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國民黨正處在一個至關重要的歷史轉折點,面臨著自身是團結還是分裂,是發展還是消亡的關鍵時刻。這一切的起因蓋源于國民黨近期開始亮明了其拋棄“九二共識”,堅持去中、獨臺和媚美的立場。繼本月6日在所謂“立法會”上,國民黨提出了“助臺抗中和臺美復交”的兩項議案后,10日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在臉書又拋出黨名“去中國”的討論;19日,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又推出了所謂的"兩岸新論述",拋出了所謂"四大支柱",包括:堅持“中華民國主權”、保障自由民主人權、維護臺灣安全優先以及創造雙贏共享繁榮,以此建構和平穩定的臺海新關系。江啟臣說:藍營路線就是恪守臺灣地區現行所謂“憲法”為原則,堅持自由、民主、人權價值,基于此理念下,“親美和中”,主張兩岸和平發展,就是藍營的政治路線。上述行為可見,當今中國國民黨的取向,已經完全偏離了正軌,不僅與目前臺海兩岸關系的局勢不符,也嚴重違反了中國國民黨的現行黨綱,背叛了孫中山的革命理想和國民黨創黨的初心,更是在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分裂國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一倒行逆施必將遭到國民黨內有識之士的強烈反對,也必將遭到臺灣島內向往祖國統一的愛國人士的鄙視和拋棄,也勢必倒逼中共加快解決臺灣問題的進程。
一、 國民黨正在上演一出再一次背叛孫中山革命理想的鬧劇
孫中山先生作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一生致力于振興中華,實現“三民主義”的革命理想,但是其革命的道路異常艱難曲折,可謂命運多舛。他不僅面臨反動封建勢力的極力打壓,而且屢屢遭到其黨內同仁的掣肘和背叛。從1894年孫中山成立興中會開始,歷經同盟會、中華革命黨多次改組更名,到1919年10月才正式命名為中國國民黨。1922年,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孫中山決定“以俄為師”,改組國民黨,開始找到實現其革命理想的正確道路。1924年1月,他主持召開了有共產黨人參加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張,承認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經過改組的國民黨,從一個單純的資產階級政黨,轉變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統一戰線組織,成為當時革命政權和革命戰爭的核心骨干力量。在“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的旗幟下,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共同發起了“打倒軍閥,統一全國”的北伐戰爭。就在北伐軍節節勝利,國民革命運動蓬勃開展的時候,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公開叛變革命,背離了“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國共合作破裂,使得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歸于失敗,國民黨演變為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政黨,這是自1919年10月中國國民黨組建以來對孫中山倡導的革命事業的第一次無恥背叛。這次背叛體現的是階級的背叛,使國民黨的階級屬性發生了重大變化,演變為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政黨,這也使得以宋慶齡為代表的國民黨左派繼續秉承孫中山的理想而與蔣介石和汪精衛分道揚鑣。國民黨的第二次背叛是抗戰時期汪精衛的叛國投降。1938年8月,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際,汪精衛等人離開重慶,逃往越南 對日投降。1940年3月,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扶植下成立了與蔣介石重慶國民政府并存的汪精衛偽南京國民政府。據《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三節披露:當時蔣介石陣營“叛逃的將軍1941年有12個,1942年有15個,1943年是高峰的一年,有42人叛逃。50多萬軍隊跟隨這些叛逃的將軍離去,而日本人則利用這些偽軍去保衛其占領的地區,以對抗共產黨游擊隊”,當時出現了“降兵如潮,降將如毛”的丑惡局面。這次背叛體現的是國民黨中的一些人對中華民族的無恥背叛,當然更是他們對孫中山“三民主義”事業的赤裸裸的背叛。今天,國民黨的接力棒傳到了江啟臣的手里,作為一個百年老黨,這些年來的表現,日顯頹勢,履失政權,為世人詬病之處良多。江啟臣作為一個中生代人物,此次擔綱,曾被人寄予厚望。但從其上任后的表現看,文章開頭提到的三件事充分表明,國民黨已經開始步入歧途,與世界發展大勢相左,與時代發展潮流相逆,與中華民族的奮斗方向相悖,不論是格局、站位、眼界、目標、途徑等都完全不在狀態,而是一種荒腔走板的表現。其業已提出的主張,雖然有的還沒有完全落地,但就其表現出來的性質和發展趨勢看,就是一出十分荒誕且無聊加無恥的鬧劇,完全是分裂國家、叛國投敵行為!看來他們正在繼承蔣汪的衣缽,走的是一條自絕于時代、自絕于民族、更是背叛孫中山的革命精神與理想的死路,其卑劣的程度絲毫不遜于蔣介石和汪精衛。就是這樣一伙人,居然還厚顏無恥地站在孫中山的畫像面前,難道內心里就沒有一點愧疚和忐忑嗎?
