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圈內人告訴你高校科研圈不為人知的師生關系
點擊:  作者:佚名    來源:陸棄公眾號  發布時間:2018-04-06 16:14:27

 

        此篇文章來自天涯網友迅疾豬2009年帖子中國生物科研實驗室的詳盡內幕——我的研究生生涯的一些觀察記錄,作者根據自己作為生物學研究生在這個行業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寫下此稿,他認為高校的科研實驗室,至少在生物領域這一塊已經發展成為基于廉價勞動力和現金流的特殊企業,研究生都是廉價的科研民工,而知名學者成為了大老板,與其下的小老板一起形成了以大老板為核心的學術圈子。 

感謝作者作為科研圈內人的勇氣和秉筆直書,為我們剖析了高校科研界不為人知的一面。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如果有異議或者有類似的經歷,歡迎給我們投稿,暢所欲言。

在我進行詳細的,有關中國生物科研實驗室現狀的描述前,首先建議讀者朋友打破一些關于神圣科研活動的膜拜與思維定式。它早已不是象牙塔里虔誠科學家默默無聞為人類進步和發展,而進行的偉大純潔的奉獻,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產業,是基于廉價勞動力和現金流經營的特殊企業。在科研的世界里,也有許多獨特不為人知(我還是留口德吧,本想寫不可告人的)的規則,以及如同所有行業一般,都存在一些和科學無關的令人不快的模式。

筆者是一個在重點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做了三年碩士的家伙,外界對我們學校評價很高。我會把我所經歷過,見識過的一些事實原原本本地展示給大家,有心人完全可以分析出我說的學校是那里,每個人與事都能對號入座。

大學中的實驗室,性質是掛靠學校的子公司

按照國家科技部規定,教授申請的科研經費,都存到學校管理的獨立賬戶中,學校負責監管,并從中收取比例不一的管理費,具體比例根據學校不同略有變化,國家文件有個上限規定。教授支取研究經費開條即可,但只有申到經費的教授開條才有效,新入校的講師和申不到錢的二三老板只得掛靠大老板(名教授)打工,以便共享研究經費。實驗室買的儀器設備,計為學校固定資產,大件(數萬)的話,大多數學校對實驗室有個減免管理費的優惠(畢竟每個學校打廣告時,都炫耀自己學校擁有價值多少多少的研究設備)。所有實驗室自負盈虧,試劑,耗材,儀器,每一項的費用都來自于教授自己申請的科研經費,學校只收管理費,但不會給實驗室提供什么資金支持,至多免房租(聽說有的學校連水電,暖氣費也要實驗室自己拿錢,但我們學校似乎在這方面有優惠)。學生的工作補貼,除了國家發放的部分之外,各實驗室也是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自己訂立發放數量。

從以上角度來說,學校和實驗室的關系,就像市場商場的經營者和攤販的關系,或者機場經營者和航空公司的關系。

教授最微不足道的就是教書育人

教授這個封號,首先意味著是科研工作者,其次是公司經營者,最微不足道的身份才是教育工作者。

以往我讀本科時,常聽一些沒條理,純念課件的老師講課,初時極為困惑,一打聽,那口吃凜厲的家伙往往總是某位學術成就突出的牛人。

后來混了3年碩士,了解了行內這些許緣由,終于恍然大悟。因為一個新入校的老師,從講師,副教授一直爬到教授的位置,是需要所在院校進行評定的,所有高校的評定辦法,都是看你做科研發過多少文章,文章影響因子(發文章所在雜志的影響力,國際上有一套算法)多少,這是晉級的主要依據(如果說還不是唯一依據的話)。這完全和個人的教學能力無關,無論你主講了多少膾炙人口,令學生受益匪淺的課程,在評教授時都不頂用。具體講,在我們學校對老師工作量有個記分體系(可理解為工分),主講一門課,帶出一個畢業生,拿的積分都微不足道,反倒是發一篇高影響因子文章,或者向國家申請來大量研究經費(意味著管理費與創收),所分配的積分很多。如果老師總是完成任務不足,會面臨從警告,扣工資直至解聘等一系列惡果,所以學校從體制上也逼迫老師重視科研,輕視教育。畢竟學校牌子大,生源帶來的授課收入穩定的很,不需老師操持,科研水平才是教授工作的重點。

先前看到過一些報道,有的老師雖然兢兢業業教書育人,講課水平高,人格魅力高尚,備受學生愛戴,但是到了50歲卻仍然只是個講師,連個副教授都沒評上,因為他們并沒有熱衷于發論文,申請科研經費。所以臨退休時他成為了學生心目中最有威望的老師,卻是同年齡中職稱最低的人——因為這是業內的規則。

不發論文——沒有研究經費——學校無法獲利——教師個人只能底層徘徊,這就是大學老師對教書育人如此冷漠的原因。

關于我校明星教授對講課不用心的情況,尤以學術水平最高的三位大人物為甚,其中一人A經營本事了得,在包括上海交大在內的3個學校都有自己實驗室,還辦有工廠,常年東奔西跑,他每年只給研究生主講一門課,一共只上一次,所有學生只要交作業,就拿學分(因此大伙都愛選他的課)。據說我師弟這級,這位教授甚至連一次課都沒上,收了作業就給學分。第二位名教授B和另一位資歷尚淺的老師合講,他只講3節課,另一位老師講剩余課程。第三位C倒是每節課都講,只是從來不備課,上臺就結結巴巴(此人口吃是事實)四處漫談,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講哪算哪,因為他從來只講一門課,所以同一個課件連用好幾年,幾乎所有學生上完課都啥也沒學到,但因為此人科研搞的出色,活動活動評上了杰青(這一稱號政府另撥科研經費100萬),又因為對院里事務比另兩位名教授積極,所以幾乎成了下屆院長內定人選。(關于此人的事情下文另有詳述)。

