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巴金曾赴朝鮮采訪,聽取了團長和同志們的介紹,根據趙先友和眾多抗美援朝英雄事跡,構思了小說《團圓》,后改編成電影片《英雄兒女》。”
“為宣傳英雄事跡,決定在194師582團營區辦公樓前立一個‘王成式的戰斗英雄趙先友’的英雄塑像,并請我國老作家巴金同志題字。近90高齡的巴老身體不好,正在醫院治療。見到張振川將軍(抗美援朝時趙先友所在團的團長,曾向巴金介紹趙先友的事跡)的信后,他欣然題筆寫下:‘王成式的戰斗英雄——特等功臣趙先友 巴金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巴老想的很細,他寫了一份橫的,又寫了一份豎的,供塑像時選用。”
“……在朝鮮,巴金先后寫下了《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英雄的故事》、《會見彭司令員》等文章。他在不斷地積累著創作素材,為將來能寫好戰爭題材小說打下堅實的基礎。……給巴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在志愿軍某團六連所在的部隊生活的兩個多月…趙先友用步話機向團長報告:敵人已沖上我軍陣地,要求炮兵直接向自己陣地射擊!…戰后,巴金到六連所在團采訪,團長張振川向巴金詳細介紹了戰斗經過和趙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跡,巴金聽后非常感動……1961年,巴金經過了七八年的沉淀,終于寫出了不朽名著《團圓》。在這部只有兩萬多字的小說《團圓》中,巴金采取第一人稱的寫法,用‘我’的耳聞目睹,向讀者娓娓地敘述著發生在朝鮮戰場上的故事。”
“戰斗勝利后,巴金到六連所在團采訪,團長張振川向巴金詳細介紹了戰斗經過和趙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跡,巴金聽后非常感動。”
“開始寫這個劇本時,每天以2000字的速度進行著,但寫到王成如何犧牲時卻卡住了。一天,他突然想起了在朝鮮戰場上保留過兩個厚厚的《志愿軍一日》通訊集。這可不是普通書,而是前線戰士親手記錄的真人真事,其中步話機員于樹昌的壯舉,深深地感動了我。”
巴金筆下的王成,是受趙先友事跡的影響;改編成電影時,編劇和導演進行了再創作。至此,作為電影藝術形象王成的事跡,先后來自于趙先友、楊根思和于樹昌。也就是說,這三人電影《英雄兒女》中原型。按照文學藝術語解釋:原型是特指文學藝術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據的現實生活中的人。
到了2000年以后,隨著歷史虛無主義的泛濫和中美在經濟合作上的發展,社會上出現了一股否定抗美援朝的思潮。
于是,有人推出了一個新的王成的原型,一個活著的王成:蔣慶泉。他不同于前面三位王成的原型——最終都壯烈犧牲,蔣慶泉是被美軍俘虜的。
“我對農民蔣慶泉說,我想知道你所經歷的戰爭。他回答:戰爭就是一場演義。”
“我和洪爐老師良久無語。”
“蔣慶泉喜歡看書,學知識,他家有一個小小的書柜,里面最顯眼的是四大野戰軍戰史。洪爐老師送給他自己寫的抗美援朝書籍和一本23軍戰史,他愛不釋手,當場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他很想知道自己四年的從軍生涯,從國內到國外,到底打了兩場什么樣的戰爭。”
“不過,當洪爐老師跟他講,根據最近公布的資料,朝鮮戰爭是北方打了第一槍。他第一次沉默了。也許是這種心態使他能夠相對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命運。但是,正如我在文中所說,他內心的戰爭從未停止。”
“我給自己編了一個假名,叫蔣東閣,我承認了自己是通訊兵,但是敵人問我都給首長傳過什么信,我啥也沒說。”
“這里的醫生對病人照顧得都很好,他們每天上午10點至11點之間都會來給我們換藥。這里的伙食也很不錯,一日兩餐,早餐是一杯牛奶、兩片面包,晚餐是西餐。他們在一個方形的鋼盤里放了四樣菜,有蔬菜、魷魚、火腿腸、鹵肉、雞蛋、牛肉罐頭之類,每日輪換,有時候還有雪糕和果汁。”
“有一天,醫生又準時來給我換藥,還為我打了一針,然后為另外一位難友處理傷口。我趴在床上,歪脖盯著醫生,看他如何處置那位斷腸難友的傷口。”
“那位醫生小心翼翼地用鑷子揭開難友肚皮上的紗布。我看見難友裸露的腸子在冒泡,噴出來的東西是黃色的糞湯。這時候,病房內許多難友都用手捂住了自己鼻子,然后把頭扭過去,我也忍不住,憋了一憋氣。那位醫生和護士卻沒有扭頭,也沒有捂鼻子,看不出有絲毫厭惡的反應。醫生用鑷子夾住一塊棉花,一遍一遍擦拭,直到清理干凈后才離開。”
“我現在還記得那個大夫的模樣,謝謝,美國人有惡人,但是同樣也有好人。”
“我們在朝鮮被俘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總數有2.1萬多人,最后回到大陸的只有6064人,其余戰俘全部去了臺灣。我們回歸大陸的這6000多人其實都挺悲慘,700人被開除軍籍,4600余人只承認被俘以前軍籍。在2900多名共產黨員當中,絕大多數被開除了黨籍,保留黨籍的只有120余人,但也分別給予了黨內警告和留黨察看等處分。”
“在昌圖改造完畢,我被責令復員。于是我回家了,回到錦州大嶺村,在那里耕田種地,勞作了大半輩子。”
“他曾經和幾個志愿軍老兵去過一次美國首都華盛頓,發現在城市的中軸線上,林肯紀念碑的西側立著韓戰的紀念碑,東側則是越戰的紀念碑,紀念碑上面刻有所有戰死士兵的名字。這讓他感動不已,‘對于失敗的紀念,是對戰士生命價值的尊重’”。
1、朝鮮北方打響了第一槍,因此抗美援朝……;
2、美國軍人優待俘虜的人道主義;
3、美國政府對被俘美軍的尊重。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淮左徐郎”)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