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
2022年8月25日晚間,新華社發布《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副主任醫師劉翔峰被查!》的消息稱,湖南省創傷急救醫學中心原副主任、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副主任醫師劉翔峰涉嫌嚴重違法,目前正接受長沙市監察委員會監察調查。
請注意“涉嫌嚴重違法”、“監察調查”的表述,一般是紀委監委對涉嫌嚴重職務犯罪的行為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8月28日,筆者和幾位老友坐在一起聊天,大家認為劉翔峰這樣的醫生太可怕了,遠遠不能用醫德敗壞來形容,已經成為一名用手術刀謀財害命的“劊子手”,其殘忍惡劣堪比“某些域外喪心病狂的侵略者的軍醫部隊”……據網上最初爆出來的消息,他的惡行包括“找不到腸梗塞,就會將患者正常腸道切除”、“找不到癌細胞就切除胰腺”、“在患者甲狀腺中埋入21顆放射性粒子”、“管你是不是腫瘤,一律按腫瘤來處理,先開化療”、“找婦產科借血抹自己身上,說手術中大出血”……如果屬實,必須追究他的刑事責任。
談論中,一位好友舉手發言:我越來越覺得醫院跟“菜市場”差不多,具有很明顯的經濟屬性,一切以創收為目的,醫院行政主管部門就像菜市場管理部門只管收取攤位租金一樣,只管給科室制定創收指標,并進行績效考核;各個科室就像一個個攤販,千方百計多賺錢,病人都成了他們攤上的“菜”……真是一語驚四座!更加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位發言人家里居然有好幾位親友從事醫務和藥監工作,這讓他的發言平添了幾分權威性和可信度。
醫院咋就成了“菜市場”?大家分析認為,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政策失敗。醫療市場化改革是極端錯誤的,嚴重違背了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醫院被迫自己賺錢發工資獎金,導致一些醫院一些醫生不擇手段賺錢,唯利是圖,嚴重喪失了“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本質,這是政策“逼良為娼”。
二是教育失敗。就像醫療市場化改革一樣,教育市場化改革也是極端錯誤的,導致教育系統以賺錢為目標,嚴重背離“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的,使教育質量一落千丈,北師大董某教授甚至發微博稱,高學歷者的貧窮意味著恥辱和失敗,當你40歲時,沒有4000萬身價(家)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的學生。
三是管理失敗。醫療系統推行市場化改革后,各項管理制度沒有及時跟上,使得一些道德敗壞的醫生有空子可鉆,昧著良心賺錢。
如何徹底糾正當前醫療系統的亂象,大家認為,最根本的是要由政府主導,頂層設計,恢復醫療衛生的公益性,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回歸為人民服務的正道,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回歸人民初心、建設健康中國的必然要求。
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醫改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李玲教授指出:“實現全民免費醫療,就是廣大老百姓的中國夢,讓醫院回歸公益性,讓醫生回歸救人的本質,醫藥衛生不是為人民幣服務,而是為人民健康服務!”
她說,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讓醫療服務業全面市場化,因為醫療服務消費不是普通的消費,不是消費者自己能決定的消費!病人看病,醫生決定做什么檢查,吃什么藥,是否做手術,因為病人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只能被動接受!
為什么上世紀70年代全世界都來學中國?李玲教授說,因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人創造了三級預防保健法,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健康的醫療衛生制度。當時中國就是這樣的,資源投入到基層,效果就是非常好,對一個危重病人在治療上的投入是非常高的。
她說,在五六十年代吃不飽飯的時候,全國建了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公立醫院,都是政府包辦的。過去醫生為什么不開大藥方、大檢查?沒必要,他拿著國家給他的工資,是國家干部的待遇。如果醫療完全市場化,醫院要養活自己,只能靠賺病人的錢,那么就會出現過度醫療,開高價藥,醫患關系就會緊張,病人對醫生的信任度也低了!
李玲認為,當前需要兩頭發力:一是醫保應該真正地去購買健康,鼓勵他們做減少疾病的工作;二是政府的財政要跟上,按照醫生的工作和考核給醫生發工資,給醫生保障,醫生就不需要為了五斗米折腰,去過度治療。
她說,醫療最大的核心其實是醫生,就是要建立一個全方位的激勵考核機制,讓錢可以花得更有效率。其實可以對醫生做一個全面的、長期的、全方位的考核,真正用綜合指標來考核醫生,就是讓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醫生能得到好處,能夠不斷發展。
李玲教授認為,改革方向應該是將醫療、醫保、醫藥管理整合到一個部門,將“三醫”聯動變成部門內部協調,實現“權責利”統一,唯有如此醫改才能取得最終成功。
據筆者所知,按照這樣的思路已經取得不少成功經驗,有“三明模式”,有“羅湖模式”,等等。其中三明“三醫”聯動改革:醫療方面,打破公立醫院人事與薪酬制度,推行目標年薪,將社會平均工資3倍作為標準,提高醫務人員待遇;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成立縣級總醫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扎實推進分級診療。醫保方面,整合醫保管理機構,徹底改變醫保九龍治水局面,大大減少部門協調成本;醫保資金打包給總醫院,倒逼其控制醫療成本,節余醫保資金,用于提高醫務人員待遇和促進醫院發展。醫藥方面,推行“兩票制”,減少藥品流通環節;實行藥品集中采購,通過談判來壓價,徹底整治藥品耗材價格虛高,為“國家藥品耗材集中采購”摸索出了三明經驗。而且,三明醫改最重要的成果“三醫聯動”改革,已經被寫入國家級文件,作為一種醫改思路被認可。
可是,為什么有成功的經驗為何就推廣不了,或者說壓根就不想全面推廣呢?
主要是一些身居要職的既得利益者從中作梗,他們最大的謊言就是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國家財政負擔不起,其實他們根本沒有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而是擔心可能動了自己及其小集團的奶酪。
“在五六十年代吃不飽飯的時候,全國建了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公立醫院,都是政府包辦的”,現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聲稱中國人民已經富起來了,難道還缺這點錢嗎?誰信呢?
事實上,醫改以來國家并沒有少花錢,據筆者所知,2009-2019年期間,中國政府的醫療衛生資金累計支出將近10萬億元,年均增長14.9%。全國的醫務工作者700萬左右,如果把護士、行政人員刨掉,真正的醫生其實就是在200萬到300萬。按照平均每年1萬億、250萬醫生計算,平均每人每年40萬元,難道還不夠養活他們嗎?
事實上,“三明模式”是有賬可算的,他們改革之前醫保已經虧損3.5億,改了3年后累計結余約3個億。三明改革的紅利從哪里來?就是制度變革,把過去創收的制度變成公益性的制度。這個過程中,過去大量的浪費減少了,紅利就出來了。其中改革第一年,藥費從過去14億變成不到7個億,省下來7個億的藥費是不該吃的藥。我們現在大量的藥叫安全、無效、利潤高,把這些去掉,無論是老百姓的費用還是政府醫保的錢都省下了。
全民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一樣,都是擺在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政府面前的考題,成為是否真心為民、是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試金石。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