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一個國家靠的是什么?
第一是經濟,第二是暴力。
甲地和乙地之間,是一個完整的生產循環,兩者融合取消海關等界限,有利于提高雙方的社會總產品的產出,甲地和乙地就有融合的趨勢。
反之,甲地和乙地之間,不是一個完整的經濟循環,兩者融合不利于其中一方,或者不利于其中兩方,或者雖然是一個完整的經濟循環,但是一方使用經濟、政治手段壓榨另一方,那么甲地和乙地就有分裂的趨勢。
前者比如19世紀的德國、20世紀的歐洲,后者比如當年南北戰爭前的美國。
先有的德意志關稅同盟,后有的現代意義的德國。20世紀以后,歐洲各國的人口數都不多,均無法完成工業循環,結合成一個統一整體,分工合作,統籌協調,利益均沾,明顯好于彼此分裂,各自為政,與鄰為壑。
南北戰爭前,美國南部農場主為歐洲主要是英國提供廉價的棉花和糧食,換取歐洲的工業至成品。北方資本家需要南方的原料、勞動力和市場。雙方利益顯然不統一,結果發生了南北戰爭。初步工業化的北方戰勝了經濟殖民地的南方,南方只好認了。
所以,第二個條件就是暴力了。
許多國家其實和當年的美國差不多,一部分地區如果分裂出去,有更好的經濟前景。但是,中央政權一方面砸錢,一方面使用軍力,胡蘿卜大棒兩頭招呼。于是,這些國家也能維持統一。
往大了說,維持勢力范圍也是如此。當年的英國、今天的美國的勢力范圍其實就是這么維持的。
如果雙方在經濟上不能互利互惠,一方又不能用武力制服另一方,那么分裂不可避免。
農業社會,每個莊園甚至每個小農家庭都是獨立的生產單元,所以天然就有分裂的經濟條件。這時,就看這個國家的中央政權有沒有能力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隨時征服四處的叛亂。
中央地區有發達農業區又便于軍隊機動的國家,可以成為龐大的帝國,比如有黃河流域農耕區的中國,比如農業區圍繞地中海分布的羅馬。這些地區的中央農業區可以供養數量龐大的軍隊,便利的交通條件,可以使這些軍隊征服各地的叛亂。
有些地區,天然就有分裂的傾向。比如四川,天府之國,周邊地形險峻,易守難攻。中央軍想制服四川當時的勢力并不容易。所以,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難平。
還有些地區,連難平的平,都談不上,只能羈縻,給個封號,大家彼此面皮過得去。
生產力發展,中央實力增強,就要改土歸流。生產力停滯甚至倒退,地方分裂勢力重新抬頭,遍地都是草頭王。
工業化時代以后,隨著產業鏈條變長,各國出現了經濟融合的趨勢。出現了諸多經濟圈。但是,誰當經濟圈主宰,又成了問題。對強國來說,都希望成為經濟圈的主宰,如同資本家一樣掌握經濟圈內產品分配權。對弱國來說,加入先進國家當主宰的經濟圈顯然好于加入落后國家當主宰的經濟圈。
所以,相對落后的后發國家組織的經濟圈內部,就存在矛盾:后發的相對弱勢的強國,希望周邊弱國加入自己的經濟圈,成為自己的經濟殖民地。但是,這些弱國加入更強的國家的經濟圈,則可以獲得更實在的好處。一方面更發達國家可以向弱國提供更廉價的工業制成品同時更提供更優惠的價格收購弱國的低端產品,一方面更發達國家可以有更多的資本輸出和低端產業轉移。
后發的相對弱勢的強國無法在經濟上給予弱國更多的好處,只能采取暴力手段吞并對方,或者強行要求對方加入自己的經濟圈。這對弱國來說,在經濟上顯然是一種損失,如果不是因為對方的暴力手段壓服自己的意志,是絕不會屈從的。
比如,當年的美國南方希望加入英國經濟圈,而北方則希望南方留在自己的經濟圈內。于是,就爆發了南北戰爭。同理,對半殖民地的舊中國來說,加入日本獨占的大東亞共榮圈,相比留在美英控制世界經濟圈范圍內,在經濟上顯然是一種損失。日本知道自己沒有利誘的實力,所以不斷使用武力蠶食中國領土。
后發國家除非在生產力水平上超越發達國家,否則無法使用和平的經濟的手段獲得經濟殖民地。但是,后發國家本來在生產力水平上就處于劣勢,又沒有可供壓榨殖民地,除非經歷工業革命,或者,發達國家遭遇天災人禍,否則幾乎無法超遠發達國家。所以,后發國家往往會走上與發達國家武力爭奪經濟殖民地的道路。