二、 中國國民黨何以墮落到如此地步?
中國國民黨如果追根溯源可以算作是一個百年老黨,回顧其百年歷史,總體看確實是敗績累累、劣跡斑斑,并沒有多少可供圈點之處,僅有的辛亥革命榮光和北伐戰爭勝利的遺產,也早已被其后代兒孫消費殆盡。因此,從政黨興衰的歷史規律看,中國國民黨走到今天這步田地既是其咎由自取,也是歷史周期律作用的結果。首先,這是由國民黨的資產階級本性決定的。中國國民黨是一個以民族資產階級為主體的資產階級政黨。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具有明顯的兩面性:一方面,因受帝國主義壓迫和封建主義束縛,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因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經濟政治力量弱小,因此反帝反封建不徹底,具有明顯的妥協性。與此同時,1928年以后,以蔣介石、汪精衛為代表的國民黨上層本身就是中國的反動勢力,即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或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一部分,這樣的特性就決定了,國民黨在革命初期是能夠一定程度的參加革命的,但當革命高潮即將到來,開始侵犯到他們的利益的時候,他們又轉而脫離或背叛革命。這是國民黨在各個歷史階段的革命進程中屢遭挫折的最主要內因。其次,提不出一個切合實際、科學而徹底的革命綱領。受其階級的局限,他們的革命綱領不能夠完全符合中國的實際,既使一定程度上具有指導革命的作用,在實踐中也不能貫徹到底,如其“三民主義”的綱領,甚至在共產黨的幫助下重新解釋的“新三民主義”,在革命高潮到來后,也遭到背棄就是如此。綱領就是旗幟,旗幟倒了,隊伍當然就散了,革命就失敗了。直到今天,檢討一下各歷史階段國民黨的失敗,都能從這里找到原因。再次,國民黨本身是一個松散的聯盟,缺乏應有組織性和戰斗性。組織松散,缺乏戰斗性是資產階級政黨的通病,國民黨當然不例外。但是他們對內的戰斗性并不弱,精于內斗,善于內斗是他們的突出特點,正像有人說的,“國民黨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國民黨與生俱來的就是一個內部派系紛爭的政治團體,甚至斗得你死我活,直斗得領導人下野、斗得黨組織分崩離析,這一弊端延續至今。對外斗爭則是屢戰屢敗,抗戰時期的正面戰場被日寇打得兵敗如山倒,一潰千里;與中共斗爭更是敗績連連,直到丟掉大陸,蝸居海島。可見,國民黨從骨子里就不是一個堪當大任,救國救民的政黨。最后,國民黨的黨員干部普遍缺乏正確的理論武裝和嚴格的紀律作風建設。客觀地說,在國民黨內,不乏精英才俊,但是由于缺少正確的理論武裝,沒有明確而堅定的理想信念,戰爭年代不知道為誰扛槍、為誰打仗;和平時期不知道為誰服務、為啥奮斗,導致精神萎靡,紀律作風松弛。上層提不出方向性的指導,中層缺乏擔當盡責意識,基層應付差事。如此狀態的政黨怎能打勝仗呢?總之,說到底中國國民黨生長于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夾縫之中,先天不足,后天缺少滋養,必然難成棟梁,再加上資產階級的基因,促使其長成了今天這般怪模樣。
三、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革命理想的實現者
孫中山不僅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而且是致力于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的先驅。毛澤東主席肯定了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和發展新三民主義的豐功偉績,贊譽他為“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指出,“現代中國人,除了一小撮反動分子外,都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上述引語均出自毛澤東《紀念孫中山先生》一文,刊載于《人民日報》1981年10月08日)中國共產黨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很好地繼承了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實現了他的革命理想。
