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百姓話題 > 學習教育 > 閱讀信息
張黎明:家庭教育沉思錄
點擊:  作者:張黎明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2-01-03 11:33:46

 

 

1

 

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大約是當今社會不同階層人們取得的最大共識之一,這樣一個重要觀念也因此成為時代最強音。

 

的確,教育的成敗不光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其實也決定一個家庭的興衰,更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全面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個家庭最大的不幸,也許并非親人的意外病故,也不是生意的突然破產,而是子女教育的徹底失敗。再具體一點來說,就是子女缺乏應有的生存和生活能力,無法順利開創自己的事業,甚至墮落為敗壞門庭的不肖子孫,或者危害社會的不法之徒。

 

雖說“讀書無用論”在一些地方尚未絕跡,但相當多的家庭越來越重視教育,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尤其在就業空間十分逼仄、人才競爭愈來愈烈的當下,教育成為一個家庭最要緊的事,讓孩子上大學父母是最基本的愿望。毋庸置疑,學歷是進入職場的通行證。改革開放前,上過大學的人鳳毛麟角,高中畢業也算是有效學歷,被人們鄭重地填入履歷表。進入新世紀之后,大學教育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普及,本科學歷幾乎成為應聘的標配。好多單位或公司不僅要求高學歷,還要求英語水平必須過6級,甚至注明招聘只限于985211大學畢業生,等等。學歷乃至名校學習經歷的重要性,在人才市場被空前強化。

 

但高學歷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一個人完成所有階段的教育,是一個漫長得令人倍感疲倦的過程。僅從時間上來說,從小學到中學一直到大學畢業,最快也需要16年;倘若還要讀碩士、博士,最少還需要6年。這就是說,要拿到一個博士學歷,一般需要你一口氣上22年的學。當你好不容易博士畢業時,已經30歲左右了。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你要做好就業前的充分準備,幾乎需要花去一生中的一半時間,這也說明了完成高學歷教育過程的艱難。而更“殘酷”的一個現實是,30歲才開始就業,再過30年時又面臨退休,這讓你不能不遺憾地領悟到,人生是何其短暫和倉促。30年時光如白駒過隙、一閃即逝,你究竟能做多少事情啊!而且后30年即使是錦繡前程,也需要拿前30年持續奮斗來交換,這樣的代價是否太大呢?

 

2

 

想來大多數人都會同意這樣的觀點: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是一個不但要讓孩子學習和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同時還要使其形成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漫長過程,也是一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相互配合、協調和促進才能完成的重要任務。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教育一般要從幼兒時期開始,跨越他的童年、少年、青年時代,幾乎一直抵達中年的門檻前,不僅需要花去相當長的時間,也需要在各階段都有持久的耐力,是世界上最費時、最費事又最費神的一件工作。難怪古人會慨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平常人們津津樂道的所謂教育奇跡,都是出現在十數載或數十載寒窗苦讀之后,絕不可能一蹴而就或畢其功于一役,更不可能像放焰火似的會在一瞬間迸發耀眼的光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育其實最不容易發生什么奇跡。

 

社會、學校、家庭三者由外向里、從遠及近,構成了一個人成長的三重環境,一個人其實就是這三重環境不斷影響下的產物,但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最大的無疑還是家庭環境。孩子一生下來就要生活在家庭中,每天都要面對自己的父母,家庭便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最直接、最廣泛、最深刻也最長久,因而是影響孩子的關鍵性因素。由于家庭環境千差萬別,因而家庭教育的形態也是千差萬別,父母總是有意無意地按照自己的模式去塑造孩子,而他們在思想境界、教育觀念、知識能力及行為方式等方面都有優劣高下之分,由此也造成教育的效果及結果,也難免有高下優劣之別。一群年齡相當的孩子,都在同一個地方生活,在同一個學校上學,都使用同一種課本,接受同一批老師的教導,而走向社會后結果卻大不一樣:有的會成為社會棟梁之才,有的終生都只是普通人,有的生活需要政府救濟,有個別人甚至還會淪為罪犯。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差別呢?一個很大的原因,恐怕在于他們來自于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家庭環境影響不一樣,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別,最終造成他們成長和結果的差別。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古人早就揭示了家庭教育的極端重要性。

 

