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前,翟天臨曾放出豪言壯語, “等我什么時候穿上博士服拍照的時候,我相信會上熱搜,我再讓所有人看看誰牛”。
一語成讖。
16日下午,北京大學再次發布公告:確認翟天臨存在學術不端行為。
自2月8日以來對招募翟天臨為博士后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在翟天臨進站材料審核、面試和錄用過程中,合作導師、面試小組和光華管理學院存在學術把關不嚴、實質性審核不足的問題。
不知“知網”是什么的翟天臨,從春節霸屏熱搜直至今天,此間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多次回應,翟本人道歉。昨日教育部重磅發聲,“不能只查翟天臨!”
在互聯網熱點迅速變換的今天, 為何翟天臨引起的風波持續延燒?輿論為何對翟天臨不依不饒?
因為其觸碰了社會公眾的底線——教育公平。
它直接關系到千千萬萬寒門子弟和刻苦攻讀學子的前途命運!翟天臨學術不端,傷害的是老百姓對教育公平的殷殷期待。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而教育不公,會讓人們喪失希望,社會喪失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絕不能讓學術尋租或學術腐敗,成為批量制造翟博士們的發動機!
這個擔憂并非多余。這兩天還有另一則關于教育的新聞也上了熱搜: 華南理工大學8名考生考研成績遭篡改。
讀研讀博甚至進博士后站,都是當今社會的精英人才,如果在一些地方已經形成一條利益鏈條,不問水平、降格錄取、代寫論文,必須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教育部“不能只查翟天臨”的表態,釋放的就是這個信號:中國的教育事業,不需要喪失誠信的虛胖,也不要犧牲公平的“注水”。
尤其在今天,教育公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為什么?
總書記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而人才,是偉大復興的基石!
不僅是每一次學術操守的喪失,都意味著有一個合格的人才喪失了受教育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如果人才可以靠造假、剽竊、買賣、權力交換或者金錢交換來產生, 真人才就會失去勃發機會,偽人才就會充斥社會。人們就不再有奮斗的動力,社會就會喪失發展的引擎,錯失民族復興的偉大機遇。
人才是未來最稀缺的資源。 縱觀世界各國發展態勢,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誰就能把握住時代發展的脈搏。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加劇,意味著需要更多的人才。跌宕起伏的中美貿易摩擦,其實是科技、知識與創新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對人才的競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通過教育選才、育才,是用才的前提。沒有教育公平,就沒有培養、選拔人才的基礎。
不放過翟天臨,歸根結底是不想放過中華民族發展的機遇!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習近平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