此三人是我們學院發表論文最多,名頭最響的三個教授,有人稱之為生院三巨頭。可見凡欲成大事者,必當不顧細謹,如此教書小事,怎有資格排到大人物的日程表里呢?一聽科研工作者(科學家)的稱號,再一聽是名牌大學的教授,頓時于百姓之中產生萬人敬仰的feel,這些人往往比一些顯赫的高官富商更能引起人們的尊重。

但剝去體面光彩的外衣后,這些名教授更像是私人公司的經營者。

實驗室是生產學術論(la)文(ji)的企業 

研究經費,是維持實驗室的生命線。老板們通過包裝論文,申請經費。維持實驗室運營,使工人做工,生產論文,再包裝論文,申請經費,再招工……以此往復,這就是生物實驗室的產業循環。

作為掛單高校中的特殊企業,實驗室是以生產學術論文謀生的。實驗室發表論文,再把論文包裝宣傳,構思編織許多關于所作研究的重要意義,重要學術價值,潛在應用價值,關鍵貢獻,解決某重大問題,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力等等,辭藻之華,揚雄汗顏。這些論文是老板向國家申請研究經費的主要資本,發了好文章(高影響因子),對于公司來說,有著可以兌現的經濟價值。真正把企業做大做強的老板,往往都是出色的營銷大師,這表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他們知道各大雜志編輯的審閱風格,價值觀,知道如何把一些看似平平無奇的實驗發現說成意義重大。按照一位老師的說法,構思一個引人入勝的story,是一項好研究成功的一半。其次,大老板都善于把自己的論文和研究內容,以更加吸引人的方式包裝,構思出科研經費申請書,以便向國家推銷產品(論文),以此獲得更高收入。我們學校有位研究糖生物學的教授,絕對是位極具煽動性的演講家,語調抑揚頓挫,聽他講話,情不自禁就被其激情和構思的美好前景所打動。最后,他們有些還善于向作課題的學生宣講自己研究項目的意義,讓學生不論研究內容多么脫離實際,莫明其妙,都能信任自己,堅信老板的工作是意義深遠,前途光明的,以便安心做試驗。

中國科研的大環境就是,過度重視發表論文的影響因子,很少看重實際的經濟效益。各位名教授為了做論文而做論文。所以總體來說,國內基礎研究偏多,但是有效轉化為先進生產力,產生現實經濟效益的內容太少,而且科研成果轉化經濟效益的體制也不健全,途徑稀少(科研成果轉化的內容稍后再談)。這直接導致老板們大多從事如同陽春白雪一般的研究,關在象牙塔里做學問,只和政府研究經費相關部門打交道,幾乎完全脫離社會需求。只有是容易出結果,能發高影響因子文章的項目才做,一切向論文看齊,因為論文本身,已經成為實驗室在現有體制下生存的根本。

其實科研和眾多企業公司的經營方式以及核心理念,都是相通的,經營實驗室,就是經營產業;我們作為科研工人,也和做公司員工,車間工人并無二致。

大老板的江湖圈子:學閥的形成

往往有許多教授論文發的多,錢申請的多,就有資格招收大量學生,中國生物科研領域,一個名教授招二十個以上的學生很常見。人增加了,大老板還得繼續四處討錢,參加會議,改論文,總之有相當多事情要做,事情多自然沒空管學生。

于是就招收或培養一些小老板,這些小老板,往往是博士畢業后進入高校的新人,他們剛起步,沒有招碩士的資格,沒有研究經費,沒有好項目,要想發文章,完成學校任務,好在這個圈子混下去,就必須先依附于某個大實驗室,分享大老板的研究經費,幫助大老板做課題,大老板也往往把自己沒空管理的學生交給小老板帶。

所以作為一個研究生,究竟算是誰的學生,還真不好說,很多人是掛名掛在大老板名字底下,做試驗和接受指導卻都跟著另一位年輕小老板,除了在實驗室開seminar(學術交流會)大老板問兩句以外,幾乎幾年下來,都和大老板打不上交道。

再后來,有的年輕老師有了經費,招了自己學生,幾年后有的會獨立,小老板晉升為大老板;有的半獨立后依舊作為原先大老板的子公司,分享大老板的經費和人力資源,條件是在做自己課題的同時為大老板做課題。

大老板有的善于經營,就在好幾個學校掛名(上述A教授),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實驗室,每邊招上一二十學生,人多好做事嘛,根據學校規定,每個教授在各自學校每年招的研究生還有數量限制,所以名教授只有多掛幾個學校,才能成倍增加人力資源,當然,前提是名教授自己要足夠牛×,要不申請不到經費,資金鏈斷了,實驗室只能減少招生人數了。

這樣,每一個攤子都交給一個信得過的小老板打理,這些主事的小老板許多是大老板培養的學生或關系很近的人(嫡系)。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