這些后發國家往往要經歷兩次戰爭,或者在一個戰爭中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與發達國家的經濟殖民地的戰爭,要對方接受經濟損失,做自己的經濟殖民地,第二階段是與發達國家的直接沖突,只有擊敗了發達國家,才有可能徹底占有這些經濟殖民地。
除非遇到工業革命,后發國家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后,在自由競爭條件下無法勝過發達國家,必然使用暴力因素改變市場規則,試圖武力奪取殖民地,通過剝削殖民地加速本國發展。這必須制服殖民地人民,戰勝作為原先宗主國的發達國家。考慮到現代戰爭的基礎是經濟,就會知道這條路線成功的概率很低。
教父集團在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從意大利社區崛起。教父集團能崛起,依靠的是暴力,壟斷橄欖油生意,販私酒,殺人越貨。他的發家過程必須對抗至少兩方面的反對力量:一方面來自意大利社區的普通老百姓,一方面來自美國政府。除此以外,還有黑道家族之間的同業競爭。如果不是美國政府受制于法律,美國統治階級把教父集團作為控制民眾的統治工具的一部分的話,由民間提供情報,由美國政府使用暴力,兩者聯合鎮壓,教父集團有多大的存活概率,可想而知。
同理,對經濟上本來就處于劣勢的后發國家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美國北方能征服南方的原因,在于英國當時忙著瓜分世界,在幾乎毫無還手能力的農業國家搶占新殖民地,無暇顧及美國。否則,如果南方能源源不斷地獲得英國援助的武器和資金,南北戰爭必然是另一種結局。
時間進入20世紀,全球經濟金字塔逐步成型。位于頂端的是超級大國,位于中層的是中等工業化國家,位于底層的是第三世界國家。中層以下的國家,都可以認為是超級大國的經濟殖民地。
馬克思和列寧都深刻的揭示了列強壓榨殖民地對促進本國繁榮的作用,蘇聯統治者自然深諳經濟殖民地理論。
冷戰時期,全球兩大陣營,兩個超級大國其實都使用胡蘿卜和大棒維持團隊。區別是美國維持團隊,主要靠胡蘿卜,蘇聯維持團隊,主要靠大棒。
作為先發國家,美國的生產力水平高于蘇聯。一個國家加入美蘇不同陣營,后果完全不一樣。
加入美國、蘇聯陣營,生產力都可以進一步提升,加入美國陣營的提升空間顯然更大。中國加入蘇聯陣營完成初步工業化,在1960年代前后即達到玻璃天花板,后來中美關系改善,1970年代開始,中國實現二次工業化。至于獲得更物美價廉的商品,以更高的價格出售本國商品,接受來自美國的投資和產業轉移更不在話下。
雖然美國剝削經濟殖民地,但是如果美蘇采取純經濟手段拉攏經濟殖民地,經濟發達的美國完全可以開出更高的價碼。加入美國陣營后,各國的經濟水平可以遠遠高于加入蘇聯陣營,被剝削同樣的利潤,加入美國陣營的經濟殖民地可以獲得更多的剩余。這就如同,一個勞動者在技術先進的工廠和技術落后工廠,被壓榨同樣的利潤,生活處境是完全不同的;技術先進的工廠完全毫不費力地可以用更好的待遇搶走勞動者,技術落后的工廠要開出同樣的待遇自身可能破產。
從對本國經濟有利的角度,各國本身就有投靠美國陣營的趨勢。
美國繼承英國的統治技術,對各國精英敞開大門。各國的反動派頭子,只要有錢,基本都在美國置業,然后把孩子送去美國深造,回國接班繼續反動統治。這是一個自然篩選的過程,要美國接納,需要有錢,既然有錢,就說明有足夠的物質基礎,其在本國國內有相當的實力。
從私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各國統治階級也有投靠美國陣營的趨勢。
那時的蘇聯早就拋棄了解放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理想,雖然列寧仍然是導師,但是列寧已經成為一尊無害化的神,作為一個符號而已。
