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國在中宣部,參加中國作協召開的《根據地》研討會。
在2017年第六屆徐遲報告文學頒獎典禮上,李延國、李慶華創作的大型長篇報告文學《根據地——中國共產黨人不能忘卻的記憶》高居榜首。結合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給人以許多新的啟示,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書。
《根據地》能夠創作出版得益于山東菏澤市政協。2013年,菏澤市政協專門組織力量,對冀魯豫邊區南下西進干部史料進行搶救性征集工作,派人遠赴贛黔等省,尋訪南下西進干部及親屬497人,拍攝征集了大量音像資料和文字資料,并制作了專題記錄片《永遠的冀魯豫》,在市內外產生強烈反響。隨后,在山東省委宣傳部領導和省作家協會黨組的支持下,李延國和李慶華又對冀魯豫根據地史料進一步進行了發掘、整理,經過一年的艱苦創作,終于寫出了這部40萬言的力作。李延國說他們在查閱史料、走訪幸存的老戰士、老農民中,深深被黨與人民血肉相連、生死相依、悲壯高尚的事跡所感動。書中的近百個故事,數百個人物都是在感動中用淚水寫成的。
古往今來,歷代統治階級都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而卻無法做到不失民心。《根據地》以“堅持信仰,遵守紀律,拒絕腐敗”的鮮明主題告訴我們,只要牢記宗旨,就能永得民心。
牢記宗旨,就要堅持信仰。
從毛澤東率秋收起義不足800人的隊伍上井岡山創建第一塊革命根據地,到解放戰爭中“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建立起大大小小幾十塊革命根據地,并以根據地為依托在人民的支援下戰勝了蔣介石的800萬軍隊,奪得了全國政權。
1938年,在毛澤東“派兵去山東”的指示下,八路軍主力挺進冀魯豫邊區開辟敵后根據地,部隊到達后,積極發動群眾,擴大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爭。至1941年初,包括直南、豫北、魯西南地區,以魯西南菏澤地區為首府的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初步形成,到日寇1945年投降時,被毛澤東稱為“冀魯豫根據地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抗日根據地”。
《根據地》一書以冀魯豫根據地為背景,結合全國形勢,在從全局到局部、從局部到全局的聯系中以片段式的白描手法,將珍珠串成項鏈,真實再現了我們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畫卷,再現了黨團結帶領人民爭取獨立和解放的艱苦卓絕斗爭,再現了黨與人民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魚水深情,再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用血肉之軀筑成的精神豐碑,深刻詮釋了“共產主義真”“扛槍為人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牢記宗旨,樹立了共產黨人思想道德和做人做事的高標準,革命先烈能以一當十以十當百的去為共產主義奮斗,就是因為有著強烈的宗旨意識。正是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指引著我們這支隊伍“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使這支以農民為主體的軍隊建立起了“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取向。農民意識、小資產階級意識脫離了原有的社會屬性,在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中得到質的提升,上升為與革命斗爭相適應的主體意識,從而日趨形成為全新的社會價值觀念,根據地內才出現了“最后一袋米,送去做軍糧; 最后一塊布,送去做軍裝; 最后一個娃,送他上戰場”的感人景象。
牢記宗旨,就要遵守紀律。
《根據地》有這樣一個“鏡頭”:楊得志率部長途奔襲,趕到魯西南東明縣駐紥。由于百姓長期遭受兵匪之患,見兵就躲。駐地村莊不見一人。楊得志給部隊下達了命令,除了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外,還要加上三條,群眾不在家,開門就犯法;過路不住房;喝水要付錢。有的干部不理解,楊得志回答:“井,是群眾出力挖的,開水是群眾用柴火燒的,柴火也要花錢買,喝水不付錢就是侵占群眾利益。”部隊在村外埋鍋做飯,睡在野地里,秋毫無犯。這支紀律嚴明,維護人民利益的隊伍,很快贏得了民心。
共產黨得人心,而且大得人心。黨和軍隊是一體的,人民眼里軍隊就是黨。黨對軍隊的領導是具體的,是從三灣改編支部建在連上、官兵“無軍銜無軍餉”開始的,是從上井岡山制定“不拿老百姓一塊紅薯”的三大紀律開始的。
毛澤東同志從建立新型的人民軍隊著眼,從一個紅薯著手,為工農革命武裝制定了“三大紀律”,后來又發展到“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戰斗隊、工作隊、生產隊”的三大任務,這既包含了對部隊行動集中統一的要求,又體現了革命軍隊為人民的性質宗旨。
