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李浩然:中國這個關乎國家安全的脊梁產業,美國的制裁會是一場災難嗎?
點擊:2827  作者: 李浩然    來源:瞭望智庫  發布時間:2018-04-07 10:18:00

 

        當地時間3日,美國政府公布了他們即將征收大幅關稅的中國進口產品名錄,從而將這輪由美國政府掀起的對華貿易戰推入了更為危險的第二階段。

將被美國征收大幅關稅的中國進口產品包括從【半導體】、【鋰電池】、【平板電視】到【醫療設備】和【飛機零部件】等多達【1300】種。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多家美國媒體紛紛表示中國的高科技制造業產品占到了這次名單中最多的比例。

而這也顯示了美國政府對我們發起的這輪貿易戰,并不僅僅只是特朗普方面宣稱的要懲罰中國盜竊美國技術,更是要狙擊中國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不能讓中國的信息科技、高端機械科技、機械人科技、宇航科技、高鐵科技、新材料和新能源科技等領域趕超美國。

在這些產品中,首當其沖的就是被稱為一切智能制造大腦的半導體,在《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中國政府就高度重視半導體產業的國產化,預計在2020年要將集成電路的自給率提高到40%,到了2025年則提高到70%

中國的半導體產業近幾年也奮起直追,有了很大進步。

那美國的這次行動會不會阻擊中國這個關乎國家安全的脊梁產業?

可以說,不會的!但凡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日光之下,并無新事,歐美國家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圍堵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中國也都一一挺過來了,而且靠自己力量走的更遠。這次的事件,庫叔認為并不是什么災難,反而可能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實現國產化的一次重要機遇。

| 李浩然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集成電路主宰世界?

如果說,在工業時代鋼鐵是工業的糧食。那么,在信息化時代,“接棒”鋼鐵的,肯定是集成電路。

上至關乎國防安全的軍事裝備、衛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有賴于高精度導航定位芯片)、雷達,下至關系普通百姓生活的醫療器械、汽車、電視、手機、攝像機,甚至智能兒童玩具,都離不開它。

未來,集成電路將在工程勘察、精準農業、航海導航、GIS數據采集、車輛管理、無人駕駛、智慧物流、可穿戴設備等領域有更大作為。

可以說,它是一切智能制造的“大腦”。

如果沒有集成電路,世界將會怎樣?

美國作家威廉·福岑在科幻小說《一秒之后》描繪出這樣一番圖景:

美國本土遭到了來源不明的核電磁脈沖彈襲擊,幾乎所有集成電路都被摧毀;

由于現代電站都使用計算機控制,這場攻擊導致了美國“總停電”;

所有搭載了集成電路、并以此啟動和運轉的新型汽車和智能電器,在一瞬間成為廢品;

兩個多星期之后,前所未有的混亂席卷而來,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成為唯一的生存之道;

——由于缺乏電能供給,導致了食物短缺、供水不足、交通癱瘓……需要冷藏的藥品和食品變質,饑餓、瘟疫和大規模強盜團伙蔓延開來,現代生活服務體系瓦解,人們為爭奪生存資源進行搏殺,無數人因此失去生命……

可能會有人說,這太夸張了吧?

其實一點都不!上述種種情景離我們并不遠。

美國海軍的模擬實驗表明,如果一枚核電磁脈沖彈在美國正中央上空的某個特定高度爆炸,就能摧毀全美絕大部分集成電路。這會讓整個美國陷于癱瘓,瞬間倒退回蒸汽時代,甚至更糟。要命的是,短時間內難以恢復。

