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過度張揚個人權利的西方“自由”觀念,是隨著西方的堅船利炮“西學東漸”的。這一“精神文明”和其“制度文明”和“物質文明”一起,對發展中國家形成碾壓之勢,一度成為其物質優勢、制度優勢和精神優勢的集中體現。這種過度張揚個人權利的“自由”觀,曾被視為一種真理般的存在,人們對其頂禮膜拜。西方人的那首詩廣為傳播:“若為自由故”,生命和愛情“二者皆可拋”。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擊碎了這一貌似真理般的“自由”膜拜。去年初疫情開始肆虐時,法國一位頗有名氣的哲學家聲稱“我不會為了健康而犧牲我的自由。”不知他是否真的就一如既往地不戴口罩滿街亂逛,如果躲在家里這樣說話,那就虛偽了。一些美國人倒是真的拿著槍上街抗議,捍衛他們不戴口罩的“自由”。后果大家都看到了,現在歐美疫情趨于失控,早就逾千萬人感染,數十萬人死于非命。在疫情面前,歐美一些人的虛偽和自私充分地表現出來,展演了一出出反智的鬧劇,讓人們看了一個又一個新型的愚昧笑話,西方“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弊端,亦由此更多地露出了馬腳。
過度張揚個人權利的“自由”觀認為:“幸福都是由個體體驗到的,有了一個又一個個體的幸福,才會有群體的幸福,由此個人的權利或自由至上。”聽起來似乎有道理,然而這樣的說法忽略了一個前提:人要活著才能行使權利和自由,才能體驗幸福。而人要活著,就得依靠集體。正是依靠集體協作的智慧,人類才得以延續發展至今,否則在毒蛇猛獸面前,人類不堪一擊。也就是說,在生存實踐中,人類集體和個體的關系,集體性是第一位的,個體性是第二位的,要依靠和維護集體,個體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脫離或損害了集體,個體的生存也就沒有保障,遑論權利和自由?正是由于人類的集體協作讓人類擺脫了生存之虞,一些人才“吃飽了撐的”,忽略這一前提進而過度推崇個人的權利和自由。歐美的疫情泛濫已經證明:只顧自己的權利和自由而無視他人及集體的權利和自由,最終害人也害己。正是“新冠”疫情的沖擊,讓一度被西方“自由”觀遮蔽乃至顛倒了的個體和集體的關系,又簡單明了地如實顯現出來。
相比歐美而言,中國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是不爭的事實。這有賴于黨中央果斷有力的決策部署,有賴于我們的制度優勢,有賴于幾十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高速發展的物質基礎,中華文化以及成長于其中的人的因素,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這是精辟的概括:“中國人歷來抱有家國情懷,崇尚天下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和衷共濟、風雨同舟,倡導守望相助、尊老愛幼,講求自由和自律統一,權利和責任統一。在這次抗疫斗爭中,14億中國人民顯示出高度的責任意識、自律觀念、奉獻精神、友愛情懷,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我們的制度優勢、文化優勢和人的優勢,令人信服地顯現出來。
曾幾何時,過度張揚個人權利的西方“自由”觀頗有市場,面對中國的高速發展,有人酸溜溜地說“不在乎大國崛起,我只要小民尊嚴”,也曾迷惑了不少人。對西方文明盲從膜拜的態度,使得一些人熱衷于批判“丑陋的中國人”而自以為高貴。通過抗疫的奮斗和比較,人們對西方制度和文明的利弊有了清醒的認識,不再盲目崇拜。對自身的品德和能力,也有了新的認識。讓西方“自由”觀念和西方“文明”走下神壇,是中國人民新的思想解放。如人們所言:“沒有大國崛起,哪來小民尊嚴?”通過抗疫斗爭,中國人民更加堅定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更加堅定了自身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創造美好新生活的自信。
作者:高波 新疆大學文學院教授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