解放戰爭時期,一些地方因國共兩軍“你打過來,我打過去”,被稱作“拉大鋸”。老百姓在來回“拉大鋸”中認識了解放軍。我的母親趙俊蘭至今還清楚記得70年前國共兩軍對待老百姓的態度。那時聽見槍響老百姓就關上門。隊伍進了村,又砸門,又叫罵,到處雞飛狗跳,那一定是國民黨來了;輕輕拍門叫大娘,就一定是共產黨來了。有的還打著竹板唱著小曲叫門,“叫聲老大娘啊,聽我把話講,開開您那門啊,號您兩間房,住上一晚上,哎??叫聲老大娘啊,開開您那門??”如果不開門就站在門口一直唱下去,這就是解放軍。這樣的軍隊自然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
老百姓把解放軍和共產黨劃等號,擁軍愛黨,愛黨擁軍是一回事。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中,支前民工達539萬人,大車50余萬輛,擔架10萬副以上。部隊打到哪里,人民就支援到哪里,繪成了一幅十分壯觀的人民戰爭畫卷。毛澤東曾經深情地說:“我們的解放戰爭,主要就是靠這一億六千萬人民打勝的。”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堅持軍民一致原則的勝利。國民黨占了地盤,得不到人心;共產黨丟了地盤,但人心還在。這就是毛澤東保存有生力量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的根本原因。人心就是根據地,正是《根據地》給人的昭示。
牢記宗旨,就要拒絕腐敗。
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都是要做爭取人心的工作。毛澤東說:“人心就是力量。”習近平進一步強調:“人心是最大的力量。”搞顏色革命,也是做影響和爭取人心的工作。
《根據地》里有這樣一段:在魯西南作戰中,劉鄧大軍共活捉了敵三名中將。三人中最驕橫的當屬整三師中將師長趙錫田,他一個師部編制人數相當于一個軍,全部配備美式武器裝備。當他脫掉中將軍服,頭部負傷流著血,謊稱“軍械主任”被俘時他不明白,如此精銳的整三師,怎么會敗給武器低劣、土里土氣的對手呢?在女擔架隊員抬他向菏澤走的路上,趙錫田看到來來往往的運糧車隊和支前民工奔流不息,他感嘆:“一路見聞,我明白了,我們不僅敗給了貴軍,更敗給了老百姓,人心所向啊。”
“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老百姓喜歡的晴朗天,就是毛澤東在延安會晤陳嘉庚時說的邊區十沒有:“一沒有貪官污吏,二沒有土豪劣紳,三沒有賭博,四沒有娼妓,五沒有小老婆,六沒有叫化子,七沒有結黨營私之徒,八沒有萎靡不振之氣,九沒有人吃摩擦飯,十沒有人發國難財。”
陳嘉庚把國統區和解放區對比后“斷定國民黨政府必敗,延安共產黨必勝”,“得天下者,共產黨也!”“中國的希望在延安”。他感慨地說:“我未往延安時,對中國的前途甚為悲觀,以為中國的救星尚未出世,或還在學校讀書,其實此人已經四五十歲了,而且做了很多大事了,此人現在延安,他就是毛主席。”
三大戰役結束后國民黨還控制著73%的國土,58%的人口,還有150多萬軍隊,不但比戰爭初期解放軍總兵力的120余萬人還多,且計劃在3~6個月內擴充300~500萬。在一般人看來,蔣介石還有相當的勢力,再加上美國的支持,戰爭繼續打下去,結果也不一定如何。這也是一些人提出或贊同“劃江而治”的原因。可在毛澤東看來,不管蔣介石占著多少地盤,還有多少整軍、整師、整團的部隊,都只能是殘敵。你在和談協議上簽字我也過江,不簽字我也過江,橫豎我要猛追窮寇,把你“徹底、干凈地消滅光”,多么大的氣魄、多么徹底的革命精神!用現在的眼光看總有些不可思議:紅軍長征到達陜北時只剩下筋疲力盡的幾萬人,蔣介石卻奈何不得;解放戰爭開始時,國民黨軍是解放軍的3.4倍,又是美式裝備,“飛機加大炮”就是消滅不了“小米加步槍”。為什么?因為人心向著共產黨,失去人心的國民黨大勢已去,負隅頑抗毫無用處。結果渡江戰役大追擊,橫掃千軍如卷席!
新中國成立奪取了全國政權,雖然領土地域的根據地已不存在了,但“人心根據地”一直實實在在地存在著,從毛澤東到習近平,都非常注重“人心根據地”建設。毛主席在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會議上2294字的開幕詞,56次提到人民,并用畢生的精力防止人變質、黨變修、國變色。習近平十八大主政以來,對腐敗零容忍,以非凡的勇氣“打虎”“滅蠅”“獵狐”,校正了黨和國家前進的航向,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202次提到人民,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根據地》讓歷史告訴未來: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牢記宗旨,就能永得人心,長治久安。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王志剛:牢記宗旨,永得民心——讀報告文學《根據地—中國共產黨人不能忘卻的記憶》
2018-01-01?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