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解放軍給了農奴的孩子娜喜一顆糖,讓她甜了一輩子!”
01
娜喜,藏族,四川巴塘人,1936年出生。
娜喜13歲便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軍157團第二野戰軍,1951年3月離開巴塘參加進軍西藏。1952年在藏軍干校學習,學成后調文工團工作。1957年到中央民族學院學習,畢業后一直以藏族干部的身份在西藏統戰、宗教部門工作,直到退休。
娜喜回憶起早年的往事時,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我記得,當時解放軍就借駐在孤兒院旁邊的小學里。我們常常會偷偷跑到解放軍駐地“偷窺”。那群哥哥姐姐們也發現了我們,然后跑過來笑著跟我們這些臟兮兮的孩子打招呼。
由于當時我們聽不懂漢語,與解放軍哥哥姐姐們的交流完全靠手勢,但我從他們的臉上感受到了溫暖和親切。他們不像那些官家、貴族家的人一般刻薄冷酷。一次,一個姐姐笑著遞給我一顆彩紙包著的東西,示意我剝開放進嘴里。當我把它剝開放進嘴里的那一刻,那甜蜜的味道一下子刺激到了我的味蕾。后來我知道這是糖果,那個甜味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我記住了,那顆讓我甜了一輩子的糖果,是解放軍給的。”
娜喜的故事是感人的,也是真實可信的。
第一,這是娜喜有生以來第一次吃到糖果,這時她已經是13歲的小姑娘了,這種“甜蜜的沖擊”是巨大的。
在舊西藏(也包括靠近西藏的四川藏區等)野蠻的農奴制下,農奴的孩子是沒有資格吃糖的,曾經有翻身農奴回憶,她的弟弟因為偷吃廟里的貢品,竟直接被砍去了一只手;
第二,這顆甜蜜的糖果,是娜喜改變一生命運的起點。不久之后她就參了軍(事實上等于被解放軍這個溫暖的革命大家庭收養了),過上了有尊嚴的人的生活,再也不用像祖祖輩輩那樣給農奴主當“會說話的牲口”了;
第三,最重要的,是對實行農奴制的藏區社會來說,解放軍代表了一種嶄新的、先進的文明。當時,藏族人民還不能用清晰準確的政治語言把自己對解放軍的感情表述出來,他們按照自己的習慣將解放軍稱為“菩薩兵”!
菩薩也比不了解放軍。
菩薩并沒有解放農奴,但以解放大軍進藏為起點,西藏跨越了整整兩個時代,從黑暗的農奴制跨入了社會主義,農奴翻身做了主人!
娜喜吃的這顆糖,不同尋常,意義巨大,令她一生沒齒難忘。
02
但令我沒有想到的是,3月10日下午,作家閻連科,在他接受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的儀式上,也講了一個類似的故事。
關于閻連科的這次獲獎,我有專門的評論【點擊閱讀】,這里不展開,單說關于糖的故事。
閻連科說:
“在那個村落里,有位母親七十多年來,無論是在電視上或是村人的談論里,當大家看到或談到中國與日本的仇殺歷史時,那位母親總會記起1945年,日本軍隊從中國敗退時,一位穿著破爛、身上掛彩的日本士兵,拄著拐杖從口袋里摸出一顆小糖給了她。這位母親說,這是她人生第一次吃到的糖,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種叫糖的東西,竟然那么甜。所以她終生記住了糖的味道和那張流血的日本士兵的臉,終生都渴望還給那個日本士兵一些什么去。”
閻連科講的故事和娜喜的故事,是不是很相似?
娜喜老人是2020年9月去世的,她生前多次對人回憶過這個故事。
我無意指責閻連科剽竊,姑且說,這是一種文學,一種創作,抑或是一種虛構吧。
但毫無疑問,他把解放軍、“菩薩兵”的善舉和溫暖,移植到了一個“日本士兵”身上。 這個“日本士兵”,“ 穿著破爛、身上掛彩”,處于敗退途中,臉上流著血,拄著拐杖,但即便如此,還是不忘給路邊的中國小姑娘一顆糖,這顆糖,“竟然那么甜”,也讓她甜了一輩子! 是不是很感人?
閻連科移植娜喜的故事,想說明什么呢?感恩日本的侵略?日軍給中國帶來了先進文明?一顆糖就能讓中國人忘掉“日本士兵”在中國奸淫擄掠、殺人放火的惡行?
也許只有閻連科自己才知道!閻連科的讀者、學生也應該好好問問他。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