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尹國明:印度迷惑行為讓土耳其都自虧不如,但這并不是全部
點擊:5432  作者:尹國明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4-10-17 09:39:00

 

1.jpg


印度這個國家奇葩起來,估計連土耳其都害怕。

這個劇情已經上演太多次了。每次我們都是按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處理的,而印度人總是過段時間,就來試探一下我們人的底線。在我們這邊受挫吃虧了,就開始向全世界哭天抹淚控訴我們人又傷害他的脆弱心靈。受關注比較大的2017年洞朗危機,就是這樣。至于更小規模的摩擦,那就更多了。

至于印度為什么要時不時激化邊境沖突呢?深層次的因素,內外都有。

外部因素跟我們戰略的調整與中美矛盾的演化有關。

我們近年來一直在西部加強布局,印度對我們的“一帶一路”心態是排斥與警惕,其中對印度刺激最大的就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

隨著我們國力增長,我們需要更大的外部戰略空間,西部亞歐大通道必須要打開,這就跟印度的戰略利益產生交集。如果印度心態能夠擺平,愿意和我們一起發展,就跟俄羅斯的亞歐戰略跟我們的“一帶一路”一樣實現對接,那大家可以分享發展成果,那戰略交集也會變成戰略重疊,我們一直是這么希望的。但印度不會這么想,他認為我們這是在壓縮印度的外部戰略空間,威脅印度的安全,所以印度會不斷地給我們制造一些麻煩,搞一點摩擦。

從美國方面看,特朗普于2017年11月提出了“印度洋-太平洋戰略”,要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之間建立新的安全框架,要建立對我們從海路到陸路的全面包夾。因為背后有美國在支持,印度又增加了一點點跟我們對抗的底氣。

從印度內部因素看, 時不時制造與我們的緊張局面,既符合印度特殊的文化和國內整治氛圍,又是印度維持一個“國家”想象共同體持續存在的必要條件。

印度在心理上是一個自卑又自大的國家,這與其長期的殖民歷史與自身文化有關。印度面對歷史上的西方列強,內心是自卑和順從的,印度的上層精英已經高度西化,且以西化生活方式為榮。但正如患上殖民地綜合征的人一樣,他們對自己國內的一般民眾,對待自己周邊的其他國家,又會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心態,表現為超強的自大和典型的欺軟怕硬特征。這部分人,決定了印度的對外交往方式,印度對外是呈現出一個恃強凌弱的特點。周邊的小國被印度欺凌得很慘,錫金更是被印度欺負沒了。西方列強的那些欺軟怕硬的風格,被印度政治上層精英學了個八九不離十。

要是印度周邊沒有我們,還不知道會嘚瑟成什么樣。

面對我們,印度又是特別復雜的心態。面對從殖民(半殖民)地位站起來的我們,印度一直找不到一種合適的心態面對。我們體量不比自己小,所以欺負不了;但在心理上,印度又不喜歡客觀承認我們的崛起,想維持自視甚高的心理優越感,又要面對現實的打臉。印度就經常表現為一種很矛盾的心態,實力上不具備,就靠想象力來彌補,這種騷操作,經常會讓我們人覺得不可思議。

不少印度人覺得孟買比上海領先二三十年,我們覺得很神經,他們覺得很自然。印度類似的操作挺多。

印度作為一個現實的國家,又讓人感覺到特別魔幻,是因為它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構建一個虛幻的“強大”現實和“輝煌”的前景讓自己不散架。

這種我們不太能理解的印度文化特點,恰恰是印度現實困境的一種映射。

印度歷史上并不是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而存在,而只是一個文化板塊或者是地理概念。印度靠外來殖民強行捏造成一個“國家”,但為了分而治之,這個國家又被內部植入了很多矛盾,比如宗教沖突,地區矛盾。印度缺乏大一統的歷史和文化,聯邦制又制約著印度內部充滿裂痕跟鴻溝,需要不斷增強“國家”這個想象的共同體,需要樹立一個外部的“敵人”,塑造印度的危機來強化“國家”意識。

通過強化來自外部的威脅,強化“國家”意識共同體,是很多缺乏統一文化的國家都喜歡采取的手段。

我們身邊有這么一個近鄰,小麻煩是少不了的;特別大的麻煩,印度暫時也沒能力制造,所以會時不時的惡心一下我們。

對這個國家,你不能一點不重視,但暫時也不能過于重視。前者是因為印度畢竟是一個人口規模和我們差不多的國家,看地圖又扼著印度洋黃金航線的咽喉。后者是因為,印度還沒能力讓我們把他當作主要的對手,我們還有著更強大的對手要面對。

過去,我們對于印度,總是教育為主,懲戒為輔。1962年那場令印度記憶深刻的反擊戰,也主要是這個目的,打出西南部中印邊界幾十年和平,再占據幾個戰略要點,我們就基本實現了目的。

現在在印度問題上,存在著兩個不太好的傾向,一個是過于輕視印度,一個是過于重視印度。過于輕視印度,就是把印度描寫的過于不堪,令人感覺印度是一個充滿各種愚昧現象而又永遠毫無希望的國家,對我們形不成絲毫的威脅。過于重視,就是把中印矛盾的地位看得過重,認為應該集中力量,把印度比較徹底地解決一下。

