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學人》周刊4月17日刊登題為《美國已無法維持全球霸權》的文章稱,自特朗普去年1月就任總統以來,其言行不斷在全球引發騷動,其中最極致的或許就要數美朝首腦會談了。盡管看上去是在相互刺激和挑釁的過程中突然出現了戲劇性的軟化,可事實上我們應該這樣想,雙方就對話已經在私下里進行交涉,并且找到了可以妥協的地方。特朗普的行動,無一不是為了推行“美國退出”(Amexit)戰略和贏得今年11月的中期選舉。
文章稱,“美國退出”指的是美國的全球霸權縮小,也就是戰略收縮。這是正確理解特朗普戰略的大前提。之所以聽不到“美國退出”這個詞兒,就是因為被外界知曉美國正在展開戰略收縮一事將會非常難看。在美國國內,這勢必引發好戰的軍工產業鷹派的不滿;對外,則等于暴露了美國的全球霸權已經終結,這會讓美國在所有層面都喪失話語權。因此,特朗普總統才會用“美國優先”主義來制造煙幕彈。
文章稱,早在英國公投脫歐后的2016年7月,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所長肯尼斯·韋恩斯坦就表示:“英國脫歐之外的另一場‘退出’正在悄悄發生,這就是美國正在從歷經70年建立和培養起來的全球領導體制及其聯盟結構中退出。”
本國利益最優先考量
文章稱,美國現在已經不允許稅款外流,必須讓有限的資源留在國內才能繼續活命。所以,作為特朗普總統推動的“美國退出”的一部分,同盟國被要求自己承擔安保開銷。在煽動危機的同時,兜售美國生產的武器彈藥,試圖將美軍從海外基地撤回。收縮戰必須趕在美國尚有余力之時進行。雖然美國的軍事優勢已經岌岌可危,但仍有殘存的力氣炫耀武力,挑釁也仍具有一定的效果。理想的狀態就是戰則不求勝利,不戰則保存實力。
文章稱,從選戰開始,特朗普就一直在說“不會對外國采取政治干預,不謀求顛覆別國政權”,“優先保障美國本土安全”,他的原話是“實力換和平”,指的是盡可能不行使武力。特朗普在去年9月聯合國大會上的演講中說:“我們最看重的是美國的國家利益,所有的主權國家都應當以本國利益為最優先考量,而且他們有這樣的權利。”
中期選舉前拿出“政績”
文章稱,特朗普總統眼下的頭等大事就是贏得11月的中期選舉,增加支持特朗普的議員的數量。為此,他想在夏季到來前取得成果。他讓韓朝南北對話借今年2月的平昌冬奧會之機得以實現,他應該是認為美朝首腦會談的舉行將給自己大大加分。
文章指出,美軍在韓國駐扎約2.6萬人的兵力,每年需要的預算約15億美元。盡管特朗普總統的真實想法是希望撤回駐韓美軍,但“因為沒錢撤離”這個理由實在是丟人。比起從關系錯綜復雜、還必須與俄羅斯保持密切對話的中東收縮,美國從朝鮮半島的收縮相對來說更容易操作。
文章指出,美國收縮有過先例,就是上世紀60年代末,時任總統尼克松果斷決定從深陷泥潭的越南撤軍。特朗普總統目前推動的可以稱為美國收縮2.0版。尼克松總統的美國收縮1.0版停止了美元與黃金的兌換,終結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美國收縮2.0版或許也將導致從現有的以美元為基礎通貨的體制向著美元、歐元、人民幣的三級體制轉變。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