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4月16日,圓明園遺址公園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文明 不能承受之殤》一文,稱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夠遠離災難,代代傳承。
全文如下:
文明 不能承受之殤
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夠遠離災難,代代傳承。
2019年4月16日,北京時間0點,法國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突發大火,火勢熊熊。
159年前,英法聯軍搶劫并火燒圓明園后,譴責最深的是個法國人,而這個人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維克多·雨果。
雨果說:有一天有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打劫,一個放火……他們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
而現在,因雨果名著而聞名天下的巴黎圣母院也遭受了烈焰之苦。
這場大火讓人不自覺想到中國文化曾經歷的磨難,曾經那場燒了三天三夜的大火,萬園之園留下的灰燼,是中國歷史恥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釘子。
這一刻的中國人,怎能不想起,背負了一百多年圓明園燒毀的心靈創傷,何其艱難、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圓明園,文化不應該這樣毀滅,更不應該人為踐踏。
文物的損毀、消失不僅帶走了文物本身,更帶走了文物所承載的千年文明。
一場文化之殤,帶來世人對于文物保護的警醒與重視,文明是脆弱又堅韌的。
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盡力守護它,盡量延緩它的消逝,傳承它的精神。
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館都是人類文明的寶庫。
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夠遠離災難,代代傳承。
《文明 不能承受之殤》一文發布后,相關話題沖上微博熱搜。
這一發聲也引發網友熱議:大國風范!
對此,@人民日報 發文,
巴黎圣母院失火,塔尖墜落,屋頂損毀,法蘭西失聲痛哭,全世界為之揪心。盡管數字技術已完整保留其基因,但畢竟800年文明結晶受損!圓明園微博發聲,愿文物都能遠離災難,代代傳承。這是化盡千言萬語后的撫慰,也是最刻骨銘心的警醒。這一刻,或許世界更能理解:何為文明,文明何為。
【薦讀】關于巴黎圣母院著火,
這篇還是比較客觀的!
(作者:黔線)
巴黎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下午6:30(北京時間16日凌晨00:30),巴黎圣母院突發大火,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在大火中倒塌,滾滾濃煙籠罩了整個巴黎。
而在網上,這場大火蔓延到了中國。
在微博熱搜榜上前十位,巴黎圣母院的話題占據大部分。
而幾乎在每條帖子下面,評論都是這樣子的:有人評論“天道好輪回”,因為他們聯想到了圓明園;有人反擊這些網民心胸狹窄,搞民族主義,是“礙國者”。兩方勢同水火,爭論不休。
對此,黔線的觀點是:
巴黎圣母院無罪,有罪的是那幫侵略者;藝術無罪,但掠奪毀滅藝術就是人類公敵;愛國無罪,但忘記歷史就是民族罪人。
這場大火對法國人是場災難,對熱愛藝術和文化的全世界人民是場災難。我對網上的一片惋惜深為認可。
但是,作為中國人,他們因巴黎圣母院火災自然聯想到圓明園也屬正常。同樣是世界頂級建筑文物、同樣是世界文明象征、同樣是人類藏品寶庫、同樣在大火中付之一炬。還有一個同樣,就是有的文物同樣在兩個地方珍藏過。
但凡還認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人,無論海內外,都不會忘記1860年的那場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各種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此暴行在整個人類史上罕見,這是一場文明浩劫。就連法國自己的作家、《巴黎圣母院》作者雨果也進行了痛斥: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搶劫,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如果那個故事是真的,今天也就不會有巴黎圣母院這場大火了。
“我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占領巴黎的德軍,當他們不得不撤離的時候,他們在巴黎圣母院埋了很多炸藥,但他們得留一個人來按爆破的按鈕。但那個人,那個士兵,他卻下不了手。他只是呆呆地坐著,驚嘆于這地方的美妙。當盟軍部隊到達的時候,他們發現炸藥還在那里,但按鈕沒人碰過。”
但顯然法國人是幸運的,他們保住了自己的民族瑰寶,因為殘暴的法西斯在最后時刻綻放了人性的光輝。可當年的英法聯軍,比法西斯更殘暴。
是的,那都是150多年前法國侵略者犯下的罪行,我們不應該遷怒于現在的法國政府和人民,不應該遷怒于收藏了無數圓明園珍寶的巴黎圣母院。對網上那些過激的言論我也不贊同。
如果100多年后的法國人做得更好一點,可能網上也不會有那么多“天道輪回”的聲音。比如,他們勇于承認自己祖先犯下的罪行,毫無保留地將當初掠奪的所有珍寶送還中國。比如,他們沒有入侵敘利亞,沒有那場戰火,沒有大馬士革、啊嘞頗等古城里許多歷史古跡斷垣殘壁、許多文物毀于一旦。
這就是被譽為現代文明的法蘭西給人類文明所作出的“示范”?是,我們承認藝術無國界,可毀壞掠奪藝術怎么就有國界了呢,毀壞掠奪藝術怎么總是那些國家呢?所以,有些問題,并不是一句“藝術無國界”就能邁過去的,我們不但要看歷史,還要看現在。
不知那些到巴黎圣母院參觀的中國人,看到那些來自160年前的圓明園的精美藏品時,會有什么感想,是否仍然驚嘆于藝術的偉大、仍然羨慕于圣母院藏品的宏大?
我們銘記歷史,當然不是要生活在仇恨中;
但忘記歷史,絕對意味著背叛。
我們銘記歷史,當然不是強行搞罪責牽連;
但忘記歷史,我們有可能會再蹈歷史覆轍。
只有正視歷史,以史為鏡,永遠記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全體國人團結一致,努力奮斗,把國家建設得更強大,才能拒絕悲劇的重演,才能保我中華家園永世太平。
( 來源:昆侖策網【綜合】,摘編自”人民日報“、”黔線“)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