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 | 44'04''
你們好,我是史蒂芬·霍金,一個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有時候還是個夢想家,雖然我行動不便,也必須通過電腦發聲,但我的思緒卻在自由馳騁,得以探索關于宇宙的大哉問。
例如生命有意義嗎?
在這脆弱珍貴的世界里,我們的存在有何來由嗎?
究竟活著的意義為何?
思考的意義為何?
作為人類的意義為何?
甚至探討現實本身的極限……
科學讓我們得知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人類的大腦遠比你意想中更為錯綜復雜,但若并非如此,你也不可能意想任何事。它包含了許多腦細胞,數目和銀河系的星星一樣多,約有一千億上下腦細胞連接在一起,彼此之間的連結比已知宇宙里的星系還要多。大腦研究似乎應該歸類于神經科學,但因為大腦受控于基本作用力,例如電磁力。因此思考動作本身最終還是歸結到物理學,這是快速復雜的物理現象。
人類是高度復雜的生物機器,行為舉止全根據自然法則。大腦得以創造并延續人的意識,有賴于奇妙的神經元互動網絡,而人的意識創造了外在世界的三維模型,這種最適模型就是我們所謂的現實。
這種現實的范圍,比日常生活中周遭所見還要廣大。當我們探索宇宙時,我們認知中的現實世界拓展得愈來愈大。
我們回顧過去,一直到宇宙自身的起源,這一切,這整段137億年的宇宙歷史,都是存在于我們心中的模型。
那我們該如何找出生命的意義呢?我認為答案非常清楚,意義本身不過就是:每個人在大腦里建構的現實模型其中的一部分。
大腦不只是掌握我們感知的現實情況還包括我們的情緒和意義。愛情與榮耀,對與錯,都是我們心中建立宇宙的一部分,就像一張桌子,一顆星球,或者一個星系。
我們的大腦,基本上就是依據物理定律動作的眾多粒子,竟擁有這種奇妙的能力,不僅能感知現實世界,更能賦予它意義。
那么生命的意義為何,全由你來選擇。意義只能存在于人類心智的架構內,如此一來,生命的意義就不在外面某處,而是在我們的腦海里。
正如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所說,我們是宇宙對自己的省思。
年輕時的霍金
我希望這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能夠毫無阻礙地獲得我的研究并一起思考它,而不是對人類所探知的偉大科學總保持著敬畏的疏遠。
——霍金
霍金的偉大,除了他的研究,還在于他的無私與博大。
他一定是去了自己向往的宇宙,在那里繼續研究,繼續遨游想象。
緬懷知識巨星斯蒂芬·霍金!
接過知識的火炬,傳遞下去。
May his soul rest in peace!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周小平:哈佛大學教授抄襲小平觀點,霍金剽竊劉慈欣思想!美國墮落至此,我很開心!(附:美國超多騙局大揭露)
2017-06-12為什么最近有很多名人,比如比爾蓋茨,馬斯克、霍金等,讓人們警惕人工智能?
2016-11-29?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