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會主義無論作為一種思想還是一種運動,從來都是世界性的。它既離不開世界的發展變化,又深刻影響著世界的發展變化。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1] 之后才實現的。社會主義由理論到一國取得勝利,是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過渡到壟斷階段,壟斷資本向世界擴展,世界經濟政治愈益不平衡才造成的。
社會主義運動由資本主義國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蔓延,以及社會主義陣營形成等現象,是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為重新瓜分領土而引發世界大戰,導致其力量削弱而民族民主力量上升才產生的。
社會主義國家由最初形態發展到更具本國特色,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是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推動經濟全球化及自身經濟結構調整,獨立后的廣大發展中國家要和平要發展的呼聲日益強烈,社會主義國家原有體制中的某些弊病暴露乃至社會主義陣營解體后的必然選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過40年改革開放后進入新時代,是國內主要矛盾發生變化致使階段性特點凸顯,當今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導致新挑戰、新問題層出不窮的適時反映和積極應對。
二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仍然在深入發展,各國的相互聯系、依存關系更加緊密,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聯合更加廣泛;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挑戰和風險更加嚴峻,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氣焰更加囂張,各種傳統、非傳統的安全威脅更加強烈,發達國家內部的民眾抗議活動和最不發達國家及戰亂地區的移民潮、難民潮持續發酵,貿易保護主義迅速抬頭,單邊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開始滋生。所有這一切,一方面說明戰爭因素被和平力量繼續扼制,另一方面,說明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根深蒂固、無法克服,壟斷資本與國家力量還在進一步結合,世界范圍的貧富兩極愈益分化。
針對國內外形勢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八大后不久便鮮明指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
“不論怎么改革、怎么開放,我們都始終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包括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堅持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等等。
“如果丟掉了這些,那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了。”[2]】
最近一個時期,美國當局正在同許多國家打貿易戰。然而,同中國的貿易戰無論激烈程度還是性質,都與其他貿易戰有所不同。例如,美國以違反所謂市場經濟原則為由,對中國國有企業及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橫加指責和制裁,還屢派軍艦在我國南海領海內挑釁。這些就不是貿易戰了,而是美國統治集團為促使中國和平演變,在使用接觸加遏制的兩手政策近半個世紀后失去耐心,轉而加大遏制減少接觸的表現。這一事實從反面告訴人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實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別的什么主義,中國在與世界經濟接軌中,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市場經濟與政府作用相結合,確實符合中國國情、有利有效。
為了應對美國當局的新遏制政策,我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在國際舞臺上更高地舉起了和平發展、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大旗,倡議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積極地參與全球治理,維護公平正義的國際秩序,主張大國間不沖突不對抗,更堅決地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單邊主義、冷戰思維、動輒以武力相威脅和干涉別國內政;在國內,以更大的決心推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一系列舉措,在改革開放的目的性和方法論、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點和自主性,以及黨風和社會風氣等方面,與改革開放的初心對表對標、校正偏差,強調絕不能照抄照搬他國的制度模式,不能用西方資本主義的價值體系、評價體系剪裁我國的實踐、衡量我國的發展,同時積極加強軍事斗爭準備,以更鮮明的態度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三
近來,關于國有企業和政府在經濟中作用的問題上,出現了一些噪音雜音。例如,說什么“要突破公有制、私有制的思想束縛”,“民營經濟也是黨的重要執政基礎”,“政府要從經濟中逐漸退出”,“要少一些集中力量辦大事”,“不要讓國有資產流失問題成為懸在國企改革頭上的一把刀”,等等。對于這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早有明確論述。他指出:
【“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們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大前提下發展市場經濟,什么時候都不能忘了‘社會主義’這個定語……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3] 】
在國有與民營企業的關系問題上,他反復強調既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又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說國有企業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支柱,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4] ;
“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5] ;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6] ;
要“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7] 。】
兩相對照,上述輿論究竟要表達什么、呼應什么,不是很清楚了嗎?
其實,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話語體系,社會主義的國有企業是全民所有制企業,性質與資本主義的國有企業根本不同,這在我國憲法第六條中早有明確規定。在2016年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要求加強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建設。對于國營、國有、私營、民營這些話語的變化,我們確實很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反思。
當今世界同馬克思、列寧、毛澤東所處的時代相比,雖然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仍然處于馬克思主義指明的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雖然仍處在低潮,但正如鄧小平1992年指出的,社會主義的曲折會使“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取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8] 。中美貿易戰今后無論打出什么結果,美國對中國的新遏制政策短時間內是不會改變的。這種遏制雖然會給我們造成某些損失,但它阻擋不住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的步伐,相反,只會起到提高人民覺悟、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壯大中國綜合國力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反復提醒中國共產黨人:
【“革命理想高于天”[9] ,“不要忘記我們是革命者”[10] ,“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11] 。】
我們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12],用更加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做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工作,繼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逐步復蘇,為人類社會的美好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4頁。
[2]《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09、110頁。
[3]《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第64頁。
[4]《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人民日報》2009年8月18日。
[5]《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盡快在國企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成效》,《人民日報》2016年7月5日。
[6]姜潔、蘭紅光:《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開創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新局面》,《人民日報》2016年10月12日。
[7]《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7頁。
[8]《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頁。
[9]《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16頁。
[10]習近平:《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3月2日。
[11]鞠鵬:《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人民日報》2018年1月6日。
[12]謝環馳、鞠鵬:《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人民日報》2018年10月26日。
朱佳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會長。本文原載《世界社主義研究》2018年第十一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屈炳祥:什么是社會主義,真的“誰也說不清”嗎?——關于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再思考
2019-01-16顧海良:歷史路標和時代意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和發展概略
2019-01-06?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