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2022年剛開始,航空工業沈陽所就來了一條大動靜,剛剛取得專利的一項全新設計發明被曝光了出來,并引發了廣泛的關注,這就是——機載內埋垂直發射裝置。
要知道這個概念雖然最早是美國諾格公司提出的,但是當時美國也只是提出了一個基礎概念,至于具體用途和如何實現并沒有具體深究,但是沒想到的是沈飛卻憑借自身的實力將其研發出來了,而且還申請了專利,這也是世界第一種機載導彈垂直發射系統。
“機載內埋垂直發射裝置包括:安裝架、燃氣排放管道、隔熱箱體以及發射控制器。安裝架上布置有呈矩陣排布的多個垂直發射井,所述垂直發射井中安裝有導彈,所述垂直發射井的端部設置有導彈發射口蓋;燃氣排放管道的一端與所述安裝架連接,且所述燃氣排放管道的內部通道與所述垂直發射井連通,所述燃氣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設置有機身排焰口蓋。
隔熱箱體安裝在機體中,用于容納所述安裝架、所述垂直發射井以及所述燃氣排放管道;發射控制器用于控制導彈的發射。本申請裝配到飛機后,飛機除保留了前向的導彈攻擊能力外,還具備了向機體上方、下方的攻擊能力,提升了作戰飛機在近距離空戰中的攻擊與防御能力。”
簡單的說,機載內埋垂發裝置是把戰艦上的垂發系統給搬到了飛機上,用了2組并列布置,每組12聯裝的方案,按照沈陽所自己的說法,這種新垂發可以裝填導彈,而且還有排焰使用的煙道設計,是一款熱垂發系統。飛機除了保留前向攻擊能力之外,還具備了向機體上下方攻擊的能力,提升了作戰飛機在近距離空戰中的攻擊和防御能力。當然這是設計師給的構思,該導彈發射裝置,主要發射小型格斗導彈或者攔截導彈,并不發射大型的中遠程導彈,主要原因是,傳統機載導彈發射系統,借助飛機向前飛行速度,導彈才能獲得最大射程和最佳效果。
那這個內埋垂發裝置又有什么優勢呢?這個對照地面和軍艦的防空導彈普遍采用垂直發射就知道,一直以來戰機掛載的導彈雖然具備大離軸發射能力,但是受限于導引頭視場等限制,其可攻擊范圍仍然有限,特別是被敵方戰機追擊時只能加速逃脫、或者發射干擾彈躲避,而內埋式垂直發射裝置,最大的優勢就是導彈不管向任何方向發射都將不再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干擾,比如其可以直接攻擊左右兩側、甚至后向正在追擊的敵方戰機等等。
實際上美國空軍也曾提出過與我國的機載垂發相似的MSDM即微型自衛導彈計劃,美國空軍計劃研發一款直徑50MM,長1米,依靠動能殺傷的近距空對空導彈。MSDM導彈除了能夠作為防空導彈攔截至少一輪的敵方空空導彈,還能在視距內空戰中充當空空導彈打擊敵方戰斗機。但要想最終實現這種微型反導導彈,研制難度非常大。由于MSDM尺寸很小,在戰術使用上很可能會取代部分干擾彈,讓載機通過專用發射器來大量攜帶。
如果能實現MSDM類似的,對來襲空空導彈能進行至少一次攔截,同時還能在視距內空戰當中用來攻擊敵方戰斗機,那么這種垂發可以說還是有非常高的實用性,也能對戰斗力的提升有不小的幫助;裝備給轟炸機等打擊飛機的話,對不管是來襲地導還是空空導彈,都有了硬對抗的攔截手段,顯著提高生存能力,對戰斗機來說,能有更多樣化的視距內空戰能力,有更好的大離軸角攻擊能力,肯定也是非常好的事情。
這種垂發結構更長遠的實用化前途當然也不局限于我們上述的幾點,不過不是所有專利都能演化出最終產品,考慮到機載防空導彈是技術是必然的,因此機載垂發不可能一直被埋沒,即便如此,這款機載垂發什么時候才能服役也是一個問題。
來源:國科環宇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