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華現象”——其人、其書、其言論都不是什么學術現象,而是政治現象,這才是他“學問”的內核。專門與現行國策針鋒相對,由他的中蘇關系的陳述還能引出中朝關系,并借助于“檔案”對中朝關系予以最大限度的歪曲與詆毀。往高了說,他會以“專家”身份對高層喊話在中朝關系上挖坑;往低了說還能培養、煽動對相關歷史不太清楚的普通人仇視朝鮮,制造美國人日本人想要的“民意”,進而鼓噪、裹挾高層在中朝關系上做不利的決定。
最近,聽說沈志華又出新書了,而且這個新書還在日本得獎了。具體什么獎我也懶得敲字,我在意的是,在上上禮拜亞馬遜、京東、當當上我沒找到“現貨”,所以看不上也就不敢多嘴。好在前天有網友推薦文章《沈志華:中朝關系演變與朝鮮擁核政策的關聯》,正是說他的這本書的,我來回看了幾遍他這番“夫子自道”,基本上沈志華的新書是什么“味道”就明白了。
首先可以懷疑的是:這本書可能是日本右翼向沈志華的特別約稿
因為沈志華的這個文章一開頭的一行字就嚇了我一跳:
【首先感謝笹川和平財團邀請我到日本來參加這項活動,也感謝各位來賓。】
這個“笹川和平財團”的創始人笹川良一乃是舊日本時期著名黑道魁首,緊密配合日本“昭和軍閥”的“南進”戰略行動,同時也借機發展自己的勢力,勢力最盛時擁有一萬五千人的私人武裝與20架作戰飛機。后被東條英機拉進國會做議員。日本戰敗后被盟軍以甲級戰犯起訴,和東條英機之類一起被關押在鴨巢監獄。3年之后,因為他頑固的反共仇華立場被美軍賞識,與美軍做了政治交易被無罪釋放。出獄后,重回黑道,經營賭博業大發橫財。據《誰掌控者日本——自民黨、暴力團與CIA勾結內幕》一書所寫,在日本,黑道組織是合法的。合法的歷史原因就是日本戰敗后,日本是所有黑道大佬們,及他們的黑道組織都與美軍、美國中央情報局緊密配合,在整個1950年代參與了對日本左翼民權運動、反戰運動的鎮壓,并獲得美國人和岸信介之流主導的右翼政府的賞識,成了合法團體。笹川良一作為與美國做過交易而被釋放重回黑道的魁首人物自不例外。后來,在中美建交之后,中日邦交正常化,笹川良一以大筆金錢贊助為跳板,逐漸把自己代表的日本右翼影響力滲入到中國大陸學術機構和政府智庫,施加對日本右翼政府有利的影響。換句話說,這個“笹川和平財團”是日本右翼這只怪獸下的一枚“壞蛋”是無疑的!(以上內容參照《誰掌控者日本——自民黨、暴力團與CIA勾結內幕》,百度百科“笹川良一”詞條等)
從以上信息可以推想,被這個“笹川和平財團”邀請到日本參加領獎儀式的沈志華,以及沈志華的這本書,就是對日本右翼政府格外有益處的“親日”人和“善良”書。現在的日本精英集團,乃是安倍晉三等右翼勢力猖獗肆虐、開滿惡之花的禍水源頭。他們唯恐天下不亂,唯恐東北亞不亂,唯恐朝鮮半島不亂,在半島問題上種蛆下蠱無所不用其極。現在沈志華的這部宣揚中朝關系“解體”論、解構半島和平基石——中朝友誼和關系史的“力作”能在右翼猖獗的日本得獎,應該說,這部書里的內容和日本右翼要做的事情高度契合那是沒疑問的!
“民國大師”胡適說過一句“做學問”的名言——“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那么,順著胡大師的這句名言,懷疑沈志華的這部書是日本右翼的“約稿”,這是可以的!
