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吳敦義動機不純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4日-星期五
【臺灣《中國時報》報道的標題截圖】
民進黨2018年“九合一選舉”大敗,讓國民黨意想不到的看到了重返執政的希望。進入2019年,國民黨臺面上幾個重要人物逐漸表態將參加2020大位的選舉,其中表態參選的國民黨現任主席吳敦義15日向媒體表態:“若國民黨重返執政,有權依照《兩岸人民關系條例》磋商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引發關注。
兩岸若能簽署《和平協議》無疑將大大改善兩岸關系,促進兩岸發展,將統一大業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然而,根據吳敦義的風格和國民黨的行事習性,以及臺灣社會現實氛圍,筆者以為,即使國民黨2020重返執政,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可信度至多不到50%,而簽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主要原因有如下兩點:
一、吳敦義動機不純
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是大陸長期以來的愿望,因為這是遏制“臺獨”促進統一的有效方式。要實現這個愿望首先兩岸必須有良好的政治基礎,特別是臺灣當局必須有意識營造適合反獨促統的社會氛圍。這種機會曾在國民黨執政的馬英九時期出現過,但被馬英九放棄了,準確地說是被國民黨放棄了。
現在吳敦義突然聲稱要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是因為兩岸的政治基礎存在還是臺灣社會氛圍的機會出現了?顯然兩者都不是。吳敦義現在發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呼聲更多的是出于競選算計,玩弄競選噱頭而已。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的大敗已動搖了民進黨執政的根基,雖然民進黨竭力否認其失敗的原因是其兩岸政策的失誤,即不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所致,但事實已充分證明,民進黨的失敗除了其執政無能、不斷“發夾彎”、搞得內外交困、民不聊生外,其破壞兩岸關系的政策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與民進黨最大的不同是,承認“九二共識”,但在“一個中國”的問題上老是躲躲閃閃,論述經常是無法自圓其說。當原本并不看好的韓國瑜在“九合一選舉”中公開喊出承認“九二共識”時,韓國瑜的選情不僅沒有下滑相反不斷提升,并且刮起一陣“韓旋風”席卷全臺,最終讓國民黨大勝。這時國民黨才意識到承認“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對國民黨是如此的重要。因此,在競選2020大位的過程中,國民黨必須繼續重拾“九二共識”政策才可能打敗民進黨。
【臺灣《中天新聞》視頻報道截圖】
然而,國民黨如果僅僅重復其原來的承認“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顯然在臺灣選民中無新意,選民對此也不會滿意。因此,要想在2020大選實現打敗民進黨的目的,國民黨必須在兩岸政策上有更吸引選民眼球的動作,而發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聲音可以達到這種效果,它不僅在國民黨原來承認“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也可以化解國民黨在“一個中國”問題上自相矛盾的論述。
然而,至于是否真要這樣做那是后話。因此,吳敦義在發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呼聲時,表態非常有“技巧”:“有權依照《兩岸人民關系條例》磋商簽署兩岸和平協議。
可見吳敦義此時發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目的僅是為了2020大位的選舉,并非真想這樣做。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一旦國民黨重返執政,吳敦義現在呼聲就會煙消云散。
無論是擔任臺灣地區“行政院長”、“副總統”還是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在兩岸問題上一直與馬英九保持高度一致,即嚴守“三不”(不獨、不統、不武)。在論述“九二共識”上,吳敦義只強調“一中各表”,而在統獨問題上,吳敦義只強調反“臺獨”卻長期不愿提統一,甚至發出“相統一到對岸去的言論”,即使在2017年8月正式當選為國民黨主席后也是如此。
【《臺海網》曾經的報道標題截圖】
2014年年底,國民黨在當年“九合一選舉”中慘敗,全黨氣氛低迷,之后在2015年競選2016年大位時,國民黨所有臺面上的大佬無一人愿意為黨參選,最后洪秀柱挺生而出以國民黨的身份參選。然而,在洪秀柱競選造勢過程中提出反對“臺獨”贊成統一,高調提出“一中一表”的觀點后,國民黨的大佬們不樂意了,最終在當年(2015年)10月17日國民黨通過中常會將洪秀柱參選資格取消,上演了一起臭名昭著的“換柱風波”。這其中,吳敦義扮演了“換柱”的急先鋒。
【國民黨曾經上演“換柱”時的場景】
吳敦義在擔任臺灣地區行政領導人和“副總統”期間,曾多次發表針對大陸的負面言論,如“有一個國家很大很大,但免簽只有20個”的暗諷大陸言論等。在正式當選國民黨主席后,吳敦義不僅不愿提“統一”,甚至在公開場合都不敢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也正是如此,吳敦義在綠營是有一定人緣的。去年“九合一選舉”,作為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對選舉責無旁貸進行了布局,但決定最終選舉大勝的因素卻是“韓旋風”所致,而絕非吳敦義因素。這點是臺灣社會的共識。
吳敦義的上述言行在臺灣眾所周知。他這樣的人品和行事做派,現在突然提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可信度值得高度質疑。
國民黨喜歡內斗,但常常是內斗內行外斗外行。究其原因應該是其一向慣于算計、見領導人利搶功的習性有關。如今表面形勢對國民黨有利,所以,眾大佬紛紛表態參選2020,讓人們不免想到2015年社會呼應國民黨大佬們參選卻無人應聲的情景。
