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歷史人文 > 地理文化 > 閱讀信息
劉振起:在黨中央毛主席進京趕考住涿紀念址的思考
點擊:1915  作者:劉振起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4-06-08 09:00:59

 

1.jpg

【黨中央毛主席進京駐涿紀念館外景】

實地到毛主席戰斗工作過的地方走走,是我從年輕時就一直有的想法。退休以后,在研究寫作《毛澤東精神》專著中,我的這種想法愈發變的熾烈,而且也由一般走走發悟到了沐浴毛澤東精神洗禮的自我意識定位。為此,我專門去了毛主席的故鄉韶山,去了毛主席戰斗工作過的西柏坡、延安、古田等地方。還有諸多的未到之處,也還一直在盤算著安排時間。不無巧合,閆樹軍同志盛情邀我并組織安排包明、劉建麗等幾名同志,于5月24日一起到涿州的“黨中央毛主席進京趕考住涿紀念址”考察研學,于是不勝欣喜而前往。

是日早晨,我們十數人在京分散出發,抵達涿州后,在涿州市文旅局局長郭學慶、退休局長王法文和涿州市博物館退休館長楊衛東等人員的陪同下,先參觀了涿州市博物館,后一起前往涿州市三義小學院內“黨中央毛進京趕考涿紀念址”研學。

2.jpg

這是我第一次來這里。紀念址是一排10數間坐北朝南的平房,進展覽大廳,迎面的是一幅氣勢恢宏的蒼山長城圖,以毛主席為首的五大書記,以堅定的神態注視著前方,上方中央位置是“毛體”風格的行書 “‘趕考’精神、永放光芒” 八個大字,在電子燈光投射下熠熠生輝。我駐足,掃視全圖,端詳毛主席及其他書記,住睛上方的“八個”大字,似乎明白了紀念址要突出表達的核心主題——“趕考精神”的意義。

無疑,在“黨中央毛進京趕考涿紀念址”,突出“趕考精神”這個主題,是抓住了紀念址的地理和精神這兩個要義,極具歷史和現實意義。

3.jpg

黨中央毛主席進京趕考路線圖(制圖/展茂光)】

從地理意義上說,毛主席以偉大的氣魄和遠見卓識發出進京趕考的號召后,帶領中央機關和四大書記是從涿州進京的。換句話說,涿州是毛主席由農村根據地領導全國革命的最后一站,從涿州出發,毛主席就從此遷移到了城市執政領導全國建設。簡單說,涿州這一站,即是一個舊階段的結束,又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啟,不得不說,這正是涿州獨有的一份榮光。

4.jpg

 

75年前,1949年3月23日,凌晨三四點鐘,毛主席批閱處理完最后一波文件后開始上床休息,于下午2時30分左右,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由西柏坡出發前往北平(1949年9月27日,北平改為北京)。當時,從西柏坡到靈壽,再到唐縣都是土路,前導車不能開太快,車輛之間也不能隔得太近,以免揚起的灰塵使后面的車輛看不清道路。所以,該日傍晚,毛主席的車隊只能抵達唐縣淑閭村留宿。在淑閭村,毛主席住在烈士李登魁家,前半夜同村干部座談,了解村中的土改情況,后半夜伏在用門板支起的床上,燃起一盞小油燈,伴著他趕寫完到保定后需要發出的文件,一直工作到天亮。

3月24日9時,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領導告別淑閭村,向保定進發。中午時分,到達保定市,在冀中區黨委機關大院吃午餐。飯后,毛主席聽取區黨委工作匯報一直到下午3點,然后駛離保定城繼續北上,于傍晚時分到達涿縣縣城。當晚,毛主席就住在涿縣城內粉子胡同的第42軍軍部,也就是現在的涿州市粉子胡同三義小學。

當晚,毛主席就是在現在的紀念址,聽取了北平市軍管會主任、北平市市長葉劍英,中央軍委鐵道部部長滕代遠,關于迎接黨中央進北平的具體安排情況匯報,并接見軍地領導,開展調查研究,在此住宿。

我在紀念址最靠東邊的房間里,看到了毛主席當年睡覺的木板床。我在想,毛主席就是在這張木床上度過了“進京趕考”前的最后一夜。這一夜,毛主席肯定又是一個未眠之夜。是的,在這個未眠之夜里,毛主席先和涿縣縣委領導同志們談工作,后與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研究部署進京后的重大工作事項。是啊!明天就進京了,進京后的工作千頭萬緒,所以必須提前做出周密詳盡的安排呀!

