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新京報搞了一個五四百年青年說的活動,對蔣方舟做了一個專訪,想要把蔣方舟打造成新青年的代表人物。
新京報專訪蔣方舟的文章題目是《蔣方舟:30歲,我才剛上場》,文章比較長,我給大家劃一下重點:
人生的前30年,蔣方舟有著閃閃發光的履歷:7歲寫作,9歲出書,18歲降分上清華,大學畢業擔任《新周刊》副主編,最近兩三年成為《圓桌派》的話題女嘉賓。
2017年,蔣方舟和劉燁、趙麗穎等人一同錄制騰訊的一檔演講類節目,與明星們講解自己奮斗的歷程、分享生活中的段子不同,蔣方舟演講的主題是“女性書寫者”“文學的使命”等更為嚴肅的內容。蔣方舟覺得像在青樓里朗誦莎士比亞。(熊評:這一段,為了捧蔣方舟,故意貶低趙麗穎等人有點太不厚道了。為了顯得蔣方舟和娛樂明星不同,為了顯示蔣方舟有文化,把蔣方舟比喻成莎士比亞,而趙麗穎成了青樓里的人,這不是暗著在罵女明星是妓女嗎?知識分子,罵起人來真是不帶臟字)
蔣方舟在《人民文學》上發表了長篇散文《審判童年》,用幾乎是手術刀一般銳利的筆觸剖析自己。她說自己9歲成名,之后就在家人、鄰居、媒體面前,扮演一個天才作家的樣子,時常在媒體面前語出驚人:“我30歲之前結婚一定會出軌”“一定要70歲以上的男人才能從心智上征服我”。“因為有一個媒體想把你塑造成的形象,你就總要去說出符合別人期待的話。我現在就想,當初我為什么要說這么奇怪的話呀。”她哭笑不得地抓了抓頭發。(熊評:蔣方舟,你不說這么雷人的話,怎么可能炒作成天才作家,怎么可能降分上清華?羅玉鳳和蔣方舟,唯一的不同就是:羅玉鳳沒有一個當作家的媽,所以,羅玉鳳只能靠自己說一些雷人的話炒作,更無法登堂入室,獲得主流媒體的認可)
因為寫作特長,蔣方舟被清華大學降分錄取。在新聞、中文、小語種等專業中,她選擇了新聞,因為那是她想象中“跟社會更貼近的事”。但入學后,身邊的同學讓她有些失望。有的從大一就開始關注房價,每天一起床就看報紙上的房價走勢,計算將來日薪多少、甚至時薪多少才能供得起一套房子。(熊評:新京報的記者也挺壞的,寫這一段,本來想通過蔣方舟的同學太物質太現實,來反襯蔣方舟的清高,反襯蔣方舟的不食人間煙火。但是,新京報記者寫著寫著自己都忘了前面寫的什么,接下來,又寫了蔣方舟2014年,在清華大學附近買了房子)
最后,蔣方舟回答了關于新青年的標準,新京報:你心中“新青年”的標準是什么?
蔣方舟:始終對外界保持好奇,對于未來是一個開放的心態,勇于嘗試各種失敗和錯誤。
為什么我不喜歡蔣方舟?因為蔣方舟的三觀實在是歪的有點厲害?。?!比如蔣方舟發的關于軍人的黃段子:在部隊,嫂子千里迢迢來看排長,排長派小士兵去接嫂子。路上,年輕的小士兵就把嫂子撲倒在草叢里……久而久之,嫂子很愛來看排長,小士兵也很愛去接嫂子。草叢里的事,排長知道么?知道,他故意安排的。他知道,以后在戰場上,心中有愧的小士兵是會替自己擋槍子兒的。
再比如,蔣方舟認為學習雷鋒是黔驢技窮之舉,認為臺灣反服貿是反服裝貿易,并且罵大陸的愛國青年是人血饅頭染成的小粉紅。要知道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那可都是愛國青年,一個罵愛國青年是小粉紅的蔣方舟,何德何能可以代表新青年?
所以說,我心目中的新青年,肯定不是蔣方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