古今中外,幾乎所有的教育大師都反復告誡人們,對于孩子成長至關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出他們旺盛的學習興趣、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如何讓他們形成樂觀的心態、高尚的品德以及堅強的意志等等。而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一個孩子學習上最大的內驅力,估計沒有任何外在的力量,能夠像興趣那樣強勁地推動一個孩子去學習。老師、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凡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總是能夠自覺、主動去學習的孩子,一般來說成績都不會差到哪里去;反過來,凡是要靠督促甚至壓力做作業的孩子,大概基本上都難以取得好成績。所以,要解決孩子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不妨先從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和習慣入手,興趣和習慣一旦養成,孩子的學習就會真正上道。而只要在學習上入了門,進步的快與慢、成績的高與低、排名的先與后等等,都不是什么大問題,慢慢地尋找到正確而有效的方法,以足夠的毅力堅持學下去,就會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3

 

然而,如今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從培養學習興趣、養成學習習慣、掌握有效方法等方面下功夫,而往往是舍本求末或“功夫在詩外”,希望通過提前“搶跑”、報課外輔導班、上貴族學校、低齡化留學等途徑來解決,甚至把考試分數確定為追求的首要目標。相當多的父母,要求孩子功課必須考100分,99分都不行,在他們失去客觀和理性的眼里,89分或61分都相當于不及格。媒體曾經報道,一位年輕女干部,由于上小學的孩子沒有考到她規定的分數,結果把孩子活活打死。孩子的教育如春種秋收一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們俯下身子靜下心來,真正付出足夠的時間、辛勞和智慧,像創作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那樣地精雕細刻。然而考察一下一些家長的行為特點,便會發現他們對這樣一件需要耗時、費力的事情,幾乎都幻想著能輕松自在地走捷徑,總是企圖以簡單、速成乃至投機取巧的辦法來解決。于是,攀比分數便成為一些家長們的拿手好戲,給孩子層層加碼便成為父母的看家本領,一些父母甚至還認為,只要肯花大價錢,孩子的教育就不是什么難事。

 

其實,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如何培養起他們讀書學習的興趣和習慣,這大約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而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并不難,只要父母發揮好榜樣的作用,首先拿起書本讀起來,便會無形中給孩子帶一個好頭;父母如果經常能與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的問題,自然會把孩子引導到書中去。為什么有不少孩子不喜歡讀書呢?那是因為他們可能還沒有發現書中有一個神奇的世界,還沒有從讀書中真正體驗到美妙和快樂。如今住上新房的家庭很多,新房子里往往也會有一間“書房”,然而不少家庭的“書房”卻并沒有多少書,而是擺著高檔豪華的麻將桌。想一想,一對平時什么書也不讀,卻總是邀約幾個朋友在家搓麻將的父母,如何能讓自己的孩子愛上讀書呢!父母常常苦口婆心地勸孩子讀書,自己卻總是以實際行動不停地作出暗示,讀不讀書其實也無所謂。當父母和一幫朋友熱火朝天地搓麻將時,在隔壁寫作業的孩子,如何能靜下心來去讀書、去思考,而不被滿耳的白板、西風的叫牌聲干擾或吸引呢?可見,孩子究竟能否培養起讀書學習的興趣,與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誘導密不可分。

 

4

 

一邊是不重視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另一邊卻又是強迫孩子做他毫無興趣的事。父母在對待子女教育方面,長期存在一個很大的悖論,那就是:我們絕大多數做父母的都是普通人,卻往往不把孩子作為一個普通的人來看待,而是以著名的科學家、企業家或者演藝明星為標桿,既要求他們所有的基礎課程都要學好,又要求他們發展各方面的特長,總之是要求他們能出人頭地。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然沒有什么不對,但孩子究竟能否成為哪一方面的人才,要受到很多主客觀因素的制約,絕不是靠父母的愿望或花一大堆錢就能做到的。看到別人家孩子,報課外興趣班或特長班學音樂、美術或棋類等等,有些父母便心急火燎地坐不住,以為不跟著行動就輸在起跑線上了,于是不管孩子自己的想法也要報,而且有的還報了好幾個,上午學唱歌、下午學琴法、晚上學圍棋,總之是不管孩子究竟是否有興趣學,是否真正能學得進去。孰不知,孩子的時間、精力以及可以承受的壓力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樣樣都能學得好。而且,學習藝術類專業的確需要一定的天賦,尤其像唱歌、演奏這樣的專業,對人的先天條件要求很高,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天賦才是藝術專業成才最重要的因素,有了天賦再加上勤奮努力才可能成功。孩子在哪一方面有沒有培養前途,主要取決于他本人的興趣、愛好,而非家長的喜好和意志,然而不少父母卻代替孩子去選擇,不僅讓孩子應接不暇、無力應付,最終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挫傷,影響對基礎課程的正常學習。

 

