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喬良以《面對美國步步進逼,我們需要何種理性?》為題寫了篇文章。我就說:《中國應對美國步步緊逼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道行》。我們要文攻武衛。公道對霸道,以有道伐無道。
通過最近觀察,我覺得拜登政府拉西方盟友從新疆臺灣香港人權角度圍攻我們。人家又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訪問上海。組織策略很好。反觀我們呢?沒有主動出招只是被動因應。教員給們的矛盾論指出要會抓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今天我們主動出招的地方在哪里呢?我認為就是美元超發,無節制的濫印美元。美國以解決國內危機來洗劫全世界。站在反美元超發濫印的立場上才能團結我們的支持者,分化西方有組織的反華圖謀。
我們不能只想著中國人民幣的國際化,那樣我們的格局就太小了。對新的國際金融秩序,有必要如中俄聯合倡議召開國際會議等等形式。討論后美元時代的國際金融問題。單純的人民幣國際化是不行的。即是暫時成功也未必將來不重蹈美元覆轍。所以以聯合國框架下的國際新貨幣,國際金融新體系是需要的。
現在的金融——紙幣的實質是人們以信用的方式達到實現物品交換目的信息。就電子貨幣而言就更是信息化了。現在國際上流通以美元為結算工具,而這個信息或叫信用的制造者——美國的私人央行卻不受國際社會的限制,使美元信用成了美國金融霸權漁利世界的工具。各個國家為了從本國外得到物品必須已出售商品的方式獲得美元的信用即美元紙幣或電子貨幣。而美國則靠著發行美元信息無償的得到了商品。而大家以美元買回的美元國債恰恰體現了我們白送給美國的商品已經被美國消費了的價值。
傳統認識是資本主義是工業化時代的產物而其實農業社會也有農業資本主義。現在更有金融資本主義。所以說資本主義的一個共同特征既是以資為本而參與社會勞動生產成果的分配。且現實是按資分配不是按勞分配。
一個人開看出許多荒地,他就可把地租出去收租當地主。由此我們考慮資本如知識的產生一樣也是勞動。但要如知識產權保護一樣,有個收益實現期。而不是現在對資本無限制一勞永逸。
在自然界的規律中只有“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生息,而沒有錢生錢,利生利的生息。人們類發明利息的目的還是不勞而獲。所以很早以前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就提倡禁止利息。金融危機的成因說一千道一萬歸結起來就是錢生錢利生利的舊金融體制造成的。如高利貸的最終會崩潰就是因為勞動創造財富的增長比不上利息的增長。
如同每個人的心臟它本身并不制造血液。而銀行本身也不創造價值,更不應該創造虛擬價值。而是服務與流通實現自身價值。結束金融食利的時代根本就是取消利息。如同電網的電阻在消耗電能,所以人類在不斷探索一個電能傳送的超導。現在的經濟過程中金融體系也是如此。變以資為本為以人為本其實不是消滅“資本”而是消滅利息。當然金融系統畢竟需要人工作也需要有合理的報酬開始實現應該是金融已服務實體經濟為目的,不以盈利賺錢為目的。利息,盈利收入以滿足勞動成本為好。
以人為本.以勞為本就不是讓銀行以錢生錢牟利。國家應以無息信貸發展經濟。現在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物資商品流通工具。我們應該明確金融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需要金融?是物流手段價值尺度。所以說金融業的從業人員工資辦公設備等及利息都是我們為了這一目的付出的成本。生產如果比喻成做蛋糕,那么金融就是在與生產分蛋糕,而且分的蛋糕太多。信貸體現了對資源的支配權。公平獲得信貸的權力才能保證人民公平利用自然資源與社會生產資料進行生產活動。如果說電的超導我們在研究,取消利息是經濟的超導。現在制造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合理的貸款。少數人貸到了款調動公共資源個人致富。所以說利用金融手段保證公平也很重要。
國際金融要建立的是如同人體兩個循環體系(肺循環負責與外部交換,體循環負責身體營養運輸)一樣的新國際金融體系。可以設想由聯合國的世界央行與各國央行做成外循環,而各國央行組織各國體循環.內循環。歐洲國家建立歐元的經驗可以供我們參考。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