國民黨上下對承認“九二共識”的觀點幾乎一致的認知只是“一中各表”,在統一的問題上更多的是意圖與大陸較勁,而非真正與時俱進最求兩岸統一。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兩岸最終統一,而不是承認臺灣的割據政權,更不是要造成“兩個中國”。這一點在現實國民黨依然普遍存在死抱著“中華民國”不放的局面下,聲稱簽署《兩岸和平協議》顯得是那么的諷刺,其可信度又有多少?因而對于吳敦義此時的呼聲不得不產生質疑。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個人動機、行事風格,還是國民黨及臺灣社會氛圍,吳敦義此時提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誠意可信度都令人質疑。
二、臺灣社會尚未形成氛圍
筆者前面說了,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必須有良好的氛圍,說穿了,這個氛圍就是臺灣社會要有簽署的意愿,這是起碼的基礎。然而,目前在臺灣社會這個基礎尚未建立。更主要的是即使國民黨重返執政,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建立起這樣的基礎。因此,吳敦義聲稱“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如果國民黨重返執政后真想簽署《兩岸和平協議》,那么必須充分做好簽署的準備。一是必須積極建立臺灣社會簽署的基礎,二是營造臺灣社會簽署的氛圍。這兩點國民黨都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
國民黨馬英九時期,大陸提出惠臺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ECFA),經協商兩岸最終簽署了。這樣一份對臺灣發展有著重大積極作用的協議,卻被國民黨操作成一份“黑協議”,在2014年爆發了全臺的“反服貿”浪潮,并最終導致了國民黨的下臺。
【民進黨當年操縱的“反服貿”】
《兩岸服貿協議》只是經濟領域的協議,而且是惠及臺灣的,可為什么最后變成了政治問題?單純從民進黨的搗亂顯然不能說明問題。根子問題是馬英九執政期間,在立法、行政權都在手時,只想著如何從大陸獲取經濟利益,而幾乎完全放棄政治領域,不提統一問題,放任“臺獨”勢力發展,甚至一味與大陸爭執所謂的“主權”,最終導致臺灣社會意識形態扭曲,形成“逢中必反”的社會氛圍。
《兩岸和平協議》是解決兩岸分治、敵對狀況的政治性協議,其中明確指出 “促進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建構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沖突。”是反獨促統的基礎性文件。如簽署這樣的協議,國民黨自身必須對如何“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中華民國”的消失和兩岸的統一是最終目標。國民黨有這種準備嗎?如果吳敦義連“統一”二字都不愿提,國民黨重返執政后怎么可能營造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氛圍?以《服貿協議》最終斷送在國民黨的手中這個事實,國民黨重返執政哪有能力說服臺灣社會認同《兩岸和平協議》?
顯然,吳敦義現在提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從國民黨現在的能力和意愿來看,至多只是圖一是嘴上之快而已。
民進黨是一個“臺獨”黨綱的政黨。它執政就是要將臺灣分裂出中國,就是要實現其“臺灣建國”的最終目標。大陸追求統一目標與民進黨的“臺獨”目標勢不兩立。因此,無論是否在臺上還是下臺,民進黨都不可能認可《兩岸和平協議》。國民黨如果重返執政真要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民進黨定會大動作反對,甚至會操縱臺灣社會掀起新一輪“反中”浪潮。以民進黨操縱“反服貿”的經歷,反《兩岸和平協議》民進黨操縱起來更容易,聲勢也將會更大、更激烈。以國民黨的現狀,到時國民黨必定一擊即潰,毫無還手之力。
【當年民進黨操縱的“太陽花”運動實為“反中”】
吳敦義不是說“有權依照《兩岸人民關系條例》磋商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嗎,很快,16日在英文就回應“研議民主機制”。何為“研議民主機制”?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提出“修改《兩岸人民關系條例》”,首先從“法律”上切斷吳敦義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提議。
【臺灣綠媒《自由時報》報道的標題截圖】
同時,民進黨的綠媒這幾天已開足馬力詆毀、歪曲、抹黑《兩岸和平協議》,造謠、煽動臺灣民眾現在開始就抵制《兩岸和平協議》。
【臺灣綠媒《自由時報》報道的標題截圖】
這就是民進黨的兇狠和“高明”之處,為了自己的利益,在臺上敢冒犯臺灣社會和任何政黨毫無顧忌。就像為了阻止馬英九、吳敦義等人意圖按照臺灣的相關管制條例,今年520之后就可以到大陸訪問,民進黨卻可以修改這一條,讓馬、吳等人無法登陸一樣。這方面國民黨無論“在朝在野”永遠都不及民進黨。
僅從國、民兩黨的性質、行事風格以及現實,吳敦義此時提出“若國民黨重返執政,有權依照《兩岸人民關系條例》磋商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只是一句空話而已。
兩岸統一是必然的,更是必須的,這是全體中國人的意愿。大陸實現國家統一的信心是堅定的,任何勢力都不可阻擋。如果臺灣當局和臺灣社會希望和平統一,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是上上策,將造福兩岸人民。
如果國民黨試圖玩弄花樣,僅以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為競選噱頭,到頭來只會在臺灣社會再次失去信譽,2020不會有戲。如果國民黨重返執政真心實意想把臺灣帶向和平統一,真誠愿意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必須扎扎實實做好具體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明確統一思想,放棄老舊觀念,營造和諧氛圍,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構建扎實的社會基礎。
如果民進黨意圖放棄和平統一的機會,繼續在“臺獨”路上一條道走到黑,兩岸就沒有《和平協議》,有的只會是武力統一,而民進黨必須為此承擔所有責任并付出沉重的代價!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蘭斌強”公號)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