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電子信息裝備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其實不僅僅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大家最為關注的戰略導彈、戰略轟炸機、北斗導航、空間站、超算、量子等等,所有的這一切飛速發展都是基于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電子信息裝備的快速發展。
雖然我們電子信息產業及相關裝備發展很快,可是過去的幾十年最為核心的裝備都是被美日歐等西方國家所壟斷,中國雖然擁有巨大的市場,但是卻沒有太多的話語權。核心裝備缺失帶來的不僅僅是每年被西方拿走絕大多數利潤,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核心安全始終掌握在西方人手中。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號稱百萬陸軍戰力亞洲第四,可是在實際作戰中根本不堪一擊,為什么啊?除了美軍強大空襲獲得的巨大優勢之外,那就是伊拉克多數裝備使用的核心信息元器件都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制造的,他們設置了后門,并且在戰斗打響后啟動了后門,讓伊拉克信息系統瞬間癱瘓,從而導致伊拉克眾多裝備成了毫無意義的靶子。
不論是他國教訓還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切膚之痛都警示我們,信息裝備的核心裝備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些年來,我們逐步打消了過去那種造不如買的錯誤理念,全面開啟了自主創新之路,隨著創新大門的打開,我們已經成西方媒體眼里壟斷技術的粉碎機,韓國的壟斷技術、日本的壟斷技術、歐洲的、美國的等等所有的壟斷技術都在一個個的被我們擊破。
近日中國先后宣布在互聯網根服務器、芯片和處理器三大領域突破西方技術壟斷的消息。這三個重磅消息可謂個個震撼,因為這三個方面正是長期被西方壟斷且關乎信息裝備命脈的三個決定性裝備。前不久中國宣布要在全球建設自己的根服務器,從而在互聯網領域徹底擺脫美國卡脖子可謂是讓無數國人為之激動落淚。
在芯片領域我們以前基本上全部依賴進口,從而當超算超越美國時,美國斷然停止芯片出口中國,逼迫中國生產了自己的芯片,可也正是因為美國的激發,讓中國堅定了自主研發芯片,拋棄造不如買錯誤思維的認識,從此開啟了我們的芯片自主研發之路。
據海關統計,2016年,中國芯片進口總額高達2271億美金,折合人民幣1.5萬億,這意味僅僅芯片一項我們每年都要流失近2萬億人民幣。可是這一切近期有了革命性的突破。12月6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冷不丁的宣布一條重磅:純國產2萬臺龍芯終端部署完畢!這當然只是開端,但大家要知道,只要開了局,對于中國來說進一步擴展局面根本不是難題。
另一大的問題尖端處理器問題,最近也傳來了好消息。根據中科院消息我們自己的尖端處理器在技術指標上又有了大的進展,已經與西方尖端處理器沒有大的差異,只要試驗運行確保了處理器的穩定性,那么我們今后就會逐步打破西方在這個領域的壟斷。屆時我們就可以建起“銅墻鐵壁”般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統,確保國家關鍵領域信息網絡安全,建設一項關乎國家信息安全命脈的“民族工程”。
看到中國在信息裝備領域接二連三的突破壯舉,美國心理其實很不高興。美國《芝加哥日報》網站透露,美國抱怨情報部門掌握的中國關鍵裝備研究情報不準,從而讓美國失去了制衡的最后機會。該網站認為,如果中國在這三個關鍵裝備領域徹底擺脫西方的技術壟斷,那么西方失去的將不僅僅是2萬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