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 要】美國的對華政策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臺灣問題是中美較量的核心。在解決臺灣問題上,中國必須牢牢把握主動權。只有快刀斬亂麻,才能確保臺灣問題不會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痛。
當地時間2021年10月20日,美國總統提名的美國駐華大使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中國是美國“最危險的競爭對手”。這位政客在新疆、西藏等問題上大放厥詞,惡毒攻擊中國實行“種族滅絕”和“虐待政策”。更令人發指的是,他公然聲稱,美國反對中國破壞臺灣海峽地區現狀的行動是正確的,強調美國國會和行政部門完全有權將武器供應擴大到臺灣,聲稱“我們的責任是,讓臺灣成為難啃的骨頭。”,他明確表示,我們需要加倍努力,防止臺灣被中國(大陸)收回。面對這樣一個即將走馬上任的美國駐華大使,人們不知道中國該如何面對。中國一些學者認為,美國駐華大使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發表的講話,完全是為了迎合美國國會參議院的政客們狂妄自大的心理,以確保自己能夠獲得批準。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這位駐華大使的言論,實際上已經表明了美國對中國的立場,如果仍然抱有樂觀的態度,那么,中美關系可能會持續惡化。筆者早就指出,臺灣問題是一個分水嶺。如果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大放厥詞,那么說明美國手中的籌碼已經不多。如果中國大陸采取措施,徹底解決臺灣問題,那么,美國在處理中美關系問題上就無計可施,中美就會平起平坐。假如臺灣問題長期存在,美國國內的政客不會和中國平等相待,不會允許中國在處理地區和國際事務方面與美國平等合作,他們一定會居高臨下,唯我獨尊,迫使中國接受美國提出的不合理條件。所以,解決臺灣問題是改善中美關系問題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只有解決臺灣問題,才能徹底摧毀美國政客的幻想,也只有解決臺灣問題,中國才能與美國分庭抗禮。臺灣問題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臺灣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點美國政府公開承認。可是,由于臺灣長期割據,臺灣島內的民進黨執政當局不斷購買美國武器,美國認為臺灣“奇貨可居”。美國認為牢牢把握解決臺灣問題的主導權,一方面可以從臺灣獲得更多的商業利益,出售更多的沒有價值的軍火;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臺灣問題牢牢地牽制中國,迫使中國在處理中美關系問題上,必須乖乖就范。可以這樣說,美國在處理臺灣問題上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都是圍繞著臺灣是自己“囊中之物”這樣一個基本判斷展開的。正因為臺灣是美國手中的一張牌,所以,美國才會在臺灣問題上表現得咄咄逼人。臺灣問題之所以變得十分棘手,是因為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試圖挾洋自重,借助于美國的力量實現臺灣獨立。擺在中國大陸面前的選擇十分有限,采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必須和臺灣執政當局打交道。可是,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根本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因此,與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討論和平統一的問題完全是對牛彈琴。雖然大陸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直接面向臺灣民眾和臺灣企業,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充分利用大陸廣闊的市場和豐富的資源,為臺灣同胞發展創造條件,但是現在看來,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是一個繞不開的夢魘。如果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從中作梗,那么,中國大陸有關直接面向臺灣同胞的政策,很難貫徹落實。事實上,由于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設置各種障礙,大陸推行的海峽兩岸同胞直接交流的政策,在臺灣島內根本無法執行。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實行“綠色恐怖”,對那些贊成一個中國的政黨和臺灣同胞采取嚴格的控制措施,防止臺灣島內出現支持國家和平統一的政治聲浪。臺灣島內雖然存在支持國家統一的政治力量,但是,在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高壓下,他們生存空間有限,臺灣島內的愛國同胞隨時都可能會被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尋找理由限制人身自由。臺灣島內肅殺一片,太平洋兩岸波濤洶涌。解決臺灣問題,成為改善中美關系的首要條件。美國竭盡全力阻止中國實現國家統一,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迫使大陸接受美國提出的條件,以所謂“臺灣協議”,維持現狀。而大陸必須沖破美國設置的障礙,早日實現國家統一,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處理中美關系問題上爭取主動,才能在和平共處基本原則基礎之上,使中美關系走上正軌。筆者認為,處理中美關系問題應當放棄幻想,實事求是,直面現實,徹底解決橫亙在中美關系之間的臺灣問題。首先,美國駐華大使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的發言,絕對不是為了迎合美國國會議員的政治主張,而是發自內心地認為,如果中國大陸解決臺灣問題,中國實現國家統一,美國就無計可施,因此,美國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臺灣”。對于這樣的美國駐華大使,完全可以不予理睬。換句話說,既然美國愿意將這樣的政治人物派到中國擔任駐華大使,那么,中國完全可以冷淡處理,沒有必要為這樣一位美國代言人而大動干戈。如果中國拒絕這位美國政客擔任駐華大使,那么,美國民主黨總統一定會選擇更加強硬的政客擔任美國駐華大使。中國沒有必要在派駐大使的問題上,與美國討價還價,因為說到底,美國對華戰略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筆者多次指出,不要認為美國的對華戰略尚未成型,也不要認為美國對臺灣事務缺乏長遠的考慮,美國就是要利用臺灣問題牽制中國,阻礙中國實現現代化。其次,中國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不惜一切代價,解決臺灣問題。筆者多次明確表示,美國的臺灣政策非常明確,那就是利用臺灣分裂勢力,在中國內部制造矛盾,甚至引發戰爭,美國從中漁利。中國大陸之所以不愿意和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兵戎相見,就是已經意識到美國的戰略企圖極其惡毒。但是,現在看來,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為了配合美國的對華政策,上竄下跳。如果不盡快解決臺灣問題,中國將會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
