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12月25日,中國加入APEC三十周年工商界主題活動暨2021年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在北京舉辦。在2021年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特別專場“可持續的增長”環節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指出,APEC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加入的第一個區域經濟組織,和2001年加入WTO一樣,都是改革開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中國在APEC成立之后的第二年就加入了。“伴隨著APEC的發展,中國可以說始終是APEC的典范和引領者,或者說引擎。”
“現在整個世界秩序的引領者實際上是中國”
APEC全稱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20世紀80年代末,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趨勢漸成潮流。1989年11月,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新西蘭、加拿大及當時的東盟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APEC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著APEC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APEC。
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在致辭中指出,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具增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區域,始終位于世界經濟發展前沿,為世界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增長率。APEC作為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擁有全球38%的人口、50%的貿易額和62%的GDP。
“世界的重心已經轉向亞太地區。亞太是世界上最具活力、最具競爭力,也最具潛力的地區。”陳文玲表示,2014年召開的杭州APEC會議再次明確了推進亞太自貿區的進程,到2030年要建成亞太自貿區。“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到2030年亞太地區就應該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資本流流通最順暢的地區,成為最大的現代流通經濟圈,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帶頭者和樣板。”
中國何以堪稱APEC的典范和引領者甚至引擎?陳文玲指出,中國的貿易、投資,包括吸引外商投資和中國對外投資,都已躋身世界前三位,貨物貿易世界第一,在APEC成員中起到了非常好的帶領作用。中國在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始終走在前列。戰后76年建立的國際秩序,中國是最好的維護者,也是最好的實踐者。陳文玲進一步說,“現在整個世界秩序的引領者實際上是中國。”
脫鉤、斷鏈沒法讓“世界更加美好”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此前表示,2021年我國 GDP有望達到110萬億元,人均GDP約1.2萬美元,接近世界銀行高收入標準。
陳文玲說,110萬億元的GDP總量,將占到世界GDP總量的18%。在2021年和2022年,中國經濟增量在全世界增量中的占比都將超過30%。“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中國就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動力,世界經濟增量中最大的貢獻者,未來還會是這樣。”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8年。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預計將幫助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陳文玲說:“大家想想,聯合國總共193個成員國、2個觀察員國,其中145個已經與我們簽訂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這些國家不是說中國下一個紅頭文件,通知阿聯酋加入,通知意大利加入,這些國家都是主動和中國建立‘一帶一路’合作關系。所以我們叫共建‘一帶一路’,推動的是世界的聯通性,聯通性帶來共享性,共享性可以帶來包容性,包容性可以使這個世界更加美好。而不是一些國家標榜的‘世界更加美好’,搞那個脫鉤、斷鏈,世界能更美好嗎?所以我認為,中國是APEC進程中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重要的引領力量。”
APEC應強化機制,可考慮下設秘書處
新形勢下,APEC如何發揮更大作用?陳文玲表示,中國應該高舉多邊主義的旗幟,推動APEC進程形成“一體兩翼多通道”新的格局。
所謂“一體”,就是成員國共同踐行已經達成的協議,到2030年建成亞太自貿區,實現亞太地區商流、物流、信息流、資本流順暢流通,實現經濟一體化,帶動經濟全球化。
所謂“兩翼”,就是以現有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與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兩個自貿區為兩翼。
所謂“多通道”,就是有若干個區域、次區域組織,還有若干個有效活躍的維護多邊主義的自貿區,共同構建、推進APEC進程新的空間格局。“多通道里,我認為最大的一個通道就是‘一帶一路’通道。我們和共建國家要緊緊抓住步伐,把‘一帶一路’作為造福APEC成員,造福參與國家,造福世界的一條坦途。”
陳文玲建議,強化APEC的既定目標,堅定不移地推動APEC到2030年建成亞太自貿區的進程;強化APEC機制,可以考慮下設秘書處,把合作做實;強化合作,在已有基礎上,到2030年實現部分商品的零關稅;強化APEC作用,在疫后經濟復蘇、互聯網空間治理、數字經濟發展三個方面推動APEC形成新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