我對胡適的這個“治學名言”絕不認可,但是,就權且當作“廢物利用”來衡量沈志華的學問實質,倒是很適用。沈志華對于朝鮮、中朝關系、抗美援朝的基本思想觀點,沈志華篡改歷史,通過各種掐頭去尾、斷章取義和不顧事實惡意揣測的方式,丑化中國的開國領導人,宣揚抗美援朝是錯誤,抗美援朝耽誤了中國進入聯合國、獲得西方國家認可,抗美援朝是中國被蘇聯綁架等等觀點,可以從他出版發表的許多書籍和文章中看出來,同他這次獲獎感言里的思想觀點是一脈相承的。
沈志華新書里的“天朝”意指什么?
沈志華新書書名里的“天朝”,沈志華就含有很直白的意指——毛澤東有封建王朝時代中國君主們的“天朝上邦”觀念——在與周邊小國處理國際關系時,用“薄來厚往”的方式,小國提二斤豆腐來朝賀,中華上邦回贈二斤羊肉賞賜這份忠心——向小國們讓渡國家利益,換取所謂的大國氣派。具體到毛澤東對中朝關系的處理來講,就是向金氏朝鮮讓渡國家利益,維持“中朝同盟”。用他原文里的話來講是這樣:
【毛澤東時代構造了一種特殊的中朝關系,我說是一種“天朝”觀念。】
他舉出的例子我刷過來:
【我仔細查了毛澤東談論中朝關系、中朝邊界,以及涉及到這個問題,特別是涉及到東北問題的相關資料,我查的結果,至少五次講這個問題。毛澤東怎么講的呢?大概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你們的祖宗說中朝邊界在遼河,我們的祖宗說中朝邊界在鴨綠江。現在都把你們趕到鴨綠江南面去了,怪可憐的,但是這不是我的錯,是封建主義壓迫了你們,這些事都是武則天、唐太宗、隋煬帝,都是他們干的,我不是把天池給你們了嗎?類似這樣的話,周恩來也說過。周恩來大概的意思是說,過去中國的祖宗欺負了你們的祖宗,現在我們要道歉。這是講邊界問題,講為什么要把天池和長白山讓給朝鮮,講中國領導人的一種理念。】
關于長白山天池劃給朝鮮,在網絡上有文章也這樣說。一些人所說的長白山與我們通常說的東北地區的長白山脈并不是一碼事,僅僅是朝鮮、韓國人所說的“白頭山”,天池為其火山口積水成湖。那么是不是應該相信沈志華說的,是毛澤東把天池“讓給”了朝鮮呢?
因為沈志華的這段話是給一群日本人說的即席講話,沒有征引出處是可以理解的,可能在他的原書中寫了這些“史實”的出處了。不過,作為一個即席發言,即便沒有交代出處,也要給出事件當事人是在哪一年說過這樣的話的。必須這樣!時代背景是事件當事人做什么事情的依據之一!即便你是即席講話,也要把這個年頭交代清楚!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哪一年那樣說過!?可是,沈志華不交代年份,這樣的即席講話,本身就有別樣的用意在內。可能,他在他的“天朝書”里寫了這些,且給出了這些歷史事件的具體出處。但是我們也不能輕易相信在沈志華對我們說了實話。因為此人的治學學風極其惡劣。在斷章取義、切割史料、曲解史料,甚至于隱瞞最重要細節上是有很惡劣的前例的,具體證據在拙文《確立大國地位與重返聯合國——抗美援朝留給中國的戰爭紅利(一)(二)》。毛澤東說了什么,周恩來說了什么,在什么樣的語境中說了什么話,以他的學風而論,他是會盡力對史料做符合他目的的切割和篡改的,并加以曲解。一般非專業的歷史愛好者在很難查對原始資料情形下,很難辨別他的話的真偽,所以看此人的書盡可能要以懷疑一切的眼光看待。那么,對他這一段文字的所說的事件真實性我們先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此其一。