既然理想主義已經破滅,剩下的就是精確的利益算計。蘇聯很清楚自己陣營中的大多數成員國(加盟共和國)和各國統治階級都有更好的選擇。同樣的是當經濟殖民地,給相對富裕的國家當經濟殖民地顯然比給相對貧窮的國家當經濟殖民地更好一些。
蘇聯的對策是加強對對方經濟和政治控制,如果還不行,就出動軍隊。
一方面蘇聯使用經互會,使陣營各國的經濟全部畸形,一旦脫離經互會,本國經濟難以獨立運轉。一方面插手各國共產黨人事安排,一些要害國家的政治局委員的名單,要經過蘇聯政治局認可。一方面蘇軍在各國駐軍,空降兵隨時快速反應,推翻他國政府。
這些政策歸結起來,就是有限主權論的實踐。
社會主義大家庭論,即社會主義國家屬于一個大家庭,不允許其他勢力將一個國家從社會主義大家庭分裂出去。
大國責任論,蘇聯在這個社會主義大家庭里是大國,應當承擔大國的責任。意在強調蘇聯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家長的地位。
國際分工論,即在不同社會主義國家內實現產業分工。
有限主權論,即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應受到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利益的限制,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是有限的。
國際專政論,即無產階級專政已經超過了一國范圍,可以跨國實行專政。
利益有關論,即社會主義國家中任何一國,都會涉及蘇聯的利益。
總結一下:蘇聯陣營,只許加入,不許退出(和新選組一樣,站著進來,躺著出去);蘇聯是老大;各國要按照蘇聯的意志分工;蘇聯陣營之內的各國,沒有完整的主權;誰不聽話,蘇聯可以專政誰;任何一國,任何一件事,都與蘇聯有關,蘇聯都管得著。
有限主權論的實踐,改一改,就可以成為大東亞共榮圈理論的實踐。其實,后發國家建立經濟殖民地,都會使用暴力手段推行類似不平等的規則。因為這些后發國家在國家市場中處于劣勢,無法使用經濟手段和發達國家平等競爭,用純經濟的手段維系經濟殖民地。
后發國家建設經濟殖民地,為了防止殖民地跳槽,一般都會猛掄大棒。先揍經濟殖民地國家,后挑戰發達國家。
對那些大棒砸不到的,或者砸起來可能效果不好的,就拼命地大把地不考慮經濟效益地撒錢。這些國家加入美國陣營可以獲得的經濟好處遠高于加入蘇聯陣營,為了讓這些國家跟著蘇聯,就要用補貼彌補這些國家跳槽所遭受經濟的損失,要讓這些國家覺得加入蘇聯陣營是不虧本的,甚至是有利可圖的。
百億補貼勛多多,絕不是浪得虛名的。
對各國來說,如果能自由選擇的話,加入美國陣營的經濟效益好于加入蘇聯陣營,加入蘇聯的陣營的經濟損失,需要由武力強迫或巨額補貼彌補。
蘇聯對本陣營的外交政策是能使用炮彈就使用炮彈,炮彈不靈就使用銀彈,銀彈由那些使用炮彈威懾的國家提供,使用銀彈耗資巨大,有條件的時候,還是要轉變為使用炮彈。
反過來,想脫離美國陣營去投奔蘇聯的國家,生產力水平直接下降一個檔次,各國自會會權衡利弊。除了能獲得勛多多的補貼的小國,其他國家不會主動跳槽。
這里有人可能提出中國早期與蘇聯的外交關系。美國給中國的定位是最低級的廉價原材料供應地,蘇聯給中國的定位是中等工業化國家。對中國來說,顯然后者更有利。至于蘇聯為什么給中國較高級的定位,絕不是出于友誼或恩惠,而是與中國在朝鮮戰爭中打出世界矚目的戰績,蘇聯經過二戰元氣大傷,損失2000萬壯丁,需要中國的人力資源在遠東對抗美國有關。1960年前后,蘇聯經過戰后嬰兒潮人口基本恢復,中國基本達到蘇聯工業化的玻璃天花板,于是雙方在把中國整合為經濟殖民地問題上出現分歧,蘇聯想把中國整合為類似東歐各國的中等工業化國家,成為蘇聯的經濟殖民地,中國希望成為獨立自主的大國,雙方無法妥協,最終不歡而散,分道揚鑣。
