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一句名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放到現在的經濟層面上講,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給力,經濟正在呈現一片欣欣向榮姿態,而如果在這種經濟向好局面下就只顧”安樂“,沒有憂患意識,那么結局有可能不堪設想,而之所以要在經濟向好的情況下保持憂患意識,主要是因為經濟發展的周期性。
根據經濟學家尤格拉的說法:“蕭條的唯一原因是繁榮”,也就是說,經濟有繁榮既有蕭條,目前在美國股市,美銀分析師Hartnett近日放出狠話:明年上半年市場必將見頂,到時候結束狂歡的會是一場史詩級的大崩盤!這話夠狠,其認為:”牛市是QE(美聯儲量化寬松)包裝下的人造牛市,與經濟和金融基本邏輯并不符合,未來流動性盛宴的終結也意味著美股牛市之終結”。
這句話里面有一個詞是市場比較認可的,即流動性盛宴,指的是過去世界主要央行在應對08年金融危機時所釋放的海量流動性(貨幣),流動性盛宴的終結也意味著美股牛市的終結,根據歷史經驗來看,印證是大概率事件,而重點是,美聯儲近年來已經連續加息多次,并開始縮表,流動性盛宴正在逐漸走向最后的狂歡?
無獨有偶,對于美股,近日法興銀行的策略師表示:“投資者過于樂觀,在這個低波動的環境中,投資者承擔了太多的風險,使股市可能陷入癱瘓。我們將這比作在火山口跳舞。”這種看空美股的分析師在當前比比皆是,一旦美股發生重大危機,那么美國經濟將遭受重創,對于整個世界經濟將會產生巨大沖擊,這只是假設,目前經濟危機出現前并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
整體來說,當前隨著世界經濟的持續復蘇,并且主要經濟體央行開始回收流動性,這不禁讓人沉思:經濟繁榮后是不是會出現危機?資產狂歡后會不會落得一地雞毛?而在這個時間點,需要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在這方面,掌管流動性的央行最有話語權,那么近期我國央行是怎么做的?
防范與調控
防范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這樣的話語在近段時期內在金融部門不新鮮,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給力,我國經濟穩增長的情況下喊出要防范風險的口號,這不得不引人深思!
眾所周知的是,當前世界三大泡沫是美國的股市,日本的債市以及我國的樓市。任何一個泡沫破裂對世界經濟產生的沖擊都不堪設想,對于我國的金融市場現狀,今年來在治理金融亂象、打擊套利行為,規范金融市場等方面取得卓有成效成果,而重點是在進入新時代后,把房地產定位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作為掌管貨幣流動性的央行,數個官員在公開場合反復強調這一定位理念,并且央行行長提醒居民部門近期杠桿增速較快,居民負債加杠桿用來做什么相信大家都明白。在央行居安思危方面,以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為調控框架,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維護金融系統的穩定。
當國外都在沉浸在資本泡沫盛宴時,我國央行在做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系統性穩定,著手讓金融回歸到服務實體經濟中。在當前我國經濟穩增長,物價穩定時,采取這些措施,是可憐央行的一片熱心?是也不是,一艘貨船上的水泥不斷增加,當逐漸超重后,只會有一個結果,整艘船都玩完,與其都玩完不如在即將超重前主動控制水泥的增量,這是防范沉船,也是自保的手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當國外都在沉浸在資本泡沫盛宴時,我國央行居安思危早有張良計!
2017-11-2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