其二,就算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是像一些資料所說的,在60年代中朝的協議中,天池的54%屬于朝鮮,那么這一表面的些許“讓步”,也并不意味著就是為了面子光鮮而不計得失的“憨大”——實際上,由于舊中國的軟弱與四分五裂的混亂狀態,以及朝鮮先后被沙俄、日本控制,此前中朝邊界一直沒有議定,反而是新中國成立后的60年代確定了鴨綠江-圖們江為界,使得海蘭江到圖們江之間的大片領土確定為中國的領土;因此,面積狹小的天池的一部分歸屬朝鮮,相對總體的劃界來說,中國并沒有吃虧,而只是不把事情做絕。
就算這在沈志華們這些偽裝的“民族主義者”看來,連這也是要不得的讓步,增長了朝鮮的野心,那么我們可以參照中國古代史來評價其得失。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些貌似讓步的“天朝”做派,實際上就有背后的考量,以表面上的吃虧得到并不顯山露水的大實惠。
一個例子就是西漢王朝對待烏桓這個游牧部族的處理。
這個部族本是東胡人的后裔。東胡與匈奴、大月氏本來在蒙古草原上并立爭雄。但是匈奴中在秦漢年間出了冒頓單于,把東胡、大月氏兩支勁敵掃滅打跑了,蒙古草原上的獨霸。東胡的殘余逃亡東北,分為兩支——烏桓、鮮卑。靠近匈奴的烏桓被匈奴追擊并奴役。西漢王朝在漢武帝大規模反擊匈奴之后元氣大傷退到漠北,“漠南無王庭”。漠南草原就是西漢控制的疆土。而這時候西漢王朝把備受匈奴欺凌的烏桓從東北苦寒地方遷移到相對溫暖的沿長城線的塞下游牧。表面上看,這是將自己打下的疆土拱手送給烏桓,可是這樣的“拱手相送”有打算:烏桓也是游牧民族,習于騎射,機動性極強。用這個特點為西漢針對匈奴的防御與作戰做斥候/偵察兵。《后漢書·烏桓傳》原文如下:
【烏桓者,本東胡也。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余類保烏桓山,因以為號焉……烏桓自為冒頓所破,眾遂孤弱,常臣伏匈奴,歲輸牛、馬、羊皮,過時不具,輒沒其妻子。及武帝遣驃騎將軍霍去病擊破匈奴左地,因徙烏桓于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為漢偵察匈奴動靜。】
類似的做法在東漢有更大的做派,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北匈奴與東漢敵視,南匈奴降附東漢求庇護。東漢政權把降附的南匈奴安排在靠近長城的五原塞駐牧并加以保護,并且,不時還有巨量的財富賞賜給南匈奴。怎么看,這樣的“天朝”做派都有點像“賣國”,幾同于現在被國內第五縱隊詬病的對朝鮮的物資支援。但是,東漢的財富并不是白白贈與南匈奴的,是要用這些財物換取南匈奴與東漢合作攻擊北匈奴!這樣的,與南匈奴合作反攻北匈奴的行動從東漢光武帝建武25年(公元49年)開始一直持續到東漢章帝章和2年(公元88年),終將北匈奴驅逐出蒙古草原。具體的史料文字在《后漢書·南匈奴傳》,文長不引。
兩漢時代,中原王朝對烏桓、南匈奴的養護并非是為了“天朝上國”的面子,向小國弱國讓渡巨大的國家利益。而是有極精明的算計的!
與兩漢相類似的,還有盛唐貞觀年間攻滅東突厥后,唐朝對東突厥殘余的“養護”。那樣的“養護”同樣有精明的考量——用這股善戰的突厥殘余對付漠北崛起的強權薛延陀,用這些殘余的突厥征討屢屢侵犯東北邊境的高句麗,用突厥殘余征討吐谷渾。這樣的史料盡在“兩唐書”、《資治通鑒》中。文字更長,分布面更散不征引了。從表面上看,唐朝對突厥殘余的物資獎賞也是很豐厚的,用沈志華的詞語形容——很“天朝”。但是,這樣的獎賞不是白給的,你要為唐朝的邊境安穩發揮重要屏障甚至馬前卒的作用,為唐朝國境提供戰略緩沖的余地。
被沈志華拿來詬病的“天朝”在實際上并非“憨大”!而是對國家安全利益做了最大化的有益考量后的大智若愚的大智慧!
