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多次表態稱,北約至今仍欠中國人民一筆血債,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北約這一野蠻暴行,也絕不允許歷史悲劇重演。
資料圖:在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事件中遇難的三位中國烈士,邵云環、許杏虎、朱穎(左起)。
這段歷史,刻在了中國人的骨子里。
28歲的她和31歲的他,是一對新婚燕爾的夫妻,年輕有為;48歲的她,是職場上的中流砥柱,孩子的母親,和睦家庭的女主人。
他們是生活中與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也是一個大時代里勇敢的“逆行者”。這三條鮮活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3年前貝爾格萊德那個悲傷的春天。
今天,請一同深切緬懷三位中國英烈。他們是戰地記者邵云環、許杏虎、朱穎。
1999年5月7日將近午夜(北京時間8日凌晨),震驚世界的一幕發生了。
從密蘇里州特曼空軍基地升空的一架美國B-2隱形轟炸機,飛到遙遠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首都貝爾格萊德,從多個角度,向中國大使館擲下五枚精確制導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
沒有任何預警,一切突如其來。
在一片刺眼的白光中,爆炸的巨響傳出,屋頂坍塌,火光沖天,混凝土塊、鋼筋、玻璃渣在眼前紛紛飛落,砸向人們。
原本最安全的地方,成為人間煉獄。
許多人受了傷,他們摸索著同伴的去向,手拉著手,攙扶著往外撤離。有人將窗簾、床單結成逃生繩往樓下爬,有人手被滾燙的鋼筋燙起血泡,有人被濃煙嗆得差點窒息。
走出廢墟,沒人愿意離開,大家留下來清點人數,救助戰友。很快,他們發現,有四個人不見了。
其中三人,是犧牲的邵云環、許杏虎、朱穎。第四人,是后來被找到,幸存下來的使館武官任寶凱。
使館一秘曹榮飛,滿臉是血地被抬了出來,他的雙眼被爆炸物碎片、雜質弄傷而失明。
當地時間2021年4月4日,駐塞爾維亞使館在我駐南聯盟使館舊址舉行紀念活動,緬懷1999年北約轟炸中犧牲的三位烈士。圖片來源:中國駐塞大使館網站
當時,大家不得不決定瞞著曹榮飛一件事,那就是邵云環的死訊。因為她,是曹榮飛的妻子。
作為一名優秀的戰地記者,邵云環在多年從業生涯中,曾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無論是戰火紛飛的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還是從南斯拉夫分裂后獨立的馬其頓、黑山共和國,都有她報道采訪的身影。
對戰爭之殘酷,邵云環感觸至深,她揮筆如虹,整日埋頭工作,經常凌晨兩三點還不休息。
“沒什么,大不了一條命”!主動請纓前往危機重重的南斯拉夫之時,邵云環立下豪言壯語。
未曾想,這一次,竟成訣別。
當地時間2022年4月4日,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舊址紀念碑前,鮮花環繞。圖片來源:中國駐塞大使館網站
朱家父母,痛失女兒朱穎、女婿許杏虎。他們愴然呼喚:“瑩瑩(朱穎),虎子,你們能聽到嗎”?
許杏虎未完待續的《戰地日記》,與朱穎錄在家里座機上的語音提示一樣,成為留給世界的最后一縷痕跡。
在距遇難僅兩天的《戰地日記——親歷炮火》中,許杏虎記下了國際記者聯合會秘書長艾登·懷特的一番話:“北約每一次對記者及新聞傳播設施的轟炸,都是對民主的踐踏” ,“全世界的記者和媒體有責任如實報道北約轟炸南聯盟產生的嚴重后果”。
朱穎父母則寫道:“我們親手養育了27年的女兒瑩瑩,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們無法接受這殘酷的事實”。
“瑩瑩,到貝爾格萊德赴任途中,你說過要做一名和平的使者,但是美國、北約,那些道貌岸然的‘救世主’們,卻殘忍地奪去了和平使者的生命。”
“我們永遠、永遠、永遠不會忘記這筆血債”。
1999年美國《時代》雜志封面:“讓塞族人屈服,大規模轟炸打開通往和平的大門”。
北約所欠下的血債,中國人永不會忘。
23年前,中國人喊啞了嗓,哭紅了眼,熬干了淚,為了同胞被北約屠戮,發出最強烈的譴責。
23年后,一切仍歷歷在目。中方多次表態稱,北約至今仍欠中國人民一筆血債,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北約這一野蠻暴行,也絕不允許歷史悲劇重演。
資料圖:塞爾維亞民眾紀念北約轟炸南聯盟時的死難者。
北約所欠下的血債,塞爾維亞永不會忘。
23年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狂轟濫炸78天,將南聯盟化為一片焦土。8000多無辜平民傷亡,近100萬人淪為難民,15噸貧鈾彈的投放,貽害無窮。
23年后,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悼念活動上指出,北約對一個從未侵犯過任何國家的無辜小國發動“殘酷的、恐怖的、不可饒恕的襲擊”,“我們永不會忘記。”
2022年3月17日,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一場足球比賽中,塞爾維亞觀眾拉起多條橫幅,細數美國、北約過去幾十年來轟炸或挑起戰爭的國家和地區名單。
北約所欠下的血債,世界人民永不會忘。
30多年來,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產物北約沒有自我消亡,反而東擴五輪,增兵歐洲,不斷挑起地緣對抗,成為如今俄烏沖突爆發的罪魁禍首。
近30年中,波黑、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北約四處征戰,發動和深度介入的戰爭,給眾多國家造成不可逆的嚴重傷害,影響波及幾代人,罪行早已罄竹難書。
在邵云環的遺作《悲壯的貝爾格萊德》里,她寫道:“命運多舛的南斯拉夫人民還要為捍衛自己的基本自由付出血和生命的代價”。而最終,她以自己的生命,書寫了那段血與火的歷史。
英烈們已魂歸故里,但后來人絕不能忘卻這一切。因為這段屈辱而沉痛的過往,刻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骨子里。
(來源:“ 中國新聞網”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北約指揮烏軍作戰!俄軍打開繳獲烏軍電腦:發現連線到美軍預警機
2022-03-17澤連斯基接受美媒采訪:不再糾結入北約,烏東問題可以談個妥協方案
2022-03-0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