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耶倫】
【提 要】美國財政部長公開表示,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增加征收處罰性關稅是錯誤的。可是,美國民主黨政府能從善如流,改變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嗎?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財政部長對美國民主黨政府仍在審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表示質疑,認為該協議沒有解決兩國最迫切的爭端。
這是美國民主黨政府上任以來,對2020年1月15日中美簽署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進行長達7個月審查之后,美國財政部長公開表明自己的態度。這一方面說明美國民主黨政府對如何處理中美貿易爭端,仍然沒有制定規劃;另一方面也說明,美國民主黨執政團隊內部在如何對待中國問題上可能出現了分歧。
美國共和黨總統特朗普在任期間,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爭,試圖迫使中國徹底屈服。可是,經過一次又一次談判磋商之后,美國不得不與中國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中國部分學者認為,該協議不具有平衡性,中國作出了實質性的讓步,向美國開放金融市場,允許美國金融企業在中國金融市場設立獨資機構,中國作出單方面承諾。不過,只要對協議文本進行分析,人們就發現,其中重要一點,就是體現對等原則。凡是中國作出承諾,美國方面都承諾采取同樣措施。這就意味著中國可以在美國單獨設立金融機構。
當然,由于中國金融機構龐大,但缺乏國際競爭的經驗,因此,在美國金融市場,中國金融企業仍然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
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之后,美國政府并沒有貫徹落實。這是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根本沒有戰略規劃,他主要精力用在與美國民主黨作斗爭,爭取連任上。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增加征收懲罰性關稅,只不過是美國國內政治斗爭的需要。
這位美國總統絲毫沒有考慮征收懲罰性關稅帶來的嚴重后果。果不其然,美國研究機構進行測算之后發現,美國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增加征收懲罰性關稅,大部分損失由美國進口商和美國消費者承擔。這就意味著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爭,最終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
難怪美國民主黨政府財政部長公開表示,“我個人觀點是,對中國征收關稅的方式,并沒有考慮到底哪里存在問題,以及美國的利益是什么”。“關稅就是對消費者征稅。在我看來,某些情況下,我們的所作所為,傷害了美國消費者。上屆政府談判達成的協議,在許多方面,并沒有真正解決我們與中國的根本問題”。
但現在的問題是,如果美國民主黨政府撤銷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在美國國內將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
首先,美國國內朝野已經形成共識,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戰略對手,美國必須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遏制中國發展。如果美國民主黨政府取消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增加征收的懲罰性關稅,在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中,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將會開足馬力,肆意攻擊民主黨候選人。這對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極為不利。
其次,美國民主黨政府把中國視為戰略對手,對中國虛張聲勢、聯合抵制、軍事挑釁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美國宣布取消增加征收的懲罰性關稅,那么,美國民主黨政府有可能會在美國國內成為眾矢之的。
即使美國共和黨政府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增加征收懲罰性關稅的做法是錯誤的,但由于是針對中國,因此,屬于“政治正確”。如果美國民主黨政府取消關稅,那么,美國總統和美國財政部長將會面臨政治壓力。
第三,即使美國民主黨政府認為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增加征收懲罰性關稅不利于維護美國消費者的權益,但在美國不擇手段遏制中國的大背景下,美國也必須犧牲利益,與中國決戰到底。
換句話說,美國為了遏制中國不擇手段。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只不過是美國制裁手段之一,盡管這樣做給美國自身帶來嚴重損害。正如美國新聞媒體所報道的那樣,美國民主黨政府在制造摩擦方面,與美國共和黨政府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增加征收懲罰性關稅,非但沒有阻止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反而使中美貿易額大幅度上升。這一方面是因為重大疫情期間,美國需要大量醫療物資,中國有效控制疫情,在醫療物資生產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除了中國可以向美國提供大量醫療物資之外,其他國家都無法向美國提供大量的醫療物資。換句話說,即使美國想要尋找替代進口國,短期內也很難實現。另一方面,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國,中國企業可以通過調整出口價格,將部分美國增加征收的懲罰性關稅轉嫁給美國進口商。即使中國企業適當提高價格,中國商品在美國仍然有明顯的競爭力。中國可以向美國提供大量商品,包括電子產品,對于美國企業來說,必須從中國進口,因為中國提供的商品物美價廉。
筆者曾經指出,如果中美矛盾主要體現在經貿關系上,那么,中美關系不會出現惡化的趨勢。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中國一些領導人反復強調,中美經貿關系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即使在中美關系遇到困難的時候,中國國家領導人也希望通過美國企業家向美國傳遞中國的聲音,爭取中美繼續合作。
不過,中美經貿關系從來都不是獨立存在。中美經貿關系一定會受到中美政治關系的影響,如果美國繼續對中國實施制裁措施,那么,中美經貿關系必然會后退。事實上,美國通過所謂安全審查,企圖將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拒之門外。現在美國越來越喜歡采用非關稅貿易壁壘措施,對中國關閉大門。中國對此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美國財政部長出于維護美國經濟利益考慮,呼吁美國聯邦政府盡快取消增加征收的懲罰性關稅。然而,美國民主黨總統能從中美關系發展的大局出發,力挽狂瀾嗎?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喬新生”,修訂發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