沈志華對中國古代史一竅不通就要拿著“天朝”二字含沙射影,除了盡顯無知之外,就是光屁股打老虎式的膽大不要臉!
對朝鮮,我們的做法并不吃虧
沈志華詬病“天朝”,就是意指毛澤東親自促成的中朝友誼!
假如真像一些人所指責的,為了中朝友誼,新中國承認長白山天池的一部分屬于朝鮮,這樣的“讓步”值不值得,能不能做?
能與不能,要看我們在這個中朝友誼/同盟中得到什么。
按著冷戰時期,中國與美國巨大的裝備落差,一旦因為中朝同盟不穩固,朝鮮被美國再次占領,美軍與我們隔鴨綠江相望,那是很危險的。美國陸軍的作戰樣式基本上是德國在二戰時候的“閃擊戰”的增強版。一旦美軍與我國形成隔江相望的態勢,那么整個中朝邊境上美軍隨處都可以強渡發起攻擊。倘若強渡鴨綠江成功,美軍依托強大軍事裝備大打“超級閃擊戰”,那個戰術在東北大平原上能最大程度的發揮作用,地面機械化集群沖鋒,天上美軍優勢空軍開道掩護,我們與之對攻是萬萬抵擋不住的!只能預先在等寬于鴨綠江的寬正面,以及百公里以上的大縱深地域設置數道堅固的防御工事層層攔截、逐次抵抗、消耗美軍的沖擊力。那么,東北在朝鮮方向上要劃出多大一塊面積的國土做這個準備?量一下中朝邊境鴨綠江的長度再乘以200公里試試看這個數字?!這樣一塊地方除了做戰場什么都不能干!東北是糧倉,是老工業基地,預設這么大一塊土地戰場,每年損失多少財富?在這一塊預設戰場上每年要砸進多少軍費養活駐防軍隊和維護防御工事?這個賬怎么算?!
同意“天池”的一部分屬于朝鮮,維護鞏固中朝同盟/友誼,就能取得朝鮮的絕對信任,把半島上的“三八”線作為抵御美軍的第一道防線。這道防線被突破后,還有朝鮮的連綿不斷的群山能抵抗、消耗美軍的沖擊力。陸軍是一個最受限于地理環境、地形特點、地物阻擋的軍種。連綿的群山就能把美軍沖擊力極強的機械化集群切割成小塊,把美軍有力的大拳頭分成一根根的無力手指!就能讓美軍的優勢裝備優勢打大折扣。1950年,中國抗美援朝的的第一仗——“第一次戰役”就在山地進行。接下來站穩腳跟的“第二次戰役”與“第三次戰役”也是在群山之中大布“口袋陣”打贏的!
美軍仁川登陸后,金日成元氣大傷,在朝鮮的山地抵抗美軍,中國軍隊操刀;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防備美軍,依托半島山地抵抗美軍由朝鮮自己來做,盡可能取得金氏的信任讓他全力防御美軍,局部作些“讓步”是值得的。這樣的做法,和兩漢善待甚至“養活”烏桓、南匈奴的戰略是相通的,從此后中國東北邊境的數十年和平穩定、為中國贏得了難得的和平發展的外部條件來看,是值得的!
沈志華如何誣良為盜、為虎作倀
關于冷戰,這個沈志華在與日本人的“互動環節里”這樣說:
【如果中國最終還是站在朝鮮一邊,保護朝鮮,那就是搞成中俄朝三角同盟,對抗美日韓三角同盟,重新回到冷戰局面。結果是朝鮮半島永無寧日,什么周邊的和平穩定,什么一帶一路,統統都要放棄。】
在沈志華的這句話里,中、俄、朝一致對美、日、南朝鮮出招竟成了“重新回到冷戰局面”的禍事源頭了!那你為什么不說美國撤兵回美國呢?一個和中俄朝隔著浩瀚太平洋的國家,把軍隊派到東北亞是什么意思?!別國那軍隊派到古巴它答應么?有歷史事實佐證么!美國軍隊在美國呆著不出國,這樣一來,同樣不會有冷戰出現了么,為什么專指者中俄朝?這般誣良為盜,沒一張厚臉皮還真辦不到。
史上冷戰的源頭是美國軍隊在東亞、南亞懟在中國周邊和蘇聯的遠東;美國的軍隊懟在西歐威脅蘇聯。始作俑者一為美國“戰略家”凱南,一為英國丘吉爾。中國奮起反制,蘇聯針對強硬;而現在的新冷戰,原因同樣是因為美國軍隊懟在中國周邊,懟在俄羅斯的邊境。那么,針對美國的大兵壓境,中、俄、朝站在一起聯手對敵怎就成了“重回冷戰”了?