3月25日的凌晨,毛主席一行由涿縣改乘火車,于當日下午6時許,抵達北平清華園火車站,結束了“進京趕考”的路程。這意味著,從是日開始,毛主席、黨中央正式揭開了定都北京,建設偉大祖國的序幕。

5.jpg

 

這樣看下來,涿州這一站,是毛主席告別農村根據地,告別從前的“野戰狀態”,告別從農村領導革命,開啟在城市領導全國建設的地理分界點,也是他以指揮戰爭為主到以領導建設國家為主的轉折點。

如此總結一句的話,那就是:“紀念址和那些泛著歷史黃的文獻資料,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彌足珍貴的‘涿縣記憶’”,這就是紀念址的歷史地理意義。

那從精神意義上說,紀念址作為“進京趕考”路上的一個站點,現在用“趕考精神”作為紀念址敘事的邏輯起點和精神內核,正是抓住了它所具有的現實和未來意義。我們知道,“趕考精神”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核心內容。而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踐行“趕考精神”已成為我黨最為迫切最為艱巨的任務。

“趕考精神”,是對“進京趕考”思想的化解。

6.jpg


“進京趕考”這一概念,是毛主席1949年3月23日率領中央機關進京出發時提出來的。

那天,毛主席起床后,走出門口,周恩來迎上去問:“沒有休息好吧?應該多休息一會兒才好,長途行軍坐車也是很累的。”毛主席精神煥發,興奮地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啊!今天是進京‘趕考’嘛,‘進京趕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來笑著說:“我們應該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 毛主席信心十足地說:“退回去就失敗了。我們絕不做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毛主席和周恩來的這次對話,史學界稱為“趕考對”。由“趕考對”去認識“趕考精神”,我們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趕考精神”的實質,就是“絕不做李自成”。

據回憶文章講,3月24日,在保定的午餐席間,毛主席再次提到李自成,他說:李自成是農民領袖,揭竿領兵,前赴后繼,好不容易取得了勝利,一驕傲就失敗了,連他自己的性命都沒有保住,我們可不要當李自成呀!

實際上,毛主席對共產黨這支以農民為主的隊伍,進城后會不會變成“李自成”,始終是保持著高度警覺的。

 

7.jpg

 

所以我們看到了,早在延安時期,毛主席就把《甲申三百年祭》印發全黨學習,以為鑒戒。及到后來,我們又看到了毛主席與黃炎培的“窯洞對”,看到了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兩個務必”。

8.jpg


新中國建立后,毛主席更是對“進京趕考”、“絕不做李自成”,這一共產黨執政的根基問題,一直擺到了在線施政的議程上。所以,我們又看到了黨的領導干部不祝壽、不以黨的領導干部的名字命名城市街道的決定,看到了堅決槍斃黨的高級干部劉青山、張子善反腐利劍,看到了全國性的“三反、五反”運動,看到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干部參加勞動、反修防修、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戰略部署,看到了那場史無前例的觸及靈魂的文化革命運動,看到了毛主席一件睡衣打73個補丁、終生極具儉樸的以身作則。

那么,如何理解“趕考精神”的核心要義呢?我覺得核心要義,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就是要牢牢保住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權不能丟。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丟了,共產黨就連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了。中國的大地上,就會再出現人剝削人的現象,就會再出現資本家、企業主、雇工、妓女、黑社會和吸食鴉片煙,許多烈士的鮮血就白流了。

世變滄桑,中更蹉跌。毛主席仙逝后,“趕考精神”被有些人淡忘了,或者說被有些人有意識的選擇淡忘了。正是共產黨的這一立足根基的根本問題出現了偏移,幾十年來,我們過去所極為擔心的那些問題,出現了爆發式的生長,尤其是黨的領導干部成塌方式的腐敗問題,更是直接危及到了黨的執政地位問題。

正反的歷史經驗教訓教育了我們的黨和人民,進入新時代,黨中央鄭重而莊嚴地提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打老虎拍蒼蠅,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共同富裕,“趕考精神”重放異彩。我們堅信,人民的政權不會退回去。因為,那是人民絕不會答應的。

“黨中央毛進京趕考涿紀念址”的精神意義正在這里,它是對現實和未來的昭示!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原解放軍后勤學院教授、博導,《毛澤東精神》作者,中國管理科學學會領導力專委會專家,中國動畫工程促進會紅色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泰山紅色文化研究院院長;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