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當然允許虛構,但虛構總是有目的的虛構。”
01
看了《1921》,感覺很失望。 正像去年我在聽到這部電影立項消息時所擔心的那樣【點擊閱讀】,《1921》被拍成了明星的假面舞會,成了形式大于內容的“嘉年華”,幾乎所有真正重要的人物都如蜻蜓點水般一晃而過,也許你能記住幾個明星的名字,但卻記不住100年前那些在上海一幢石庫門小樓里創造了歷史的人。
倪妮飾演的王會悟,幾乎成了《1921》的第一主角,這令人驚訝,而最早提出“組織共產黨”,并在和毛澤東的通信中建議“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蔡和森,卻只有一個模糊的鏡頭,觀眾幾乎看不清他的模樣。
毫無疑問,王會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她為黨的一大順利召開做了大量服務保障性的工作,以她的事跡專門拍一部電影都是可以的,但問題在于,這部電影不叫《王會悟》,而叫《1921》,王會悟在這部電影中是“故事的講述者”,觀眾要通過她的眼睛看一大,看革命先驅們如何創造建黨偉業,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導演黃建新卻把王會悟處理成了主角,變成了“王會悟在1921”,這就喧賓奪主了,整部影片失去了重心,也是對觀眾不尊重。
02
對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上海租界,主創人員完全是用一種欣賞、迷戀的眼光來表現的,沒有把它視為罪惡和苦難的淵藪,“十里洋場”顯得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幾乎是一個當代“小資”所能夠夢想的烏托邦一樣的所在。
黃建新的鏡頭,有時簡直是炫耀性的。比如,安排法租界的偵探和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尼克爾斯基用兩部老爺車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玩了一場高水平的追車游戲,而這一橋段和影片的主題沒有什么關系。
在表現舊上海方面,《1921》甚至還不如李安的《色戒》——《色戒》中還有收尸隊在清晨的上海街頭清理“路倒”的鏡頭,揭示了“魔都”殘酷的一面,但《1921》中,舊上海卻是一個富足的歐美城市模樣,鏡頭當中沒有出現窮人,就連罷工工人也穿得整潔、時尚。
正如《懸崖之上》變成了“滿洲國”的宣傳片一樣【點擊閱讀】,《1921》也變成了“十里洋場”的旅游宣傳片。只是作為觀眾,我不禁感到疑惑:如果半殖民地的中國一切竟然都如此美好,那么,那些在石庫門小樓里籌劃革命的人,他們的思想、行為的正當性又在哪里呢?
《1921》本來應該是一部為革命辯護的電影,事實上卻成了為革命要砸爛的舊世界辯護的電影,這不是很奇怪嗎?
03
《1921》中的有些細節,很難說不是刻意的。
比如,共產國際代表馬林,銜列寧之命來到中國,另一位受共產國際遠東局書記處派遣的代表尼克爾斯基在上海碼頭上迎接他,但令人費解的是,尼克爾斯基居然以妓院“拉皮條的”身份出現,喊著“沙皇皇室靚女”在人群中招攬生意。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之后,一些反對蘇維埃政權的“白俄”逃離了俄羅斯,其中有數千人逃到上海,很多淪為社會底層,靠賣淫、販毒、充當打手為生,這是事實。
但是,租界存在白俄妓女這一事實,并不等于導演就必須指定共產國際代表化裝成“拉皮條的”這一極易令人產生不好聯想的身份,給他們安排別的身份完全不影響劇情,這簡直相當于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的鼻子上抹了一道白粉,而他們都是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做出過貢獻的人物。
但是,如果考慮到馬林、尼克爾斯基在中國的工作主要是協調各方力量,促成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此后又居間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我們就不能不說,“拉皮條的”這一身份暗示,的確大有深意。
再比如,馬林在上海的全部活動,似乎就是要賬目,送錢,給人的印象是,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收買和操控。
實際情況遠非如此。
馬林向成立中的中國共產黨傳授了很多馬列主義的建黨理論和革命經驗,據參加過“一大”的包惠僧回憶:“他對馬克思、列寧的學說有精深的素養,他聲若洪鐘,口若懸河,有縱橫捭闔的辯才,……我們在他的詞鋒下開了眼界。”
在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中,共產國際的確有操控、干擾的一面,但也有幫助、指導的一面,而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第一次國共合作這段時間,幫助、指導的一面無疑是主要的,否認這一點,就不符合歷史唯物論。
關于何叔衡的一段細節也很值得玩味。
當一大代表陸續到齊,聚集在博文女校等待開會期間,幾個年輕代表詢問較為年長的何叔衡為什么參加革命,而何叔衡則講述了一個朋友考中進士,但在殿試時跪在慈禧太后面前不準抬頭的故事,竟激動落淚,最后的結論是“讓讀書人抬起頭”。
這是影片中的何叔衡講給年輕代表聽的,庶幾也可以說是講給今天觀眾聽的吧?這可以算是對革命“初心”的一種解釋嗎?革命,難道不是為了“解放全人類”而僅僅是為了“讓讀書人抬起頭”嗎?