對蘇聯陣營內部被蘇聯緊緊控制的東歐國家和一部分加盟共和國來說,這簡直就是噩夢一般——本國處于蘇聯陣營金字塔中下層,是蘇聯(俄羅斯)的經濟殖民地,受蘇聯(俄羅斯)政治、經濟、軍事控制,向蘇聯(俄羅斯)貢獻利潤,這些利潤被大量用于軍事和對騎墻的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援助。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砂。
這些國家如果加入美國陣營,顯然有更好的經濟利益。但是,匈牙利、捷克和阿富汗的例子告訴他們,誰敢有異心,對莫斯科不夠忠誠,就小心毛式刺殺。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毛式刺殺,全軍烏拉,取阿明等人的首級如探囊取物。蘇聯對中國也一直武力威脅,只不過中國人口眾多,有核武器,美國聲明絕不會坐視蘇聯入侵中國,獨霸歐亞大陸,所以才沒有采取實際行動。
蘇聯陣營能夠存在的原因,絕不是經濟原因,純粹是軍事原因。蘇聯維持著龐大的武裝和特務組織,蘇聯紅軍和克格勃的首要任務與其說對抗美國,不如說威懾陣營其他國家和各加盟共和國的政府和人民。
這些國家對蘇聯敢怒不敢言,直到里根時代美國收縮貨幣石油價格暴跌外加阿富汗戰爭的巨大支出把蘇聯拖垮了,蘇聯實在武力再維持一支龐大的武裝繼續震懾陣營其他國家。
東歐各國領導人、蘇聯最高領導人以及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早就想脫離官僚體系,成為掌握巨額私人財產的反動派。東歐各國人民和蘇聯人民則早就厭倦了東歐各國和蘇聯國內的官僚體制。蘇聯陣營內部,各國、各民族之間的不平等早就存在,蘇聯騎在東歐各國頭上,俄羅斯騎在各加盟共和國頭上,東歐各國早就不想繼續當蘇聯的經濟殖民地,各加盟共和國早就不想繼續當俄羅斯的經濟殖民地。
經濟長期停滯,暴力受到重挫,維持陣營存在的暴力因素不復存在。于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經濟下滑,軍力受挫的時候,就會出現分裂傾向,當年的滿清如此,英法如此,蘇聯陣營和蘇聯也不列外。
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迅速淪為美國的經濟殖民地,去工業化現象嚴重。國際市場上主要依靠出售能源、農產品、木材、礦石、化肥等初級產品和軍火換取外匯。得益于蘇聯時代的技術儲備,俄羅斯軍火在威力、速度、機動性等物理指標方面有一定優勢,由于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工業迅速退化,電子、AI產業落后,俄羅斯軍火在精確性和智能性方面已經落后于時代潮流。大量的利潤被葉系和普系買辦集團轉移海外,成為別墅、存款和游艇。俄羅斯的統治集團與西方國家統治集團之間的關系不是勢不兩立,而是互相勾結,互相利用,偶爾斗爭。
一方面,隨著時間流逝和科技進步,蘇聯的遺產不斷損耗。另一方面,大量利潤被轉移海外,本國經濟不斷退化,必然導致國內政治經濟矛盾不斷激化。俄羅斯面臨從中等工業國家向第三世界國家跌落,爆發內亂的風險。俄羅斯統治階級的對策是對外擴張占據并掠奪經濟殖民地。
經濟殖民地還想獲得自己的經濟殖民地,這種事情并不稀罕。當年的沙俄是英法的經濟殖民地,同時自己還在迅速擴張。日本是英國的經濟殖民地,還侵略朝鮮和中國,奪取自己的殖民地。
這些國家再經濟上落后于發達的宗主國,獲得經濟殖民地的方式,沒有多少實力在經濟上提攜自己的殖民地,所以只能使用暴力爭奪殖民地。
當年遠東屬于三不管地區,是列強勢力最晚插手的地區。沙俄和日本在遠東搶奪殖民地,對英美的利益觸犯較小,主要受到來自中國的抵抗。當日本的勢力向中國華北華東地區尤其是長江沿岸擴張時,即與美英勢力發生激烈沖突。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不展開講了。日本戰敗,日軍的暴力被粉碎,日本失去了本土以外所有的勢力范圍,還失去了北方四島。