集成電路不僅無處不在,而且,還擁有極強的撬動能力

*撬動技術。集成電路促進了包括自動化裝備、制造裝備以及精密儀器、微細加工等40多個工程技術的發展。

*撬動經濟。一美金的集成電路所能帶動的GDP,相當于100美金。而全世界集成電路的全年產值撬動的GDP相當于中國和美國GDP之和。

2

引爆美日半導體之戰

集成電路產業不僅有重要的經濟意義,更關乎國家安全。集成電路產業霸權之爭,是實實在在的國家利益之爭。

第一場由集成電路引發的商戰,爆發在美日之間。

全球集成電路產業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美國一直穩居世界第一。

到了80年代初期,日本集成電路制造商瞄準工業控制和消費類電子這兩個市場空檔,在DRAM存儲器(一種常見的系統內存)方面取得突破,滿足了本土電子市場需求。

1980年至1986年,美國的半導體市場份額從61%下降到43%

日本奮起直追,市場份額由26%上升至44%,在1986年躍居世界市場占有率第一。

 “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的美國頓時黯然失色。

這時,美日之間在該領域的貿易摩擦不斷加劇。雖然雙方進行了多輪談判,但矛盾仍難以化解。

美國對日本集成電路產業的崛起大為惶恐,于是,從日本進入美國的集成電路產品都被苛以重稅,最高達188%

此外,美國還揚言要動用貿易保護的核武器”——“301”條款(凡嚴重損害美國商業利益即為不合理,美國可單方面施以強烈報復)狠狠制裁日本。

剛剛簽訂《廣場協定》的日本承受不起這樣的二連擊,只得認慫,于1986年與美國簽訂相關協定,作出了極大讓步:同意開放日本國內半導體市場, 將外國

生產集成電路占日本市場的份額增加到稍微高于20%,協定期限為5年。

這份協定使美日半導體之戰暫時平息下來。

但是,美國下了這么重的狠手依然阻擋不了日本芯片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

1988年全球前20位半導體制造商

從上表中可以清楚看出,1988年全球的前20位半導體制造商中,11家為日本廠商,美國只占據5家,全球前三更是被日本的日電(NEC)、東芝和日立牢牢占據。

歐洲有飛利浦、意法半導體、西門子三家,雖然不及美日,但在世界集成電路市場也有占據一席之地。

3

集成電路五強格局已形成

需要注意,1988年的榜單中,韓國三星首次殺入全球半導體TOP20

在美日激烈競爭之時,感受到日本強大壓力的美國把韓國視為御用的集成電路代工和封測工廠。

韓國及時把握住產業轉移的機會,跟日本一樣,在DRAM存儲器方面彎道超車

同時,韓國還挖走了大量美日人才,收購了大批瀕臨破產的小集成電路企業,依靠廉價勞動力和政策上的強力支持迅速崛起,加入到集成電路爭霸之中。

無獨有偶,我國臺灣地區也通過承接歐美日產業轉移,壯大了自身的集成電路產業。

1987年,臺灣TSMC (臺積電)成立,首創Foundry(晶圓代工)模式,為其日后成為世界集成電路一霸奠定了基礎。

注:簡單來講,晶圓代工就像一個磨坊,客戶把小麥、水稻送到磨坊可以加工成面粉和大米。晶圓代工就是向專業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或電子廠商提供專門的制造服務。這就意味著,臺積電等晶圓代工商將龐大的建廠風險分攤到廣大的客戶群以及多樣化的產品上,從而可以集中開發更先進的制造流程。

到了90年代,日本經濟由高峰轉入停滯,日本集成電路企業發展轉入停滯——在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的份額大幅下降,生產商紛紛破產。

由此,美國重新奪回了集成電路產業全球第一的寶座,當時的副總統戈爾大為興奮,美國半導體工業在八十年代把市場份額輸給了日本,現已重新奪回了它的領先地位

韓國和中國臺灣也進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市場份額。

之后,各國在集成電路方面仍存在激烈競爭,甚至還夾雜著合縱連橫(90年代日本成立全球半導體工業政府論壇倡議,試圖聯合歐盟、韓國、中國臺灣共同對抗美國,后被美國一一擊破),但是,集成電路五強(美國、日本、歐洲、韓國、中國臺灣)的格局已經形成,難以撼動。

2016年,調研機構IC Insight公布全球前20大芯片制造商排名,其中,美國有8家、歐洲3家、日本3家、臺灣地區3家、韓國2家,新加坡有1家。

4

后來者步履維艱

其他國家不知道集成電路很重要嗎?當然知道!

然而,大多數國家對此無能為力。

談起集成電路,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塊小小的芯片,但是實際上,真的很難!

