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多家美國航空公司聯名上書,為何唯獨美國5G會干擾航空高度計?
點擊:3369  作者:網優雇傭軍    來源:藍血研究 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2-01-27 10:24:03

 

 

美國航空公司:你們5G信號干擾了我們的航空高度計。

 

美國運營商:兄弟,200MHz保護帶寬呢,怎么會呢!

 

美國航空公司:航空高度計的接收靈敏度要求極高,老舊設備可能會受到干擾...

 

美國運營商:我們的通信設備都是嚴格按照指標要求設計的,不存在干擾。

 

美國航空公司:嗯很難說

 

美國運營商:那我暫時不在機場附近建5G基站,先一起做理論分析和檢測,總可以了吧?

 

美國航空公司:因擔心5G干擾,已有多家航空公司取消部分飛往美國的航班了!

 

美國運營商:我...

 

近日,美國電信業與航空業之間關于“5G信號或影響飛行安全的內訌越演越烈。117日,多家美國航空公司聯名上書,以“5G可能威脅航空安全的理由,要求推遲在機場部署5G網絡。118日,來自美國之外的多家國際航空公司受此消息影響,取消了當日40%以上飛往美國的航班。在此壓力下,FCCAT&T等美國運營商,直接宣布推遲開通某些機場周圍的5G網絡服務。120日,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在對其執下波音和空客的多個機型的飛行高度器進行檢測后,公布了16種以上機型航班可以繼續正常執飛,該風波暫時得以平息。但是關于5G與航空安全的討論并未停止。

 

為何在歐洲和亞洲一些機場廣泛應用的5G服務,在美國引起這么大爭議?我們普遍使用的5G網絡服務,到底與航空安全是否存在沖突?本篇將從通信專業技術的角度為大家進行分析。

 

一、從技術分析來看,5G與航空高度計不會存在干擾

 

首先,2G/3G/4G/5G等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都工作在專屬的頻段上,而頻段在分配和使用之前, 3GPP作為全球移動通信技術標準規范組織,會通過制定嚴格的頻譜雜散規范,來確保移動通信業務與其他相鄰頻段上的衛星、雷達、業余無線電等服務進行共存。

 

從頻段劃分來看,歐洲、亞太和中東國家一般采用3400~3800MHz進行5G部署,美國5G當前采用3700~3980MHz用于5G部署,日本采用3800~4100MHz用于5G部署。全球飛機敏感儀器如高度計使用的頻段均在4200~4400MHz

 

 

 

3GPP 38.104協議明確指出,1GHz-12.75GHz頻段的帶外雜散功率不應超過-30dBm(如下圖)。這個指標意味著,所有的國家和運營商在進行5G網絡部署時,必須遵循3GPP指標或者提出更嚴格的指標,即頻譜雜散發射功率要求必須小于或者等于-30dBM/MHz,這也意味著所有經過認證的5G設備,其所采用的濾波器指標都會優于3GPP雜散指標。

 

 

 

關于帶外雜散和濾波器的原理,可以將5G濾波器比做一個燈罩,使信號或者光線盡量聚集在目標輻射范圍,而使帶外(工作頻段之外)的雜散信號急劇走向衰落,避免對其他業務產生影響。

 

 

 

回到在C-band與航空高度計的問題上,我們選取日本的案例來說明。因為日本分配了 3800~4100 MHz頻段來進行5G網絡建設,比美國的頻段更接近航空高度計的工作頻段。為了確保5G網絡服務與航空雷達服務的安全共存,日本總務省制定了詳細的5G部署規范(可以參考 第5世代移動通信システム(5G)の技術的條件 https://www.soumu.go.jp/menu_news/s-news/01kiban14_02000340.html) :

 

設定100MHz作為航空高度計的保護頻帶(即4100~4200 MHz 以及 4400~4500 MHz),5G設備帶外雜散要求需符合3GPP規范;

機場1km以內區域只允許5G小站部署,發射功率不超過 5 dBm/MHz

 

截至目前,日本已經在該頻段上部署超過95G基站,日本航空業并未報告5G對航空高度計的干擾。

 

鑒于日本的5G工作頻段更接近航空高度計的頻段,且5G已批量部署,那么其5G部署規范和指標,將對我們針對其他區域的5G與航空高度計的干擾分析,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日本的5G部署規范,本質上可以解讀為,日本通過在帶外設置100MHz的保護帶以達到3GPP對帶外雜散規范(-30 dBm/MHz)、帶內限制1km以內最高5 dBm/MHz的發射功率,來確保5G網絡與航空安全互不干擾。

