習,永遠都是光彩的智慧的事。
我深信,云南農村干部學院,在這個從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的歷史性時刻,教學目標明確,大力強調加強黨的領導,提升組織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必使云南全省農村沐教育培訓之益,取得穎脫而出的成就。
祝福普洱!祝福云南!
2021年11月26日寫于畢節
(來源:“宏甲文章”微信公號)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