這樣的顛倒黑白,沈志華還有表演
【朝鮮不接受放棄核武器,一心要掌握核武器,那就中美聯手把它干掉。然后在韓國的主導下,實現朝鮮半島的統一】
這和賈慶國的表演不一樣么?哪個是師傅,哪個是徒弟?
尤為可恨者在他主文里:
【當然外交上還有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就是鄧時代中國徹底放棄了世界革命的方針。原來從50年代到60年代,包括70年代初,中國是到處煽動革命,它要指揮世界革命,要領導世界革命。】
它就指毛時代的中國么。可是那個時代的中國啥時候“到處煽動革命”了?什么是“煽動”,漢語中的“煽動”誰不明白?沈志華不就是想詆毀謾罵毛澤東么,煩你找些靠譜的東西曲解一下也算你是在“做學問”,用這么沒邊的胡說八道算你做學問呢,還是算你罵街呢?
中國去美洲“煽動革命”了?顛覆了哪個美洲國家的政權?中國啥時候去西歐“煽動革命”了?插手哪一個西歐國家的動亂了?中國總沒有向美國空投特務吧?總沒有訓練反叛者組成軍隊在美國什么地方登陸吧?中國對哪一個美國總統下毒暗殺了?說話怎么這么不要臉呢?!
我們都知道有個“上合組織”,在這個組織之前,還有個“上海五國”會晤機制的前身。這個組織的五國——中、俄、哈、吉、坦在1996年4月在上海簽署《關于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作為“上海五國”組織的基礎,也是后來“上合組織”的基礎。無論是“五國組織”還是“上合組織”,相互之間都對對方在軍事上高度信任。這五國中分量最重的就是中、俄關系,中俄關系的鞏固和兩國的國力發展,對美國肆無忌憚的霸權起到了抑制作用。也就在1996年之后,這個沈志華開始在中國學術界開始活躍,用他的“檔案”開始做文章,盡力在冷戰史上“揭秘”斯大林在中蘇關系史上的不和諧舉動、以及毛澤東受壓于斯大林的種種歷史事件。那么,這樣的“歷史”陳述會不會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對中國人潛移默化地施行“仇俄”教育?我以為是會的!那么,這個人的出現決非偶然,而是新冷戰的主導者——美國步下的一枚棋子!這枚棋子的走棋路線可以用“沈志華現象”做簡單的表述。
“沈志華現象”——其人、其書、其言論都不是什么學術現象,而是政治現象,這才是他“學問”的內核。專門與現行國策——中、俄互信針鋒相對!由他的中蘇關系的陳述還能引出中朝關系,并借助于“檔案”對中朝關系予以最大限度的歪曲與詆毀。往高了說,他會以“專家”身份對高層喊話在中朝關系上挖坑;往低了說還能培養、煽動沒有歷史常識的普通人仇視朝鮮,制造美國人日本人想要的“民意”,進而鼓噪、裹挾高層在中朝關系上做不利的決定。
中俄靠近,沈志華就在早先的中蘇關系上渲染兩國中不和諧的一面,在現在對朝鮮制裁濁浪撲天蓋地的時候,中朝關系在關鍵時刻,這個沈志華出這么一本書,在日本大放厥詞,鼓吹中美聯合打朝鮮,什么用意不清楚么?!
這個人的皮厚,是他的政治本性決定了的!
如此,沈志華氏實在配得上《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夸”王朗的那句話:
【蒼髯老賊,皓首匹夫!】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