 

再來對比看一看中國的情況。中國的5G網絡工作于3400-3600MHz頻段,與航空高度計實際工作的4200-4400MHz存在600MHz的間隔帶寬。同時,3800-4100MHz對于中國的5G網絡部署來說,已經屬于帶外(即3600MHz以外)。這意味著,每一個部署在中國土地上的5G設備,在帶外包括3800-4100MHz區間,其信號強度已經衰減到了3GPP規范中的-30dBm/MHz或更低,這個值遠遠低于日本對3800-4100MHz頻段的功率約束(5dBm/MHz),意味著安全系數要遠高于日本。

 

 

 

除了中國之外,歐洲、亞太和中東等國家的5G 網絡也大部分部署在C-band上,其主要使用的頻段為3400~3800MHz。對于這部分工作在3400~3800MHz 5G設備來說,都必須遵守3GPP的帶外雜散規范(<-30dBm/MHz)或者更為嚴格的歐盟ECC的帶外雜散規范(<-43dBm/MHz)。因此,凡是已經部署在這些商用網絡的5G設備,在帶外即3800~4100MHz頻段區間上,其信號強度已經衰減到了-30dBm/MHz -43dBm/MHz以下,這個值也遠遠低于日本提供的3800-4100MHz帶內頻段的參考值5dBm,部署在 3400~3800MHz上的5G網絡也不會對航空高度計產生干擾。

 

 

 

二,全球使用C-Band部署5G的國家均未發現航空干擾事例

 

2019年全球第一個5G商用網絡在韓國部署以來,當前全球已經部署了100多個5G C-band商用網絡中,均未發生5G干擾航空安全的事例。同時,來自歐洲、英國的航空機構,以及挪威、芬蘭、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家的管制機構也分別發表聲明,稱未發現5G網絡與航空高度計之間干擾的事實。

 

1) 管轄范圍包括歐洲31個經濟體的歐洲航空安全局于20211217日發表聲明說,所謂“5G頻段干擾的爭議僅限于美國航空界,目前階段,歐洲未曾發現任何不安全的干擾風險2022114日,歐洲、英國航空管理機構聲明,5G未干擾航空安全。

 

2) 挪威、芬蘭管制機構對航空測高頻段與 3400~3800MHz頻段做了相關的干擾測試,證明沒有干擾,并向歐洲頻譜組織CEPT提交了正式報告。芬蘭在報告中指出,在5G部署開始之前幾年,就有航空測高干擾的報告,很明顯干擾不是來自5G。測試中甚至發現,有些航空測高雷達設備沒有任何濾波器,導致其內部產生諧波干擾。

 

3) 在亞洲,202213日,韓國科學與信息通信技術部表示,由于韓國5G工作頻段為3420~3700MHz,與航空雷達高度計頻段(4200~4400MHz)相距甚遠,目前未發現5G服務對航空雷達高度計造成干擾;119日,日本國土交通省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日本5G不存在影響航空的風險。

 

4) 2022119日科威特CITRA(通信和信息技術監管機構)及本地運營商官方消息證實,本國移動通信系統頻段與4200~4400MHz之間頻率間隔充足,與航空雷達高度計之間無頻率干擾 。

 

5) 2022120日阿聯酋TRDA(電信和數字政府監管局)聲明這一問題完全與美國相關機場有關,阿聯酋5G網絡與航空導航系統之間并沒有因此中斷或產生干擾。

 

6) 美國通信協會CTIAFCC提交的材料中指出:全球40多個國家在C-band3400~3800MHz) 部署了5G商用網絡,但未見任何航空器受其干擾的報道,并且該信息得到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證實。

 

總結來看,當前已經部署的主流5G商用網絡,從基于雜散規范的技術分析,以及全球5G商用部署事實來看,并不會對航空安全造成影響。

 

三,為何唯獨美國5G會干擾航空高度計?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com)報道稱,造成這一混亂局面的原因是政府功能失調,文中指出,與大多數其他國家不同,美國沒有單一的機構做出頻譜決策。

 

也有美國媒體認為,航空高度計自上個世紀70年代引入到民用飛機上以來,有些設備面臨升級,而航空業不愿意為昂貴的升級成本買單。

 

作者網優雇傭軍

來源藍血研究(lanxueyanjiu)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