印度對我們的挑釁該不該解決?早晚要解決!但現在還不具備一勞永逸解決的條件,也暫時還不成為一個緊迫的必要性。

各種具體的原因就不羅列了,因為根本原因還是一個:印度還沒那么重要,對我們的威脅還沒那么大,中印矛盾暫時還不是我們外部要面對和解決的主要矛盾。

我們是一個外部環境挑戰特別多的國家,跟周邊沒有強國存在的美國比,這點就更突出了。光是核武器國家,我們身邊就有四個。存在著領土、領海爭端的國家,又有那么多。有段時間,看看四周,似乎都有危機和挑戰。中日矛盾、中印矛盾......。這些外部的矛盾都客觀存在,需要我們面對,但最重要的還是中美矛盾。

環顧四周,因為美國因素,現在我們的外部安全壓力還是主要來自東面的海上(南海成為問題也是因為來自東面海上的美國因素)。相比較而言,西南方向,雖然因為印度也面臨一定的安全壓力,時不時還要出現點摩擦,但和來自東部的安全壓力比,目前還是處于次要地位。

因為美國是我們的主要對手,中美是外部的主要矛盾,東部是我們戰略方向的重點。

根據矛盾分析法,在眾多矛盾當中,主要矛盾決定著事物的發展,主要矛盾的解決規定著次要矛盾的解決,所以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矛盾是重點。中日矛盾和中印矛盾,目前都受到中美矛盾的制約。背后都有中美矛盾因素在里面,甚至有時候會成為中美矛盾的某種表現形式。沒有美國在背后支持,東邊的日本和西南的印度,都掀不起太大浪花。印度和日本,每次針對我們搞出點什么動靜來,背后也多多少少會找到美國的因素。

在我們的地緣政治問題上,還是應該處理好戰略的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當然也會基于一定的條件發生轉化,但現在,這種足以導致矛盾轉化的條件還沒出現。

但另一方面,中印矛盾雖然還沒有改變次要的地位,但在我們外部矛盾的地位是上升的,重要性在提高。這跟國際格局和我們的戰略重點在悄悄地發生一定程度的調整有關。中印矛盾的地位上升,并沒有改變中美矛盾是主要的外部矛盾,而且從根本上還是中美矛盾演化的結果。

美國政府已經把我們明確為主要的戰略對手,遏制我們成了美國最主要的戰略目標。而我們隨著國力上升,也為了應對來自美國的挑戰,也要做一些調整。從我們角度看,我們提出“一帶一路”的重大戰略,這與我們的特殊地緣條件也是吻合的。我們地處亞歐大陸的,歷史上是一個大陸國家,又是一個西太平洋國家,有漫長的海岸線,又要面對世界還處在海洋世紀這個事實。實際上,隨著我們“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意味著我們的外部戰略海陸并重的同時,也體現為東西并重的趨勢。幾十年前,“我們主要注意力只能放在我們的東方,而不能也沒有必要放在我們的西南方”,現在情況已經開始變化,東部雖然依然是我們最主要的戰略方向,但對西部戰略方向的注意力明顯增強。

隨著我們跟印度的戰略利益沖突越來越大(至少印度是這么認為的),我們應該越來越重視這個對手。

這些年印度內部發生了一些變化,也讓印度更加值得重視。

印度長期是一個地理概念,現在是一個聯邦,但印度國家主義政治力量的上臺,印度內部的凝聚力正在改變。

現在印度執政的人民黨,就是一個國家主義意識形態濃厚的政治力量。默迪本人不但民族主義意識強烈,對曾經印度的種族暴力沖突事件還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且還兼備宗教狂熱和種族傾向。

印度要解決國內松散的局面,國家主義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歷史上,德意志是如何從松散的眾多小邦聯合變成一個有凝聚力國家的,主要靠國家主義。

國家主義并不能解決內部的社會矛盾,更多依靠對外的激進對外擴張戰略,激化與周邊大國的沖突,促成國家意識的鞏固,實現國內矛盾的轉嫁。

這就是我們不能過于輕視印度的重要原因,比如印度的稅制改革,就是印度增強內部統一的一個重要標志性措施。

一個實現內部統一的印度,就可能具備潛力成為我們的真正對手。給印度的國家主義政治力量足夠的時間,這并非完全不可能。

對付印度,暫時還是堅持現在的策略比較好,集中更多資源應對中美這個主要矛盾。印度發起挑釁,我們就要給予必要的反擊。只是要掌握一個度,暫時還不能把中印這個次要矛盾,當作主要矛盾來解決,能夠擊退印度的軍事挑釁和冒險就可以。

等到我們解決好中美這個外部的主要矛盾,印度問題并不那么難解決。印度內部社會矛盾那么多,階級沖突、民族沖突和宗教沖突,都很嚴重,內部還有軍事割據,外部還有巴基斯坦這個死敵,都有很多的利用空間。對我們來說,可以著手的角度比較多。

說到底,在印度真正的解決完上述的內部和外部問題之前,暫時還沒有資格成為我們需要直接以舉國之力應對的對手,但我們給予其一定的重視還是必要的。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明人明察”)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