首先,其產業鏈非常長,流程十分復雜。

要經過制取工業硅、制取電子硅、制取晶圓、光刻、蝕刻、離子注入、金屬沉積、金屬層、互連、晶圓測試與切割、核心封裝、等級測試等步驟;

在生產和封測中,需要光刻機、刻蝕機、減薄機、劃片機、裝片機、引線鍵合機、倒裝機等制造設備的輔助。

其次,集成電路產業素有吞金行業之稱,稍微不慎,巨額投資就會打了水漂

集成電路產業有個特點叫“贏者通吃”。

集成電路強國有足夠的錢、技術和人力,可以不斷投放新產品并控制產品價格。后來者的產品進入市場時,其產品價格已經被大幅度降低。

沒有足夠的盈利,后來者就得不到足夠的資金以支撐下一代研發,走進死胡同

第三,歐美日等先行者早就在集成電路產業的每一個環節布滿了密集的專利網

后來者即使有錢、有技術、有人才,也會隨時掉入這些精心布下的專利陷阱,只能被動繳納高昂的專利許可費。如果硬闖專利禁區,還會被起訴,面臨著巨額罰款。

由此可知,集成電路領域的后來者真的是舉步維艱”——即使在一個點上取得突破,也可能在下一個點就遭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無法完整的連成一條線。

如果難以形成產業規模,前期的一切投入都變得毫無意義。

所以,其他國家望而卻步,放棄了對集成電路的研究和生產,束手讓歐美日等國揩油

除了中國。

5

中國不是后知后覺

其實,早在1953年,中國就著手發展半導體產業了,沒比美國晚幾年。

然而,由于國內外形勢變化,國家幾乎停止了對半導體產業的投入,集成電路產業自然深受影響。

 “原子彈之父錢學森曾經這樣感慨道:60年代,我們全力投入兩彈一星,我們得到很多,70年代我們沒有搞半導體,我們為此失去很多。

此后,中國在自主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道路上先后發起了三次沖擊:

第一次:上世紀70年代末,引進了24條二手生產半導體生產線;

第二次:80年代中期,引進設備同時引進技術、軟件乃至外資及其管理方法,

誕生了華晶、首鋼NEC、上海貝嶺、上海飛利浦等四個半導體企業;

第三次:90年代中期,實施華晶“908”工程以及上海飛利浦先進半導體、首鋼NEC、上海貝嶺的技術升級,同時在浙江紹興引進一條微米級半導體生產線。

很長一段時間,西方對我國實行了技術禁運。

即使在1972年尼克松訪華之后,中國也只能引進鋼鐵、化工等傳統行業里西方淘汰的技術。

對于當時屬于高科技領域的半導體產業,中國只能通過特殊渠道少量購買設備,始終無法從官方途徑大規模引進半導體設備和技術資料。很多千方百計購買來的設備已過時,甚至根本就不配套。

此外,當時的企業只講生產、不講消化,大生產線始終未能進入良性循環,集成電路產業鏈遠未形成。

這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很多人都說集成電路不是好玩的搞集成電路,就是搶個地雷頂在自己的頭上”。

在吸取前幾次慘痛經歷的基礎上,1995年,我國下定決定要把集成電路產業搞起來,投入100億元發起“909項目,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建設了一條8英寸硅片,從0.5微米技術起步的集成電路生產線,生產出了64M隨機動態存儲器,并實現了盈利。

這只是前進了一小步,但是,它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帶來了信心:中國大陸也是可以玩轉集成電路,投進去的錢不會打了水漂

這樣,中國民間資本和國外資本開始放心投入到中國國內集成電路產業之中。

到了2006年,中國的集成電路市場占有率已經占到了全球的6%(在1995年這個比例還不到1%),產業規模首次突破了千億元大關,并且,超越日本和美國、躍升為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

6

奮起直追取得碩果累累

此后,中國對集成電路的需求量始終占全球的1/3,自給率還不到10%,對外依賴卻相當嚴重,每年集成電路進口額超2000億美元,遠遠超過石油和糧食,很容易就被西方國家卡住脖子

美國曾以違反出口限制法為由,對中興使用的大量由美國供應商生產的集成電路、軟件等采取出口限制。

同時,西方為了維持其在集成電路產業上的優勢地位,對相關技術封鎖得嚴嚴實實。這使得中國半導體設備制造業同國際先進水平始終保持代差,進而限制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和技術更新。