04
《1921》中,最令人感到不舒服的細節,還是對毛澤東的表現。
在影片中,毛澤東第一次亮相,是1920年在上海,他旅館的院子里,夾在一群洗衣女中洗衣服,旅館老板娘,一師奶模樣的婦人找到他,“小毛,北京來的教授陳獨秀要見你。”
“小毛”,這是一個貌似親切實則古怪的稱呼,在迄今為止所有關于毛澤東的回憶資料中,沒有看到曾有人這樣稱呼他的記載。
毛主席,名澤東,字潤之。從他步入社會,開始到湖南一師求學直至他以“毛委員”、“毛主席”之名為世人熟知之前,長輩或老師,也許會直呼其名,平輩同學則稱他“潤之”,陌生人則稱他為“毛先生”。
在姓氏之前加“小”字,如小王、小李、小趙等,不是晚清、民國的舊稱呼,而是毛主席領導的中國革命興起后,革命隊伍里流行的新稱呼。比之“同志”,“小X”少了些許嚴肅,多了些許親切,通常是首長對通訊員,老戰士對新戰士、工廠里的師傅對徒弟的稱呼。
1920年,毛澤東因為領導湖南“驅張運動”,早就是聲名遠播的學生領袖和社會活動家,他的大名對許多人來說已經如雷貫耳,就連湖南督軍譚延闿、擔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和教育總長的章士釗都對他禮敬有加,以“毛先生”相稱。
以旅館老板娘的身份和年齡,在毛澤東面前,毫無心理優勢可言,恭恭敬敬地稱一聲“毛先生”是適當的,怎么可能大刺刺地稱他為“小毛”呢?
電影當然允許虛構,但虛構總是有目的的虛構。
老板娘稱毛澤東為“小毛”,從影片所傳遞的暗示來看,則是把毛澤東置于一種被輕視、不重要、呼來喚去的地位。
事實上,就彼時的情景而言,以毛澤東在湖南和全國的影響力,“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如果沒有毛澤東的參與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1920年,應該是陳獨秀急于見到毛澤東,而不是毛澤東飛也似的跑去見陳獨秀。
05
《1921》一開始,就是李晨飾演的李大釗到監獄探視陳坤飾演的陳獨秀,兩人隔著鐵窗,相約要做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
遺憾的是,影片并沒有能雄辯地向觀眾展示為什么這件事會是“開天辟地”。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一個重要的、決定性的因素,是毛澤東的參與和領導。
正是因為毛澤東在1949年10月1日登上了天安門城樓,1921年發生的事件才具有了“開天辟地”的分量。
所以,《1921》濃墨重彩表現的人物,應該是毛澤東,而不是王會悟。
由于在中國近、現代歷史頂天立地的巨人毛澤東,成了影片中無足輕重的“小毛”,那么這部電影是一種什么成色,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獨立評論員郭松民”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