能否讓孩子進一所傳說中的名校,如今常常成為父母最大的一塊心病。學校之間當然在軟硬件方面有較大差別,但是否只要進入了人們公認的那所名校,孩子的成長就可以完全打上包票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能進名校固然可喜,但因各種原因實在進不了,其實也沒有什么大不了,學校雖說是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但仍然只是孩子成才的外邊條件,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孩子本身這個內因。事實上,學校教育是一種普及型的教育而非精英型的教育,從牛頓、愛迪生、達爾文、貝多芬等一些杰出人物的成長經歷看,他們竟然都在學校被老師認為是差學生,說明學校教育對他們成才并未產生根本性作用。這些人主要靠自己過人的領悟能力和刻苦精神,在學校或課堂之外獨具一格地鉆研探索,才成為他們所處時代獨領風騷的人物。學校教育雖然很重要,但一個人的自我發現與探索更重要,能上名校并受到名師指點固然好,但滿園學子普遍受到名師教誨,成為出類拔萃者卻總是只有幾人而已。

 

熱衷于掏高學費讓孩子上所謂的貴族學校,是父母以簡單手段來解決復雜問題的“代表作”。如同一年四季有風霜雪雨而非全部是春風麗日,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也是真善美與假惡丑并存,只有經受過各種磨難洗禮的人,才能適應復雜紛繁的社會生活,而沒有經受過大風大浪鍛煉的人,往往也過不了小泥溝。全封閉式的貴族學校,企圖在現實世界之外,建立一個沒有突發事件、沒有任何危險、孩子接觸不到任何丑惡現象的真空世界。孰不知,在這樣一種人造環境中泡大的孩子,人身安全倒是絕對地安全了,然而卻同時也讓孩子失去了觀察、體驗和適應真實世界的機會,更是喪失了經受各種鍛煉和考驗的機會。試想,這種在溫室中長大的孩子,最終還是要走向現實社會的,要靠自身解決各種各樣復雜的問題,到那時你如何讓他具備應有的本領?

 

而將年幼的孩子送到國外留學,可以看為是父母以簡單手段來解決復雜問題的“撒手锏”。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觀念的鼓惑,有些父母不光為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而擇校,不光拼命給孩子報各類興趣班、特長班、補習班等等,還爭先恐后地讓上中學、甚至還在上小學的孩子去國外留學,美其名曰“享用世界優質教育資源”。中國現有教育模式雖然存在各種弊病,但基礎教育的成就還是有目共睹,一味盲目地認為外國的學校都是哈佛、牛津的水平,因而只要將孩子往出一送,教育方面的所有問題就都解決了,實在是想當然。甚至于一些學習較差的孩子,連本國的二本大學都考不上,也會被父母送到國外去,幻想著能靠獨自留學,來解決在國內、在家里無法解決的問題。低齡化留學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但相當多的父母,只看到可以讓孩子早點掌握外語這樣的好處,卻怎么也不想看到諸如生活難自理、心智不成熟等一大堆問題。

 

5

 

由于違背教育規律以及人的成長規律,家長們幾乎所有心血來潮或功利盲動的辦法,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于是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便不斷轉化和積累為心中的焦慮。不光為能否買到中意的學區房而焦慮,為孩子是否需要提前“搶跑”而焦慮,也為能否上一個條件優越的名校而焦慮,為籌備孩子上學或深造所需的巨額經費等等問題而焦慮。總之,對于教育的焦慮幾乎從孩子還未生下來,是否要進行胎教、早教就開始了,一直會延續到孩子大學畢業為止,還不見得就能徹底結束,其持續時間之長、程度之深以及影響之大,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其實,父母最大的焦慮還在于“本領恐慌”,也就是面對孩子身上出現的諸多問題,最為焦慮的是自己缺乏有效的應對之策。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常常被教育研究者們所忽視,也被家長們自己嚴重忽視,那就是在時下的中國家庭,幾乎每一對年輕夫婦,都是在缺乏足夠的家庭教育知識的情況下,隨著孩子出生時哇哇的哭叫聲,像孫悟空一樣地搖身一變,倉促間便做了孩子的父母。這種閃電般速成的年輕父母,除了少部分人讀過一兩本《育兒手冊》之類的書而外,大多數都不具備有效教育孩子的能力和素質,因而很難說是稱職和成熟的父母。讓這樣的父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基本上就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結果可想而知。正因為從事家庭教育的年輕父母,自己本身就先天不足、后天無力,于是當今中國的家庭教育局面不容樂觀,幾乎每一位父母都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都為自己的孩子不吃父母那一套而發愁。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國家庭教育問題的根本癥結,在于年輕家長們教育能力的欠缺。家長的問題解決不了,不可能解決孩子的問題;讓本身存在著諸多問題的家長去教育孩子,只能讓孩子的問題更嚴重。只要我們理性尚在,就不難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父母并不天然具有教育孩子的知識和能力,這種知識和能力仍然需要從學習中、從實踐中得來。但如今的大多數父母,都盲目自信地以為,自己既然被稱為父母,當然天生就是孩子的導師,這樣的觀念實在是自誤誤人。其實,根據教育的基本規律,對孩子身上出現的所有問題溯本求源,根子幾乎都會出在家長身上。家長自身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他自己一無所知或無力糾正,于是他帶著自身的毛病去教育孩子,結果這些問題便都從孩子身上顯露出來。而這些家長們對此還渾然不覺,很少對自己的問題作出檢討,只是一味地認為全是孩子的錯,要不就無端地遷怒于學校教育,把自己的無力、無能歸罪于老師。