第一,中國共產黨不僅繼承了孫中山的革命事業,而且超額實現了他的革命理想。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蔣介石背叛了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建立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封建專制政權。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中國共產黨人并沒有屈服,“他們從地上爬起來,揩干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體又繼續戰斗了”。經過與國民黨的十年苦戰、對日的八年抗戰以及三年的解放戰爭,不僅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而且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出色的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當家作主成了國家的主人,孫中山倡導的“三民主義”事業由共產黨人繼承下來并出色的完成了。我們僅用不到三年的時間便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這期間還組織志愿軍奔赴朝鮮打敗了世界上的頭號帝國主義國家,樹立起了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大國形象,中華民族從此在世界上挺直了腰桿。這些功績足以告慰九泉之下的孫中山先生。在國家建設上,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我們就建成了基本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一掃“一窮二白”的積貧積弱面貌。到目前,我們已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興強國。對照孫中山提出的《建國方略》,今天我們可以驕傲的告慰他,我們都超額、高標準地完成了。回首振興中華的百年歷程,起于孫中山,繼承、發展、完成于中國共產黨。在此請問在臺灣的中國國民黨諸位,貴黨對振興中華能向你們的國父孫中山交上一份怎樣的答卷呢?第二,中國國民黨正在失去參與民族復興的歷史機遇。當前,中國共產黨正在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事業,這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臺灣同胞不該缺席,也不能缺席。關于解決臺灣問題,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盡了最大的努力,表現出了最大的誠意,展現了最大的耐心和克制,希望國民黨能夠相向而行,給予積極而務實的回應。從“九二共識”形成到現在,近三十年了,兩岸關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臺灣地區和廣大同胞因此受益頗多,國民黨也因此享受到了諸多的紅利。中國共產黨當然樂見兩岸民眾的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往來。但是,我們也十分清楚國民黨領導人一直以來的立場是可以承認“一個中國”,但不愿意再往前走一步,還在死抱著割據政權不想放手,而一直在與中共虛與委蛇的周旋。當今的臺海局勢異常嚴峻復雜,國民黨已經失去了與中共再虛與委蛇周旋的條件了,企圖保留所謂“中華民國”,繼續割據政權的存在是不現實的,妄圖挾洋自重分裂國家的圖謀注定是條死路,絕無可能實現。因此,決定國民黨未來生存發展的窗口期時間已經不多了,但愿不要錯過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這也可能是你們托孫中山的福僅有的最后時刻了。第三,中國國民黨想走出頹勢,實現振興的唯一出路是幡然醒悟,順應時代潮流,與中共一道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中國國民黨內部從來就不是鐵板一塊,而是魚龍混雜,各懷心腹事。既有少數堅持反動立場的極右頑固派,也有多數處于觀望和搖擺狀態的中間派,還有一些堅持進步的“左”派人士。隨著形勢的發展,必然使各派力量加速分化。當今時代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是體現這一變局的重要因素,這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時代發展潮流。任何政黨和組織的理想和目標都要在這一潮流中得到檢驗,經受選擇,正如孫中山說過的:“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因此,希望中國國民黨內的有識之士能夠登高望遠,順應時代潮流,秉持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帶領黨內同志與中國共產黨一道勇敢地投入到實現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去,與中國共產黨及其他民主黨派一起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共同開創國家與民族的新時代。(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老蔣真話”)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