目前,俄羅斯要吞并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地區,也必然面臨相同的問題。既要壓服烏克蘭的反抗,也要克服來自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干涉。
目前,反應得最激烈的國家,并不是美國陣營的核心國家,而是烏克蘭、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等前蘇聯陣營國家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以及芬蘭這樣曾經與俄羅斯(蘇聯)發生過激烈戰爭,被割走領土的國家。
這些國家有作為蘇聯(俄羅斯)經濟殖民地的歷史,對它們來說,曾經是天下苦俄久矣,深知一旦再度成為俄羅斯的經濟殖民地后果如何,這些國家都擔心俄羅斯(蘇聯)卷土重來,所以一邊加入北約尋求庇護,一邊立場堅定向烏克蘭提供軍事物資。俄羅斯能把周邊諸國擺平就不易了。
相比之下,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支援烏克蘭重武器問題上,卻動作遲緩,數量稀少。
這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新式裝備從接收到形成戰斗力需要時間,在戰爭期間全部更換裝備,意味著短缺內失去戰斗力。二是保存實力,握有大量武器裝備,隨時準備應對世界其他地區更大規模的武裝沖突。三是擔心擊潰俄羅斯后,俄羅斯本土及其現有勢力范圍解體,其他國家(土耳其、伊朗、日本等國)向北擴張,獲得俄羅斯及其勢力范圍內的能源、礦產、林業等資源,如虎添翼。
但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底線是清晰的,即不允許俄羅斯使用軍事手段獲得經濟殖民地。
這至少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獲得經濟殖民地必然得寸進尺。當年獲得克里米亞得手,現在就要吞并烏克蘭。吞并烏克蘭不成,改為吞并烏克蘭四州一半島。如果吞并烏克蘭四州一半島得手,下一步必然在歐洲醞釀新的對外侵略戰爭。二是一旦俄羅斯得手,必然給印度、土耳其、朝鮮等其他地區強國極其惡劣的示范效應,各種武裝擴張戰爭必然此起彼伏,嚴重危害現有的有利于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統治的世界秩序。三是一旦烏克蘭被迫割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權威性必然受到質疑,必然激起全球軍備競賽,危害現有的世界秩序。四是俄羅斯以能源威脅歐洲,試圖要歐洲妥協,如果成功無疑會極大鼓勵沙特等國家,這是不能容忍的,上一個試圖用能源要挾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領導人是薩達姆。
截至目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提供的重裝備,除M777榴彈炮外,基本都是個位數,個別武器超過兩位數,也僅能裝備連級單位。即使如此,俄羅斯已經無力大規模進攻,只能使用蘇聯時代遺留的重炮和海量過期彈藥龜速前移。
俄羅斯軍力下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俄羅斯國內邊遠地區和現有勢力范圍,同樣依靠武力維系。所以,蘇聯雖然解體,但是俄羅斯依然依靠軍事手段,對中亞五國有強大的影響力。這些國家早想擺脫俄羅斯的控制,唯一沒有付諸行動的原因,無非是擔心俄羅斯的軍事威脅。
