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中國古代有關義和利之間的價值觀,多為肯定義,而貶低利。而所謂“重利輕義“者,必遭到譴責。在古代歷史中,無論是文獻還是文學作品,一般也都會講重義而輕利。《水滸》中有聚義廳,也是強調一個義字。關羽關云長,之所以受到追捧,也是因為關羽講一個義字。所謂降漢不降曹,所謂掛印封金,也都是所謂義氣的表現,甚至說他義薄云天。有一段相聲,說的是在關王廟前要掛一塊匾,上書”義氣千秋“四個字,結果幾個近視眼書生自以為是,匾還沒有掛,三位近視眼書生都說自己看清了上邊寫的字。可見關羽的義,在民間是得到普遍認可的。
在《紅樓夢》里,義字往往代表著所謂正義、忠義。《紅樓夢》里的忠順王府,和義忠親王老千歲,是有著很大區別的。按照某些紅學家的說法,忠順王是效忠當今天子的。而義忠親王老千歲是效忠前朝太子的。本來皇位是應該落在前朝太子的頭上,但后來被當今天子拿到手了。這多少是有點不義,而且也有點名不正而言不順。只是義忠親王老千歲因為忤逆了當今天子,所以壞了事。而忠順王則很受當今天子的待見。似乎看起來,忠而且順,天子自然喜歡,但這種忠和順里是不是還在義,那就另當別論了。在這里,所謂義,即代表著某種正義,公義。當然,這里的所謂義是不是真的反映出正義和忠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白居易有詩云:商人重利輕別離,這里并不是在講利和義的關系,而是利和情的關系。輕別離就是輕情,無關這里是愛情還是親情。不過,情發展到一定階段,特別是男女之情,使二人結為夫婦,而夫婦之間除了情以外,還有恩,如恩愛。而在恩的范疇里,也就有了義,即所謂恩義。
不過,如果認真追究起來,所謂的義,并沒有完全拒絕所謂的利。《水滸》中的聚義廳,是說,把正下的義士都聚集在一起,這里的所謂義士,所講的義,就是要求一種正義的利,公正的利。在義字的背后,從來都不是不講利的。只是在義字的旗號下,要反對那種不義的利,不公的利。《水滸》中反對的是貪官污吏,反對的是他們使用各種不義的手段來獲取不義的利。聚義廳前豎立的“替天行道”的旗幟,這里的道也就是梁山好漢們心中的大義,是要維護被官府欺壓的老百姓的利益,而要打擊那些傷害百姓的貪官,奪回他們從民眾嘴里奪來的利。梁山好漢,所謂殺富濟貧,沒有奪來的利,如何去濟貧?
八十年代后,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有關義利觀的思考,或者爭論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所謂“發財致富”已經在一定范圍內成為一種普遍的認識,但仍然會有些人,認為這是某種程度的重利輕義。然后在討論中,人們就會說到,現在不是封建社會那個重利輕義的時代了。現在講利益,講金錢,講發財沒有什么不對的。在七十年代,有部小說《金光大道》,其中有個人物,是村長張金發,他有句名言:誰發財誰光榮,誰受窮誰狗熊。這句話在小說里是被批評的。而在八十年代,在一部分人那里,他們認為這句話沒有什么值得批評的。
到了九十年代,特別是九十年代后期,人們對社會中出現的貧富不均、兩極分化的現象表示出極大的不滿和疑慮。當時,在一些媒體那里,所謂發了財的人就一定是有本事、有能力的人,是很有才干的人,這樣的看法曾經在社會與某些媒體中十分盛行。然而,到了九十年代末,以及進入到新世紀之后,在更多的人們那里,這樣的觀點受到了質疑。因為,人們看到,在那些所謂發了財的人當中,有的人是走了邪門歪道的,有的人是有著違法犯罪行為的。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不講正確的義利觀,那么人們的觀念和思想就會被搞亂,社會那種正確的價值觀就會受到很大的挑戰。正常的社會秩序也必然隨之崩塌。
這樣看來,如果不講義,特別是不講公平正義,只是抽象地談發財致富,抽象地說什么恭喜發財,這其中必然會存在很大的問題。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遵紀守法,合法經營,那么有的人從中賺了錢,發了財,自然是無可爭議的。然而即便是如此,如果只把社會經濟發展規范到這樣的標準,顯然是不夠的。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是做到遵紀守法,并不能實現共同富裕。而要實現共同富裕,只停留在遵紀守法上,那么距離這個目標還是很大的。
市場經濟,主要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宏觀調控的背景下,實現資源的最大效率的調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只是一個手段,是一種方式,而并不是目標本身。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就是要實現共同富裕。因而,除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外,還需要采取其他的真正符合公平正義的方式,才能實現共同富裕。例如,在振興鄉村的過程,需要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這種集體經濟并不歸納于市場經濟的范疇之內,但這種集體經濟才是實現公眾利益的最好方式。
從過去的義利觀來看,所謂的利一般是指少數人的利,是短期的利,是近期的利。而多數人的利,長期的利,遠期的利,則有可能被包括在義字之中。所以義與利,并不從來就是絕對對立的。今天中國的發展,中國的崛起,不可能不講利,同樣也不可能不講義。我們要講利,是為了中國最大多數人民謀福利,謀幸福,謀利益。而我們為中國最大多數的人民做的這些事,也正是我們的義之所在。這樣的義,代表了大多數中國人民的利,代表了長期的利,代表了遠期的利。我們說不要見利忘義,主要是說,不能只看到少數人的利,近期的利和短期的利,而忽略大多數人的利,忽視遠期的利,忽視長期的利。
或許這樣說,會有人認為這種對義的理解是有片面性的。或許是吧。但這里主要是說,義與利本身沒有絕對對立,義與利的關系是一種辯證關系。正如毛主席當年針對有人批評我們搞工業化建設,對農村和農民提取的資金太多,沒有施仁政。毛主席就批評,你說的那個仁政是小仁政,而我們發展工業化是在實施大仁政。道理并不復雜,實施了工業化,實現了工業化,中國才會真正走上富強的道路。而中國富強起來了,人民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更為長遠的利益,這才是最大的施仁政。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個大仁政就是義。而少數人所說的小仁政就只是利。在這種義利關系中,我們當然不能只見小仁政的利,而忘記了大仁政的義。
在考察義利觀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忘記,所謂義,往往都在維護某些人或某一部分人的利,而反對另一部分人的利。這被維護到利的一部分人,或者是指大多數普通人民的利,或者是指站在公平正義方面的那一部分人的利。在封建社會,所謂義,也是維護一些利益集團的利。《三國演義》中所謂關羽堅持的義,謀的是劉氏集團的利,而反對曹氏集團的利。因為在世俗看來,或者從作者羅貫中的視野來看,劉氏集團的利是屬于正義的,合理的;而曹氏集團的利是非正義的,是不合理的。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北航老胡之閑話”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肖黎:美國政要和戰略家關于對外輸出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相關論述
2021-02-25楊帆 劉在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關于人類發展的中國價值觀念
2019-05-02?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