具體來說,上海微電子早在數年前就掌握了90nm光刻機制造技術(上文已經提到,光刻機是芯片生產必須的輔助設備),但是在光源等光刻機的核心部件方面因為需要進口而被卡住了脖子,以至于無法實現技術更新,長期停滯在90nm水平(近年來光源技術已突破,比如成都光機所的汞燈,以及潛力巨大的固態深紫外光源,40/65nm光刻機也正在研發中)。

因此,中國必須奮起直追:

*20146月,國家斥資1200億元人民幣成立集成電路發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

它不僅解決了的問題,更翻開了產業新的一頁,中國半導體業發展開始持續的加重投資、擴大產能,涉足IDM模式(國際整合元件制造),如存儲器等芯片的制造,并公開宣稱產業的發展要按照國際的規則,尊重知識產權,向市場化、全球化邁進。

*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2020年中國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高的目標,因為這意味著202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占到全世界35%,也就是超過美國位列世界第一。當然,這是指總體產值,就產業結構而言,仍然是美國在高端,中國在中低端和部分高端。

*紫光集團、中國電子、長電科技等公司也相繼組建集成電路國家隊,不斷加大投入,并對全球半導體重要企業進行并購。比如,清華紫光在南京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就投入了300億美元。

*國家設立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科技重大專項(簡稱02專項),在這個專項的支持下,中科院微電子組織了北大、清華、復旦和中科院微系統所等來共同研發2216納米技術代,進行技術突破,形成自主知識產權

目前,這項研發在很多關鍵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已經進入了世界前10,一些專利成果被IBM、格羅方德半導體等巨頭公司引用。

要知道,在專利技術上,只有實現了你中有我,與發達國家的專利攪在一起,互相引用,才能有一定的話語權,對自己產業形成真正保護。

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的決心比之前更大,效果也很明顯。

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4335.5億元,同比增長20.1%,增速驚人。

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銷售額很快就能進入全球20強,這將是歷史性的突破。

7

新一輪圍堵,中國如何突出重圍?

中國半導體業在全球影響力的日益提升,讓西方國家十分恐慌。

有外媒認為,這樣的新一輪大規模攻勢或將動搖以美國為首的,隨后是韓國、日本和臺灣地區主導的世界市場。在鋼鐵、船舶建造、太陽能面板之后,這個亞洲巨頭又打算通過巨額投資的模式再一次擊暈對手。

西方各國開始阻止中國大陸進行海外并購。

據統計,2015年,中國總計提出海外集成電路企業并購金額高達430億美元,但最后實際交易只有52億美元,主因就是監管機構嚴審,其中美國政府擋下的案子最多。

美國政府不僅在美國本土對中國資本嚴防死守,還頻頻阻擾中資收購歐洲企業。

收購歐美企業不成,中國企業開始大量收集人才。

在日本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猶如夕陽西下,很多企業相繼放棄了集成電路業務:爾必達存儲器陷入破產、瑞薩電子大量裁員……

因此,正處在產業上升期的中國就成為日本集成電路人才的上選。

中國企業為韓國集成電路人才開出誘人待遇:年薪是韓國企業的3-10倍,還提供住房和車,并承諾解決子女教育問題等。吸引了大量韓國人才跳槽中國企業。

不僅如此,一個曾擔任過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高管的韓國人,兩年前成立了一家資源外包公司,主要業務就是從韓企挖人才推薦給中國企業。

另外,眾所周知的是,日本、歐洲雖有ARM、富士通、ASML、尼康、東京電子等大廠,但受制于美國的全球產業分工,單一國家產業體系極度不完整;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是美國御用的芯片代工和封測工廠,存在瘸腿問題——在芯片代工、封測方面風生水起,但是在半導體設備和芯片設計方面基本依賴歐美日。

誠然,面臨著西方的技術封鎖和重重圍堵,中國集成電路超越美國、替代進口仍然道阻且長,但是,我們不再是場外的看客,而是作為一名潛力強勁的選手在賽場上奮力前進——

擁有完善工業體系的中國必將擁有齊全集成電路產業鏈,擁有產業自主發展、升級的能力,無需受制于人。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