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已經意識到來日無多,拼命地靠攏美國,希望得到美國的支持,宣布臺灣獨立。臺灣地區領導人出國訪問期間,已經把自己看作是“臺灣總統”,徹底撕下了“中華民國”的遮羞布。臺灣社會所謂“臺灣是一個國家”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臺灣絕大多數青年都認同臺灣是一個“國家”,因此,所謂臺灣獨立,實際上就剩下一層“窗戶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仍然等待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宣布獨立,顯然是“宋襄公”。大陸必須在關鍵時刻,采取斷然措施,一勞永逸地解決臺灣問題。
采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當然會面臨巨大的風險,美國一定會出面干預。現在美國已經“圖窮匕首見”,公然派出軍事顧問在臺灣島內培訓臺灣陸戰隊,臺灣所謂“陸軍上將”已經到美國訪問,在華盛頓直接接受五角大樓的指揮。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美國已經徹底地與臺灣捆綁在一起,如果仍然擔心美國介入,而不敢采取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那么,必然會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當斷不斷,后患無窮。第三,解決臺灣問題是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實現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標志,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之路的重要起點。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不會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個沒有實現國家統一的國家,不會是一個富強的國家。當務之急,是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團結海內外一切愛國力量,形成廣泛的統一戰線,以最佳的軍事策略,徹底解決臺灣問題。中國國內軍事專家已經提出許多解決臺灣問題的方案。一些軍事專家認為,可以采取“圍而不打”的策略,以“北平模式”解決臺灣問題。可以非常坦率地說,國際風云瞬息萬變,只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臺灣問題,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如果解決臺灣問題花費相當長的時間,那么,臺灣將會成為中國的出血口。實現國家統一是整體目標,也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責任。國家統一的過程中,必須排除千難萬險,以大無畏的決心和勇氣,徹底干凈利落地消滅臺獨分子,徹底肅清臺灣島內的臺獨勢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臺灣長治久安。筆者多次強調,絕對不能采取包圍策略,因為那樣做將會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震蕩。解決臺灣問題必須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控制臺灣地區。具體的方法是,對臺灣所有的軍事據點實施飽和攻擊,癱瘓臺灣島內的機場,破壞臺灣島內的橋梁和重要戰略實施。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空降部隊,以泰山壓頂之勢,迅速控制臺灣的要害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電子部隊,在第一時間實行空中管制,確保臺灣與外界的聯系完全得到控制,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行動,處于絕對安全狀態。中國人民解放軍應當充分利用人造衛星和電子偵察系統,將解決臺灣問題的戰爭變成一場電子戰。中國人民解放軍必須牢牢地控制臺灣島內的通信設施,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空降部隊,必須將臺灣島內殘存的反抗勢力徹底消滅干凈。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為全面接管臺灣創造條件。中國人民解放軍可以宣布對臺灣實施軍事管制,與此同時,全國人大應當發布命令,重新規劃臺灣島內行政區劃和組織機構,必要時可以向臺灣島內派出行政管理人員,對臺灣島內的居民實施戶籍登記,并且要求臺灣島內的居民必須宣誓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識別臺灣島內居民的政治色彩,才能使臺灣島內一些隱藏起來的臺獨分子現出原形。
解決臺灣問題,不可能一帆風順。國際社會一定會施加壓力。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能力控制臺灣地區的局勢,不管美國向臺灣派出多少軍隊,都無法改變國家統一的既成事實。假如美國試圖采用武力的方式,爭奪臺灣,那么,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對外發布命令,不惜一切代價,維護國家主權。
美國仍然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反對一個中國的原則。等到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認為臺灣是一個主權國家,拒絕承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時候,中國大陸再來采取行動,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為時已晚。
相信中央已經作出決策,不遠的將來,臺灣問題將會得到解決,國家統一指日可待。在臺灣問題上,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在臺灣問題上,不能有絲毫的猶豫。只有快刀斬亂麻,才能確保臺灣問題不會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痛。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