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8日-星期二
據悉,歷時近三年,首部《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下稱《草案》),已于近日交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草案著重強調公民依法享有健康權,禁止公立醫療機構與社會資本合作舉辦營利機構。
按照《草案》規定,“醫療衛生事業是社會公益事業”。《草案》表示,要“堅持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總體布局,公立醫療機構是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可及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草案》提出,國家免費向全體公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草案》規定,政府辦公立醫療衛生機構,不得與社會資本合作舉辦營利性機構。且公立醫院不得舉債建設,要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對外投資。
這20年來,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合作開發合作項目,將整個科室承包出去,或者冠公立醫院之名開設實際上是私人醫院,都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然而,2016年,魏則西之死引發了對此類行為的極大爭議,讓政府決絕地“一刀切”叫停了所有公立醫院合作項目。《草案》的此番舉動,或可算作魏則西之死的后續動作。
《草案》不僅禁止公立醫療機構與社會資本合作舉辦營利性機構,還規定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不得與其他組織投資設立非獨立法人資格的機構。這就等于,將以往所有的合作形式,包括合作項目、承包科室、新建私人醫院,全都堵死了。作為醫療領域的基礎法律,若《草案》最終被確定下來,一些社會資本或需重新考量與公立醫院的合作方向和模式。
對公立醫院影響最大的,不只是合作項目走到盡頭,而是資金壓力的陡然增大。《草案》規定,要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對外投資,公立醫院不得舉債建設,還要將公立醫院所有收入納入部門預算管理,適度控制規模。這就等于將公立醫院的財路都斷了,要讓其徹底回歸公益性質。合作項目一類的創收對公立醫院有多重要?根據2016年刊登在《經濟師》上的一篇論文顯示,湖北某三甲公立醫院的人力成本占業務總成本從2012年的20.8%到2014年的40%,幾乎翻倍;而財政投入在人力成本的占比則從2012年的38%迅速縮減為2014年的15%。醫務人員的薪酬中,獎金占了人均收入的56%-60%,而獎金主要來源就是醫院的服務和合作項目創收。也就是說,沒了創收的收入,醫生收入要降低超過一半。
我們應當面對一個現實:公立醫院回歸公益角色,必須以醫療體系與收入結構改革為前提。唯有讓醫療資源供給充足、醫生收入得以匹配、公立醫院可健康發展,才能讓公民的健康權得到保障。
“草案”意義重大!能否得到通過,拭目以待!
我是aikannideyan 微博眼科醫生曉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