 

近年來,校園暴力或安全問題引起全社會高度重視,但其中有一個現象卻很少引起警惕,那就是極少數家長竟然也扮演了危險的角色。兩個孩子之間鬧了矛盾,本來輕者由學生自己協商去解決,重者由班主任或學校相關部門按照校規校紀去解決,才是處理此類問題的正確途徑。然而,如今卻頻頻發生家長為此大打出手的情況,不是打傷了對方的孩子,就是雙方家長約架互毆,一場孩子之間的小過節,最后演變為父母之間的對決。父母是孩子道德方面的楷模,父母如果胸懷寬闊,孩子大致上會朝境界宏大的方向發展;父母如果心胸狹小,孩子往往也會變得斤斤計較甚至睚眥必報;倘若父母常常表現出一股暴戾之氣,無疑會讓孩子不斷產生和積累作惡的底氣。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壞孩子,但壞孩子的煉成,必定有家庭教育方面缺失的重要因素。

 

6

 

家庭教育的這種百病纏身、積重難返而又回力乏天的局面,已日益成為中國家庭乃至中國社會的一大突出問題。教育孩子的問題固然非常迫切,但是如今最為急切的問題卻在于教育家長!如果家長們不能清醒地認識到自身教育的重要性,不能改變陳舊乃至錯誤的教育觀念,不能具備家庭教育應有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孩子的教育問題也就始終無法得到解決。尤其是年輕的父母,必須真正拿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通過自學、培訓或其他學習方式,全面、系統地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識和基本規律,只有先把自己打造成合格或稱職的父母,才有可能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其實,父母需要做的事說到底,就是在有助于孩子成長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一個快樂學習、全面發展的家庭環境。教育不僅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也是一門富有創造性的藝術,父母只要認識到孩子是一個鮮活的個體,幫助他們明辯是非、樹立信心、豐富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善于發現孩子的天賦和優勢,就能夠讓他們產生學習和上進的動力。父母想要讓家庭教育真正奏效,不光要下決心改變舊的教育觀念,同時也要不斷改進教育的方式、方法。常常有不少父母,總是為孩子不聽自己的話而苦惱,其實讓孩子聽話也并不難:

 

首先,一定要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也就是真誠地放下父母的架子,注意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與孩子說話,不逼迫孩子做他們不愿意做的事情。這樣就會讓孩子心情愉悅,感受到父母對他們深沉的愛,他們也就愿意和父母溝通交流。

 

其次,一定要信任孩子,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知心朋友。父母常跟孩子像朋友那樣地談心,孩子才愿意敞開胸襟,告訴你他在想些什么。父母以朋友的身份,幫助孩子分析日常出現的各種問題,替他們出主意想辦法,孩子才能把你真正當成人生的導師。

 

再次,學會換位思考,善于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這是一種快速拉近與孩子心靈距離的有效方法。當孩子遇到棘手的問題時,父母如果能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便會很快地拿出妥善的解決辦法來;而當孩子犯下錯誤時,父母倘若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便會迅速地找到錯誤產生的原因,這樣幫助孩子改正也就容易了。

 

更為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認識到,家庭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因此父母必須懷著一顆平常心,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孩子,承認孩子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因而不要隨意給孩子確定過高的目標,也不要動輒以不切實際的標準要求他們,這樣才會有和諧、有效的家庭教育,也才能讓孩子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作者:張黎明,1985年畢業于西北師大中文系,先后從事過教育工作、公務員工作以及企業中高層管理工作,現供職于新課程報社。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