如此就不難理解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在圣彼得堡經濟論壇上的發言。這既是對俄羅斯的示威,也是對全世界的聲明——不要再試圖用武力控制我,不要借口保護俄族對我搞武裝侵略,我要和你分道揚鑣,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我要另尋出路。
普京召開圣彼得堡經濟論壇,顯然是為了展示實力,拉攏盟友。但是,真正展示俄羅斯實力的地方不是論壇,而是烏克蘭戰場。不能在烏克蘭戰場迅速取勝,敗于基輔戰役,俄軍的實力已經暴露無遺。即使在烏東和烏南的戰斗中,俄軍獲得暫時優勢,也不過是烏軍缺乏重武器,美國為首的西方援助的重武器沒有到位而已。俄軍雖然擁有大量蘇聯時代遺留的過期彈藥,但是也同樣存在嚴重缺乏現代化武器問題。這種情況下,誰也不會輕易倒向俄羅斯。
烏克蘭戰爭最好的結果,是俄軍長期陷于泥潭。不好的結果,是烏軍獲得大批外援重裝備,全殲俄軍有生力量,俄軍全線崩潰。出現哪種結果,取決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提供援助的力度。
即使在烏克蘭戰爭中,俄軍能保存實力全身而退,時間也會使俄羅斯去武裝化。俄羅斯現有的繼承自蘇聯的海量過期彈藥和核武器,再過十年、二十年還有多少價值?是否還能使用?由買辦寡頭控制的俄羅斯的經濟基礎使其無力再次武裝自己——任何看過俄羅斯海軍主力艦日益腐朽和寡頭游艇艦隊日益龐大的人都不會懷疑這一點。那時的俄羅斯靠什么維系廣袤的領土和勢力范圍?
不論將來出現那種結果,俄軍現有機動兵力全部陷于烏克蘭,所以托卡耶夫才敢理直氣壯地在圣彼得堡論壇上公開發表不同意見。
中亞五國擁有豐富的資源,地理位置關鍵,一直是俄羅斯的禁臠,五國也一直屈從于俄羅斯的淫威。這些國家的主要交通干線都要經過俄羅斯,對外經貿往來受俄羅斯控制,出口資源要經過俄羅斯的盤剝。這次托卡耶夫的公開表態,是一個明確的信號。俄羅斯已經無力控制中亞五國的外交政策了。
哈薩克斯坦公開向俄羅斯示威,尋求外來援助,土耳其還是伊朗,誰會試圖插手哪里?
不僅如此,俄羅斯元氣大傷以后,西伯利亞以及遠東地區的控制力也會下降。這些地區同樣有豐富的資源,17、18甚至19世紀才被俄羅斯吞并,一直被視為俄羅斯歐洲部分的經濟殖民地。大量的當地資源被出口到歐洲等地區,利潤被留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然后被轉移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當地極其貧窮,當兵成為重要的職業。
從陣亡名單統計看,烏克蘭戰場上大批合同兵,即來自俄羅斯亞洲部分的有亞洲蒙古血統的士兵。相比之下,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俄族區的俄羅斯人,當兵的比例很低。
這些地區天然具有分裂傾向。如果俄軍在烏克蘭元氣大傷,俄軍在這些地區的控制力下降,日本和韓國的勢力會不會趁機北上,向這些地區擴張?一旦缺乏資源的日本和韓國獲得這些地區,自然如虎添翼。
蘇軍在阿富汗戰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目前看,俄軍在烏克蘭正在重蹈覆轍。對美國來說,如何確保俄軍戰敗后,俄國及其勢力范圍內的資源不被其他與美國及西方國家關系隔閡的國家所利用,出現一個或幾個比俄羅斯更強大的敵人,可能比擊敗俄軍更困難。
作者:MRAnderson;來源:盧瑟經濟學之安生雜談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王忠新:俄羅斯金融保衛戰·“盧布造反”對世界秩序“六大改變”(下篇)
2022-06-21王忠新:俄羅斯金融保衛戰·盧布近300% “驚天逆轉”奧妙何在(中篇)
2022-06-1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